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九章 論天心 聖人演妙法

當然也拉不下面子去跟別人低頭,就越發的高冷,看着截教弟子呼朋喚友的一起雲遊四方,不羨慕是假的,但本身也有自己的高傲,長此以往下去,自然也越來越高冷,只要往那一座,就讓人覺得不好接近。

而他的高傲也懶得解釋,就成了如今這幅模樣,他出世的較爲晚了一些,那時候通天教主已經弟子無數,並且到了金鱉島。

他來此聽道也是對截教有認同之感,而他卻來的有些晚了,通天教主早就沒有收過徒弟,而收徒的都是第一代弟子,以他這種修爲,自然不可能做第二代弟子,也拉不下那個面子,又沒有什麼好友引薦,自然就成了一個奇葩的存在。

看着身邊一起聽道的弟子一個個的在截教之內拜了師父,錄入名冊,讓他越發的不知該如何入門,甚至第三代第四代弟子出現,讓他敗入截教的希望更加渺茫,如今也越來越高冷。

每次通天教主講道他都道場,但都是坐在後面,通天教主門人無數,又怎麼看的清楚他呢,以他此時的修爲,大可不必每次都來,可以自行修煉,但就是每次都到場,可見心向截教,道心之堅。

而此時江漢珍不但說出了他一直尋找的問題,而且還有意與他交好,孔宣心中感動,也看出了江漢珍修爲低於他,而他也修煉的是五行神通。

這才說道:“五行道法有大道本源之稱,觀天地運轉之理,而凝聚神通,萬物都不出於五行之理,以天地爲心,以道法爲用,神通自帶天威,不瞞道友,我以往所修煉的都是以天心施展道法,卻忘了自己纔是根本,企圖憑藉神通在天地間演繹五行大道,說來也是慚愧。”

江漢珍心中一動,以天地爲心,以道法爲用,這不正是聖人之道嗎?而聖人就是通過天地的一份大道,將之煉化爲己用,將元神寄託於天道之上,才成就那天地不滅是,而他不死的聖人境界。

卻對以身證道而回饋天地的方法忽略已久,也讓他明白爲什麼有聖人的世界,不會出現以身證道之人。

原因自然是讓聖人傳授道法,都有聖人之法的痕跡,以身證道之法自然也難以出現,就是有證道之人出現,以鴻鈞道祖的那種心性,自然不會讓之存活下去,久而久之,這種想法自然也就消失。

也只有江漢珍這種從主世界降臨,提倡以身證道之人才會看的清楚,也並不是此界的人不厲害,相反還相當聰慧,只不過因爲環境所至,纔會跳入一個圈套之中難以出來。

就聽見孔宣感慨的說道:“我因自負身有傳承,也不於人論道,才進入神通的怪圈之中,也辛虧道友之言,才讓我幡然醒悟,孔宣在此多謝了。”

江漢珍暗暗點頭,果然是氣運之輩,只不過換了個思維就能知道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頓時就有了一個想法。

孔宣雖然在截教聽道已久,但並沒有被錄入截教名冊,他要做的是普傳道法,若是有這位幫忙,也能省去許多麻煩。

就有了拉孔宣入夥想法,就說道:“道友大才,明悟了前路,真是可喜可賀,不知道友今後有何打算?”

孔宣奇怪的看了一眼江漢珍,也猜出了江漢珍心中有事,就說道:“如今得道友一言,今後定要以此推演一番,也無多少俗世,若是道友有事儘管開口,孔宣絕不推辭。”

江漢珍心中大定,心道孔宣看起來高冷,但也是義氣之輩,而他做的事也不是什麼壞事,看來此事差不多了。

就說道:“在下仰慕聖人普傳道法已久,有緣者皆可聽道,自然心生敬仰,但金鱉島卻在大海之中,沒有修爲在身卻到達不得,讓許多人爲之嘆息,就有了想給有求道之心的衆生一份機緣的想法,也不至於讓衆生望着金鱉島而到達不得,望而興嘆。”

而孔宣心中一動,本來他也不在意,但隨即一想,就明白了,三界衆生何其多,能上金鱉島的無一不是修行之輩,他天生就有修爲在身,自然忽略了這個,而此時一想,也覺得這正是一個問題。

就點頭說道:“道友此意與截教教義相合,而且補充了教主給衆生求道者的一份機緣,若能將此施行下去,也算是一份功德,此事道友可有章法。”

江漢珍暗暗點頭,孔宣不愧爲氣運之人稍微一想就想通了,而他的普傳思想與通天教主的思想還真是互相吻合,也有補充截教的作用。

就說道:“當然有,在下不才,得了一門普傳法門,請教各方高人完善,至今方纔成功,此法門簡單易行,以心性契合道法,也不怕門下出現妖邪之輩,可當做普傳法門。”

