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雲臺殿

聽說靈帝召見,劉燁命令傅燮處理政事,張頜率八千人鎮守金城郡,威懾諸羌,馬騰率領六千士卒坐鎮武威郡,最爲倚重的大將於禁領兵兩萬坐鎮冀縣。

而劉燁親自率領一千鐵騎,與龐德護衛皇甫嵩一路往東而來,一行人入三輔,進潼關,過函谷關,就進入到了洛陽的範圍之內。

“聽說陛下要在雲臺殿召見我等,真乃千古殊榮。”皇甫嵩略微激動道。

光武帝平定天下,自然也少不了一羣功臣的相助,而其中的代表人物就是雲臺二十八將,雲臺殿也是爲了紀念雲臺二十八將的勞苦功高因此以雲臺命名。

“左車騎平黃巾,戰西北,功勳足以與雲臺諸將比較。”劉燁則是微微一笑。

而這時一名面相儒雅,身材高大的黃門侍郎走了過來:“陛下就在雲臺殿等候,請劉刺史和

左車騎入內吧。”

“多謝,不知道閣下尊姓大名?”劉燁走上前去,有意結交對方,有道是宰相門前七品官,更何況是宮中侍從呢。

“想必閣下便是劉刺史吧?當真是年少有爲,在下荀攸,草字公達。”儒雅的男子微微拱手,劉燁卻是吃了一驚。

荀攸?

與荀彧,郭嘉等人不同,荀攸的記載相對兩人來說有些暗淡無光,不過三國志中卻用兩個字來評價他。

謀主!

這位名義上荀彧的侄子,實際上比荀彧這位小叔還要大六歲,早在中平元年就擔任黃門侍郎之職,想不到竟然在這裡遇到。

劉燁當即熱情的握住了荀攸的雙手:“公達之名,某早有耳聞,今日真是相見恨晚。”他威震涼州,麾下有張頜,于禁這般智勇雙全之名將,也有了龐德,管亥這樣的猛將,唯獨缺少的就是智謀之士,傅燮頂多能夠處理政務,不過卻比不上荀攸這等謀主了。

荀攸倒是沒想到劉燁這等大將對自己如此禮遇,頗有些受寵若驚的意味:“多謝劉刺史看重,不過陛下還在殿內等候,請劉刺史和左車騎入內吧。”

“好,公達且稍等我,出來之後我當與公達把酒言歡。”

頗爲不捨的鬆開了荀攸的手,劉燁和皇甫嵩兩人這才走入雲臺殿。

“末將劉燁(皇甫嵩)見過陛下。”劉燁皇甫嵩兩人當即拜倒在地,靈帝點點頭,“兩位將軍請起吧,賜座。”

劉燁這才擡起頭來,看到了靈帝的模樣,不過卻不由得眉頭微微一蹙。

他練習拳術,對於人的精氣神頗爲了解,而靈帝面色蠟黃,膝蓋僵硬,一看就是內虛。

“陛下身體欠妥,近來應該多加休息纔是。”

靈帝一樂:“想不到玉卿還通曉岐黃之術,可看出朕有什麼病症了麼?”

劉燁謙虛道:“也沒什麼,就是精氣不足,讓太醫慢慢調理也就是了。”

劉燁對靈帝的關心倒是讓他心頭微微一暖,畢竟那些大臣只知道說什麼讓他勤於政事,不要耽於享樂什麼的,早聽得他耳朵里長繭子了,而劉燁反而勸他要愛惜身體。

還是自家人靠譜啊!

“劉刺史所言極是,陛下多日爲國事操勞,頭髮都白了好多根呢。”一道陰柔的聲音從靈帝旁邊傳了出來,劉燁擡頭一看,只見說話之人面白無須,神態動作頗爲陰柔,顯然是宮中宦官。

一旁的皇甫嵩低頭道:“說話之人乃是中常侍張讓,陛下頗爲寵信。”

從皇甫嵩言語之中,劉燁能夠聽到其中的憤懣之意,微微點頭。

“陛下……”劉燁剛要開口卻被靈帝打斷。

“聽說玉卿是城陽景王之後?”靈帝微微笑道。

“是,某祖上的確是城陽景王。”

靈帝來了興致:“阿父,命人拿族譜來。”

一旁的張讓當即轉身對一個小太監說了什麼,過不多時,他出去又捧了一卷用黃綢布包裹的竹簡,輕輕展開卻沒有一絲灰塵,可見保存的相當完好。

“去請皇兄過來。”

只見得一名頗有威嚴的中年人信步走入殿內,拱手道:“不知陛下喚微臣何事?”

