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利舌如劍 搖晃關中

楊修是因爲什麼而死的呢?

可能很多人會脫口而出是因爲雞肋二字。

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曹操是個成熟的政治家,他不會因爲個人的喜惡,而貿然殺害身爲弘農楊氏嫡長子的楊修。

楊修的身份擺在那裡,可以說只要交好弘農楊氏,那麼曹操在關西的統治就會相當的穩固。

曹操也清楚,貿然殺害楊修肯定會引起以楊彪爲首的關西世家的極大不滿。

因爲以楊修的身份與才智,可以預見的是在楊彪死後,楊修定然會成爲關西世家新的領軍人物,或者說關西世家在中央的政治利益代表。

貿然殺害一個世家集團的利益保障人,對曹魏的統治會造成什麼樣的影響,難道曹操會不知道嗎?

曹操肯定是知道的,當年的兗州之亂,就是因爲曹操殺害有着類似身份的邊讓而引起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加上那一年的曹操知道自己命不久矣,正積極的爲曹丕的禪代鋪路。

所以按正常來說曹操應該是要儘可能的拉攏關西世家纔是,不會在臨死之前突然直接以雷霆手段斬殺楊修。

而且曹操殺害楊修的罪名,是“前後漏泄言教,交關諸侯”。

這個罪名可以說是牽強至極,在當世“漏泄言教,交關諸侯”算罪名嗎?

肯定是不算的,曹魏內的名士哪一個與外地諸侯沒有聯絡?

交遊廣闊本就是名士最大的特徵。

哪怕在今年,曹魏名士華歆、王朗等人還經常寫信與諸葛亮聯絡私人感情,要是楊修該死的話,曹魏的名士有一個算一個,全都得死。

但最後曹操還是以這牽強至極的,近乎於“莫須有”的罪名強行殺害了楊修。

這種行爲不客氣的說,是曹操在整個關西世家的頭上撒尿。

那麼曹操爲何要在臨死之前應該維穩的時候,還要用這種羞辱的手段來狠狠打關西世家的臉呢?

身爲一個成熟的政治家,能讓曹操這麼做的原因只有一個,那便是他意識到楊修的存在,可能會給曹魏後來的政局帶來動盪。

至於曹操爲何會這麼以爲,癥結就在於當年的奪嫡之爭上。

當年的奪嫡之爭,表面上看是曹丕與曹植對權力的爭奪,但實際上也是各自支持他們的世家的一種角逐利益的鬥爭。

而從當年的局勢來看,不難看出曹丕與曹植背後各自站的是哪方世家勢力。

當年支持曹丕的,是以司馬懿爲代表人物的河北世家,而支持曹植的,正是以楊修代表人物的關西世家。

從最後的結果來說,是曹丕取得了奪嫡之爭的勝利,既然曹操心中已經定下曹丕是他的繼承者,那麼晚年的曹操就必須要爲曹丕的未來考慮。

因爲曹丕的未來是否安穩,代表着大魏將來是否安穩。

而只要一考慮到這一點,那麼楊修在曹操心中,就有了必死之罪。

楊修的年輕,楊修的才華,加上楊修背後的強大政治力量,讓曹操爲了大魏的未來,只能冒得罪整個關西世家的風險殺害楊修。

而既然是懷抱着這樣的目的殺害楊修,那麼楊修的死帶來的影響,就不僅僅是讓楊彪失去兒子,讓楊囂失去父親這麼簡單。

楊修的死,代表着關西世家在爭奪從龍之功的戰爭中落敗,也代表着關西世家在曹魏的政治利益,遭到了一次嚴重的打擊。

正因爲如此,所以孟達纔會在楊彪面前連續發出兩聲誅心之問。

第一聲誅心之問,孟達是爲楊修而發出,想着喚起楊彪的愛子之情及仇恨之心。

第二聲誅心之問,孟達是爲近年來不斷落寞的關西世家而發聲。

別忘了,出身扶風孟氏的孟達,也是正兒八經的關西世家一分子。

而在聽完孟達的兩聲誅心之問後,不出意外的是,楊彪心中一直積累的憤懣之情,被孟達徹底引發了出來。

身爲人父的楊彪,心中又怎麼可能不對楊修當年的死,感到憤恨呢!

