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神匠鄭渾

軍政上,孫燦也下了極大的功夫,他聽從荀彧的意見,以高薪聘請鐵匠、礦工等人才,讓譚山鐵礦恢復了運轉。

譚山山腳,打造兵器的工坊就建立在此地,今天正是開工的日子。

糊好幾十個爐子,做好幾十個風箱,一百三十名鐵匠,紅紅火火的鐵工坊在一炮響後,就正式開工了。鍛打聲叮叮噹噹,從早到晚。紅紅的爐火,將那一片地方映照亮了。明明暗暗,閃閃爍爍,十分壯觀好看。

就在這打造兵器的幾排工坊中,經常看見一個高大而壯實的中年男子,他穿着普通的工作服裝,時而在這個爐前,時而在那個爐前。他有時幫着拉扯風箱,有時揮錘幫着鍛打。他幹得十分賣力,臉額上浸出了汗,背心上冒出了汗。爐邊映紅了他的臉,烤紅了他的眼睛,也將他的身影投映在地上,拉得老長。

他就是這裡的頭,叫鄭渾。

說起鄭渾還別有一番故事可說。

鄭渾字文公,開封人,是鄭麻的後人。鄭麻本來是汝南郡鄭家的嫡系傳人,擅長打造兵器,一直是漢廷御用的鐵匠,不過這個人後來殺了當地名門後人,被流放到西涼高昌縣。

鄭麻酷愛造鐵之術,無意間發現高昌縣的兵器和大漢兵器的質地不同,各有優點和缺陷,在細心探察之下,發現原來高昌縣的兵器是以西域鍛造法打造的。

發現這一點的他欣喜如狂,潛心研究,在高昌將西域鍛造法和中原鍛造法相結合,相互彌補不足。練造出一種奇特的鋼材。無人知道他到底採用什麼工藝和材質,只知道這些武器鋒利無比。

後世,曹操得到了一些這種奇特的鋼材,三年鑄造寶刀五把以龍、虎、熊、馬、雀爲識。

曹操愛子曹植讚揚這些刀的鋒利,做了一片《寶刀賦》。賦中以“陸斬犀革,水斷龍舟”這話來說明這五把寶刀更勝春秋之神劍巨闕、太阿。

這種奇特的鋼材因爲鄭麻所造,因此被稱爲麻鋼。它的堅硬度幾乎接近於鈦合金的硬度,二十世紀時,曾有人在甘肅東漢末年的墓中發現了麻鋼,其堅硬度讓後世之人都爲之咋舌。

據傳,天下第一神兵,伴隨呂布縱橫沙場的方天畫戟,就是出至無雙鐵匠——鄭麻之手。

而鄭渾是鄭麻的後人。他繼承了當時最先進金屬冶煉技術。是這個時代最好的鐵匠,由他打造的武器防具是當時所有武將夢寐以求的東西。

孫燦能得到鄭渾也是一大奇緣,這功勞還得歸功於王越。

說話,在長安的王越得到了孫燦的秘信立刻就領衆弟子來到了汝南,原因無他。除了孫燦沒有一個人看的起他。

雖然在張讓一案中他立了大功,被舉薦封爲洛陽北部尉,可沒當幾年就被董卓給撤了。無奈只有重新當起了武館的館長,可不到一年,武館又被董卓給燒了,人也被趕去了長安。

在長安的王越一無所有,只能重新干保膘混飯,孫燦相召,豈能不來。

王越一身除了十名武藝高強,又忠心耿耿的弟子以外,最大的優點就是浪跡天下時,認識的奇人義士。

劍客經常打交道的只有兩種人,一種是同行劍客,另一種則是鐵匠。這時候的鍛造技術奇差,兵器只要經過猛烈的撞擊就會缺口,折斷。往往一戰下來,他第一件事情就是向鐵匠鋪裡跑,要求修復兵器。

