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8章 心懷死志 壯哉楊公

爲了早日幫糜暘完成大業,孟達前往洛陽的一路上幾乎是晝夜兼程。

晝夜兼程之下,未過幾日孟達就回到了洛陽城中。

而藉助着之前楊囂給予的信物,孟達最後也安穩地再次來到楊府之中。

在得知孟達歸來的消息後,楊囂立即將孟達帶往楊彪的庭院。

當孟達見到楊彪時,他見楊彪依然躺在躺椅上與那日的作態一模一樣,好似這幾日來楊彪從未離開過這張躺椅一般。

但不同的是對於孟達此番的求見,楊彪的臉上有着那一日所沒有的溫和,以及期待。

“大將軍意下如何?”

沒有過多的鋪墊,楊彪直接問出了他最關心的事。

面對楊彪的詢問,孟達絲毫不敢怠慢。

孟達連忙從懷中掏出糜暘的親筆書信,敬呈在楊彪的身前。

老邁的楊彪在看到孟達手中的書信時,他阻止了楊囂想爲他取過書信的舉動。

楊彪伸出瘦骨嶙峋的雙手,從孟達的手中親自接過了來自糜暘的書信。

由於有糜暘具體的戰術安排,導致書信的內容不短,但楊彪還是用老花的眼睛,一字一句地看完了書信中的內容。

對於糜暘在書信中提及的戰術,楊彪其實不是太過關心,真正讓楊彪感到在意的是,糜暘在書信中提及的聯姻一事。

“遷都長安”算是楊彪與糜暘私下做的一個交易,這樣的交易是不可能會明白寫在書信上的。

但這件事卻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讓楊彪感受到糜暘的承諾。

一旦糜楊兩家聯姻,那麼代表着糜楊兩家就會有着相同的個人利益,這一點保證,比任何言語都來的可靠。

歷經世事的楊彪不會輕信人心,但他卻相信一個人維護自身利益的決心。

更何況糜暘還在書信中提及到他的師承,這等於是糜暘在用扶風法氏與扶風孟氏兩家名門的聲望作保。

既有利益聯合,也有名門擔保,那麼楊彪還有什麼可擔心的呢?

看完書信的內容後,楊彪不由得仰天大笑了三聲。

“好極!好極!好極!”

大笑之後,楊彪看向孟達言道:“既大將軍已做出保證,那吾等關西世家日後自當爲大將軍效死。”

說完這句話後,楊彪將書信交到楊囂的手中。

“你回去收拾一番,今日就跟子度一同離開洛陽。

大將軍信中的要求,需要你代替吾完成了。”

聽到楊彪的話後,孟達的眼中閃過喜色。

派出弘農楊氏的嫡長孫前去聯絡關西世家,楊彪也可謂是誠意滿滿。

只是欣喜的同時,孟達心中難免有些疑惑,他不禁問道:

“楊公不與我一同返回關西嗎?”

在孟達看來,若是楊彪能跟他一同返回,那自然是最好的事。

另外孟達也擔心,一旦關西變亂升起,留在洛陽的楊彪會遭遇不測。

對於孟達的疑惑,楊彪嘴角露出一絲笑意答道:

“吾走不了。”

楊彪的這句解釋,讓孟達頓時打消了再勸的想法。

以弘農楊氏的能量,將自己與楊囂暗中送出洛陽城,並不算一件難事。

可正如楊彪所說,他在世間太有名望了,他離開洛陽是很難的事。

只要楊彪在洛陽,那麼關西世家就不會反,這便是曹魏統治者心中的想法。

相比於孟達的沉默,楊囂在聽到楊彪的話後,眼睛中已經蓄滿了淚水。

他不傻,他知道留下來的楊彪,最後會得到什麼樣的結局。

楊囂的哭泣,令楊彪心中也充滿了不捨,但他身爲當代弘農楊氏家主,他身爲當代關西世家的領軍者,他還有件極爲重要的事要去辦。

“你將是弘農楊氏的家主,眼淚不應該出現你的臉上,你要承擔起振興弘農楊氏的責任。

去吧,去吧!”

wωw ●Tтká n ●C O

楊彪不斷揮手讓楊囂離去。

楊囂知道楊彪對他的期望,爲了不辜負楊彪的期望,楊囂在跪地對楊彪深深磕了三個響頭後,便起身帶着孟達朝外走去。

躺在躺椅上的楊彪看着楊囂的身影漸失在庭院中,他心中的最後一絲牽掛,也在這一刻被斬斷。

既然家族的未來有了依靠,那麼當下的他,還有什麼事不能做,什麼事不敢做呢!

