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童言無忌

何皇后雖然母儀天下,不過出身卻較爲卑微,兄長何進不過是個殺豬的屠戶,何皇后從一介平民之女成爲皇后,心中的自卑自然是可想而知。

因此何皇后對於劉辯的要求自然就很高,處處要求劉辯爭先,結果給幼小的劉辯留下了不少心理陰影。

而劉協聽到劉辯的話之後,則是看向劉辯,一本正經道:“皇兄這是說的什麼話,正所謂立嫡以長,皇兄比我年齡大,又是皇后之子,自然應當繼承太子之位。”

怪不得後來董卓二話不說就把劉辯給廢掉,改立劉協爲帝,這小子的確是討人喜歡,能說會道。

劉燁對兩人笑笑,然後抓住了兩個人的肩膀,一臉鄭重道:“你們兩個要記住,做太子不一定是件好事,因爲做了太子將來就要做天子,天子肩負萬民之責,一定要爲政勤勉,一心爲民。正所謂民爲重,社稷次之,君爲輕。”

劉辯眼神中閃過了一道不一樣的光彩,這種說法他還是第一次聽,平常母親就是告訴他一定要做太子,但是他完全不知道爲什麼要做太子,原來做太子並非是只有好處……

劉協若有所思的點點頭,又看向劉燁,一本正經道:“那父皇就不是好皇帝嘍?”

劉燁一愣:“你聽誰說的?”

劉協道:“我聽平常給我講學的幾位老師傅所說,父親好像爲政有些不太正經……”

“陛下爲政的確有不少漏洞……”劉燁微微感慨一句,中外朝制度自從西漢建立以來一直應用於皇權和相權的紛爭之中,不過到了靈帝朝變得十分嚴重,因爲他一口氣啓用了整整十二位中常侍,也就是所謂的“十常侍。”

十常侍仗着靈帝的寵幸,大肆貪污斂財,陷害忠良,更是引起了宦官集團和士人集團的憤怒,以至於靈帝死後,雙方的矛盾立刻爆發,大將軍何進帶兵入宮被十常侍所殺,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帶兵誅殺宦官,而何進又聽從袁紹的建議請董卓入京,最終導致天下大亂。

劉協拽了拽劉燁寬大的袖子:“皇叔,那你覺得怎麼才能做好一個好皇帝呢?”

一旁的劉辯也頗有興趣的看了過來,似乎想要聽聽這位名將皇叔口中的好皇帝到底是什麼樣。

“爲君者,當以百姓爲要,輕賦稅,薄徭役,親賢臣,遠小人。能夠做到這四點,便是難能一見的明君了。”劉燁微微感慨,古代的老百姓不但要交稅,而且成年男子還要每年定期抽出幾個月去服徭役,爲官府修建各種工程,例如陳勝吳廣等數百人,就是派去修長城的。

“皇叔,協兒記住了,若是日後協兒做了皇帝,一定會按照這十二字所作。”劉協又看了劉辯一眼,笑道:“若是皇兄做了皇帝,協兒就日夜督促皇兄做到這十二點。”

劉辯聽到劉協這一番話,不由得啞然失笑,不過卻鄭重的點了點頭,隨後低聲道:“皇帝,皇叔,今天這番話不要透露出去,若是給旁人聽到了,那可是大大的禍事。”

劉燁聽到這話,不由得看了劉辯一眼,心中暗暗稱奇。

劉協年紀小卻天生聰慧,若是教養得法,將來極有可能成爲一代明君,未成想這個沉默寡言的劉辯小小年紀就懂得了隔牆有耳的道理,要不是後來董卓強行廢掉劉辯,說不定劉辯能夠一掃靈帝朝頹廢之風,中興大漢。

劉協點點頭:“皇兄,皇叔放心,協兒跟誰也不說,孃親也不說。”

劉燁點點頭,抓起兩人的小手,朝着何皇后和王美人的方向走了過去。

“皇后,美人,某方纔與兩個小侄交談幾句,皇長子內秀於心,陳留王聰慧好學,假以時日必成大器。”

何皇后和王美人聽到劉燁開口稱讚自己的兒子,都有些高興,不過卻互相瞪了一眼。

“本將就不打擾皇后和美人了,告辭。”

“劉刺史慢走,有機會多和辯兒親近。”

“協兒,還不快和皇叔說再見?”

