第84章 沿邊入中的弊端

“你說什麼?這怎麼可能!陝西十數萬大軍,所需糧草九成靠商賈入中,如果最近三年無一石糧食入陝西,官兵所需糧草哪裡來?”

趙禎從位子上一下又站了起來,瞪着眼睛看着徐平。

徐平道:“沒有糧食入陝西,糧草自然是從陝西來。陝西軍費每年一千五百萬貫,一路所收稅賦約佔一半,七百多萬貫,另外七八百萬的缺口,便是沿邊入中所需。而陝西稅賦低於北方各路,比河東路還略低,只相當於河北路一半而已。所謂陝西入中,無非是加徵稅賦本該由經由官府,入中之後就轉交給了商賈豪強。各大臣只言行入中法後,民不加賦而邊用自足,初看起來是這樣,但實際上商賈的糧難道不上從陝西百姓盤剝而來?”

趙禎聽了緩緩坐回位子上,過了好一會才沉聲道:“話是如此說,可入中法後陝西沿邊所需糧草,終究是官府花錢買來的。”

徐平也是沉默了好一會,入中法所牽扯到的問題之複雜,他現在只是有個粗略的概念,還不能把整個問題理清楚。

其中最關鍵的問題徐平已經看清,之所以到了北宋纔出現這個問題,尤其是真宗朝之後愈演愈烈,茶法不管怎麼改,都是初看有成效,施行不到十年就弊端從生,不得不再次更改,核心的矛盾是三司完成了對天下財政的集權,而這個時代的管理手段又不足以支撐這種集權。這矛盾在茶法上集中表現出來,自然是因爲茶這種商品的特點。

見趙禎看着自己,徐平只好明說:“不錯,糧草是官府花錢買來的,但這錢按入中法是無論如何也到不了出糧的百姓手裡。行入中法的本意,是從其他各路調糧草入陝西,不對陝西盤剝過重。但官府只管用錢用茶換糧,不管糧來自哪裡,商人重利,自然是從陝西本地盤剝來得最省,獲利最多,誰會遠距離運糧。”

劉太后當政,趙禎已經當了十年見習皇帝,這過程中雖然拿不了主意,各種奏章卻都是仔細看的,不是毫無經驗的年輕衝動帝王。不用徐平說,他自己心裡就清楚,發出去的錢哪怕有一成到了百姓手裡,經手的官員中就能提拔出幾個能吏出來。

但這可能嗎?只怕出糧百姓不但不能得利,還得再被剝削一次。

屋子裡的氣氛一時凝重起來,作爲帝王,對施政的細節趙禎所知有限,執政大臣報上來改革茶法,他也只能從所列的各種數據中作大致的判斷。而徐平所講的,不管哪個臣僚上奏章,數據裡都是斷然不會列的。大多數的官員是真地不清楚,也不向這個方面想,有的官員有意避過,而只撿能表現政績的數據講。

“雍熙北伐,大軍兩次進抵涿州,都因軍中乏糧而不得不退。當時糧草綱運難達,京中陳茶又多,纔在沿邊行入中法,以商賈幫大軍運糧草,到現在快五十年了。”

趙禎看着前方,喃喃自語,說到這裡,搖了搖頭:“五十年間,茶法不數年就變更一次,每次積弊未消,新弊又起,改來改去。——不如就廢了茶法榷賣吧!”

說到這裡,轉頭看着徐平。

徐平愣了一下,沒想到趙禎思維這麼發散,一下子就想到廢茶法上去,小心道:“此事牽涉極廣,還是要從長計議。”

不能解決沿邊的糧草問題,提出廢茶法是沒有意義的。爲什麼必須在西北用茶?因爲這是西北地區必需的物資,算是硬通貨,可以引誘那邊的商人做這生意。而其他的專賣品,比如鹽就沒有這個作用,因爲鹽池就在陝西路,加上黨項的青白鹽傾銷,陝西路自己還要向外賣鹽呢。

不用茶和鹽及香料這些實物,那就只能用現錢。那又面臨另一個問題,因爲此時的財政高度集中在中央朝廷,每年京師需要向外發出大量現錢,以銅錢的流通速度,一旦在沿邊用現錢買糧草,就會導致京師缺錢。另一方面,沿邊積累大量銅錢,除了會外流到党項和契丹,更會造成當地物價暴漲,經濟形勢惡化。

徐平之所以不敢輕易開口談這件事,就是因爲要徹底解決,就牽扯到茶法、鹽法、錢法及交通運輸和倉儲等等一系列的問題,幾乎整個財政系統要全部重整一遍。

這樣的工作量,徐平不覺得自己一個鹽鐵副使能夠完成,哪怕就是加上三司使寇瑊全力支持自己也不行。

門外傳來小黃門的咳嗽聲,想來是園裡的幾位詞臣見趙禎和徐平兩人在屋裡呆了這麼久,開始催促了。

趙禎從重思中清醒過來,對徐平道:“既然一時說不清楚,那你便年後上個實封奏狀上來,先說大概。對了,何事爲先你心裡可有數?”

