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蒯良之策

宛縣城外,高誠等人正宴飲以慶。

而城內,卻是緊張一片。

剛剛當上渠帥不久的趙宏,聽聞城外漢軍又來兵馬,急忙喚來小方渠帥韓忠、孫夏等人,商議要事。

“如今,張帥剛去,吾軍士氣低迷,城外卻又來漢軍援兵,如之奈何?”

趙宏愁眉苦臉,自己當這個大帥可真不是時候。現在風光倒是風光了,可城外的漢軍怎麼辦?

“漢軍來了多少援兵?”

聽聞漢軍來援,韓忠也是一驚,急忙問道。旁邊的孫夏,神色比韓忠也好不到哪去。

趙宏苦笑一聲,說道:“斥候彙報說來了近萬人,而且還有數千騎兵,將旗之上書一高字。”

“高?”韓忠皺眉思忖,想着漢軍中高姓將領。

“不用想了,就是那南中郎將高誠,高子明!”孫夏率先道破,他原本是江夏賊寇,很自然的就想到了那個威震荊州的人物。

韓忠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問道:“不會吧?”

“確實是此人!”

趙宏開口,肯定了孫夏的猜測,驚得殿內衆人齊齊倒吸一口冷氣。

怎麼會是這廝。

“那咱們怎麼辦?”

“要不出城與官軍決一死戰?”

“那可是高子明,以前一千騎兵破賊十萬的人物,現在人家有四千騎兵,出城不是找死嗎?”

“來來,爾給乃翁說說咋辦,守城是個死,出城還是死,總不能投降吧?再說,那高子明生性殘暴,投降也未必能保的一命!”

頓時,帳下一陣羣魔亂舞,爭吵不斷。

“行了,都給吾閉嘴!”趙宏聽着亂哄哄的大殿,氣的牙癢癢。

這高子明剛來,爾等就怕的要投降啦?

被趙宏這麼一吼,殿內安靜了下來。

“都回去佈防吧,咱們十幾萬大軍守城,難道還守不住?那高子明再厲害,也就只有兩萬人而已!”

“諾!”

一陣有氣無力,參差不齊的應聲響起,聽的趙宏更是心煩意躁。

士氣太低了,自張大帥死後,軍中士氣便一蹶不振,趙宏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這只是其一,最關鍵的是,城內糧草不多了啊。

張大帥領大軍圍困宛縣近百日,城內糧草原本就消耗了許多。佔據宛縣後,大帥也是因爲城內糧草不足,只得殺了那數萬百姓,這才得以支撐日久。

但,即便如此,城中糧草根本不足養活十三四萬大軍兩月時間啊!

一陣頭皮發麻,趙宏撓破腦門,也想不出什麼好法子,只好飲酒澆愁。

次日一早,高誠掛帥,升帳點卯,聚集麾下衆將。

城東涼州兵大營,高誠闊坐主位,其下左側依次爲徐璆、秦頡、蔡瑁、蒯良、黃忠,右側依次是傅燮、夏育、張任。

“賊首趙宏,聚衆十三萬餘,據守宛縣,諸位且說說吾等該如何破之!”

首先是問策。

這一點,基本上是當主帥最基本的要求。因爲,要給手下立功的機會。哪怕是自己心中已有打算,那也得做個樣子。

徐璆和秦頡自然不會開口,兩人的功勞已經足夠了。並且,身爲荊州刺史和南陽郡守,配合高誠剿滅黃巾軍,那就是一分足夠大的功勞了。這點獻策之功,就不要再和手下搶了。

“啓稟將軍,卑職以爲吾等大軍,可趁勢急攻城池!”蔡瑁率先出列,滿懷激昂,繼續說道:“那黃巾賊首張曼成數日前剛剛陣亡,賊軍正是士氣低迷之際。”

“將軍又威震荊州,城內賊兵聞將軍之名,定再無戰心,吾等一戰可破!”

總體來說,中規中矩,屬於那種沒辦法的辦法。

急切攻城並不好打,宛城雖不似陽翟一般,可也有兩丈之高。而且城池周長比之陽翟更甚,也就是說能夠在同一時間上城防守的賊軍更多。

十幾萬賊兵,數量太多了...

萬一要是沒能一口氣拿下來,可就真的慘了。

畢竟,古人有云:‘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

“德珪此言在理,但略有冒險,還需細細斟酌!”高誠委婉的詮釋了蔡瑁的意見,並且又向蔡瑁表示道:“不過,德珪勿憂。待到攻城之時,本將定以汝爲先鋒。驟時,可須拔得先登,莫要失了本將威風啊!”

“卑職多謝將軍!”

蔡瑁很是興奮,自己提的那建議是啥水平,心裡肯定清楚。不用也是意料之中,反正有功勞可拿就足夠了。

旁邊的蒯良自然不甘心放棄當作一名看客,此時出列說道:“啓稟將軍,德珪之言,也有可用之處。”

“哦?子柔且說來聽聽!”