靈帝笑道:“特請皇兄來查驗族譜。”

原來這中年人乃是劉虞,在朝中擔任宗正之職,專門負責管理劉姓宗室,他看了劉燁一眼,隨後開始查閱族譜。

“陛下,城陽景王章因平定呂氏一族受封城陽景王,傳至更始,有建世帝,東遷一支到青州歷城縣。”劉虞緩緩合上族譜,而靈帝則是點頭微笑,看向劉燁。

“玉卿,今日你可願認祖歸宗?”

聽到靈帝之言,劉燁心中早就好似翻江倒海,這年頭有個劉姓宗室那就是大義,益州局勢混亂,爲啥劉焉入主之後卻能迅速平定?劉表憑什麼單騎入襄陽,荊州士族無不信服?靠的還不就是宗室的身份麼。

“末將願意。”

而劉虞的面孔也變得微微緩和,畢竟現在大家都是一家人了,不過他還是對劉燁告誡道:“玉卿在涼州要好好施政,否則某這個宗正可要出手的。”

劉燁笑笑:“這是自然。”

而劉燁正式認祖歸宗之後,靈帝也對他更放心了不少,當即就把代涼州刺史前面的“代”字去掉了,而劉燁則是以二十五歲之齡正式躋身於封疆大吏之中,算得上是如今各州刺史和州牧之中最年輕的一位。

而皇甫嵩也得到了應有的封賞,從左車騎將軍晉級成爲車騎將軍,至於原車騎將軍張溫在平定涼州的戰事之中表現實在是不佳,因此被遣回朝中任職。

劉燁皇甫嵩又和靈帝攀談了一陣,不過靈帝昨日剛剛和寵愛的王美人恩愛一番,因此很快就有了倦意。而善於察言觀色的劉燁看了出來,當即向靈帝請辭。

“陛下還是多休息休息吧,臣等告退。”

靈帝頓時對劉燁更加欣賞了,那些個朝中老臣勸諫自己的時候都是長篇大論,恨不得說到月落星沉爲止,這個劉燁相比他們實在是善解人意。

“如此甚好,兩位愛卿且先下去歇息吧,數日之後的閱軍儀式務必要來。”

第357章 預言成真第57章 一戰定青州(上)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152章 進擊的張牛角第459章 劉曄會周瑜第450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793章 嚴顏拒降第945章 防禦反擊第645章 決一死戰第669章 孫策託孤第908章 前後夾擊第982章 猛攻江夏第487章 進退維谷第657章 荀攸鬱郁第202章 韓遂奪權第569章 強搶民女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691章 追擊曹兵第354章 心悅誠服第420章 局勢平穩第1015章 都亭會面第522章 聯曹圖北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899章 困守孤城第303章 威震關中第416章 曹操興兵第284章 諸侯震動第277章 神威天將第75章 關張之勇第470章 張頜出擊第951章 正兵交鋒第8章 縣令召見第110章 波才調兵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962章 遼東奇兵第132章 俘虜難辦第72章 並稱二劉第450章 生子當如孫伯符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533章 天下強兵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523章 大勢變動第825章 南中叛亂第846章 堵死城門第354章 心悅誠服第360章 收復南陽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217章 轉擊閻行第1015章 都亭會面第392章 黑雲壓城第954章 突如其來第508章 班師回朝第260章 故布疑兵第709章 備城列陣第732章 陽平關破第483章 十萬大軍第812章 張鬆投降第100章 定策破賊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648章 郭嘉咳血第847章 地道奔襲第16章 爭權奪利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879章 及時來援第333章 敵軍會師第541章 女裝第178章 江東猛虎第321章 上兵伐謀第589章 短兵交接第445章 銜尾追擊第547章 周郎定策第803章 致命背刺第80章 路遇褚飛燕第431章 劉備來投第942章 孫權投降第839章 城破第43章 苦戰第622章 鹿門書院第76章 西涼鐵騎第700章 曹仁被困第594章 虛張聲勢第551章 人中呂布第337章 血流成河第135章 董卓兵敗(1)第831章 陷坑破敵第274章 受困於此第778章 逃出生天第139章 大軍開撥第997章 危在旦夕第7章 斬車騎第838章 炮灰攻城第715章 漢中攻略第705章 曹操到來第326章 徐晃奮命第931章 欲擒故縱第985章 聲東擊西第505章 三雄對峙第88章 臨丘眺望第1012章 劉燁南下第817章 西涼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