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出計破敵

聽孫燦發話,衆人回到大殿,依次站定,郭嘉位於文官末尾。對此郭嘉也不以爲意,對自己的能力,他有着相當的自信,只要有發揮的機會總有一天他會位列三甲。

孫燦知道郭嘉初來,不太清楚當前局勢,就在桌上攤開汝南郡地圖,叫衆人圍過來,先說道:“袁術小兒,妄圖奪我糧食不說,還起大兵欲謀取我汝南,着實可惡。今袁術起兵三路,一路爲大將橋蕤,領兵兩萬,由安風津渡江,攻打穎上,在直入汝南腹地,直逼汝南城。一路爲合肥太守紀靈,領兵兩萬,由固始、光州過淮河,直奔汝南而來。最後一路由袁術本人親自帶隊,大軍三萬,經安風、泉陽過淮河,殺向汝南。敵重我寡,對方有大軍七萬,我等僅有二萬五千精銳,實力懸殊,諸公可有妙計?”

張飛冷笑道:“區區七萬而已,我軍各個裝備精良,戰力十足,每位將士,都是以一當百的勇士,豈會在乎七萬人馬?讓他們過來,老張我接下了。”

孫燦笑道:“到時候可別熊了纔好,一邊呆着,等會讓你打頭陣。”

張飛樂道:“是!”這急噪的性子張飛依舊沒有改過來。

張遼率先開口道:“袁術軍軍勢強大,不久前才大破九江太守周昴,其鋒正銳,我軍可先用計死守汝南,穎上,汝陰諸城,只要能堅持月餘。袁術素日爲惡,加上本人不識用兵之道,過於徵召士卒,百姓負擔不起糧餉。對方補給定然會出現困難,那時我軍可挨個出擊,並斷之糧道,袁術大軍不戰自亂,我等在攻其中路大軍,袁術軍可破也。”

荀彧捻鬚搖頭,道“不妥,我軍糧草也不甚充足,加上汝南新據,民心未穩,文遠之策,雖可破敵,卻也傷及自身。縱然獲勝,我軍必然傷亡頗多,亦失去南下的機會。敵方三路來攻,正好給予我們各個擊破的時機。彧覺得應當抓緊戰機,主動出擊,將對方其中兩路大軍未至時,逐個擊潰、擊垮、甚至殲滅。如此,才能最有效,最好的打擊敵人。須知,我們的目標非擊退來敵,而是袁術的領地壽春。因此,只有大範圍的傷敵,才能在日後的攻防戰裡,取得優勢。”

孫燦想了想露出了一絲笑意,但沒有說話。

趙雲聽了荀彧的意見,贊同道:“文若先生的逐個擊潰的方法甚好,我等可在新蔡縣一帶,設下伏兵,等候最先到來的合肥太守紀靈,先以計破之。”

“不可,趙將軍也許不知。袁術麾下幾乎盡是無能之輩,惟有這個紀靈卻是個中的另類,爲人謹慎穩重有大將之風,三路大軍之中就屬他最難對付。”劉華深知歷史知道紀靈不象橋蕤、李豐、樑剛、樂就等人,那麼無能。事先攻打紀靈,未見得討得了好處。在回決趙雲的同時,他將眼光放在了穎上、汝陰的交接點,微微的點了點頭。

孫燦望了望郭嘉,見他正臉帶微笑,不言不語,便問道:“奉孝,你可有何想法?”

郭嘉和孫燦同歲臉上卻少有這個年紀的穩重之氣,見孫燦開問,就答道:“依嘉之見,先破橋蕤爲上策。”

樊武問道:“橋蕤離我軍距離最遠,恐怕我軍剛破橋蕤,紀靈的軍隊就會攻入我軍汝南,到時我等豈不只有被擒之份?”樊武語氣充滿了置疑,對這位年紀跟自己主公差不多大的人物,並不怎麼信任,

郭嘉不以爲意自信滿滿的說道:“這位應該是樊武將軍吧?”

樊武點頭稱是。

接着,郭嘉又問道:“哪位是張遼將軍?”

張遼比樊武要穩重些,拱手道:“正是末將!”

郭嘉笑着對兩人說道:“兩位將軍的大名嘉早已如雷貫耳,遊騎和狼騎之威,亦是名傳天下,不知兩位將軍從汝南飛馳至汝陰需要多長時間?”

