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一章 憶往昔 心歸靈臺鄉

就在江漢珍進入靈柩山地界之時,靈柩洞天之內的燃燈道人就感應到了,萬年不化的殭屍臉上擠出了一絲難看的笑容,破天荒的翻出了一件許久都沒穿過的法衣,換上之後就打開洞天端坐其上,等待江漢珍的到來。

此時的靈柩洞天之中,已經沒有了一直以來的死寂,竟然充滿了生機,洞天之上掛着一幅碩大的棺材,不但沒有陰森恐怖之感,而且其上的道韻流轉,死寂中產生出無限的生機。

江漢珍到了靈柩洞時,聽到傳音讓他進去,就看見這一幕,讓他有些疑惑,棺材之上的氣息明顯是道果凝結,此界最高的修爲也只是與道果同等境界的聖人,傳聞中此界的燃燈也是在聖人之下,並沒有凝聚道果,不然也不會爲了大道之行拜了原始天尊爲師。

讓他更加肯定此界的燃燈不簡單,而這時感覺一道目光正在看他,心中一驚,暗道一聲失禮,就看見一個面目看似枯寂,但卻從枯寂之中產生無盡的生機的老者正看着他,只是笑容有些僵硬,但眼神卻帶着無限的關懷。

江漢珍心有所感,也明瞭其中的機緣,卻跟燃燈有有一份師徒之緣,當即上前行禮拜道:“弟子江漢珍拜見老師。”

燃燈的笑容更甚,擠出難看的笑容,說道:“好,好,好,你終於來了,趕緊起來。”

江漢珍也不客氣,答謝一聲就起身立在一旁,而燃燈手一揮,身旁就出現一隻蒲團,江漢珍就對着燃燈一禮,順勢做了上去,可心中疑惑更甚,此界得燃燈明顯就是道果之境,與聖人一個境界。

按理說此界燃燈的修爲也只是個神仙,與聖人還有一步之遙,不可能超過聖人,可眼前的情況讓他越發的不解。

而燃燈也好似看出了江漢珍的疑惑,說道:“你也不用爲此疑惑,此界發現之初,爲師只是投了一份分神降臨此界,任其發展,沒沒有多過干涉,只是在主世界之中卻感覺自身氣運增加,卻不知由來,本以爲是此界之中,卻發現不是,讓爲師更加疑惑,直到看見了你,才知道是你不但將燃燈之法傳遍諸天,而且讓爲師氣運大增,悟透了生死之理,才從漩渦之中跳了出來。”

江漢珍心中一動,原來是這個原因,跟他猜測冊八九不離十,燃燈道人爲人孤僻,早有耳聞,但道心之堅,遠超常人,只是命運不佳,無奈的在幾方勢力之中轉折,有心想要將自己的燃燈之法傳出去,卻爲人所不許。

也只有江漢珍這個從不知何處來的後世之人,才知道燃燈之法,無意的將燃燈之法融入了普傳法門之中,才讓燃燈道人的道統得以傳承。

雖然燃燈道人感激,但江漢珍還是謙虛的說道:“弟子不敢居功,老師與我緣分早定,作爲弟子當有責任讓老師的道統流傳於世,成爲萬靈衆生的指路明燈,船渡彼岸。”

燃燈也是感慨萬分,只是表情卻僵硬的難以表現,但江漢珍還是從燃燈的眼神中看出來了。

就見燃燈說道:“有你這樣的弟子,爲師也深感欣慰,卻不知做了多大的功德,纔能有此福報,只是見你之時你已經進入雷府,讓爲師深感遺憾,直到天機變化,發現你與我在此界有師徒之緣,而且爲師也想爲門下尋一方棲身之地,所以才根據此界的斬屍之法,將三尸斬出,留在主世界,而真身降臨於此,也好盡一份老師的職責。”

江漢珍聽得眼皮直跳,這才明白燃燈真的不簡單,真可以說是大毅力之人,也能作爲白手起家的典範。

而主世界留下的竟然是三尸之身,而且三尸還能合一,留在主世界與西方教周旋,而真身卻因爲這一界的師徒之緣,竟然降臨而來,爲的就是盡一份老師的職責。

讓江漢珍不感動是假的,也想起了凡人之時的許多事情,記得從小在家就知道燈盞菩薩之事,說是燈盞菩薩就藏在燈盞之中,只要夜裡害怕,就會點上一盞明燈,就能驅散黑暗,也驅散了恐懼。

