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孫七郎的差事

後園裡面到處都是綾羅綢緞,幾個詞臣就在這中間,對着暖棚裡的綠色和遊廊裡的牡丹吟詩作詞,悠閒無比。

這處處顯示出來的富貴氣象,讓從屋裡子出來的徐平一下猝不及防,好像這裡突然變得陌生起來。雖然自己剛剛從這裡進入屋子,再出來卻像到了另一個地方。

經過了在暖閣中的交談,趙禎沒有在永寧侯府裡晚宴,在後園裡遊覽一番,便帶着隨從回了城內皇宮。公開的藉口是徐平新府第在城外,爲了防止晚上城門開啓不便而早早回去。實際的原因,徐平自然是心知肚明。

皇上的儀仗離開,父親徐正和母親張三娘急急從內院出來,問徐平:“大郎,家裡不是準備了晚宴,怎麼皇上也不喝一口酒,急匆匆地就回去了?”

徐平道:“冬日天短,城門關得也早,我們這裡在城外,皇上當然要在城門關前回去。不然城門開開閉閉,惹人閒話。”

“這是什麼話?皇上貴爲天子,全天下他說了算,那城門還不是要開就開,要關就關!在乎什麼,怕什麼人閒話!”

看着張三娘一臉不信的樣子,徐平笑道:“話不是這樣說,最近皇后剛剛因爲無子入道,朝裡的臺諫官員都受責罰,憋着一肚子氣,皇上也得小心着。”

張三娘就嘟囔:“當個皇上也不能由着自己的性子,有什麼意思?”

說到這裡,突然想起什麼,問徐平:“對了,說起皇后無子,我也想起來,你都回京城半年了,素娘那邊有什麼動靜沒有?”

徐平一時沒明白過來,問道:“什麼動靜?”

“當然是生兒子的動靜!”張三娘有些着急,“這都半年了,也該有動靜了。當初有盼盼的時候,可比這日子短。”

徐平這才明白張三孃的意思,不過這種情林素娘不說,自己又怎麼知道?只好對張三娘道:“這種事情還是問素娘自己,我哪裡知道?”

話是這麼說,不過最近林素娘雖然還是與徐平同房,晚上卻不讓近她的身子,徐平也有些疑惑,莫不是真地又有了?

徐正夫婦雖然把盼盼當心肝寶貝一樣呵護,心裡卻一樣千思萬想能夠有個孫子承繼香火家業。自徐平回京,老兩口雖然不好意思催問,私下裡卻是急得不行。

一會林素娘出來,張三娘拉住媳婦,低聲說了幾句什麼。只見林素娘滿面嬌羞,微微點了點頭。張三娘臉上一下子就像忽然春天來了,拉着林素娘回了屋裡。

徐正和徐平父子對視一眼,一起搖了搖頭。女人就是這樣神神道道的,有什麼話一家人面前不能明說?偏偏要揹着人去嘮叨。

告別父親,徐平又回到了後園裡,看着徐昌和孫七郎帶着下人收拾殘局。

孫七郎見到徐平過來,忙走近了道:“官人,剛剛走的內侍說,讓我到玉津園裡兼個差事,這樣的暖棚在園裡建幾十個,種點瓜果蔬菜冬天宮裡吃。”

“那你答應沒答應?”

見徐平滿臉笑容看着自己,孫七郎搖了搖頭:“我沒一口應承下來,還要問問官人怎麼看。官家的差使不好當,上次給我個什麼三班借職的官,一個月才七百文錢,還不是全給實錢,折來折去,算算到手還不足六百文。這樣的差事,幹着有什麼意思?”

官府算賬,除了特殊情況,都是用的足文,所謂省陌,那是在市場交易的時候各行業的行規。孫七郎被扣錢不是這個原因,而是因爲三司府庫積壓了各種收上來的物品,在發官員俸祿的時候強行攤派出去,叫作折支。在京官員,發俸祿一向只發六成現錢,其他四成就折成各種積壓的貨物。這樣一折,再加上經手官吏動手腳,官俸肯是打折了。只有待制以上的高官才發實錢,其他官員要有特旨才享受這個待遇。

最近孫七郎剛剛成家,正是缺錢的時候,沒少在徐平這裡抱怨他給宮裡幹活給的錢太少,不大願意去。徐平只好寬慰他,每次他都能實實在在地從宮裡領錢出來,人家還是看了自己的面子。不信出去打聽,有多少工匠在宮裡幹完了活,工錢拖着不給的。

見孫七郎一臉不高興,徐平笑道:“玉津園裡的職事可是京裡少有的肥差,不知多少高官貴戚甚至宗室子弟都託人想謀這樣一個差事,你還挑三揀四!”

