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 陰謀現 壯士當斷腕

本來靈柩山盤踞的一些求道之人,大部分都是有修爲在身的,雖然不高,但也還算可以,成仙之輩寥寥無幾,但元神修爲的卻很多,轉修了普傳法門,很快就到了靈柩山,並得以傳授了後面的法門。

這些都是四處的散修之輩,但沒有任何門路,經過普傳法門的修煉,自然對靈柩山認同有佳,而這些弟子只要修爲看的過去,江漢珍就拿出一道文書,將他們打發到天庭去。

而這些弟子聽到還能混入天庭,也是一陣喜悅,除了少數幾個受不得約束的之外,基本上都聽從安排,去了天庭報道。

江漢珍也不在意,去留本就屬於自願,而這普傳法門最重要的就是心性,跟此界的修煉看似都是仙道玄門,但有根本的區別,兩條路的方向也會逐漸的分道揚鑣。

普傳法門主張是以維護天地,以己證道,反饋於天地,讓天地向更好的方向發展,逐漸的進入更高的層次。

而此界的玄門都是出自鴻鈞,行的是聖人之道,以抽取世界的大道之基紫氣爲根本,將自身元神寄託於天道之上,以此來代替天道的其中一道道果,成就聖人之位,以達到天地步滅,聖人不滅的境界。

一個是反哺,一個是奪取,兩者根本就不是一個道路,若是真的遇到一起來討論,都會認爲對方的是走錯了道路,兩者之間,只是立場不同,至於誰對誰錯,都是各執一詞。

這也是爲何有些修煉了普傳法門的有些人不願意去天庭歷練,受不得那份約束,而選擇的追求逍遙自在,離開靈柩山的原因,就是因爲被以前的概念影響太大,那種影響早就根深蒂固,初期修煉普傳法門還好,若是到後期,兩者互相矛盾,修爲就會難以寸進。

也許是離開的弟子發現了修爲難以寸進,但也不會下決心去扭轉,自然就會選擇離開,所以江漢珍纔會在凡俗之中培養,而不會拉攏其餘的修行之人。

就是截教之內,跟江漢珍的思想極爲相近,但要讓他們去天庭爲官,補充天地業位職權,肯定會有很大一部分不願意。

截教之中還算好一點的,若是去跟闡教說,不被打出來就不錯了,而天庭早就被渲染成了是爲窩,因果地,他們覺得讓他們去天庭任職,就是將他們往火坑裡推,不打出來就不錯了。

即使勢弱的西方教,也不怎麼麼看的上天庭,江漢珍就從這些新晉弟子之中,選了十名地仙之輩,百十名元神修爲,心性都能過關的弟子,寫好了奏章,就將這些弟子打發去天庭報道了。

而他就繼續壓制普傳法門的擴散,將之控制在靈柩山一代的範圍,以免擴散出去,而向着大海之中,截教的底盤卻沒有限制,任其傳播。

就是因爲截教的思想與他的極爲相似,若沒有一定的修爲,根本就看不出來其中的區別,即使看出來了,也只會一味是截教的某些弟子所創立的法門,有補全截教教義的含義在其中,也不會多過在意。

就在江漢珍在靈柩山熱火朝天的做事之時,天庭之中也沒閒着,雖然還是處在弱勢,但也初見成效,讓天帝看見的希望,也越發的對天庭的事情積極起來。

可雲華仙子一事,讓他心中惱火,猜出有西方教的影子在其中,差點讓他暴走,還好發現的早,挽回了一些損失,不然還真不好辦。

當初六耳接到了天帝的命令,將楊天佑殺死,並將雲華仙子秘密帶回來,可中間卻出了岔子,就在六耳帶着天兵將楊天佑圍住,捉住了懷有生孕的雲華仙子與楊天佑,就要處死楊天佑。

卻巧合的是闡教玉鼎真人忽然出現,看見天庭之人逞兇,自認爲天庭又在欺壓良善,就開始動手,而六耳也懶得解釋,提着渾天棍就更玉鼎真人鬥在了一起,玉鼎雖然修爲高,但六耳獼猴天生的戰鬥種族,而且神通不凡,也鬥了個旗鼓相當。

但最後還是玉鼎真人棋高一着,但六耳也是狠人,打死了楊天佑,可雲華仙子卻被玉鼎真人帶走了。

六耳只能暗恨一聲,自己修爲還是太低,帶着一身的傷痕提着楊天佑的屍體返回了天庭。

天帝得知此事自然是怒火中燒,是闡教之人,自然就認爲是原始天尊在背後搗鬼,就要去金鱉島請通天教主做主,可最後還是天后將天帝給勸住了,纔沒有將此事挑起來。

也關心六耳的傷勢,賞賜了療傷之物,但神色之中越發的擔憂,只是看着六耳在場不好言明而已。

六耳也是識趣,就以回去療傷爲藉口,離開了凌霄殿內。

而殿內的天后卻說道:“師兄,這可怎麼辦,雲華仙子的來歷別人不知道,你我還不知嗎?此事看似是雲華的過錯,但六耳元帥卻探查到了聖人的影子,此事非同小可,我們該如何應對?”

