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

“廓索維慈閣下,你看到了,中國人這次來勢洶洶,如果不答應他們的要求,我恐怕他們不會輕易屈服。”朱爾典面色沉鬱,面前坐的是俄國公使廓索維慈,談話期間,兩人是神情都有些不大輕鬆。

“聖彼得堡還在討論,到現在爲止,他們還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沙皇陛下的態度模棱兩可,那幫大臣還在做最後權衡....”

廓索維慈的面色有些疲憊,和中國人的秘密談判已經斷斷續續進行了三天,離和解之日仍遙遙無期,雖然廓索維慈對遠東問題有極大地權限,可以越級向沙皇諫言,但這並不意味他可以一錘定音,特別是聖彼得堡還有其他的聲音,那裡的爭論同樣激烈異常,最核心的問題就是以什麼樣的方式退兵,這關乎臉面問題,要知道一個人若是俯視久了,要想把脖子扭正過來,平視對手,這的確不容易。

但在廓索維慈看來,這都是華而不實的狗屁問題,他纔是全權駐華公使,中國人的虛實,他要比聖彼得堡那羣公卿大臣看得更清。

廓索維慈心中一直有個聲音,就是對俄國內政深以不滿,除了腐朽的上層貴族一手遮天,還有就是外務大臣的軟弱無能,特別是他主導的外交政策,簡直沒有絲毫彈性。

從1905年被日本打敗後,廓索維慈就希望俄國實施真正的君主立憲制,成立全權內閣,強化首相大臣的權力,而不是像現在一樣,繼續實行延續了幾百年的君主混合制,簡直落後的要命。

沙俄帝國外強中乾,從國內越來越激化的工人起義運動就能看到一二,如果立刻不轉型,帝國總有一天會轟然倒塌,廓索維慈對此深以擔憂。

“如果這樣的話,英國內閣會考慮派遣外交大臣,親自去聖彼得堡,面見你們的沙皇陛下,對此問題進行必要的斡旋。”

朱爾典進一步說道,但廓索維慈卻好像沒聽到一般,低着頭不知想着什麼。

“廓索維慈?你在聽我說話嗎?”朱爾典小聲的提醒,那樣子對方似乎走神了。

“哦,抱歉..”廓索維慈反應過來,尷尬了幾秒鐘,隨後接着道:“昨天的談判,中國人提出了新的要求,讓蒙古保持中立可以,但他們要俄方轉交喀爾喀的大活佛,不然的話,駐軍是不可避免。”

圍繞着《中俄密約》的內容,中俄雙方已經打了幾天的口水仗,最後焦點落在了一個問題上:哲布尊巴丹的去留問題。

“那您們的意思是?”朱爾典問道。

“聖彼得堡說決不能交給中國人”廓索維慈聲音冷淡的說道。

哲布尊巴丹是俄國人苦心經營豎起的分裂大旗,是插在喀爾喀內部的釘子,絕不輕易放棄,其中的利害朱爾典很清楚,沉思了好久,也沒有想出什麼好辦法。

末了,他只能嘆氣說道。

“但願外交大臣能說服沙皇。”

廓索維慈搖了搖頭,同樣嘆了口氣。

.....

“大帥”張嘯光進門。

“俄國人說可以把中立期限減少到二十年,但哲布尊巴丹不能交出來。”

聽到這個消息,葉開立馬啐了一口氣,這位北方鄰居還真是貪婪成性,至死也不肯放下分裂中國的野心,到此他也喪失了所有耐心。

“電令全國,剝奪八世哲布尊丹巴呼圖克圖的稱號,廢除喀爾喀轉世活佛制度,再告訴內蒙古的章嘉呼圖克圖(章嘉活佛),於今日兼任喀爾喀格魯派黃教法王,兩王合一,喀爾喀再沒有什麼佛爺了。”

葉開這麼做,和廢除達-賴,迎立****的套路如出一轍,既然俄國人揣着這塊垃圾不肯放手,那就永遠把他丟入歷史垃圾桶,對喀爾喀來說,這無異於一場地震。

“通知孫傳芳的西線軍,全員進入戰備狀態,隨時拿下庫倫城。”

消息傳到北京,正在開會的資政院頓時沸騰了,梁啓超當即宣佈暫停議題,以中央資政院的名義,發表緊急諮文,全力支持葉開的廢教運動。

俄國人,英國人,這下一起坐不住了。

.....

五天後,中俄英法四方聯合會議,在紫禁城武英殿秘密舉行,討論的核心問題是外蒙古及哲布尊丹巴去留。

外務部副大臣陸徵祥出席,會議上他直接轉達了“忠敏郡王”的原話。

“三國公使先生,你們也看到了,哲布尊丹巴已經不再是蒙古活佛,他的去留中國毫不關心,”

會議自開始就陷入了僵局,俄國批評中方擅自破壞宗教傳統,中方則反擊這是內政旁人無權干涉,英法在一旁勸也不是,和也不能,總之,口水戰從早打到了晚,也沒有出結果。

四國代表不歡而散。

兩天後,第二次會議與同一地點展開,四個小時的脣槍舌劍,會議再度談崩。

這一次,中國人的態度空前強硬,撤軍,不然就開打。

....

