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天下局勢

自六月中旬,高誠率領本部兵馬,匯聚荊州兵馬,圍困宛縣。

一連月餘,城內趙宏所領導的十三萬黃巾軍,不僅士氣未曾恢復,反而日漸低落。那每天散佈的虛假消息,都讓城內兵卒,感到城外如同有一座大山。

而高誠歷來的戰績,也被大肆宣揚,其間有真有假。

如江夏之戰,千騎破十萬。

如葭萌關一戰,三萬兵馬陣破三十萬蠻兵。

如長社之戰,一把火燒死十萬黃巾軍。

等等...

現在,在城內守軍的腦海中,那高子明就是天下無二的名將。武藝高強,力可拔山。行軍佈陣,如臂指使。只要與其萬餘兵馬,便是有百萬之衆,亦是惘然。

當然,這就有些誇張了。

高誠對自己的本領,還是有點自知之明。

歷數幾年征戰,自己陣戰的本事真不大,臨戰指揮,估摸着還比不上張任強呢。江夏之戰,自己靠的是斥候遮蔽賊軍戰場視野,出其不意。

葭萌關前大戰,靠的是士卒赴死雪恨之心。

長社之戰,純粹照抄!

細數下來,自己還沒有指揮過陣列而戰,反正應該不會強到哪去。

不過,勝了便足夠了。不論是用什麼方式,能打勝仗,就是本事。

宛縣城內的趙宏等人,也是頭疼不已。這高子明的戰績實在太嚇唬人了,每次都是以極少數的兵力,大敗對手。說真的,若不是還有城牆安慰,趙宏都想跑了算了。

實在壓力太大!

相比起高誠的戰績,左右中郎將皇甫嵩以及朱儁,就不是那麼唬人了。

皇甫嵩呆在北地十餘年,而朱儁也是起於南方,所平定的皆是百越之衆。放回到中原,這些黃巾軍,還真沒幾個知道的。

尤其是長社之戰前,波才引十萬兵馬,大敗朱儁。只是後來,被二人以火攻之計,焚燒大營,追逐殘敵,這才導致波才敗陣。

波纔是誰?不就是一方渠帥嘛,可咱也不差啊。那波才都能領十萬兵敗朱儁,自己難道就做不到?

卜己一拍腦門,彙集兗州衆多大小黃巾,聚於倉亭。

皇甫嵩、朱儁二人分兵剿滅沿途大小黃巾,最終於兗州會軍,向倉亭而去,迎戰卜己。

兗州之戰,正式拉開序幕。

於此同時,自四月進入冀州之後的盧植,領着近五萬兵馬,和張角兄弟三人率領的黃巾主力,在界橋連連交戰。

一連十餘戰,盧植告訴了張角兄弟三人,什麼是戰場指揮藝術。

三十萬大軍攻盧植十餘戰,盡皆無功,反而損兵折將。再加上兵進幽州的程遠志等人大敗而歸,張角不得不撤軍回到廣宗城內,再思良策。

到了這個地步,已經沒有什麼好思慮的了。

幽州刺史都被弄死了,卻不想被涿郡兵馬殺了大敗而逃。便是那渠帥程遠志,都戰死沙場。無奈,張角只好派二弟張寶,前往屯兵下曲陽,以備幽州兵馬。

而自己與三弟張樑,共同駐紮廣宗,對抗盧植。

如此安排,雖然能保證一時無事,卻無法力挽狂瀾啊。豫州黃巾,幾近覆滅,荊州黃巾也是危在旦夕。兗州卜己還好,領兵十餘萬屯於倉亭,倒也能阻止皇甫嵩、朱儁一時。

至於那青州黃巾,張角已經放棄了。這幫人,見大勢不妙,已經躲到山裡面當賊寇了。

張角退守廣宗,卜己匯聚兵馬屯於倉亭,這裡面最舒服的便是盧植了。皇甫嵩、朱儁未曾北上之前,自己遭受前後夾擊,當真是勞累不堪。

而如今,皇甫嵩帶兵牽制住卜己,自己也能進軍兵圍廣宗。

廣宗城外,早已是另外一副光景。

盧植駐大軍於城南,深壕高壘。

黃巾若出城戰,則戰之。若不出城,便困之。

使得城內張角左右爲難,打吧,又打不過。死守城池,又是自取滅亡之道,萬事唯艱啊!