天帝也是眉頭緊鎖,有些暗恨的說道:“我在天庭兢兢業業數年,沒有絲毫懈怠,就想治理好這方天地,沒想到卻在雲華這出了錯,竟然有人如此坑害與我。”

天后看着天帝的悲痛,沒有吭聲。

接着天帝就有些懊惱的說道:“都怪我悔不當初,雲華本來是我本體的一份本源,不知何時糟了劫難分了出去,我一直將她留在身邊,等到想將此本源重新融合的時候,卻發現這份本源有了意識,也是我一時心軟,將她留了下來,才被人用此來坑害於我。”

而天后也心中一動,覺得抓住了什麼,雲華仙子是天帝本體的一部分本源之事,他也是知道的,兩人一體,而云華雖然只是一小部分,但也是天帝命格的本源之物,本身氣運不會少,失去了本源,對天帝甚至天庭,都有危害。

而知道這事的人只有他們兩,另一人就是鴻鈞道祖,天后目光閃爍不已,就說道:“師兄,你本源之事除了我兩還有一人知道,會不會···”

天后話還沒說完,而天帝就趕緊說道:“師妹甚言,老師豈是你爲能猜測的,此事來的詭異,還沒有查清楚之前,不可妄加判斷。”

天后也就停了下來,他們兩被鴻鈞道祖點位童子之後,以前的所有意識全無,當時兩人孩童心性,自然不會多想,而昊天他手中的那塊石頭,也只有道祖在的時候拿出來玩過,其餘人根本沒見過。

天后確信自己沒有說過什麼,而天帝也不可能自己漏出自己的底細,而云華仙子心性不全,修爲不夠,也察覺不到此事,推來推去,就推到了鴻鈞頭上,若是此事他更天帝的關係沒有緩和,說不定會懷疑到他的頭上。

他若是仔細想來,以她的本事又怎麼可能說動聖人,越想越覺得可怕。

也沒敢繼續提及此事,就有些擔憂的問道:“師兄,那你的本源缺失之事我們該如何彌補,雲華有失,天庭氣運不穩,定會造成三界動盪,我們該如何應對。”

天帝也是一陣嘆息,雲華下界,而且背後之人是聖人,而且陰謀很明顯的指向他,想要將雲華找回來,抽取本源,已經是不可能了。

神色中對於聖人更加的恨極,不知爲何,以前在紫霄宮之事,雖然也對聖人有些不喜,但還沒有如此的強烈,想到了通天教主經常私下裡對他說過的話。

‘聖人不死,大道不止’,雖然以前以爲通天教主爲人豪爽豁達,自己說自己,以爲是瘋話,可自從當了至尊之後,而聖人就成了他治理三界的最大障礙,如今遇到這番事情,也越發的認同通天教主的話。

也有一部分原因是仔細研究了江漢珍給的普傳法門,而普傳法門無處不體現衆生與天道的和諧關係,而且兩者之間的命運息息相關,沒有絲毫違和之感。

他生爲至尊,有負責治理三界的義務,自然看的清其中的道理,也明白當初即使下了很大的力氣,都不會治理三界。

原來一切的原因都是方向錯了,此界聖人勢大,天道意志薄弱,最後才發現三界的繁榮竟然與聖人多寡沒有絲毫關係,甚至聖人的存在,還會阻礙世界的發展。

作爲至尊,對這些感受最爲深刻,天生就是治理三界,完善世界法則的業位,自然能察覺的出聖人危害天地的弊端。

以前甚至沒有往這方面想,自從看了江漢珍給的普傳法門之後,其中的道理豁然開朗,明白過來。

而此時發生聖人對他下手的事情,最終指向的還是鴻鈞道祖,讓他不敢繼續想下去,但也不想如此任人玩弄。

神色中閃過一絲冷意,說道:“根據天兵來報,雲華是私自下界的,出了事情也怪不得別人,既然放棄天庭的這份身份,不想遵守天庭的這份規矩,那就由她去吧。”

天后隱隱的有一種不好的感覺,就試探的問道:“師兄打算如何處理?”