徐平道:“陝西沒有外路糧草運入,官吏貪瀆商人侵利還是小事,最可慮的是党項元昊狼子野心,一旦反叛,西北再起戰事,急切間怎麼運糧進去?所以最重要的是,必須是開向陝西的運糧道理,次之則是重整錢法,不然困局終究難解。”

“好,年後上個奏狀來。”

趙禎說着,站起身來,當先向門外走去。

徐平跟在後邊,心裡想着應該怎麼把事情說清楚。錢法不得不改,這個年代行用銅錢和鐵錢,運輸成本太高,實際上除了官方大規模地向各地搬運,銅錢鐵錢流通的範圍都很狹小。別說這個年代,就是在徐平的前世,硬幣的流通也是在鑄幣廠周圍的一兩個省特別廣泛,離得遠一點就大量使用紙幣。而銅錢的流通成本太高,這時官府的很多經濟事項又依賴商人,經濟活動便不好開展,這也是沿邊難籌糧草的一個原因。

至於運糧開路,徐平在邕州那麼艱難的地理環境都做了,到陝西應該容易很多。

這麼複雜的問題,徐平從心裡是很不想插手的。當年在邕州,他是一方主官,手握軍政大權,做事可以沒有顧忌。如今到了京城,一舉一動都牽扯極多,沿邊入中的困境又撤底改掉,不知要得罪多少人。

一個茶法,現在所行的是丁謂當權時林特所改,而要改成的現錢法,自李迪提出雛形,李諮完善實行,當年主持的就有呂夷簡、張士遜,參與的還有劉筠、王瑧、周文質、魯宗道等人,後面四人雖然去世,但其門生故吏卻滿天下,更不要說活着的四人現在正是當政的實力派。除了現任的樞密使王曾,當政的大臣幾乎全部參與其中。

徐平要把茶法廢罷,那就把朝中大臣幾乎得罪遍了。

第118章 事情鬧大第87章 好事第8章 交接第331章 東頭西頭?第112章 行者徐平第265章 瀚海第36章 他鄉遇故知第30章 分道揚鑣第103章 事發第3章 護衛鐵騎第127章 堵門要賬第46章 誰能一定對?第35章 衆說紛紜第10章 新的生意第180章 投名狀第168章 不平靜的夜晚第67章 選擇第255章 兵民一體第324章 党項叛宋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150章 各懷心思第51章 三路佈防第47章 生意第298章 夜襲第236章 狂徒第167章 血肉屠場第19章 出行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26章 時機到了第8章 大道佐君王第9章 永不加賦的困境第130章 飲鴆止渴第44章 嫁女瞻前顧後第63章 在路上第8章 雪第101章 七源州第65章 要將功贖罪第23章 生意第189章 心在西北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87章 包拯第65章 永寧侯府第92章 可以招兵第74章 無妄之災第38章 兩地上架感言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47章 帶毒的餌第123章 呂夷簡的擔心第40章 冬雨第79章 坐觀成敗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60章 釜底抽薪第156章 破城第77章 你倒黴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153章 各執一詞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317章 苟且豈能偷安第103章 李覯趕考第294章 養起來第146章 分別第114章 盛宴第193章 煙雨三月第242章 交涉第2章 準備第170章 兩府並立第32章 道路所達,便爲宋土第78章 劉小妹的願望第12章 空調第103章 官兵要分明第100章 官不聊生一點說明(前面誤發收費章節報歉,補償方法見內容。)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13章 舊時浮浪少年第11章 遇仙樓第296章 輿論爭取第86章 兩全其美第147章 主其事者,不智也!第6章 召對第249章 示之以強第18章 父母妻小第141章 大頭在後面第128章 我的耐心是有限度的第132章 兵進門州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11章 清貴之選第40章 出人意料第11章 回莊第300章 相國寺書會第9章 準備抓人第22章 新米第68章 別有出路第183章 富國安民策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159章 物價要漲第9章 進殿面對第88章 棄杖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