中秋節,快到了。

中秋節,自先漢以來就一直是華夏民族最重要的節日之一。

在以往每逢中秋節按照慣例,曹丕在朝陽殿內都會舉辦大型的宴會來犒勞衆臣。

只是今年曹丕身體抱恙,那麼今年的宴會只能讓曹叡來主持了。

儘管前線戰事吃緊,但曹叡知道越是這種時候,中秋宴會就越不能取消。

舉辦中秋宴會與元旦宴會一樣,是一個王朝政治穩定的象徵。

越是人心不穩之時,他越要採取一切方式來穩定人心。

在戰術上重視敵人的同時於戰略上藐視敵人,很明顯曹叡也是懂得這個道理的。

曹叡的做法是對的,當洛陽城中的大臣得知中秋宴會會按期舉辦後,許多大臣心中的忐忑情緒的確緩解了不少。

而像這種重要的宴會,楊彪是一定會受到邀請的。

儘管自曹魏建立後,楊彪就一直抗拒曹丕的旨意成爲曹魏的三公,但楊彪在世家的政治影響力太大了。

爲了拉攏關西世家,每逢重大節日舉辦宴會時,曹丕都會特地派出使者前去邀請楊彪。

只是以往楊彪每次都以年老體衰婉拒。

可當今年曹叡派出的使者進入楊府中後,楊彪卻一反常態的答應了下來。

當使者返回宮中告知曹叡這個消息後,曹叡一時間還有些不敢相信。

不過楊彪今年能出席中秋宴會,對曹叡來說卻是一件好事——楊彪參與中秋宴會的消息傳到關西后,會很大程度上安撫住關西世家的人心。

隨着時間的推移,中秋節的日子終於到來。

而今日距離楊囂與孟達離開洛陽已經有一段時間。

今日一大早楊彪便在下人的服侍下起身梳洗,站在銅鏡前的楊彪看着銅鏡中自己盡顯老態的模樣。

若沒記錯的話,他今年已經八十四歲了。

八十四歲的高齡,古往今來,又有幾人能享受到呢?

在梳洗完後下人爲楊彪送來往年曹丕賞賜的華麗衣冠,可在看到主體爲黃色的袍服後,楊彪的眼神不禁流露出厭惡。

“取吾的太尉官袍來!”

楊彪的吩咐,嚇了下人一跳。

衆所周知,楊彪從未擔任過曹魏的三公之位,楊彪這輩子只當過大漢的三公。

那麼楊彪口中的太尉官袍,是哪個朝代的服飾,這還需要猜測嗎?

可現在楊彪是要去參加曹魏的中秋宴會呀!下人的猶疑讓楊彪不滿,他連連呵斥幾聲,才終於讓下人取來赤紫相雜的太尉官服。

當這身官服穿在楊彪的身上後,楊彪看着銅鏡中的自己,嘴角才流露出了笑意。

還是我大漢的袍服,大氣!

楊彪不由得對着銅鏡中的自己深深一拜。

時隔多年,你終於回來了。

當穿戴好一切後,楊彪拄着木杖緩緩走出府外,踏上了前往洛陽宮城的車輦。

楊彪的府邸,距離洛陽宮城並不遠。

不久後楊彪的車輦,就在宮城下停了下來。

當車輦停下後,楊彪佝僂着身體一步步走下有着帷幄遮擋的車輦。

車輦上的旗幟,向周圍往來的大魏官員表明着楊彪的身份。

只是當楊彪走下車輦,周圍正在行走的官員看到楊彪的裝扮後,他們的臉上流露出震驚的神色。

曹魏的官員,在數年前哪個不是漢臣,他們怎麼可能認不出楊彪身上的穿着?