一次,在壽春和一個高手比劍,他的劍輕易的就被對方削斷,索性他武藝高強,用半把劍將對方打敗。後來得知,那人的劍只是從鐵匠鋪買來的尋常兵器。

後來,他去了那家鐵匠鋪,那鐵匠鋪的主人正是鄭渾。

雖然是一般的鐵劍,但是從鄭渾手中出來的就是要比一般人造的要鋒利堅固的許多,至此王越的兵器全是鄭渾手中出品的。

王越來到汝南時,孫燦正爲鐵匠的事情而煩憂,就想孫燦推薦了鄭渾。

並且,當場做了示範,以一把鄭渾造出的鐵劍,連斬三把孫燦軍營造出的鐵劍。

深知兵器重要的劉華,竟親自代表孫燦去請鄭渾前往汝南。

鄭渾和他的先祖一樣,也是冶金技術的愛好者,可是苦於無資本,無法研究他先祖傳下的麻鋼之術。一直引以爲憾。

劉華就抓住這點,利而誘之。

鄭渾二話不說,立刻準備東西,跟劉華走。當時,鄭渾就心想:“有一個大鐵礦供我研究,只有傻子才呆在這裡,掙錢買礦。”

一代匠師,就這樣被一個鐵礦給收買了(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

“鄭老!”孫燦看着忙上忙下的鄭渾,成功的造出一把利劍歇下來後,便上前和他打着招呼。

“啊……”鄭渾對孫燦的到來顯得有些吃驚,但很快就恢復了平靜,恭身行禮道:“孫大人。”

這時,旁邊的人才知道在一旁等候許久的有竟然是名震天下的孫燦,個個都萬分驚訝。

孫燦掃視了衆人一眼,友善道:“千錘百煉出好刃,諸位把所有兵器真正的鋼火都鍛打出來。兵器精良,軍隊纔可能精良。精良的人配以精良的兵器,必將無敵於天下。日後,若聞我大軍節節勝利的消息,諸位也可大勢慶賀。因爲此中,也有你們一番功勞,不可爲了燦的到來毀了你們手上的利刃。”

聽到的人無不感動,鐵匠工坊裡的人因爲這句話,他們的鐵錘聲響得更起勁了,打造兵器的速度大大加快。

鄭渾領孫燦走出了充滿怪味的鐵匠工坊,問道:“孫大人,來找鄭渾有何事?”

孫燦以商議的口吻說道:“燦近日想起一事,想問問鄭老的意見。”

鄭渾對孫燦的謙讓有理,非常有好感,很爽快的說道:“大人想問什麼就問吧,鄭渾一介粗人,若有用的人的地方儘管開口。”

孫燦微笑說道:“燦想在軍中成立一處鍛造司,願請鄭老擔任鍛造官。所有鐵礦均由軍中贈送,不需要任何本錢,每月亦可領俸祿,鍛造官俸祿於將軍同等,其他人員依照能力分別以校尉、都頭等官員俸祿發放,鄭老有何看法?”

鄭渾思慮了片刻,看着孫燦充滿期望的目光,心中一片感嘆,工匠之術,向來都被世人認爲是奇淫技巧,難登大雅之堂。而對方爲了自己可由軍中第二號人物,親自去請。此本就是莫大的殊榮,如今孫燦更是親自與他商議,建立鍛造司。大大的將工匠的身份提高,自己的身份更是可以於將軍同級,此事古未有之。思慮再三,難擋當中誘惑,行禮道:“屬下遵命,願爲主公效力。”

孫燦大喜,有了鄭渾就等於有了無數優質的兵器,也就有了其他諸侯沒有的優勢,大大的提高戰士們的戰鬥力和生存能力,說道:“鄭老無須多理,能得鄭老襄助,纔是燦之福分。”