孫七郎滿不信:“玉津園裡一半地種着麥子,那裡當差,跟在莊裡面種地有什麼分別?發的工錢還比莊裡少得多,哪個會謀那樣的差事!”

“唉,這話可不能明說。你在莊裡種地,一分一毫都是莊裡的,你要是敢偷偷拿着自己出去賣了,看看能不能瞞過夫的眼睛。玉津園裡嗎……”

孫七郎眼睛一亮:“原來是那園裡的差事有貓膩!”

徐平面容一整:“最近不少臣僚上奏,京城的幾處皇家園林管理鬆散,常有看園官吏偷賣裡面的林木花卉,導致稅課減少,正要整治。你要是到裡面當差,記得不要胡鬧,被抓住了不但是你自己受苦,還連累了我家裡的名聲!”

孫七郎嘻嘻一笑:“我自然省得,官人安心,我絕不會鬧出事情來!”

當年在邕州,徐平管得可比京城的官吏嚴得多,孫七郎和黃天彪兩個依然沒停下吃香的喝辣的,手段早已爐火純青,怎麼會給人留下把柄?只要有門道他就能玩出花來。

京城東西南北四家皇家園林,南門外玉津園大半是麥地,每年夏季皇帝觀割麥就是在這裡。除此之外,還養着各種珍禽異獸,是個動物園。西門外瓊林苑,則是春天與金明池一起開放供京城百姓遊覽的地方,也是賜宴新進士的地方,是個大公園。北門外的瑞聖園則以種的竹子見長,另外還種有大片水稻,是皇上觀割稻的地方。東門外的宜春苑,則種四時各種花卉,供給皇宮使用,是個花圃。

這四家園林,都有官吏提點,而且都有稅額,裡面的每株樹都在三司有登記,賣出去是要有收入的,而且種的稻麥還有稅額。不過制度是這樣,鑽空子的還是無數,不知有多少人靠着這四座園林發財,京城貴人子弟蔭官之後最熱門的職事之一就是那裡。

正在孫七郎低頭盤算自己怎麼從這園林裡撈點實惠的時候,徐昌走過來,對徐平道:“七郎說起收入,我也有一件事要與大郎說。前兩天有幾個城裡的貴家幹人來找我,說是要一起合做什麼生意,我也正琢磨合不合適呢。”

第90章 各讓一步第149章 制度和人手第46章 慎選西平王第92章 猛虎入狼羣(十)第75章 林素孃的火氣第162章 風波驟起第174章 今夜別出宮了第174章 砲戰第14章 賜名第28章 出使歸來第18章 草市第72章 三個關節第11章 清貴之選第124章飛來橫財第211章 困獸之鬥第84章 三衙改制第22章 清路第39章 李參的任務第20章 繡花枕頭第59章 分歧第45章 京城故事第292章 陰山之下第26章 不要失職第48章 私鹽販子第176章 一日兩待制第49章 串連第173章 絕知此事要躬行第35章 衆說紛紜第90章 病來如山倒第68章 冬日牡丹第59章 掃雪第33章 你是官了第1章 錢能通神第49章 事發第22章 試學士院第209章 送禮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53章 一條出路第124章 死城第60章 新的門路第10章 詔旨回京第198章 演練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61章 裂痕第66章 心中無血,出師大吉!第206章 全力堵截第5章 高大全第2章 準備第157章 花紋不甚美第143章 我回來了第106章 邕州之茶第99章 就鬆不就嚴第68章 交易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5章 理政(一)第169章 樞府掌軍令第200章 各懷心思第44章 鄉下小鋪子第3章 秀秀(下)第1章 徐家莊第176章 李迪的轉變第80章 按規矩來第58章 軍政結合第187章 攻防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166章 人才濟濟第195章 大變第311章 攻其一端第125章 收穫的季節第77章 歲幣不須再提第184章 自傷身世第268章 驚天噩耗第15章 分工第117章刀鋒下的小山村第1章 徐家莊第150章 各有各的難處第169章 大塊吃肉第18章 農田輯要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18章 老臣的勸告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299章 不吝重賞第215章 妥協第158章 三司新人第13章 糉子第6章 書生張載第29章 攻略(一)第182章 內部貨幣第34章 移民第31章 盼盼的小心思第109章 怪獸蔗糖務第235章 隴右軍來了第37章 三頭目第81章 談不攏第57章 兩隻大肥羊第15章 理政(一)第58章 軍政結合第25章 要不我們換換?第33章 家信第31章 攻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