說着就將他自己完善的完整版普傳法門拿了出來,遞給孔宣,說道:“還請道友過目,若是道友覺得可行,在下教邀請道友與我一起普傳道法,爲凡俗之中,有求道之心的衆生一個希望。”

孔宣也是心中一動,道現在已經許多年了,他要拜入通天教主門下的願望越來越渺茫,如今只有立上一份大功,纔有可能讓通天教主看見,收入門下,成爲真正的截教之人。

就要翻開普傳法門觀看,但此時漁鼓聲響起,場中弟子都端坐起來,江漢珍心道,看來是開始講道了。

而孔宣也就將普傳法門裝進懷中,悄悄的對江漢珍說道:“教主要講道了,等講完道,我回去再參詳一二,你且放心,此事我定會大力支持。”

江漢珍點了點頭,有孔宣這句話,對此也放下心來,從現在看來,孔宣答應也是看在他的面子上,也有其餘的原因。

但孔宣不循着聖人法門修行,想要憑藉己身,以身證道的話,定會參與此事,即使不是,也會在他這掛個名,算是支持,幾乎是賺了一個強力外援,怎麼都是賺了。

而這時高出雲牀之上,通天教主的身影憑空出現在其上,就掃了一眼坐下的弟子,而神識掃過孔宣和江漢珍的時候,停頓了一下,江漢珍心中一驚,暗道聖人果然高明,如此之快就發現擬端,而身邊的孔宣似是風輕雲淡,對此不作理會。

而接着通天教主就說道:“吾今日有感天機變化,心血來潮之際,正是我截教行事的好時機,所以才召集衆位弟子,講解我截教之道法。”

接着一陣道韻覆蓋整個道場,就開始說道:“截者,爲截取之道,有道是天道輪轉,日月不息,氣運周流,天機翻覆,大道有言而無言,聖人有道而無道,天道輪迴,是何道理。”

一時之間,天花亂墜,地涌金蓮,氣勢非凡,道韻流傳於周身,劍氣直衝雲霄之間,好似與天道一較高下。

接着繼續講道:“天道輪換,卻有大劫,劫者截也,唯有大劫之中天機混亂,當截取大道之機以修己身,以己身來證己道,方爲截取之真意。”

“天道無情,愚弄衆生,天道無言,欺騙生靈,天道無心,聖人爲心,輪轉往復,劫起之因···”

江漢珍聽着與自己的認識暗暗對比,心中驚詫異常,通天教主言語膽大至極,處處針對冥冥中的天道,而且對於聖人也不怎麼認同,而把持天道的正是聖人,言辭之間,直指天道鴻鈞。

就差沒說‘聖人不死,大道不止’了,此言江漢珍雖然也認同,做的也是這些事,但也不敢如此的喊出來,也只是暗中行事,小心發展。

就因爲知道此界的聖人是如何形成的,也知道鴻鈞道祖是什麼目的,而此界的天道意志勢弱,被鴻鈞道祖渲染成渾水猛獸,是產生大劫的根源所在,就連聖人也被嚇得畏之如虎。

而偏偏三清之中出了個通天教主,有一種與天地一爭高低的豪氣,自然不會畏懼大劫,竟然對大劫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不然也不會立了一教,稱爲截教,就是想在天地大劫中,爲衆生截取一線生機。

而修行日久,專門研究大劫,也發現了一些貓膩,其中產生大劫的原因,處處有聖人的影子,發現了此中詭異之處,纔會出現如此言論。

但江漢珍可以肯定,通天教主發現了聖人的影子,但絕對沒有發現背後之人是鴻鈞道祖,若是如此,肯定不會如此大膽,依照通天教主的性子,肯定會去紫霄宮質問,也不會如此興高采烈的才金鱉島宣講截教之道。

若是以江漢珍的性子,即使有通天教主的修爲,也不會如此大膽的宣講,之會默默發展,暗中行事。

這也說明通天教主豪氣無雙,與主世界的雷門之人性格極爲相似,難免錯信於人,被人所坑害。

而通天教主最後就是被兩個兄長所坑害的,通天教主也沒想到兩個兄長竟然聯合了外人將他給收拾了,最後將通天教主抓起來壓到了鴻鈞道祖身邊,整個截教都成了歷史。

但不管怎麼說,通天教主的這份豪氣卻讓他十分敬佩,而且所宣講的道理與他的也極爲相似,讓他甚至有些懷疑雷祖與通天教主有什麼關係,不然也不會傳出十字天經這種普傳法門。

心有衝動,要將普傳法門給通天教主觀看一番,但還是忍住了,繼續聽着通天教主講道。

身邊的孔宣身上的氣息慢慢的變得額隱晦起來,竟然有向內發展的情況,江漢珍看的暗暗點頭,若是將神通凝練與內,自成體系,也算是截教截取一線生機,自度度人之功,若是將之凝練,修成道果就在頃刻之間。

