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

1911年,四月末,流亡海外一年多的載濤,毓朗回到了京師,得知這一消息,攝政王載灃喜出望外,早早就在自家府邸內擺了私宴,爲二人接風洗塵。

一年多沒見載濤了,載灃真是想念的很,當初二人是牽扯了裁撤步兵衙門風波,不得已“出國考察”,在歐美十幾過漂泊了一年有餘,日子過得怎麼樣自然可想,還好,現在朝中的政局又穩定,他們自然要回來。

汽車緩緩駛進了醇王府,載灃親自在大門外迎接,揹着手,腦中極力回憶着二人當初的模樣,臉上掛着一抹淡淡的笑容。

“大哥!”

載濤下車後,一路奔了過來,抱着載灃的手臂就顫個不停,小風吹過,二人的鼻尖都是酸酸的,當初事情突然,載濤走的倉促,在海外吃了不少苦頭,可不,臉都黑了不少。

“回來了,回來了,回來就好。”

兄弟見面,自然有一肚子的話說,載濤扭了扭身子,後面緊跟着毓朗。

“臣參見攝政王!”

毓朗走倒近處,一甩大袖,單膝跪地。

載灃忙把他來起來,“起來,起來,今夜無君臣,咱們屋子了坐。”

載灃只顧着高興,早把什麼“禮儀大防”忘得乾乾淨淨,一年多沒見了,這一面可真是金貴,你們二人還不知道國內發生了哪些驚濤駭浪吧?等進了屋子,載灃就要給二人說道說道。

確實,二人離國這一年,國內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內閣有了,準議會也建了,更被說奕-劻被誅等等一類的了,方方便便都發生着令人瞠目咋舌的變化。

屋子裡,暖意融融,香醇四溢,一桌子佳餚汁色精澄,望之令人生津,都是載灃特地從宮裡帶來的。

載灃把酒滿上,房間內的三人把酒言歡,敘說着一年間,海內外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

“多虧了賚臣,要不然本王哪有今天?”

趁着酒勁,載灃把話題扯到了一個月前發生的宮變上,無疑,那次政變的最大受益者是載灃,而他能有今日的榮耀,也完全靠了葉開的力量,懂得知恩圖報。

“當初,選賚臣當禁軍大臣真是選對了,要沒有禁衛軍,沒有賚臣的調度有方,本王恐怕早就是他奕-劻的掌中物了!”

載灃的臉上紅彤彤一片,靠着的酒精的刺激,他的話越說越多。

“你們說,本王當初的眼光如何?賚臣不光兵練得好,政事也處理的井井有條,真是我大清百年難遇的良才啊,有他在,咱們的江山才能永固,哈哈,說真的,跟賚臣一比,本王自愧弗如啊,論文治,論武功,良賚臣絕不輸他曾文正!”

載灃談天說地,載濤,毓朗二人卻有些尷尬。

“攝政王喝高了,”

毓朗給載濤使了使眼色,小聲嘀咕了一句,沒想到這話卻讓載灃聽見了。

“本王沒喝高,本王今日高興,怎麼也喝不醉!來來來,你們二人在給本王滿上。”

載濤,毓朗面面相覷。

“賚臣去北邊打仗了,去殺蒙古蠻子了,殺俄國鬼子了,去保咱們大清了,本王高興,等他回來,本王就封他一個世襲罔替的*****不,要封一個親王,不不,這還不夠,本王要把攝政王的位子讓給他,本王比不上他....”

載灃雖是醉話,但坐下的二人卻嚇傻了。

“攝政王,這話可說不得啊!”

“什麼說不得,這天底下誰能比得上賚臣?”載灃終於說累了,趴在桌子上一陣小睡。

二人都驚出了一身冷汗。

“攝政王醉了,快扶進去歇息!”載濤趕緊叫人來,要是再晚一會兒,別提有什麼石破天驚的話再冒出來。

等從醇親王府出來,載濤和毓朗同時頓住了腳步。

“攝政王他..”

“朗貝勒別多心,大哥他醉了。”

“濤貝勒,酒後吐真言啊。”

毓朗的話,讓載濤心中也不是滋味,其實兩人都心知肚明,攝政王信任良弼,委以重任,讓其總攬軍政大權,甚至到了言聽計從的地步,這可不是什麼好苗頭...