天帝冷聲道:“既然他喜歡凡間的恩愛,不喜歡天庭的枯燥之感,就成全她,既然有人想要她,那就送給他們,雲華心性欠缺,貪戀凡間榮華,從此剝去仙籍,再與天庭無關。”

天后大驚失色,一陣失聲,說道:“師兄不可,雲華怎麼說都與你有兄妹之情,而且還是你的本源之物成道···”

天帝聽得心中越發的煩躁,就怒道:“不要再勸了,吾意已決,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沒了天籍就再難與天庭扯上關係,若是有人背後耍陰謀,也只能牽連到我的頭上,而不會牽連天庭。”

天后也沒生氣,知道天帝的心情肯定不好,也能看的出他是真的爲了天庭,爲了三界,若不然就會連氣運都徹底斬斷,而不是隻將雲華名錄從天庭剝落。

天后嘆息一聲,憂心忡忡的取出三界女仙的仙籍名冊,翻開之後,找到了雲華的名字,看了一下天帝,天帝還是不爲所動,最後還是無奈的將雲華仙子的姓名從仙籍上鉤了去。

第四百八十四章 無數的問題第四百九十八章 封印的寶物第四百三十五章 紅月之謀第二百零六章 心已死 金鱉西土去第三百七十八章 加隆現狀第五百六十章 立場轉變第一百五十章 寶船普度返天庭第二百一十五章 半路可截胡第三百九十一章 散兵遊勇第一百四十五章 龍蛇起陸第五百一十五章 辭舊的行動第三百六十二章 發現疑點第四百四十七章 途中小事第六百零一章 計劃名拾遺第九十章 一波三折 迎客來突變狗當官第四百五十二章 離開之前第一百二十九章 氣運整合西方動第五百五十一章 打草驚蛇心性變第七十五章 事了返回疑惑現第四百四十七章 途中小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天帝計成各方動第九十四章 當世局面 各方動雷門始佈局第三百九十四章 問道解惑第六百一十七章 祛除的方法第四百九十章 三天又三天第二百三十一章 遣送域外歌舞宣第四百九十七章 貪婪的底線第三十六章 大局開山下安新居第四百六十六章 決定第二百零六章 心已死 金鱉西土去第三十三章 望瓶山魁首施絕技第二百八十七章 好人本難做第一百二十三章 託生赴死九頭現第二百二十九章 異心必定難一體第三百零八章 兩年的發展第二章 不覺已至泰山府第一百八十九章 論心智 截教訪天庭第五百零七章 自我的終始第四百四十一章 等待時機第三百八十二章 各方行動第九十四章 當世局面 各方動雷門始佈局第五百七十四章 趁風而起勢第一百九十八章 西岐變 人皇周文王第四十章 話氣運下崖收冤魂第五百二十七章 陳年的舊事第一百三十八章 押往華山第一百九十一章 祭先祖 聖母是何人第二百三十六章 國主的選擇第二百五十四章 迅速離開第四百一十八章 面臨問題第二百四十四章 王國狀況第二百四十七章 故事背後第五百一十章 態度的轉變第四百二十九章 別樣交易第五百一十七章 自我的堅持第二百八十四章 萬無一失計第五百零二章 行動的持續第二百七十二章 觀香火看戲第六十二章 衆妖上山第四百零三章 積極備戰第三百零一章 一排就兩散第二百八十八章 幸有敵來犯第一百六十六章 覺陰謀 一念天機變第四百一十四章 驅趕意圖第四百二十六章 交易之初第四百八十八章 奇怪的態度第二百六十二章 心頭枷鎖第一百二十八章 凌霄殿內開新篇第二百九十五章 各方有反應第五百四十八章 仙道內部有積怨第六百一十章 北斗七元君第六百一十五章 無極說道化第四百零七章 脫離控制第二百一十九章 封神終 榜上是何人第一百四十四章 天發殺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氣運之人第六百零四章 劫氣的變化第五十章 拼死之時灰蛟現第五百一十三章 神變的奧妙第三百八十九章 渾天陣法第四十四章 瓶山事了返天庭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燈指路謀世界第二百八十章 開啓新路程第四百零三章 積極備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燃燈指路謀世界第二百五十章 種子轉移第五百一十一章 堅持的回報第三百零四章 依道典行事第四百八十六章 失衡的行爲第四百一十八章 面臨問題第八章 無處去安身山神廟第二百三十九章 三年化魔頭第六百一十三章 大勢漸凝成第五百五十二章 陽極天星論招降第二百八十一章 初到黃泥崗第一百三十章 南天門外見燃燈第四十一章 六翅出衆人齊用力第五百七十九章 令牌與心合第二百二十一章 溫候府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