又知道每個人靈臺之中都有一盞明燈,只要煩躁恐懼,寂寞心慌意亂之時,就觀想燈盞,就能心神不動,凝聚於靈臺,找回真正的自我。

而江漢珍在凡人時期,不知經歷過多少苦難,在沒有修煉雷霆之道之前,就是以此方法來培養心神,即使到了後來,得到了普傳法門,卻不知不覺得將燃燈之法融入其中,甚至連他自己都沒有察覺出來。

直到後來在天庭遇到了燃燈,燃燈的那副枯寂的面孔不但沒有讓他感覺恐懼,或者不喜,甚至有一種沒由來的情切之感,才察覺自己早就修煉了燃燈之法,只是自己下意識的給忽略了。

隨着修行日久,也知道了其中的緣由,內心也對燃燈以弟子之禮待之,而此時知道了燃燈洞徹因果,算出了在此界跟他有師徒緣分,三尸之身留在主世界,竟然以真身降臨,爲的就是盡一下作爲老師的職責。

一切皆以明瞭,江漢珍求道至今,不管在哪都是孤身一人,從被子女那樣對待,而後到了主世界,一直都是爲了衆生世界考慮,被迫奔波不停。

自以爲知道了追求大道的方法,自以爲已經是唯道獨尊,卻不知無數次的孤寂都是燃燈之法照亮了靈臺,驅散了一切,而真正見到燃燈祖師時候,讓他才感覺沒那麼強大,心中的一份脆弱被觸動。

頓時有一種想大哭一場的衝動,燃燈祖師見此,就說道:“我燃燈門人渡人渡己,靈臺不滅,死中求活,心神強大,是爲衆生指引方向,做那指路明燈,渡人彼岸,莫要做那女兒狀。”

江漢珍心神內守出現了一盞明燈,將這一切驅散開來,心情也平復了下來,就說道:“是,老師,弟子明白,只是與老師無始劫以來第一次重逢,一時難以自持,纔會如此,老師的教導弟子一定會銘記與心,不敢相忘。”

燃燈也面色緩和的點了點頭,但還是悄悄的將頭偏過一旁,用手抹了一把。

之後燃燈祖師就對江漢珍講了一些洪荒世界的事情,從上古至今他的分神所經歷過的都講了許多,而他也就是在主世界見了江漢珍開始,就有了爲門下弟子尋找一方棲身之地的想法,也從分神之中得知了此界傳出的三尸成聖之法。

讓他發現與主世界道德天尊的一氣化三清極爲相似,兩者互相結合,根據手中的過去彌陀經,推演出了過去未來現在,當做三尸斬出,而且燃燈之道廣傳諸天,讓他氣運大增,以此結合,明瞭大羅混元之道,前路再也無阻。

說起這事,燃燈祖師連連感慨,對江漢珍這個學生連連讚賞,而江漢珍所問的一切,燃燈祖師都是耐心解答,沒有絲毫不願,也看的出,燃燈是真心將他當成了弟子。

江漢珍也爲之感慨,燃燈祖師竟然能以此界的東西,加上主世界一氣化三清之法,與手中殘缺不全的過去彌陀經,與自己本身的道法結合,竟然創出瞭如此高明的證道之法。

也可以說是積累已經足夠,也可以說燃燈祖師本就是大智慧之人,只不過時運太低,一直難以施展而已。

自此之後,江漢珍就成了燃燈祖師的真正的弟子,自然也就在靈柩洞天之中住了下來,將普傳法門讓燃燈觀看,並且讓燃燈祖師也對此法門完善一番,就繼續普傳道法,而此界所普傳的道法比之以往更加完善,以燃燈之法爲心性之法,以雷霆之道爲外用之法,互爲表裡,很是不凡。

靈柩山範圍其大無比,也因爲比起中土略有不如,比起西方要好上不少,也算是地域廣闊,有江漢珍這種善於傳道之人的推動之下,短時間之內就將普傳法門的傳遍了整個靈柩山地界,竟然有向四周蔓延的趨勢。

這還是江漢珍一直控制得結果,不想太早的將此法擴散出去,而考慮到截教傳道的弊端,衆生想要求道也是不易,若是有修爲在身還好,自然是快捷方便,若是沒有修爲在身,就不得不積累財資,長途跋涉而來,也因爲江漢珍所傳之法就是凡俗之輩也可以修煉,也可以普傳出去。

就從入門弟子中安排了此事,將普傳法門在每個生靈聚集地,甚至村寨,都安放一塊石碑,讓不方便外出,而又有向道之心的弟子也能修煉,若是修煉入門,自會知道下一步該如何去做。

