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陣戰交鋒

橋蕤垂頭喪氣的領着萬餘敗兵,向南方逃去。一路上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一點響動就可以嚇的橋蕤驚慌好一陣子。

此刻,他什麼也不想了,什麼生擒孫燦,大敗敵軍都成了遙不可急的夢想,逃回穎上,死守城池,保住着條狗命纔是橋蕤現在唯一的想法和作法。

終於逃到了穎上縣。

望着城牆上那迎風飄揚的旌旗,橋蕤鬆了一口氣,掣馬上前,鞭指城門大聲道:“吾乃橋蕤,快開城門。”

“快些,想挨鞭子是不是?”失敗讓橋蕤羞愧的同時,也助長了他的火氣,心中的怒火無處發泄,麾下的將士確實很好的宣泄途徑。

城門緩緩而開。

一眼望去,城中無任何人影,橋蕤也沒有懷疑,穎上的人口本來就少,再加上心力憔悴,豈能顧及的了那麼多。

他卻不知,他走的乃是一條不歸路。

萬餘敗軍相繼入城,經過北城街道的時候,身旁的副將露出了一絲懷疑,對橋蕤說道:“將軍有些奇怪啊,怎麼一個人影也沒有!”

橋蕤一聽猛然驚醒。

這時,馬蹄聲響起,樊武領着隊遊騎衝了過來,手起刀落,就將橋蕤斬於馬下,在狹小的街道上,疲憊的敗兵哪裡禁得起騎兵海浪般的連續衝刺,一個個不是被騎槍挑殺,就是被馬蹄踏死,不然就是被自己人擠死,踏死。

此刻,城門以關,樊武早在橋蕤未到之前,就出其不意的攻破了穎上縣。橋蕤軍已經無路可退了。

‘放箭’劉闢在城牆之上,對着下方密密麻麻且六神無主的士兵一套散射。

幾陣箭雨後,便殺了下去。

形勢根本就是單方面的屠殺,橋蕤大軍幾乎全軍覆滅,萬餘敗軍頓時煙消雲散。

樊武、張遼合軍一處,又向南邊的安風津殺去。安風津是一個小渡口,只有五百士卒鎮守,不到半個時辰就被樊武、張遼攻破。

樊武留下劉闢和千人看守俘虜,其餘人馬火速奔回汝南。

兩人來去竟只是用了十一天,比預計還要快上一日。

紀靈也成功被郭嘉的計策誆住,每每有險地,可藏伏兵之處,紀靈都要停下來查探,大大減緩了其行軍的速度,十天可到的路程,愣是走了十三天,還沒有到。

與此同時,也讓謀士們頭疼。

紀靈的穩重,讓他處處小心翼翼,處處防範於未然,計策對他幾乎成了免疫。要想以計大破敵軍,確實有些難度。

向他這種不貪功,不冒進,不驕傲,不自大的人要想在短時間內以計擊破,實在是有些困然。可當前的形勢卻沒有時間多做考慮。

“報,紀靈大已經快抵達葛坡,依照這樣的速度五個時辰後,就可抵達葛坡。”流星探馬就紀靈的行蹤告訴了孫燦。

荀彧憂心道:“以紀靈之穩重,對方一定不會先行攻打汝南,必然會找一處易守難攻之險地,修築防禦設施,等候袁術大軍的到來。”

殿中一片安靜。

良久,孫燦大笑:“計謀不成,就力而破之。兩萬對兩萬五千,我軍又佔有天時、地利、人和,何懼紀靈小兒。”

本來,紀靈並不是很難對付,離間計就是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不只如此,劉華、荀彧、郭嘉人人都有幾個破敵的方法。可是,時間緊迫,已來不及實施。

正如先前荀彧說的,破敵計策不難,困難的是在敵強我弱的情況下,儘可能的減少己方的傷亡。

此刻,已經別無選擇,紀靈的謹慎超出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因此,有兩個選擇由孫燦決定,一、是出兵攻打紀靈。二、是等候袁術軍的到來。