樊武見郭嘉給他帶了高帽,也不好在擺着臉,客氣道:“五天。”

張遼也回答道:“六天。”

張遼的狼騎都以幷州戰馬爲主,而樊武的遊騎卻是從呂布手上繳來的西涼戰馬。幷州戰馬在短距離的速度,要勝於西涼戰馬,但是長途奔襲卻不如西涼戰馬有那麼優良的體力。因此,要晚上一天。

郭嘉點了點頭,繼續說道:“正如樊將軍所言,我軍不可能前去穎上,攻打橋蕤。因此,對方的首領防備必然鬆懈。袁術軍現在自以爲兵馬衆多,氣勢銳不可當,根本沒把我們這點守兵放在眼中,這是兵書說的‘驕兵必敗’的徵兆。

如果我們現在趁橋蕤遠來,處於疲憊,立足未穩之際,先用狼騎襲擊他的部隊,在以遊騎攻擊橋蕤後方,拿下穎上。隨即在穎上城內設伏兵,必然可大獲全勝。只要兩位將軍可以在十二日內趕回,即可無恙。”

“可是,合肥太守紀靈只需十日就可趕到汝南。到時……”張遼覺得郭嘉的辦法很好,但是還是有一處弊端。

郭嘉依舊自信十足,全盤計策以入他的胸中,看了眼張遼道:“只需要遣隊士卒在紀靈的軍前出沒。若紀靈真的謹慎,勢必步步警覺,處處三思而後行,如此拖上三日絕對不成問題。若紀靈對士卒,視若無睹,那就可設伏兵破之。”

“好!奉孝妙計,就依奉孝計策行事。”孫燦對郭嘉的計謀予以了絕對的肯定。

郭嘉只是含笑點頭,毫無高興的神色。因爲他知道這次表現的機會是劉華、荀彧讓給他的,以他們的智慧想到這點實在是太簡單了。

或者,應該說是袁術實在太無智了,對付此等小丑郭嘉根本就不能表現出他的能力。但這也無可奈何,人家袁術就只有這兩把刷子,那有什麼法子,總不能讓他去學個百八十年,再來和你郭奉孝鬥吧。

何況,就袁術那水平,再學個百八十年也未必可以和郭嘉一較高下。

孫燦拿起令箭高聲點將道:“張遼何在?”

張遼急出列,雖知道孫燦第一個叫的會是自己,但是心中也是非常高興,俊顏動容,中氣十足道:“末將在!”

孫燦點了點頭,沉聲道:“我命你領軍四千幷州狼騎,以龔都爲嚮導,選人際稀少之地,星夜兼程,前往汝陰,待對方抵達汝陰時,在途中設伏,爭取將對方一舉擊潰。如若得勝,記你大功一件。”

“得令!”張遼正色領命。

接着孫燦又點樊武,令他領三千遊騎,以劉闢爲嚮導,隨張遼一起前往汝陰,不過在張遼設伏時,由小道繞到穎上,攻打穎上城。

**********************

和煦的春風輕浮着大地,像一股清流透入每一個毛孔,滋潤、清涼,好比此刻橋蕤的心情,他領着遍路的兩萬大軍,在安風津渡河後,就順着穎水攻破了穎上縣,那兩萬得勝之師雄赳赳的向汝陰縣趕去。

破了穎上的橋蕤更加的得意忘形,在他的眼中,孫燦區區的兩萬大軍,一定已經慌了神,在怎麼樣也是死守穎川,依靠城池之便,來抵禦他們的三路大軍。

“就算你們死守又如何?我軍戰無不勝,七萬大軍豈會奈何不得二萬殘卒。”

想到這裡,他不由的仰天大笑:“都說孫燦手下有二個奇才,劉子靜濟世之才,謀可安邦,計可定國;荀文若王佐之才可當張良,有‘運籌策於帷幄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之能,以我之見也不過如此,待我破了汝陰,再去生擒孫燦。”

正得意間,只聽見有節奏的馬蹄聲由遠而近響起,瞬間彷彿大地都在震顫。

橋蕤驚疑,一隊騎兵衝坡上俯衝下來,那氣勢並不弱於萬馬奔騰。尤其是爲首一將,面如紫玉,目若朗星,好似一尊紫面天王。

橋蕤根本就沒有做好戰前準備,可以說是毫無知覺。

張遼來勢如此兇猛,這位口出狂言的傢伙,第一件事想的不是指揮戰鬥,而是掉頭就跑。因爲,他在隊伍的最前端帶隊,如此他不逃,那麼對方第一個殺死的人就是他,他不想死,只好逃了。

他從來沒有想過他這一逃,會產生怎麼樣的的後續反應。

在這一將抵千軍的年代,將領逃了,其餘士卒哪裡還有再戰的勇氣。

正如當年項羽背水一戰,身先士卒,以十一之疲卒,決勝大秦雄兵,奠定其無敵威名!

