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六章 組建軍部

“大帥,近來的改革遇到了不小的阻礙,各地督撫都24頗有微辭,明面上不敢說,但暗地裡都打着自己的算盤,有的還告到了攝政王那裡....”

聽着蔣志清的報告,葉開並不感到意外。

他這次的改革運動,針對的就是各地督撫,可想而知,過程並不輕鬆,指望那些既得利益派乖乖把權力交出來,簡直無異於癡人說夢,所以,重壓之下,他們紛紛抱團抵抗,硬的不行就來軟的,這才致使市面上謠言散佈,有的指責葉開“權傾朝野”,有的指責他“目中無主”,甚至還有預謀“自立”的傳聞,葉開也聽到了不少這樣的風聲。

“要是容着他們這樣胡說八道下去,恐怕對大帥極爲不利....”

蔣志清接着說道,作爲這次改革的負責人之一,他最能感到這股阻力的強大,特別是在收歸軍權的時候,督撫們不是藉口生病,就是躲着不見,總之,變着法的拖延。

對此,葉開的做法也很明確,一句話:鐵腕執行。

“曉諭全國:本王奉皇帝之命籌組內閣,充任副相,併爲陸軍部大臣,權限皆有法憲明定,無可置疑,自今日起,凡阻礙改革者,無論往日功績多寡,一律革職查辦,十年內不得錄用。”

“大帥,這是不是嚴厲了點?”蔣志清說道。

“介石,恩威並行才能服人用人,咱們既然給了他們機會,他們不識好歹,那就別指望再有好果子吃。”葉開接着道,“你往後接着看吧,只要辦了一兩個人,其他的就不敢拖延了。”

“學生受教了。”

蔣志清點頭。

......

紫禁城,崇德殿。

載灃高坐其上,皺着眉頭,在他的面前,跪着十幾位大臣,而排在最前面的,是毓朗,載濤,載澤三人。

若不是其中有他的胞弟,載灃又要大罵了。

這十幾個人來沒有別的事,就是爲了改革的事,而矛頭直指葉開,言語中,他們同樣把“跋扈”二字按到了葉開的頭上。

“良弼黨同伐異,近來,要奪督撫的權,各省傳來消息,都對此其所謂改革運動深爲不妥,哼!‘權歸中央’,他說得好聽,‘中央’‘中央’,不都是他良某人的嗎!”載澤咬着牙說道,“攝政王若不站出來說句話,遲早有一天,他良弼要翻了這天!”

這一次,載灃並沒有責罵,只是捏着眉梢,悶悶的說:“賚臣這次是做的急了點,但也是爲了咱們大清。”

“恐怕他是私心自用,各省新任的官員,多是良弼任免,攝政王不可不察!”載澤伏地大泣,頭磕在地上。

載澤覺得自己頭疼難忍,到此刻爲止,先後已有數十人向他進言,說良弼“任人唯親”“權傾朝野”,不過,再次期間,賚臣也來向自己解釋過,說他推薦之人多是真才實學在身,絕非沽名釣譽,這點有據可查,還說當下是用人之際,“舉賢不應避親”。

基於以往的信任,載灃只得一一應允,雖然這些人他聽都沒聽說過。

看載灃一直沒說話,毓朗,載濤二人對視了一眼,後由前者道:“攝政王,臣和濤貝勒密查了一番,發現學部大臣蔡元培甚爲可疑。”

“哪裡可疑了?”載灃擡起頭來。

“蔡元培爲同盟會會員,曾在學堂內宣揚革命思潮,被上海警廳通緝,其倉皇之下逃亡海外,這一點鐵證無疑。”

“同盟會?革命黨?”

載灃驚訝的道,就在幾天前載澤也說過同樣的話,一次他可以忽視不見,但哪這次他卻不得不聽。

賚臣怎會與革命黨摻和在一塊?

“還有,良弼主政上海時,曾下令關閉報管局,包庇革命黨人,致使革命報紙氾濫,百姓深爲其蠱惑,而今,上海更是邪說橫行,簡直要成爲同盟會的大本營了。”

“有這樣的事?!”載灃覺得不可思議。

“千真萬確,不信您問濤貝勒。”毓朗堅定地說道。

載灃把頭朝向了一側,道:“載濤,你說。”

載濤聞聲道:“臣弟和朗貝勒回國的時候,從上海轉運,期間停靠了一兩天,臣發現就連那運貨物的扛包工,都懂一兩句革命妖語,而滿大街上,剪辮者十之六七,說起話來更是毫無忌憚,哪有人知道‘忠君奉主’的道理?”

載濤言辭鑿鑿的話語,讓載灃又拿捏不準了。

“攝政王若不信,可以派人去上海,只要待上一兩天,立馬知曉。”載濤又道。

載灃爲難的嘆氣,要是真派人去了,豈不是說明他不懷疑賚臣了?前面還說‘君臣共治’,這不是打自己的臉嗎?