第二種勝算較大,但會傷及自身。第一種勝算相對較小,但卻可以大破敵軍。

處於對自己能力的自信,孫燦決定賭上一局。兩軍交戰,不但是計謀,統帥的指揮也是一大克敵要素,而孫燦要和紀靈比的就是指揮能力。

荀彧並不清楚孫燦指揮能力如何,因此比較謹慎,說道:“主公,還是三思而行,袁術的能力指揮不了五萬大軍,只要我們在他們之間施計,還是有希望,在不傷我軍筋骨的情況下破敵的。(全文字小說閱讀,盡在.1.(1..文.學網)”

劉華知道孫燦的本事,說了四個字:“大可一試。”

郭嘉也見識過孫燦的指揮能力,當年黃巾之戰,在敵衆我寡,又是身處包圍情況下,還能步步緊逼,讓張雲手足無措。此刻兵士人數相差不多,將士又勝於對方,若交鋒贏面還是很大的,因此,他也道:“嘉也沒意見。”

孫燦一笑,豪氣干雲的說道:“衆將聽令,兵發葛坡。”

而個半時辰後,葛坡。

孫燦軍的突然出現着實讓紀靈大吃一驚,原本他的計劃,是在汝南十里外安營紮寨,等候袁術和橋蕤兩隊人馬的到來,在合衆力攻打汝南。

因此,一路上他小心防範,處處謹慎,爲得就是不和孫燦軍交戰。可是,如今孫燦出其不意的出現在他們面前,迫使他不得不迎戰。

兩軍交戰於陣前,孫燦先讓張飛討敵。

張飛橫矛立馬,有如黑金剛一般出現在紀靈陣前,厲聲大叫道:“吾乃燕人張翼德在此!誰敢與吾決一死戰?”聲如巨雷,震撼兩軍陣前。

紀靈知道孫燦軍勇將如雲,論陣前交戰,自己絕對吃不了好處,便喝道:“兩軍交鋒,豈能呈匹夫之勇,汝莽夫一名,我不於你計較。”

張飛暴跳如雷,卻被孫燦叫回。

孫燦上前高聲道:“既然紀靈將軍想要於孫燦比臨陣指揮之道,孫燦奉陪到底,紀靈將軍接招了。”

孫燦站于軍前,吩咐旗手佈陣。

孫燦所擺之陣,竟是趙雲在鄧縣前遇到了鶴翼之陣。

只是,孫燦的佈陣之法,卻和張虎大不一樣了。

他將鶴翼之陣分爲三陣,第一陣,爲攻擊主力,分別由徐晃之獵豹營,張飛之神槍營,組合爲鶴之雙翼,成爲主要攻擊點。

第二陣,是突擊軍士。左右先安排旗手,手持旌旗表明身份,在第一陣後高高舉起,給敵人以威懾感。同時也使身後的第二陣第三陣部隊保持高昂的士氣。在兩行旗手之間,卻是機動力高、突擊能力強的精銳軍士。也就是狼騎和遊騎,他們迂迴在鶴翼左右,時機一到立刻,穿過鶴翼,進行突擊,給對方給予重擊,然後又在第一陣的掩護下退回。

同時,如果遇上敵方的精銳軍士,他們的任務就是保存第一陣的戰力將敵方精銳消滅。

第三陣,鶴之頭,孫燦安排的是兩千連弩軍士,他們進可幫助第一陣、第二陣,退也可保護中軍。

鄧城之戰,趙雲當時就是突破了這鶴頭,才殺退了張虎。

最後,纔是中軍,也就是孫燦的主陣,指揮全軍的地方。

後面還有個末陣,這裡是全軍最後的部隊也是鶴之尾,若戰敗這之尾就負責殿後。

這纔是萬陣之基礎,真正的鶴翼陣形的全貌。

紀靈見孫燦此陣,立刻就有了對策,佈下了善於突破的錐形之陣。

錐形之陣好像利劍,要求前鋒銳利,兩翼薄殺,中軍雄厚。前鋒銳利善於突破對方陣形,兩翼薄殺,可減弱鶴翼對兩翼的殺傷力,中軍雄厚亦可連連不斷的支援前鋒和兩翼,讓前鋒更加有突破的能力,兩翼有防禦的士兵。