高誠很想聽一聽這蒯良的想法,畢竟是多謀之士,專攻不同。

“正如德珪所言,張曼成一死,城內守軍士氣不振。而將軍又威震荊楚,吾等不若行嚇(he)敵之計。蒐集黃巾敗績,冠以將軍之名,書於布條之上,以弓手射入城中。”

“再肆放傳言,言將軍只誅首惡,取城內賊首首級者,可自出城拜將。吾等再以大軍圍城,決斷訊息,時日一久,城內賊寇定然將卒離心,人人自危!”

“驟時,不論情況如何,大軍破城亦只在旦夕之間!”

“好!”

聞此,高誠不禁擊掌叫好。

即便是自己,也只想到圍城,然後讓人持大纛宣示自己威名,以打擊城內守軍士氣。卻不想,這剛剛入軍的蒯良心思如此縝密,妙計連出。

尤其是這一手,將黃巾敗績假冠自己名號,定然能加快城中士氣的頹喪。

“子柔當真是兼具陳平之謀!”

要誇自然是要誇到底了,即便是感動不了其效忠之心,日後也有揚名之恩是不。

沒錯。

自己威震荊襄,戰績累累,親口誇讚之人,絕對比那些世家們互相捧託來的強。

這一點,高誠還是有點自信的!

蒯良也高興啊,得了南中郎將這麼一句‘兼具陳平之謀’,可以遇見自己未來在荊襄,絕對吃香了。

“多謝將軍盛讚,良不敢自比先賢!”

再高興也要謙虛謙虛,不然那可就白瞎了今日這功夫了。

成人之美,高誠心底也是開心,笑口連連,說道:“既然如此,那吾等便納子柔之策,行嚇敵之計。想來不久,吾等定能再行慶功!”

“諸將聽令!”

“在!”

“徐使君、秦府君,二位引領郡兵,駐於原地,無需挪移,日夜謹防賊兵出城。”

“諾!”二人出列應了一聲,再次歸隊。

“德珪!”

“卑職在!”

“本將與汝一千精騎,日夜巡視西、北二城,定不得放一賊人出城,可能做到?”

“卑職定不辱將令!”

“夏育,汝親率餘下三千騎,隨時待命,但有賊軍出城,會於德珪,攻破賊寇!”

“末將得令!”

“張任,命汝每日遣軍中弓手,散步假言,以卻賊軍士氣!”

“諾!”

“傅燮,大軍本將就交予汝和子柔了,本將亦要休息兩天,哈哈~!”

“將軍儘管放心便是!”

第280章 幷州牧丁原第270章 偃師易幟第43章 板盾蠻受降第319章 虢亭會戰(5)第314章 虢亭會戰始第30章 輕兵陷陣第510章 易水之戰(6)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857章 交易第62章 千金買馬骨第809章 效事周寺第497章 劉和起兵第690章 雨第282章 大丈夫當如是第243章 會師第588章 結外第590章 疲兵之計?反受其害也!第682章 墊江城外第350章 三官通寶第728章 狀元城第666章 事出意料第604章 鬱郅第492章 諸變第892章 楚王術即皇帝位第584章 戰起第397章 韓遂所擇第681章 南中大族第583章 邊將權重第381章 撤退第723章 犍爲之戰(32)第312章 失心第97章 涼州現狀第464章 長大了自然會認字了第244章 使者爲謀第575章 漢中王璽第727章 犍爲之戰(35)第813章 計議第695章 犍爲之戰(4)第339章 損失慘重第334章 流凌殺到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698章 犍爲之戰(7)第190章 精兵悍將第370章 合縱連橫(3)臆想第800章 冬季攻勢(26)第122章 夏育南下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405章 不行刀兵第835章 臨陣第338章 黃雀在後第598章 乘火打劫第613章 大戰前夕第35章 慘淡之狀第858章 大漢風骨第728章 狀元城第298章 天將二日第771章 制略第134章 信騎第257章 清君側第263章 南渡大河第470章 無題第118章 青石岸之戰(上)第538章 魏王卓第662章 諸事第540章 彌留之際第346章 佈置第751章 調兵遣將第662章 諸事第257章 清君側第164章 美陽之戰(4)第152章 兩軍對壘第662章 諸事第538章 魏王卓第922章 摩天嶺第772章 天子氣第241章 撤離第343章 軍制第513章 撤還長安第606章 驍騎校尉第763章 朝會 謬論!第541章 定議第342章 兄弟隔仇第475章 休屠各第789章 冬季攻勢(15)第478章 初平四年末第185章 美陽之戰(25)第815章 晉陽蒼首第328章 虢亭會戰(14)第13章 千騎破十萬第580章 謀劃第8章 募兵第462章 鴻門宴?第633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441章 南陽攻防第5章 點卯第385章 公孫兵界橋第90章 在下週瑜第642章 刺殺第505章 易水之戰(1)第756章 禁足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