楊修可是楊彪唯一的兒子!

楊彪心中對楊修之死心中有怨,從曹操在世時發生的一件事就可以知道:

在一次宴會上,曹操楊彪爲何變得消瘦了。

面對曹操的詢問,楊彪於大庭廣衆之下,直接回懟道:“愧無日磾先見之明,猶懷老牛舐犢之愛。”

聽到楊彪的這句話後,曹操直接被懟的變了臉色。

從這件事可以看出,楊彪對楊修的死是極爲痛心的,且他心中的怨恨一點都不少。

而既然心中有着怨恨,那麼楊彪心中又怎麼可能沒有報仇之心呢。

楊彪之所以一直沒有動作,無非是見那時的曹操睥睨當世,爲整個弘農楊氏考慮而已。

就算不談楊修之死給楊彪帶來的憤恨,那麼這十數年來,關西世家不斷落寞的事實呢?

楊彪先祖當年被關西士子稱爲“關西孔子”,這是弘農楊氏一個可流傳千載的巨大榮譽。

但人都是追逐利益的,在這番榮譽背後,還有着一個非常現實的利益糾葛。

關西士子如此推崇楊震,爲的是讓楊震成爲關西士子的標杆人物,也爲的是讓弘農楊氏成爲關西世家的利益保障者。

在整個關西世家的努力下,弘農楊氏的發展可謂十分迅速,不過百餘年就讓弘農楊氏達成了四世三公的成就。

而這百年以來,自楊震以後的楊家歷代家主,也的確在不遺餘力的保障着關西世家在政治上的利益。

弘農楊氏與關西世家,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這種利益上的交換,一直是相輔相成的。

可是自靈帝以來,這種原本穩定的利益交換格局,就被天下大亂給打破了。

兵兇戰危之下,大量如法正、孟達這樣的關西士子南遷,導致關西世家的實力遭受一次重創。

後來爲了扭轉這種頹勢,在曹操平定關中之時,關西世家可謂是不遺餘力的幫助曹操,將馬超坑的欲仙欲死。

本來關西世家想的是,等曹操統治關西后,他們憑藉着強大的底蘊可以迎來複興。

但結果呢?

在楊彪的領導下,關西世家並未在曹魏的政治格局中佔據着多重要的地位。

反而是河北世家作爲後起之秀,藉助着奪嫡之爭押對寶的優勢,直接實現彎道超車。

關西世家在曹魏的落寞,不能說是一種趨勢,應該是一種事實。

而面對這種事實,關西世家會對引領他們的弘農楊氏沒有怨言嗎?

要知道關西世家之所以捧弘農楊氏爲領軍者,爲的是弘農楊氏可以保障他們的利益,可要是弘農楊氏做不到這一點呢?

失去了基本盤關西世家的支持,弘農楊氏的衰敗也即將會成爲事實。

作爲當代弘農楊氏的家主楊彪,又怎麼會不對弘農楊氏的日漸衰敗感到憂心如焚。

先輩留給他名望家業他無法守住,那便是不孝!

而楊彪更可能會成爲家族史上,被無數後代族人責怪的那個人。

不得不說,只有世家才最瞭解世家。

孟達的那兩句誅心之問,是從公私兩方面對楊彪進行全方位打擊的。 縱算楊彪鐵石心腸,可以不想着爲楊修報仇,那你楊彪身爲弘農楊氏的家主,還能不爲弘農楊氏的興衰考慮?

這自然是不可能的。

想到楊修之死給他帶來的憤懣,又想到家族日漸衰落及衆多關西世家對他的指責,年老的楊彪感覺這一刻他的心中宛若在燃燒着熊熊火焰。

他的眼神不再渾濁,反而是閃現了道道氣勢凌人的光彩。

楊彪先是擺手揮退周圍包圍上來的侍衛,然後用懾人的語氣對着孟達怒呼道:

“虎毒尚且愛子,況吾乎!