正因爲認出了,他們才感覺到不可思議。

楊公今日是瘋了嗎?

周圍數位官員投來的異樣目光,並未影響到楊彪的前進。

走下車輦的楊彪,陡然伸直多年來一直佝僂的身體,楊彪在看了一眼宮牆上迎風飄揚的土黃曹魏旗幟後,他的眼神充滿着譏諷。

帶着譏諷的目光,楊彪昂首挺胸地在旁人震驚的目光下,大步踏入了宮牆之內。

愈往朝陽殿前進,楊彪看見的官員就愈多,他們與楊彪一般都是前去參與中秋宴會的。

而在踏入宮牆後,楊彪的視線就徹底被一片土黃色所覆蓋。

獵獵作響的土黃旗幟,行色匆匆的土黃官服,以及威風凜凜的土黃甲冑。

在一片土黃色的海洋中,楊彪身上的赤紅顯得格外引人注目,也顯得格外格格不入。

這一刻,楊彪成爲了整個皇宮內的異類。

不是沒有官員看出楊彪的不得體,但楊彪是掐着時間點來的,那些有資格阻止楊彪繼續前進的官員,早就在朝陽殿中入座。

眼下尚在外行走的官員,大多是無法進入朝陽殿的微末之官,他們敢上前阻止楊彪嗎?

或者說他們配嗎?

至於禁軍們,他們又有幾個能認出楊彪身上的服飾呢?

在沒有人阻止的情況下,楊彪一路暢通無阻的來到了朝陽殿外。

而在這一路上,有許多官員在見到楊彪的服飾後,雖心中萬分震驚,但他們還有個下意識的舉動,那便是掩袖遮目,不敢直視楊彪。

楊彪身上的那抹赤紅,太過耀眼了。

看的他們心生慚愧。

在來到朝陽殿外後,楊彪仰頭看着那層層臺階,他堅定地擡步拾階而上。

隨着每踏上一層臺階,楊彪的腦海中就每回憶起一幕年輕時的場景。

洛陽宮城對旁人來說可能一輩子都難以進入,但對楊彪來說,卻是他自少年時便可隨意出入的地方。

對於眼前的這座朝陽殿,楊彪太過熟悉了。

他出身弘農楊氏,自他出生那一刻起,他腳下就有着一條黃金大道直通天下的權力中心。

舉孝廉,推茂才,徵爲議郎,轉京兆尹,拜潁川太守,再遷衛尉、直至最後的太尉。

楊彪的政治履歷是完美無缺且一帆風順的,但這份政治履歷背後有着大漢對弘農楊氏深重的恩德。

只是楊彪報過大漢對他的恩德了嗎?

一件件往事在楊彪的腦海中閃過。

誅殺王甫,直諫忤逆董卓,厲聲斥責李郭,一路護主東歸,這些是楊彪以往對大漢忠貞熱血的體現。

可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他心中世代傳承的忠貞熱血,就漸漸的冷掉了。

及至今日,楊彪捫心自問,他對大漢是有愧的!

但幸虧世上有了糜暘的出現,讓他有了可以彌補心中愧疚的機會。

當楊彪的思緒從往事中迴歸之後,他已經站在了朝陽殿的門口。

站在朝陽殿門口的他,可以清晰地看到殿內諸位曹魏的公卿大臣臉上那震驚莫名的神色,還有那坐在上首的曹叡因爲心中驚訝而下意識離座起身的舉動。

他們的反應,好似將楊彪心中的忠貞熱血重新喚起。

一股亢奮的情緒在楊彪的胸腔中不斷涌動,這股情緒讓他義無反顧地擡腳踏入了朝陽殿內。

這一步踏出,代表着他再無退路。

可他今日是爲何而來?

