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一章 戰雲密佈

面對中國人咄咄逼人的攻勢,俄國內閣宣佈,將會依據蒙俄之前簽署的約定,對後者提供必要的軍事保護,其中就包括不受第三國的非法侵害。

這樣以來,等於說俄國人承認了********的事實,這是葉開決不能忍受的,他一面加緊前線備戰,一邊督促外務部照會俄國公使,軍事外交兩條途徑共同施壓,不過,大軍剛剛抵達外蒙古邊境時,又傳出了俄國人督促哲布尊巴丹取消帝制的呼聲,這一變數似乎跟英法兩國有關,或許,俄皇尼古拉二世也處在左右搖擺的地步。

緊接着,英國單方面宣佈,不支持********,並希望保持這一地區的穩定和平,但表示尊重蒙古人民自由選擇政體的權力,以及俄國在此地的固有利益。

英國人外交表態各打五十大板,實際的意思則希望兩方互退一步,以大局爲重,共同對付極力膨脹的德意志,不過算來算去,俄國人的損失還是更大一些,因爲直到現在,所謂的“大蒙古國”仍然沒有得到出了俄國以外任何國家的承認,“稱帝”行爲實實在在成爲一場鬧劇。

然而,考慮到西方人一貫的外交兩面作風,葉開還是慎重考慮,誰知道那個強盜又揹着中國做什麼交易,沒準是一出栩栩如生的雙簧戲,葉開可不希望被他們耍了,下令兩路大軍正常行軍,原有的作戰計劃不做變更。

與此同時,俄國人不甘示弱,從東北和烏拉爾西伯利亞地區調兵增援,人數一度超過四萬,一旦中國人進入外蒙古境內,俄國人也同一時間進入,靠着地理優勢,他們可以搶先佔領庫倫周邊的有利地帶,以逸待勞。

圍繞着這塊三百平方公里的碩大草原,兩個大國即將大打出手,而千里之外的英國人,火又大了。

.....

京城,東交民巷。

朱爾典火急火燎的跑到俄國大使館,親自面見駐華公使廓索維慈,並當面轉達了英國內閣的意見。

“英方希望俄皇陛下不要輕易和中國動武,這將對我們的戰略格格不入,公使閣下,我們的重心在歐洲,在西歐,在德意志,而不是千里之外的東方。”朱爾典聲嘶力竭的勸道,此前兩人已經就這個問題交談好幾次,結果總是不歡而散,而這一次,他是真的動了火,如果中俄兩國真的打起來,對協約國的削弱可不是一星半點,要知道,俄**隊的人數比英法兩國加起來還要多,專門負責在北線牽制德意志,一旦失敗,德國鐵蹄南下,那後果將不可想象。

“深陷中國泥潭對我們沒有一點好處,蒙古對我們來說,還不如德意志的一個省重要,即便佔領了蒙古,漫長的邊界線幾乎無險可守,而且付出永遠惹怒一個鄰居的代價,公使閣下,你親愛的祖國真的願意這麼做?”朱爾典的臉色一直不好,說話也咄咄逼人。

“除非俄國真的心甘情願做一個亞洲國家!”

朱爾典最後的話明顯帶有一絲威脅了,但這話也戳到了廓索維慈的心坎裡,實際上,他一直在和俄國中央唱反調,曾數次上言,“得到蒙古對我們毫無益處,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冬天沒有冰的出海口,而不是那片種不出來糧食的蒙古草原”,對廓索維慈來說,佔領東北,獲得旅順纔是帝國應該思考的問題,而且還應該遵守一個最重要的原則,亞洲問題不能逾越歐洲問題,雖然幾百年來沙俄帝國從未停下東擴的腳步,但始終把自己當成歐洲國家。

朱爾典總結中的利害,廓索維慈心知肚明,但這個場合,他卻不能盲目贊同,畢竟這關乎到臉面問題。

“您認爲我們沒辦法戰勝滿清中國?”

朱爾典似乎找出了再次反擊的機會,他低聲說道:“恐怕是這樣?”

“哦,你這個玩笑可開的太大了!”廓索維慈不以爲然,反而譏諷,“只要四千人的哥薩克騎兵,就可以踏平中國人的大門。”

“你說的那是上個世紀的中國吧。”朱爾典輕笑道,“那也叫軍隊?”

廓索維慈的臉有些掛不住。

還好,朱爾典的玩笑適可而止,“好吧,即便你們都打敗中**隊,但是你們打算用多長時間能拿下蒙古,三個月?還是八個月?按照我們的計算,至少需要四年到六年,這還不包括中國進一步的兵力增援。”

朱爾典的話雖不耐聽,但確實是實話,中國人召集了超過二十萬人,而廓索維慈清楚遠東的兵力不可能比這數字更大,即便從歐洲調兵,也很難來得及,再說這樣一來,歐洲方面必然防備空虛,對德意志人來說不易於莫大歡喜,這有違法了先歐洲後亞洲的選擇,沙俄帝國,還沒有強到可以在世界的兩端,同時打兩場戰爭。

朱爾典站了起來,拍了拍廓索維慈的肩膀,最後說道:“廓索維慈,我知道你的立場,你也討厭這場戰爭吧,它不該出現,那麼就讓我們兩個聯手把這個錯誤消滅掉吧,都是爲了國家。”

毫無以爲,廓索維慈被說服了,他要用最大權限向沙皇直接進言,這場戰爭,不該發生。

“廓索維慈,吞併你們謀劃了幾百年,所以,不在乎這幾年吧?”朱爾典半笑半正經的說道。

“當然,俄國的榮耀還要持續數百年,當然等得起。”

廓索維慈笑了笑,兩人總算找到了共同點。

......

俄國遠東兵團,中國九省聯軍,正當兩路大軍殺氣騰騰的進入外蒙古時,蒙古方面卻突然掉了鏈子。

哲布尊巴丹宣佈取消帝號,廢除帝制,喀爾喀仍爲中國的一部分,但要求清廷給予自治權,說到底他這個共戴皇帝只做了十八天。

葉開根本不搭理,大軍繼續北上,很快就到了庫倫城三百里外的色楞格河畔。

同一天,第二屆中央資政院常會正式召開,話題的焦點,毫無疑問是蒙古問題。

開院儀式上,“大將軍王”的美譽,再次傳遍神州大地。

(因爲要期中考覈的緣故,昨今明三天,更新可能會極不穩定,另外,滑瀝瀝的新書,會在下週末之前正式上傳,請大家賞評!)

第二百四十章 就是要鬧大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十四章 軍機處暗流第三百一十六章 良帥“病危”第二百四十七章 震驚中外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三百四十三章 南北和談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四十章 載灃的困境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六十三章 內閣會議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一百一十八章 獅子大張口(求收藏啊)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二百五十二章 合併與拆分第二百五十五章 華人神探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敲打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二百一十八章 “忠心可用”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三百三十八章 交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一百一十二章 對質第二百九十章 南洋三校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二百三十二章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二十九章 鍍金的魔鬼第十六章 處境尷尬的候補太后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一百四十四章 有法可依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六十九章 持續發酵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二百二十五章 江寧將軍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一百八十二章 交易破產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四十一章 迴應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二百三十九章 緊急狀態第二百六十六章 府院之爭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二百九十五章 破土動工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一百二十章 金融救國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一百九十六章 竊國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二百四十五章 通緝令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二十一章 風波乍起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