後來當十數倍之敵,身陷十面埋伏,四面楚歌之境尤能殺出重圍!

只不過這次的情況相反,便如今時,即是一將無能,累死千軍。

張遼的狼騎之所以稱爲狼騎就是因爲他們有狼的特性,兇殘、嗜血,那一刀刀砍下去時,鮮血噴射的快感在狼騎們的心裡是什麼的舒坦。

洪流瞬間淹沒了橋蕤大軍,狼蹄下響起無數哀號。

橋蕤大軍相互踐踏,亡者不計其數。

張遼並不打算追殺橋蕤,他的任務就是儘可能的殺傷敵軍,哪裡的人多張遼就會殺至哪裡,直到殺無可殺後,張遼才奮起直追。

此戰殺的橋蕤軍死橫片野,死傷無數。降者、逃者數不勝數。二萬大軍頓時銳減五千,當真傷亡慘重。

序章 第一章 時空機器第十三章 張繡出兵第二章 太史子義第三十六章 阻截(一)第六章 再見孔明第十三章 真兇是誰?第十一章 初見小霸王第二十九章 連戰連捷第六章 孫子羽三打宛城第三十六章 初戰破敵第五章 孫燦認父第四十章 一線生機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二十二章 戰前決策第十九章 淮南霸主第七十七章 勸慰第二十七章 忠貞見疑(中)第二十八章 義結金蘭第十五章 連克二十六縣第二十四章 伏兵盡出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八十一章 許都血戰第十五章 絕色佳人作品相關 新書《秦末魏武帝》上傳!!!第一章 箭法無雙第三十一章 愛才如命第二章 張飛搶親第二十三章 營外示威第十五章 誘敵奇計第二十九章 捨身求義第三十五章 反誘敵計第五十三章 虛驚一場第二十九章 父子情深第二十三章 武夷兵V陷陣營第九十章 兩條糧道第二章 河東徐晃第一百一十五章 神勇老漢第二十五章 真英雄第十七章 計策敗露第四十七章 霸王崛起第五十七章 大戰前期第二章 起義伐董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四十一章 張雲之怒第一章 有子燦兒第七章 太監張讓第四章 謀定而後動第三十四章 黃巾張雲第七章 弒殺巨熊第二十九章 無賴密探第一百零一章 第一次親密的接觸第三十四章 出計第五十八章 老兵韓莒子第十九章 鋒指西川第五十二章 揭破計策第二十八章 神秘青年第三十九章 壯哉!周幼平第三十四章 水淹秣陵第三十章 三個任務第七十八章 一觸即發第四十一章 甕中之鱉第四十九章 擒賊擒王(二)第四章 徐庶之心第十八章 偶遇奇人第二十四章 拜得名師第一百一十二章 破敵第一百一十四章 袁紹第十一章 龐統第七十六章 喬瑩第五十一章 事態有變第三十三章 矛盾第十五章 孫燦遭刺?第八十八章 血戰長社第五十五章 曹營來使第十章 兵臨城下第二十八章 揚名契機第二十二章 意外的搶親第十二章 王佐之才——荀彧第三十八章 明助曹操 暗扶袁紹第三十七章 軟硬兼施第四十八章 奇襲糧道第九十七章 田豐直柬(訂閱過的幾位書友不用訂閱了,內容一樣)第十四章 全軍歸降第五十三章 暗做手腳第三十章 西涼鐵騎之連環突擊第四十二章 分析袁曹之戰第十九章 探得機密第二十二章 戰前決策第三十章 謀算張讓第五十九章 聚衆鬧事第八十六章 名將張郃第三章 治理中原第二十八章 受教(一)第十九章 一身是膽第四十七章 寶馬配英雄第二十四章 生擒嚴顏第四章 取得民心第十三章 兒女情長第八章 一石二鳥第十九章 致命之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