“啓稟攝政王,忠敏郡王來了!”

正說着,外面突然傳來了求見聲。

“你們三個留下,其他的都跪安吧!”載灃擺擺手,讓餘下三人到帷幔後面去,然後叫人進門。

“臣參加攝政王!”

葉開進門,卻沒有跪,只是拱了拱手,以示尊卑,當然,這是載灃此前給予他的殊榮。

“賚臣,你來了。”載灃笑了笑,馬上道:“給郡王看座。”

“不了,攝政王,國務甚繁,臣還是站着言事吧。”葉開道。

載灃一怔,然後好奇地問道:“賚臣有什麼急事嗎?”

“各省改革,正如火如荼,眼下,臣案頭積攢的公文已經高過臣的腦袋了。”葉開說道。

“哦?那...賚臣辛苦了。”載灃忙道。

葉開只是笑笑,沒說話。

“臣這次來,有要事找攝政王商量。”

“賚臣直說,只要合理的,本王一概應允。”

葉開道:“臣出征在外時,發現軍隊裡有不少紕漏的地方,主要是軍令不統一,指揮不協調,所以,臣提請攝政王將陸軍部,海軍部,軍資府合爲一體,兵在此之上籌建軍部,爲國家最高軍事機關,主席設置一人,副主席一至二人,便於統一指揮,全面作戰。”

葉開把自己醞釀多時的計劃道了出來,着眼世界,軍隊統一是局勢,他自然不可能讓陸海軍參謀部門各自爲政。

“賚臣戎馬多年,肯定比本王更懂得行伍之事,本王沒有拒絕的理由。”想了想,載灃點頭道。

“謝攝政王恩准!”

葉開說完,便要告辭,“沒別的事,那臣先行告....”

“賚臣!”載灃忽然叫住。

載灃下意識的看了看帷幔後面,然後轉頭對葉開說道。

“賚臣,你先別急着退,本王也有一件事問問你。”

第三百四十五章 榮耀屬於中國(大結局+大事記)第三百二十一章 劇變之夜第三百三十九 驚天大案第一百零四章 罷免第二百六十九章 緊急會議第一百零九章 新聞發佈會第五十八章 宴席上的招攬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一十六章 到京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一百章 窩案第二百八十七章 拜訪虞洽卿第一百二十四章 漁人之利第三百零六章 新軍第九鎮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百二十六章 及時雨第七十章 致命一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塵埃落定未可知第二百九十八章 敕治兩江第三百二十八章 稱帝第一百二十七章 陰謀陽策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六十七章 欽差大臣第五十一章 大陰謀家第二百五十四章 攤牌第一百八十三章 推波助瀾第十章 雲幕始開第一百一十一章 辯解第九十五章 加官進爵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一百零三章 騷亂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一百六十五章 商量對策第八十五更 演習進行時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二十七章 馬不停蹄第二十章 立憲狂潮上的危險衝浪者第一百九十四章 “良”禽擇木而棲第六十一章 絕密情報第一百二十八章 政治雛形第三十五章 七廳一局第三百零一章 變通旗籍第二百九十一章 初試教育改革第八十八章 落幕第三百零四章 勸進書第一章 套上死亡發條的帝國第三百三十二章 中俄密約第一百六十六章 大中國,絕不允許分裂!第七十七章 視察第八十二章 隱藏任務第二十八章 金錢談判第二百九十六章 滬寧鐵路第一百九十八章 枷鎖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三百三十三章 敵人隨時可以變成朋友第二百九十二章 辦學方針第二百二十六章 張勳第一百四十七章 線人第九十章 授勳大會第三百零九章 袁世凱抵京!第二百二十七章 江寧不寧靜第一百九十九章 難得消遣第三百四十四章 清帝退位,憲國肇始。第一百九十二章 來吧!交易第十一章 鷹犬與馬鞍第二十六章 帝國如斯第一百一十四章 離開第一百四十二章 突破口(求首訂!)第三百零七章 陽謀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七十二章 比罷免更重要的事第六十八章 好戲得這樣唱第六十三章 密文第一百二十五章 奪權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六十章 特務頭子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濟開發區第十二章 卸妝時刻第七十四章 巧舌如簧第六十二章 暴雨夜第三百二十七章 最後的對話第一百八十一章 逼宮第一百三十三章 被坑的奕-劻第二百一十章 對抗第二百二十四章 目標,上海!第三十八章 情報至上第三百三十章 英國調停第七十三章 水晶狐狸第三十六章 常系盔帶者勝第七十五章 入主郵傳部第一百三十六章 紳天下第七十一章 五大臣第二百零八章 奕-劻的煩心事第四十七章 周密安排第二百三十二章 上海道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