工匠們得到了孫燦所說的事情後,個個都越發的起勁,一件件優良的兵器也經過工匠之手,發到了將士們的手上。

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三月。

孫燦招集了文臣武將,商議軍中日後的發展。

首先,劉華將天下說了一遍,他道:“當今天下發生了三件大事,其一、袁紹由韓馥手中奪取冀州全境,公孫瓚起兵討伐袁紹,在白馬橋大敗。後因董卓下帝令調解,才互相退去。其二、孫堅興復仇之師,跨江攻打劉表,不幸中計被劉表軍中將士射死。其三、董卓被其義子呂布擊殺,而呂布也投奔袁紹而去。各地諸侯也紛紛備戰,其中以曹操潛力最大,其在戲志才、荀攸、程昱等謀士的輔佐下利用時機攻取了兗州,並收編了十餘萬黃巾士兵,挑選其中精壯,經于禁訓練,自稱‘青州兵’。”

這些事情孫燦都早已耳聞,袁紹是因爲冀州一事和公孫瓚翻臉。孫堅一心報仇,誤中蒯良計策,中箭身亡。董卓是因爲呂布兩次戰敗,對其信任度大減,在加上斷臂一時,時常打罵李儒、李肅。

李肅誤中王允離間之力,唆使呂布、李儒反叛董卓。呂布、李儒早已對董卓心存不滿,合計將他殺之。

本以爲可以順利的取得董卓之位,可惜,當中殺出了一個賈詡,賈文和。賈詡勸李傕、郭汜回兵長安。李儒之智謀,遠不如賈詡,中其計被殺大敗,投袁紹而去。

孫燦笑道:“羣雄各自都有舉動。我等也不能在坐以待斃,汝南一切都已經上了正軌,燦打算即可出兵袁術,諸位意下如何?”

荀彧神色有些黯然,荀攸年紀雖大於他,但卻是他的侄子,兩人關係非常的好。原來,他打算讓荀攸也加入孫燦軍,卻不想收到了荀攸的書信,信中內容說他已經在戲志才的引薦下投奔了曹操,請他也前去襄助。

Wшw◆ⓣⓣⓚⓐⓝ◆C〇

此刻,他心已歸孫燦自然不會前往,只能期待叔侄二人別在戰場相遇,穩定了心神,立刻進入了狀態,說道:“出兵袁術以刻不容緩,近日,淮南百姓紛紛來我汝南定居,可見袁術民心以失,淮南一戰可定,如今只是缺少一個攻伐的藉口而已。”

劉華神秘的一笑:“藉口,袁術會送上門的。吾有一法,可取得奇效。”

作品相關 關於貂禪的說明第七章 百姓重於一切第六十九章 陷陣揚威(完)第二十五章 上屋抽梯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服老第七章 太監張讓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四十二章 霸王悲歌第十章 施以宮刑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十七章 案情突破第九章 告之聖上第五十章 司馬仲達第二十章 萬人之敵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七十章 棋逢對手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三十三章 矛盾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十五章 治世之才第一章 何去何從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十一章 少女懷春第十四章 行動詭異第六十九章 陷陣揚威(完)第三十章 天賜良計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三十三章 望景樓大火(下)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四十四章 江淮水軍(完)第七十章 棋逢對手第六十六章 銳金營逞威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二十四章 奸臣誅服第十一章 三把寶刀第一章 兵發宛城第二十三章 張讓,看你死不死第四十八章 擒賊擒王(一)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十七章 離別一吻第十六章 論戰第八章 一次賭博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一百零六章 萬事具備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五十章 擒賊擒王(完)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十二章 看破好計第一章 離開洛陽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三十八章 明助曹操 暗扶袁紹第十一章 龐統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第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九十三章 反敗爲勝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七十三章 臉厚如牆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十五章 上屋抽梯作品相關 智勇兼備的徐晃第三十五章 奇襲夏口第十八章 定蠻八字決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七十四章 利嘴如槍第十一章 血戰廣陵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二十五章 反客爲主第二十三章 義氣高順第一百一十六章 不服老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一百零二章 ‘正’、‘奇’之道第十二章 江東美周郎第三十一章 死戰到底第十四章 揮軍南下第一百零五章 定計第二十一章 天生坐才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十四章 救美代價第二十一章 客棧定計第十六章 神秘的救星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三章 大將之風第四十章 釁發蕭牆(二)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