也沒想到經過他幾句提醒,這孔宣竟然真的悟出了道果之路,有些感慨真不能小瞧了天下人。

也是因爲孔宣本身積累已經足夠,只是走錯了方向,幾乎是南轅北轍,根據鴻鈞道祖說言,聖人有九個,九爲極數,若是成了九位聖人,天地自然進入滅世之劫。

也說明次方天地的底蘊,若是被抽取了九道底蘊,沒了底蘊,自然就會靈氣消散,氣運不存,進入滅世。

而主世界道果之境不知有多少,而道果也能反饋於天地,增加世界底蘊,自然就沒有這種限制。

第三百九十八章 開始突襲第五百二十一章 記錄的信息第五百零五章 無聊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二章 西方定議容江河第四百一十三章 傷兵結果第一百一十四章 青城山隱藏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到黃泥崗第三百九十九章 突發意外第六十八章 蜈蚣好友第五百一十八章 久違的平靜第四百零三章 積極備戰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動天庭謀仙官第二百五十九章 模棱兩可第二百一十九章 封神終 榜上是何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遇到瓶頸第二百七十八章 事出必有因第三百六十三章 惻隱之病第五百八十四章 北斗有計策第二十章 萬事備下山吹東風第四百九十九章 隱藏的來歷第二百八十五章 未雨先綢繆第一百三十五章 推算陰謀第四百五十九章 魔神來歷第一百七十四章 西方動 有心花不開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動天庭謀仙官第六百一十章 北斗七元君第二百四十三章 學生加隆第四百三十八章 反咒之法第一百零一章 德不配位 天地間氣運誰賦予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年功德第四百七十章 推演第五百四十五章 無窮萬物演生機第六百零六章 變化的決定第四百七十六章 吵架第五百一十七章 自我的堅持第四百八十三章 殘留的文明第一百三十七章 各方變化第三章 面見祖師傳雷法第五百五十三章 對付仙道的方法第三十九章 下地宮羣雞各崢嶸(葉宸風晉升弟子加更)第五百九十八章 心中的源泉第四百七十七章 薪火第五百五十九章 決定命運第四百零六章 玉佩變化第一百一十章 青城山見聞第四百章 追究責任第五百八十章 驪山的景象第二百零七章 心難修 欺天難欺心(今日一更)第二百三十一章 如此玻璃心第四百五十七章 機緣難測第二百五十七章 安全離開第二百二十九章 異心必定難一體第九十四章 當世局面 各方動雷門始佈局第八十章 轉生池中轉天人第七十章 解咒之法第二十四章 驚慌間撞進山神廟第五百九十七章 這是否是愛第二百二十三章 雷府門人思大海第五百八十章 驪山的景象第二十一章 流言出卸嶺先出動第二十章 萬事備下山吹東風第二百三十八章 加冕與後事第四百零五章 製造混亂第五百七十六章 追擊遇雷霆第五十四章 方頭老漢第五百九十章 法海變了因第一百七十四章 西方動 有心花不開第二百八十八章 幸有敵來犯第六十三章 初次講道第五百四十七章 金仙大羅如天塹第六百二十章 十方滅絕第五百六十四章 討回因果第六百零二章 本心的嚮往第三百八十一章 準備開始第七十一章 靈脈恢復第四百二十九章 別樣交易第四百八十二章 時間的痕跡第一百四十一章 詭計又出第五十三章 鳥獸絕跡第五百七十一章 尋山遇堵路第五百三十章 歷史的見證第五百一十七章 自我的堅持第二百五十八章 大道自我第二百一十五章 萬事順 大勢誰人謀第四百二十三章 探尋山脈第九十章 一波三折 迎客來突變狗當官第四十六章 雷行法成至北斗第二百三十章 處理後事欲前行第二百八十五章 未雨先綢繆第四十四章 瓶山事了返天庭第一百七十七章 封神出 齊聚紫霄宮第二百七十三章 權衡想法第四百五十八章 前因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惡客上門第五百八十八章 心龍有因果第一百七十七章 封神出 齊聚紫霄宮第六十一章 準備傳道第四百零七章 脫離控制第四百八十五章 流言的攻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整頓軍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