若是能從中修煉略得一二,自然會到靈柩山來,將名錄記入靈柩山一脈,再送往天庭天帝之處,不但爲門下弟子找了一條出路,還能起到歷練的作用,有了穿梭多界的經驗,做起這些事來也是輕車熟路。

江漢珍做的這些事情,都事無鉅細的彙報了燃燈祖師,本來江漢珍還有些擔心燃燈祖師出生闡教,講求選擇資質高的弟子而傳授道法,對沒有資質的會不喜歡。

但沒想到燃燈祖師見了滿山的新弟子,不但沒有不喜,而且笑容也越發的多了起來,就連身上的死氣也逐漸被生機所取代,不但沒有反對,而且對江漢珍所做之事大力支持,有時候還會給點建議。

讓江漢珍心中的擔憂也放下心來,也逐漸的明白燃燈之法就是從最底層開始的,根本不限資質,就是爲窮途末路衆生指引一條道路的方法,如此傳授,正是燃燈之法的正確方法。

第三百七十七章 新的胖子第四百一十一章 戰術演練第五百二十二章 人口的消失第二百三十七章 國主的隕落第三百零八章 兩年的發展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容離去第一百章 大局初定 黑山君神廟理陰陽第一百五十八章 獼猴心歸雷神府第一百六十二章 至天門 有人橫着飛第六章 明因由已入西遊篇第三百六十三章 惻隱之病第二百五十四章 迅速離開第一百一十三章 有惡客上門第一百三十六章 仙官降臨第三百九十三章 軍事人才第四百二十五章 如此大勢第七十章 解咒之法第二百四十四章 雷霆種子第五百零九章 王國的來歷第七十八章 五雷院中領神職第五百一十章 態度的轉變第一百二十七章 雷動天庭謀仙官第二百三十章 雷霆歸何處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易的緣由第二百三十一章 遣送域外歌舞宣第二百五十四章 迅速離開第一百九十章 觀大勢 敵我情況明第二百八十章 開啓新路程第一百一十二章 衆弟子煉寶第五百零五章 無聊的擔憂第六百一十七章 祛除的方法第二百二十四章 深居簡出爲避嫌第二百六十九章 形勢危急第七十二章 山中矛盾第三百零七章 捆仙繩意義第六百一十六章 無極欲支援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發殺機第四百一十六章 開拓之路第二百二十章 洪易見溫候第二百四十一章 歸墟之地第五百八十一章 忽然的殺劫第五十二章 元帥傳法第一百三十二章 牽動一發天機變第五百二十一章 記錄的信息第五百六十一章 心性道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異常情況第一章 身死方知己是客第一百八十章 弟子謀 老師掩天機第三百六十三章 惻隱之病第四百五十一章 身後之事第一百七十章 恰思量 衆人卻難忘第五百一十五章 辭舊的行動第五百一十七章 自我的堅持第三百一十二章 去盛京投資第一百三十四章 登臨華山遇阻路第四百一十七章 貴族約定第五百零三章 伯爵的反應第四百三十章 支援緣由第五百一十一章 堅持的回報第二百一十七章 進京與安排第一百四十二章 十年功德第二百二十三章 雷府門人思大海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道哀嚎第五百九十五章 心性的攻擊第二百二十章 西方出事有權衡(1)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年化魔頭第二百八十七章 好人本難做第二百一十九章 大乾到年關第二十九章 陳玉樓上山初受挫第五百三十一章 焦急的等待第三百八十章 得一之道第一百九十三章 聖人傷 捕捉押天庭第二百三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五百四十一章 危機的暫解第七十章 解咒之法第二百一十八章 心神正 陣內祭聖人第五百三十三章 心易的緣由第四百六十二章 清洗之舉第二百七十五章 臨時起意第三十七章 鷓鴣哨欲借五彩雞第五百一十三章 神變的奧妙第一百一十五章 西方教出動第四百八十九章 決定的路線第三百一十章 各自有打算第九十六章 奏表雷府 崑崙派出招現陰謀第一百零八章 奪道果陰謀詭計出第一百七十五章 心有謀 哭訴紫霄宮第二百零九章 帝辛計 貴族送西岐第四百八十三章 殘留的文明第一百四十九章 寶蓮燈終第二百二十五章 神風國邀請第四百九十一章 打擊中成長第二百六十五章 轉變道理第五百一十五章 辭舊的行動第五百一十八章 久違的平靜第四百零三章 積極備戰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到黃泥崗第四百七十章 推演第三十六章 大局開山下安新居第一百零三章 性命之道 元神成靜等因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