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

草原,喀爾喀。

葉開正拿着望遠鏡眺望着前線,視線的盡頭,是俄軍的遠東第二特別先遣軍,人數大概兩萬四千人,相距二十公里,目前,兩**隊呈現對峙的局面,爭奪的核心自然是喀爾喀的心臟——庫倫城。

三天前,禁衛軍一個協3000人突襲了北方的土謝圖汗部,戰鬥僅僅持續了42個小時,中間幾乎沒有遭到像樣的抵抗,兩軍的裝備實在差的離譜,這支雜牌蒙軍一觸即潰,當晚,土謝圖汗部大漢秘密送來了書信,願意投降,重回中國。

翻閱着這封書信,葉開差點沒笑出來,上面寫的實在“可歌可泣”,土謝圖汗部大漢稱自己受了哲布尊巴丹的誆騙而誤入歧途,中間又被俄國人前後要挾,這才險些鑄成大錯,還好天兵一至,民心歸附,土謝圖汗部又可以爲皇帝陛下效勞,這是他部下族人無上的榮耀,特請忠敏郡王代爲美言,讓大皇帝寬恕他的罪過。

爲了表示誠意,這位別出心裁的大漢還送來了大量金銀飾品,以及幾個姿色不錯的蒙古女人。

這點“賄賂”,葉開當然不會笑納,不過爲了做做樣子,他暫時沒有把“禮品”送回去。

按照葉開的推算,喀爾喀方面已經堅持不住了,就如同歷史上發生的那樣,看似殺氣騰騰的“獨立運動”實則外強中乾,喀爾喀雖然蓄意獨立,但卻不願意介入中俄兩國的戰爭,最好誰也不惹,安安分分當他的土大王,要不是三多非要在蒙地實施新政,削弱傳統貴族王權,稱帝鬧劇或許不會來的這麼“氣勢洶洶”。

最關鍵的一點,是俄國人出兵卻按兵不動,轉而讓喀爾喀人先去當炮灰,結果也看見了,雙方根本不是一個等級,受騙上當的四部大漢自然不肯繼續爲其賣命,再加上哲布尊巴丹突然“退位”,人心動搖,這才使喀爾喀人徹底倒向了中國宗主國。

維持原狀,重回以前的王權統治,豈不比現在騎虎難下更好?

這個道理,是個人都清楚,再說,********之後,清廷內部哪裡“空虛”了?簡直比原來還要強,喪失了這一最有利的條件,失敗是註定的。

隨着土謝圖汗部暗自投誠,幾部大漢也相繼離心離德,禁衛軍有如此強悍的戰力,讓那些騎着馬拿着土槍的喀爾喀人嚇破了膽,在這種不利情況下,少數分裂頑固派只得把唯一的指望放在俄國人身上,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就當前線鬧得一觸即發的時候,在北京,中俄談判已經悄悄展開。

“大帥”

張嘯光推門進來,送來了最新的情報。

“外務部消息,昨夜,在東交民巷的秘密談判,俄國人最後讓步了,答應撤軍,承認中國對喀爾喀的宗主權,不過要保持五十年的中立。”

五十年的中立,這應該是俄國人的底線了,然而葉開有些不滿意。

“廓索維慈說的?”

“此人一再堅持,說這一地區不能允許清朝軍隊存在,如果違反,俄國人也會駐軍。”張嘯光說道。

“哼,這條老狐狸,擺明了是以退爲進啊。”葉開冷笑,一眼就看穿了廓索維慈的企圖,如果葉開撤軍,這一地區沒有中**力存在,等於說丟掉了此前的一切成果,而且,這場獨立鬧劇本就是喀爾喀方面先挑起的,葉開更不可能不會追究責任,俄國人此舉是要保哲布尊巴丹一條命,繼續利用他當分裂的虎皮大旗使。

“告訴外務部,如果要保持五十年中立,我們就在加上一條,交出哲布尊巴丹,或者,永廢喀爾喀活佛轉世制度。”葉開的意思很清楚,徹底滅絕喀爾喀分裂的土壤,俄國人,你們來個二選一。

“是!”張嘯光點頭。

片刻後,他接着道:“大帥,還有,載濤,毓朗回到了京城。”

“哦?”