劉辯和劉協兩人對劉燁告別之後,劉燁,皇甫嵩與荀攸三人一起走出宮門。

何皇后哼了一聲,抓着劉辯的手走回了鳳凰殿。

“辯兒,皇叔今日和你都說了些什麼?”何皇后鬆開了劉辯的手,坐在他對面,輕聲問道。

“沒什麼,只不過是給孩兒講了些涼州征戰時的故事,教導孩兒用心讀書,將來勤勉治國理政而已。”劉辯說話一派春秋筆法,自然不可能把劉燁說的靈帝的壞話給說出來。

“將來勤勉治國理政?”聽到這句話,何皇后的心裡開始盤算起來:劉燁的這句話是不是某種政治上的暗示?劉燁是不是表示自己支持劉辯爭奪太子之位?

“皇叔還說了些什麼,仔細說給母后聽。”何皇后聲音提高道。

劉辯眉頭微微一皺:“皇叔說不管將來孩兒還是協弟登上太子之位,將來都要親賢臣,遠小人,輕賦稅,薄徭役,如此方爲明君。”

何皇后聽到這裡頓時眉頭一蹙,原來劉燁對於立儲之爭並沒有表現出明顯的態度,看來要讓自己哥哥去試探一下才行了。

“明日我讓你舅舅入宮,到時候你和舅舅詳細說說皇叔是怎麼個說辭,知道麼?”

“是。”劉辯心中很是厭惡如此,有些懷念起劉燁來,自家母親到底想的什麼,他倒是也能夠猜出個十之八九。

輕賦稅,薄徭役,親賢臣,遠小人。皇叔,某記住了。

而在王美人的宮殿之中,也在上演着相似的一幕。

“皇叔也沒說什麼,只是給我和皇兄講了講涼州征戰的故事而已。”

劉協比劉辯還要精明,要緊的地方一句話也沒說,而王美人比之何皇后的政治手腕還有略差一籌,劉協說什麼她就信什麼,哪裡想得到自家兒子騙了自己。

而這一切都和劉燁無關了,他走出了宮殿之後,皇甫嵩當即開口道:“玉卿你們兩個年輕人談吧,某先回府去了。”

第501章 伏殺紀靈第462章 女人的小心思第41章 拿着雞毛當令箭第739章 一舉破城第381章 制定戰略第266章 飛熊軍第963章 公孫敗走第567章 情報站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904章 夏侯惇成獨眼了第673章 周郎定策第792章 經典戰術第371章 賈詡獻計第584章 甘龐會第205章 內鬼黃衍。第112章 硬碰硬第377章 不告而別第194章 論功行賞第46章 劉燁使詐第369章 鐵騎突出第842章 土垠城破第673章 周郎定策第521章 公孫瓚敗亡第1003章 曹軍西進第94章 波才退兵第903章 廝殺第1021章 難以維繫第881章 兵臨長江第818章 大獲全勝第590章 生擒張允第292章 江東猛虎第1章 黃巾來襲第595章 明火執仗第138章 天子詔令第858章 劉表之死第548章 江夏水戰第539章 高順夜襲第574章 火油退敵第924章 空城計?第892章 于禁出擊第228章 韓遂之怒第310章 離間之計?第30章 料理諸事第819章 塵埃落定第144章 金城陷落第3章 獲賞第231章 堅守襄武第208章 聚將會師第69章 賊不敢出第952章 旗鼓相當第768章 倒戈一擊第648章 郭嘉咳血第698章 勢如破竹第834章 坐不住的公孫度第195章 修理政務第116章 不可逾越的鴻溝第425章 僵持一時第741章 江東軍會議第291章 南陽大戰第28章 聲威大震第975章 深謀遠慮第47章 暗中猜忌第961章 趁夜遁逃第682章 虎豹騎之由來第735章 大軍會師第819章 塵埃落定第185章 軍中無糧第506章 兩虎相爭第859章 問罪荊州第957章 天人之勇第281章 帝往長安第750章 意想不到第490章 兵臨淮南第173章 事不可爲?第702章 指掌之中第890章 閃擊泰山郡第221章 兵貴神速第935章 大戰前夕第537章 固若金湯第930章 太史戰黃忠第581章 龐德來也第169章 塵埃落定第432章 劉備速攻第30章 料理諸事第643章 摧枯拉朽第603章 困境無謀?第409章 黃巾力士第672章 美周郎來了第25章 敵疲則擊第912章 大路相逢第760章 壯士斷腕第38章 兵臨城下第230章 朝廷封賞第725章 自作聰明第743章 包圍態勢第83章 守株待兔第452章 英雄惜英雄第510章 高寵北上第978章 諸葛連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