至於吾並非不想爲爾等謀福祉,也並非願意當不肖子孫,讓家族在吾手中衰敗。

吾正是想振興家族,振興關西世家,才讓德祖去扶持曹植。

但吾最後失敗了,德祖更是因此而喪命,難道吾做得還不夠多嗎?”

越說到後面,楊彪的語氣就愈加憤慨。

他現在不再將孟達當做糜暘的使者,而是將孟達當做一名關西的士子。

面對孟達指責他的不作爲,楊彪只能用憤慨的語氣,來表達他心中的不甘。

親生兒子有難卻無法施救,這是爲不仁。

家族衰敗無法制止,這是爲不孝。

一直支持他的盟友利益無法保障,這是爲不義。

難道楊彪會想當這不仁不孝不義的人嗎?

楊彪的怒喊讓孟達一下子呆在原地。

楊彪多年身居高位的威望,陡然之間全部釋放出來,還是十分懾人的。

只不過楊彪當下的怒喊也代表着,他之前一直是在裝死。

儘管不知道楊彪什麼時候會死,但現在楊彪可精神着呢。

在想到這一點後,孟達趕忙從呆愣中恢復情緒。

他不怕楊彪發怒,就怕楊彪連家族利益都可以枉顧,就一心想當縮頭烏龜,那孟達可就芭比Q了。

但幸虧身爲弘農楊氏家主的楊彪,還是在意家族利益的。

在恢復神緒後,孟達立即趁熱打鐵說道:

“若在以往,達絕不會來勸楊公,因爲達知道曹賊勢大,非楊氏,更非吾等關西世家一力可抗之。

但現在時勢轉變,達爲楊公,爲吾等關西世家帶來了一強大助力。

達之主上糜大將軍,聲威如何煊赫,楊公應當是知曉的。

當下糜大將軍正領兵屯駐郿縣,想來不用多久便可進軍長安。

關西王旗變幻,恐怕只在旦夕之間也。

面對這難得的機遇,難道楊公就不動心嗎?

只要楊公能協助糜大將軍收復關中,以糜大將軍有功必賞之性情,來日弘農楊氏及我等關西世家,又如何不能恢復往日榮光呢?

楊公,機遇稍縱即逝,只要楊公能成全糜大將軍!”

說到此時,孟達言辭懇切,聽得一旁的楊囂心潮澎湃。

糜暘的凱歌頻奏,的確是當下天下人都知道的一件事。

只是相比於楊囂的心潮澎湃,楊彪卻顯得更爲老練。

雖說他的心情依舊處於激動的狀態,也覺得孟達的話有道理,但他不會這麼容易答應孟達。

“你想吾如何成全糜大將軍?”

見楊彪願意稱呼糜暘爲大將軍,孟達知道事情有轉機了。

“當年曹操征討關中時,楊公怎麼做得,當下便也怎麼做即可。”

聽到孟達的話後,楊彪的眼中閃過一抹精光。

他當年在背後做的事,可是將馬超幾乎逼入絕境。

但當年能做的事,當下又爲何不能做呢?

弘農楊氏及關西諸世家,以當下的局勢是無法組織起大規模的武裝,可世家最強的武器,是在於武裝二字嗎?

楊彪明顯已經有了意動,可老謀深算的楊彪,還是不會那麼容易相信孟達的。

楊彪趨身對着孟達言道:“吾需要你向大將軍傳話,只要吾能得到大將軍一個承諾,吾便遂大將軍的願!”

楊彪的話讓孟達大喜,他連忙問道:“楊公請說。”

在孟達期待的目光下,楊彪緩緩說道:“遷都長安!”

當聽完楊彪的要求後,孟達眼神浮現驚詫之色。

大漢自古以來有兩都,長安與洛陽。

來日大漢若能一統天下,國都定然是在這二者之中擇其一。

只是究竟是選擇哪一個爲國都,大漢中沒有人知道,也不會有人這麼早下斷言。

孟達知道楊彪爲何會提出這個要求,唯有將長安定爲今漢的國都,才能在根本上保證弘農楊氏及關西世家的利益。

楊彪見孟達無法回答自己,他也知道這種事不是孟達能應允的。

能應允的唯有糜暘。

“只要大將軍答應吾的這個請求,吾保證吾會盡一切力量,協助大將軍克復關中!