權勢熏天,凌駕主上。

腦海中這兩個詞彙一經浮出,頓時讓載濤嚇出一身冷汗,也不由而由地讓人響起了處死的袁世凱,想當年,他們都是一副忠臣的嘴臉...

“濤貝勒,禁軍首腦豈可做中樞大臣,攝政王他...”

毓朗後面的話雖然打住了,但載濤很清楚他想表達什麼。

“濤貝勒,咱們在海外的時候,洋人的報紙上講的可都是良弼如何如何,現在朝野上下,都是“良家軍”,而黎民百姓,也只知大清國有良賚臣,哪有攝政王的位置?”

毓朗痛心疾首的說道,載濤則皺着眉頭,不言不語。

“朗貝勒,你說的我都清楚。”他回了一句,然後拿捏了片刻,旋即說道:“我再勸勸大哥。”

.....

面前是一望無際的莽莽草原,頭頂上,一兩隻海東青飛過,尖銳的鳴聲,傳至老遠,盡顯的天地遼闊。

兩天前,大軍就已經進入了內蒙古境內,四方八方,荒草犖犖,道路幾乎都是用腳開闢的。

營帳內,葉開正和禁衛軍的高級軍官們,商量着下一步的進軍計劃。

“大帥,後方情報廳來報,俄國人出兵了,正向庫倫增援。”張嘯光來報。

對於這個消息,葉開並不意外,吞併蒙古的想法,俄國人圖謀了近百年,不會輕易放棄。

“他們有鐵路,比咱們到的早,恐怕會有一場惡仗。”葉開沉聲說道,也是讓所有人有個心理準備,戰爭真的不遠了,這一次,他們要和貪婪成性的歐亞鄰居來一次硬碰硬。

“大帥,情報廳還說,英國方面似乎有調停戰爭的打算,已經派朱爾典密會朝中大員。”

“哦?英國人?”

葉開還真有些意外,不過稍一想就清楚了,中英剛剛締結盟約,而俄國人也和英國人早早簽署了同盟,而如今歐陸戰雲密佈,英國可不希望這兩位準盟友掐起架來。

“調停?英國人想簡單了,這場戰爭,我們不是被捲入其中的,而是主動要打的,我粗略的計算過,兩個月內,俄國人在遠東蒙古一帶投入的兵力,最多不超過七萬四千人,而我方有十萬大軍,裝備上佔有絕對優勢,再加上邊疆的舊軍,加起來總計有二十萬人,就算來打成了持久戰,我們的補給線短得多,耗起來也不怕。”葉開分析道。

“要調停,除非那什麼鳥什子的共戴皇帝給我滾到北京去!”

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一百六十四章 血色之夜第三百一十九章 “風平浪靜”第二百四十一章 抓捕行動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百七十四章 金融武器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四十一章 大太監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二百七十六章 樑良密話第九十四章 總督府的風聲第二百五十章 救濟銀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二百零六章 興國方略第三百一十七章 最後的交待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二百一十三章 新袍子第二十五章 窮途末路的最後一咬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一百四十三章 依法治國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五十九章 紫禁城內的政治兩極完本感言+新書推介第一百七十七章 憤怒的載灃第一百三十四章 偷拍事件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六十五章 再會盛宣懷第三百章 就是要動你的奶酪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二百二十一章 合作第一百一十九章 反擊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四十章 戲院子裡的來客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六十四章 兩難的御史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六十七章 開院在即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二十六章 大清洗與大洗牌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一百五十七章 一巴掌第一百八十章 要做就做賊劉邦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三十九章 千里之外的博弈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二百五十八章 得病第九十二章 這是你應得的第二百二十章 汪先生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七十八章 商議第二十三章 鐵王爺的怒吼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一百一十八章 獅子大張口(求收藏啊)第一百四十五章 到人民中去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一百五十八章 無可奈何第五十四章 延遲炸彈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二百七十五章 脣槍舌劍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二百四十六章 答記者對第一百三十五章 決裂第二百二十八章 鴿子第九十一章 榮譽加身第一百三十九章 上達天聽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一百三十七章 京城動態第二百一十九章 南下第二百七十章 聯盟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