不過,隨着劉宏派來的天使到來,盧植也丟了北中郎將之職。

天使左豐,乃陛下家奴,爲陛下事而來,自然會盡心盡力。

想要試探這些領兵大將的忠心,左豐的經驗那是無比豐富。一番試探之下,這盧植態度明顯偏向世家,遠離帝心。再加上,自己可是天使哎,代表的天子顏面,這廝不好好迎接也就算了,居然連點辛苦錢都不捨得給!

於是,一句心向世家,不尊天使,不敬天子,徹底將盧植打下深淵。

劉宏心中一惱,當即遣人下了盧植的北中郎將之職,押解至洛陽。

盧植走了,這數萬精兵,自然要找一個信得過人來統帥。

大將軍何進推薦的人物,劉宏一個都不敢用,生怕這屠戶白白爲世家做了嫁衣。畢竟,這北軍五萬兵馬,已經是大漢帝國一半的精銳士兵了。

縱是南方的高誠、皇甫嵩、朱儁三人加起來也不過三萬人,一旦有變,那真是朝夕可至洛陽。

劉宏不敢賭,自己也賭不起。世家一旦掌管兵權,將兵洛陽,這滿城之中,再無忠士。

董卓,是一個很好的人選。

培養多年了,也該有點作用了...

董卓官拜東中郎將,統帥北方五萬大軍,繼續進攻張角。

一到軍中,董卓便遣軍攻城,希望能夠在陛下面前好好表現一番。這個時候,董卓自己心裡,還未生出異心。或者說,縱是有,也不會在這個時候表現出來。

參軍數十年,步步高昇,這在大漢軍中,簡直是少到了極點。尤其是,董卓出身良家子,又是家道中落之境,能夠與之相比的便是同爲良家子的高誠了。

二者還有一絲相似,皆是仰仗劉宏而起,皆是心懷不軌之徒。

可廣宗城在張角等人的修繕下,已經不比鉅鹿郡治廮陶差了。更不用說,其內守軍足有十幾萬。僅憑麾下五萬北軍,哪裡是說打下來,就能下的。

董卓一連十餘日,日夜攻城,皆未取得戰果。

一時間,整個天下似乎都平靜了下來。

南方高誠將兵兩萬,圍十餘萬黃巾於宛縣。東方皇甫嵩、朱儁將兵兩萬圍卜己,北方董卓將兵五萬圍困張角...

大勢驟好!

黃巾軍餘下主力,皆已被漢軍圍困至城中,成甕中捉鱉之勢。

現在,只需要一點時間的醞釀,黃巾軍兵敗已成定局!

第353章 批評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21章 共葬一土第580章 謀劃第641章 劉焉出兵第707章 犍爲之戰(16)第574章 國滅國起第130章 血戰隴縣第745章 軍威赫赫第498章 豐、授夜談第376章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第439章 狹路相逢第115章 蓄勢第883章 進軍(中)第740章 聚私成軍第377章 軍第257章 清君側第870章 軍議(中)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401章 離石相王第448章 袁術稱王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673章 氐兵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900章 趙國內權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672章 明武元年第471章 話馨語第235章 整兵屯田事第532章 飛熊破營第227章 人不爲己?第408章 陽謀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70章 豐年第216章 下鄉第91章 問答第279章 臆想第542章 魏王卓,薨!第74章 分兵南下第880章 駐軍弘農第266章 民心士氣第558章 作逆第871章 軍議(下)第934章 進略第304章 徐榮顯威第833章 天子北駕第45章 天下紛擾第617章 無題第775章 冬季攻勢(1)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127章 無題第251章 狡兔三窟第99章 涼州漢兒第158章 周慎慘敗(上)第660章 論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589章 漢中事第773章 旗雲滾動第502章 趙大大的第一次獨自作戰(上)第10章 直抵江夏第652章 絕地第935章 攻第642章 刺殺第179章 美陽之戰(19)第237章 將兵拒敵第351章 拜訪蔡邕第838章 潰第627章 具裝甲騎神威第47章 婚後四禮第271章 威逼洛陽第83章 北上第735章 漩渦第923章 江油城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607章 失鬱郅第325章 虢亭會戰(11)第70章 帳內威逼第295章 關東羣雄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135章 朱儁喪母第819章 籌備第678章 諸路伐蜀第715章 犍爲之戰(24)第909章 破勢(8)第634章 胡夷之爭第802章 冬季攻勢(28)第734章 金榜題名(下)第394章 仁義之師第239章 聲東擊西第377章 軍第762章 朝會伊始第656章 追贈第849章 相約合謀第214章 軍政民務第897章 轉戰第674章 劉焉病故第442章 是歲,關中大飢第533章 連鎖反應第130章 血戰隴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