廓索維慈捏着眉頭,還在爲剛剛談崩的會議而傷神。

“咚咚咚”

外面有人敲門。

“進來”廓索維慈悶悶的說了一句。

來人是俄國使館的首席參贊,久沃洛夫,高加索人,也是一位中國通。

“先生,這是聖彼得堡的緊急電報。”久沃洛夫拿着電報,他可沒有權限翻閱。

“放在那裡吧”廓索維慈仍舊愁眉不展,電報?呵呵,不會是什麼好消息。

一想到聖彼得堡的那羣官僚,廓索維慈就痛疼,一幅幅盛氣凌人的畫面立馬鑽進了他的腦袋,讓他這位職業外交家說不出話來,外交政策可不是鎮壓農奴那麼簡單,抖一抖鼻子就能嚇唬人,非得靠氣勢取勝!

“糟糕透了,難怪那幫布爾什維克...”

廓索維慈小聲嘟囔了一下,低頭沉思,沒有人知道他在想什麼。

“英國外交大臣已經被批准面見陛下,或許能爲先生帶來好消息。”旁邊響起了久沃洛夫的聲音。

好消息?哼?不屑一顧的笑了笑,廓索維慈說道:“久沃洛夫,你是沒在聖彼得堡待過,那龐大到冗雜的官僚系統,是個人都會發瘋。”

久沃洛夫臉色尷尬,他沒說話,也知道公使閣下鬱悶的原因。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半天后,久沃洛夫還是安慰了一句。

廓索維慈沒有迴應,擡擡手說道:“我累了,久沃洛夫,你先下去吧。”

“是”

久沃洛夫點頭,在離開前說道:“公使先生,記得看那份電報,沙皇陛下囑咐,明早前要看您的回覆。”

“知道了”

廓索維慈擺擺手,身子沒動,也沒有看的意思,這種官僚性質的回覆,他恨不得能拖多久就拖多久。

“啪”

門被關上。

廓索維慈趴在桌上,一臉疲憊,然而,僅僅過了不到三個小時,他就因爲電報裡的內容而勃然大笑。

沙皇陛下同意撤兵,並且交出喀爾喀活佛,與此同時,中俄正式簽訂《秘密條約》,全文仿照《中英密約》的內容,到此,三國協約,要變成四國協約了。

敵人可以隨時變成朋友,爲了對付更強大的敵人,相比於清帝國,沙皇更不願意看見德意志的崛起。

第一零二章 大火燒身第二百零四章 推舉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三百四十二章 快宣良卿來第三百三十四章 周公恐懼流言日第一百三十一章 舊時代落幕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八十六章 突發情況第九十九章 你辦事,我放心第二百三十章 華界和租界第八十章 可疑,可憐,可敬。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四十五章 畢業生們第十九章 度支部裡的憤怨第二百零五章 君臣遊戲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二百七十七章 彌天大謊第二百五十六章 暴風八月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三百一十八章 中山談話第二十二章 改組軍諮處第二百七十一章 兩樁交易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二百五十三章 新貨幣制度第二百四十九章 鐵軌下的老鼠第二百七十九章 胡漢民第四十四章 軍營議事第一百七十六章 軒然大波第二百一十五章 佈置第二百零九章 袁項城可保王爺第三十七章 黑屋密談第一百五十一章 宣統五大憂第一百五十四章 拉鋸戰第二百零七章 扶不起的鐵軌第三百一十四章 一聲槍響第五十章 爭論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一百五十九章 雷霆手腕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一百二十三章 施壓第七章 攝政王的意志第二百九十七章 江寧“上任”第二百六十五章 全國響應第二百一十七章 晉見隆裕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二百五十一章 奕-劻之怒第三百二十二章 成王敗寇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四十八章 憲政編修館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十八章 一時情旖旎第一百六十九章 開院議事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三十二章 失意的紅頂商人第三百一十五章 平定張勳第三百二十九章 平邊靖寇大將軍第七十六章 特殊警衛局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五十二章 赦免康梁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八十七章 白熱化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一百五十六章 拔刺第二十四章 將軍之巢第一百八十九章 應對第五十二章 俄國人的動態第一百六十三章 屠戶本色第一百二十二章 善耆插手第一百零一章 慶那公司第一百二十九章 最後的救贖第二百四十三章 銀商聯合會第一百八十五章 狂風漫卷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二百九十四章 再會胡漢民第一百九十章 這是命令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一百零七章 大棒加蘿蔔第四十六章 局座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八十一章 禁衛軍擴大會議第一百三十章 盛世危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六章 殺還是不殺?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三百零五章 總督治事第二十一章 經略陸軍部第一百七十章 口水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