錐形之陣幾乎可以說是鶴翼之陣的剋星。

不過,所謂剋星與否是相對的,鶴翼之陣之所以稱爲萬陣之基礎,就是因爲他有着所有陣形都沒有的靈活性。

因此,鶴翼之陣靠的是指揮,而非破綻。

紀靈軍行動了,既然錐形之陣是攻擊陣法,紀靈當然要率先攻擊。

其親自領軍殺進了鶴翼之陣內。

孫燦親自站在指揮台上指揮,許褚在一旁近身保護,指令一個個的頒佈了下去。

張飛、徐晃首先就攻入了紀靈軍的兩翼,張飛、徐晃各顯本領,對方兩翼紛紛倒下,不過由於中心雄厚,援兵源源不斷。張飛、徐晃雖佔據上風卻一時間也無法攻破對方雙翼。

到是孫燦憑藉着出色的陣戰直覺,時不時的發現對方兩翼的漏洞,讓狼騎和遊騎大發神威,時常撼動對方的雙翼。

第一陣、第二陣,陷入了僵持狀態。

紀靈軍的箭頭也在紀靈的帶領下,越發的靠近第三陣。

指揮第三陣的是趙雲,在得到命令後,兩千弩箭分爲四排,輪流射向紀靈軍。

連弩的射程遠高於弓箭,力量也強大許多。

連弩箭不停的射向紀靈軍,一排射出後,第二排立刻再射,第二排射完,第三排緊跟着撥簧急射,第四排也跟在第三排的後頭。

等第四排射完後,第一排的箭枝已然裝好,又開始施行下一輪的射擊。

如此循環,紀靈軍前部的突破軍士頓時遭到了毀滅性的打擊,只是一輪,對方就有百十人倒在了地上。

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十章 少帝的智慧第十六章 香噴噴的諸葛亮第十二章 視敵以弱第九十九章 撤退中的伏擊(二)第十三章 真兇是誰?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九章 孫燦一氣袁本初(下)第一百零九章 火起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十三章 再聞芳蹤第三章 拜師風波第五十一章 郭嘉的友誼第十章 皇宮殺劫第十四章 張讓露底第八章 出計破敵第三十三章 士氣高昂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十六章 論戰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二十七章 合縱之謀第二十四章 妾擬將身嫁與第十七章 案情突破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二章 易於常人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四十四章 初見郭嘉第八章 引狼入室作品相關 劉備的性格(轉載)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十三章 助曹刺董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十五章 府內定計第三十一章 受教(完)第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二十五章 反客爲主作品相關 上架通知!第二十章 意外偶遇第二十八章 出戰、斷後第四十三章 無雙猛士(二)第十六章 兒時夥伴第三十三章 矛盾第一百零三章 借罵還擊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第七十六章 喬瑩序章 第一章 時空機器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四章 百計破敵第四十五章 孔雀東南飛第二十七章 不得不戰第五章 一年之約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九章 狐狸王允第十七章 擇才而用第六章 赤兔之悲第四十三章 江淮水軍(一)第八章 叛經離道第五十一章 事態有變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十二章 交鋒的前期第四章 心之歷練第十八章 忠義文遠之呂布來襲第九十二章 底牌初露第二十章 春日遊第十章 孫燦救美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二十三章 內憂外患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十一章 皇子伴讀第五章 侍女貂禪第三十五章 權謀之術(一)第四十五章 惺惺相惜第九十一章 行爲失常第十八章 強豪世族的妙用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二十一章 走,抄張讓家去第九章 狐狸王允第四十二章 分析袁曹之戰第十章 榮獲第一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二章 白河之畔得賢才第三十六章 權謀之術(完)第六章 拜見徐母第二十七章 浪子回頭第六十二章 出征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五章 龜山遇匪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十八章 撒下漁網第六章 再見孔明第十四章 信與不信第三十二章 定計第二十一章 百變賈文和第二十二章 扶風法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