日後吾弘農楊氏,也會誓死追隨大將軍!”

說完這句話後,楊彪就讓楊囂將孟達送出去,接下來他要做的就是等糜暘的回信。

當楊囂將孟達送走後,楊彪重新躺在躺椅上。

楊彪知道糜暘會答應他的請求的,因爲這件事對糜暘個人來說,有着難以估量的好處。

想到這楊彪摸了摸懷中,他的懷中有着一封密信。

華歆於今日正式出使淮南了。

知道這則消息的楊彪,想起當年看到的屍首分離的楊修屍體,再想起當年曹操一次次用羞辱的手段來對付他弘農楊氏的事,他的嘴角不由得浮現冷笑。

你是亂世之奸雄,吾無法對付你,可吾活的比你久。

而當下的大魏,還有當年那副如日中天的氣象嗎?

既然你的後代不想要體面,那吾就讓他更加不體面!

躺椅在楊彪身體的重量指引下不斷晃動着。

楊彪知道,接下來他要晃動的不是一小小的躺椅,而將是整個關中!

九泉之下,他終究會有所交待的。

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7章 糜暘自去 (啊!追讀呀!票票呀!)第七百四十四章 不敢觀之 且試鋒芒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620章 死傷甚衆 公衡驚疑第339章 見或不見 反客爲主第604章 設伏密林 斬斷生路第七百五十九章 失手被擒 張郃蠱惑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212章 班底雛形 突聞噩耗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六百七十七章 蒞臨京口 孫權反擊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83章 大風已起 劉賈嘆息第185章 魏國柱石 靈前悲訴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420章 局勢變化 郭淮到來第180章 擊掌盟誓 永不相負第576章 不爲趙括 就做白起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50章 三英重聚 魏軍流言第277章 魏有良臣 三爺點名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575章 士載南下 噩耗致暈第552章 所見略同 呼喚援軍第637章 天命謂何 去逆就順第610章 血債血償 天下仰視第220章 斷髮認罪 曹仁親征第605章 陳糧武功 渭北星落第492章 懸釜而炊 漢人自強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165章 懸首招兵 丁奉心思第335章 脫衣負荊 箭懾張郃第564章 欲斷後路 先遣雄鷹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第375章 曹魏庭柱 樑可徵否第280章 惟賢惟德 孟起拜服第666章 威風海量 視而不見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7章 魏王吐血第425章 三方火拼 黃雀在後第655章 定下國策 孫登妙用第459章 萬事俱備 東風自來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602章 亡國之象 效法魏武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0章 三駁潘濬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477章 朱褒授首 雍闓奔逃第628章 無一男兒 運動作戰第434章 伐蜀檄文 路人皆知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388章 滿殿皆驚 帝王舉劍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184章 氣若游絲 魏王薨逝第662章 君臣低泣 赤色漫天第七百一十三章 永安之變 傳檄州郡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54章 你不去,誰去(求追讀,求各種票)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七百三十七章 攻心爲上 爲時未晚第206章 開展度田 當斬則斬第430章 獨當一面 血色征程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六百八十四章 化域爲州 造勢借勢第675章 感人遺詔 漢皇駕崩第302章 三虎一鹿 共逐樊城第34章 武力爆表的關平第503章 先取二賊 再行北伐第218章 糜暘密奏 君王三觀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96章 疲累的公安(求追讀!不要養啦!)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634章 宛若游龍 驚爲天人第455章 相忍爲國 天衣無縫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539章 三爺駕到 真假難辨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63章 忠義貫金石,趙子龍(追讀呀,票票呀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七百三十章 再立盟約 平分荊州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七百六十一章 繞道長沙 直取柴桑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19章 名爲參軍,其實帥也第319章 商議棄宛 宗親獻策第六百八十九章 西征已定 孤可向東第101章 將帥失和 (再來追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