葉開還真有些意外,不過想想也是,如今載灃重歸攝政王寶座,這兩位前禁衛軍大臣怎能不回來?提到二人的名字,葉開還真有些感慨,當年三人一同共事,選練禁衛軍,當時葉開還排在二人的後頭,這才短短几年啊,就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葉開悄然爬上了所有人的頭上,口含天憲,一言九鼎,位列樞臣之最。

“等到了北京,我定要好好宴請宴請他們。”這麼多年的緊張戰備,葉開總算露出了一絲笑容。

張嘯光接着說道:“還有,胡漢民自日本發來了消息,改組情況一切順利。”

“說說”這是葉開另一件很關心的事。

“孫文用總理職權,宣佈改組新同盟會,尊奉三名主義黨綱,所有會員都要重新審覈入會,並向領袖宣誓,同一時間,光復會退出同盟會,另組新黨,新組的同盟會中就剩下華興會和興中會兩家了。”張嘯光道。

聽到這葉開點點頭,他對改組一事向來關心,孫文總算提前邁出了毀黨造黨的步伐,而一向反對孫文的光復會自然會退出,其中少不了一陣口水戰,事實上,這種幫會式管理會極大提升全黨的凝聚力,把一個十分鬆散的會黨變成強有力的革命政黨,也是原來的同盟會比不了的,當然,孫文一定會被批判爲“獨裁****”,特殊時期,也是無可厚非。

按照孫中山和葉開達成的約定之一,新組的同盟會會搬到上海,在那裡成立中華黨部,在兩江的地盤上,葉開會提供必要的保護。

“我知道了,你立馬通知韓尚,清理光復會。”

到了這一步,葉開可以對光復會下手了,由韓尚秘密逮捕光復會成員,並借陳其美青幫之手,清算一切在滬的光復會黨人,事情務必乾乾淨淨。

“是!”張嘯光應道,轉身離去。

費了這麼大的勁兒,葉開不會替他人做嫁衣裳,作爲交換,未來,葉開會得到他想要的。

第三十章 鐵良時代的終結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三百零三章 葉開式辦案第二百八十九章 革命風潮第一百九十一章 暗殺第五十三章 走鋼絲的大活佛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三十一章 浦東設想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三十三章 兩個生意人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八十四章 戰爭真諦第三百三十五章 只識良公不識君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二百二十九章 雙喜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三百二十三章 忠臣與反賊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二百零三章 未來之黨魁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九十三章 內在麻煩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端午閒話,隨便聊聊,兼回答書友的問題。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九章 不請自來的間諜男爵第二百一十六章 敲定第一百九十七章 誰是議長第三百四十章 江寧城下的槍聲第一百一十章 第四鎮第一百八十六章 刺殺第一百五十章 英國“媽”還是日本“爹”第七十九章 節流第五十六章 記住你是一名軍人第五章 御前會議第二百八十章 毀黨造黨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峙第一百四十六章 偷閒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第二章 皇家禁衛軍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四十四章第四十八章 檢閱場上的尷尬一幕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八章 吾妻病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二百二十三章 武漢三鎮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二百四十四章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二百四十八章 商屠第三百三十九章 帝國將晚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二百六十一章 步步緊逼第九十七章 敲定人選第三百四十一章 革命而不流血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二百一十一章 討要官職第二百一十四章 宗社黨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二百八十四章 革廢南北洋大臣第一百一十五章 有兵在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三百二十四章 歷史由我來書寫第四章 聰明的女人是一柄溫柔劍第二百七十八章 結束還是開始?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二百二十二章 同盟會內部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一百三十八章 蓋房子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