是爲那慘死的愛子楊修,是爲那日漸衰落的弘農楊氏,也是爲自己身上的這身官服!

既有三必行,那又何必在意退路呢?

曹叡起身看着站在殿門口的楊彪,他難以相信眼前看到的一幕是真的。

在今日他舉辦的中秋宴會中,楊彪竟然敢公然穿着前漢官服出現在他的面前?

楊彪是要當衆抽他的臉,抽大魏的臉嗎?

一股猛烈的憤怒出現在曹叡的心中,一瞬間曹叡想立即下令將楊彪拖出斬首。

可一想到楊彪的身份,曹叡就讓強制壓下了心中的憤怒。

在勉強穩定住心中的情緒後,曹叡重新坐了下來,然後他冷漠的聲音在大殿內響起:

“楊公可是年老,遂而失智乎?”

爲了穩定住大局,曹叡只能想出這個理由來爲楊彪遮掩。

而這也是他給楊彪的最後一個機會,他給弘農楊氏的最後一個機會。

可惜楊彪好像是真的失智了一般,他沒有感謝曹叡爲他的遮掩。

在聽到曹叡的話後,楊彪不僅不退,反而大步朝着上首的御座步步逼近。

“吾今日前來有一請。”

“吾請曹家順應天命,還政於大漢!”

楊彪的話語鏗鏘有力,很清晰地落入了殿內每個人的耳中。

而在聽到楊彪的話後,殿內在座魏臣無不心神劇震,紛紛用看瘋子的眼神看向楊彪。

衆臣都尚且如此,何況直面楊彪的曹叡?

曹叡被楊彪的話直接氣笑了。

他猛然一拍身前桌案,對着楊彪怒斥道:

“我曹家乃是由漢帝禪讓帝位,遂承繼漢統。

魏承漢統,正是天命!”

面對曹叡的怒斥,楊彪絲毫不懼。

董卓、李郭、曹操他都直接罵過,會怕曹叡嗎?

在聽完曹叡的話後,楊彪像是聽到了一件天大的笑話一般。

“承繼漢統?

爾等閹豎之後配乎!”

隨着話音落下,楊彪舉起手中的木杖,直指坐在上首的曹叡。

楊彪的話語,楊彪的動作,充滿着譏諷與不屑。

這一刻的楊彪姿態凌厲,盡顯大漢太尉之風範!

世家的第一記鐵拳,就由楊彪發出吧!

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612章 遷都鄴城 鳩佔鵲巢番外:亡國之恨第635章 懸屍城門 以力勸降第68章 三千公安勇士(求追讀,求票)第367章 演武之效 三長制出第659章 兩宮之爭 山陽在否第494章 狼狽撤退 褒漢可用第340章 大庭廣衆 贈劍贈女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149章 老驥伏櫪 魏王失冠(6000字!)第657章 他似不德 張昭叩闕第445章 懷疑與自信第400章 劉曄獻計 備兵十萬第544章 賈逵到來 烏龜喘息推書《三國之銀狐》第176章 譙周跌坐 大亂將起第258章 越發擔憂 斷糧之計第633章 麟逆虎鬚 萬騎奔潼第六百八十八章 藏身廁中 反跡無疑第52章 魂斷鬱陵第354章 領軍抓捕 吳懿驚起第70章 如此孫桓(三更求追讀)第461章 情勢不利 別出心裁第359章 幼常豔羨 諸葛顧慮第443章 似若無敵 魏軍大敗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622章 漢帝驚歎 掘其根本第213章 人心莫測 扇動翅膀第38章 司馬懿的毒計第196章 派出信使 五日之後第393章 成都急報 南中將亂第573章 完美助攻 威震全場第588章 連破七寨 天大笑話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29章 勾魂使者來了(求月票,求追讀)第40章 第一次公安會議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72章 兩軍對陣(三更求追讀)第560章 急而興師 必致覆沒第410章 五略引贊 馬謖請戰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45章 丞相孔明 大將軍羽第498章 黃金搭檔 再坑曹真第352章 虛報士卒 躍馬鎮場第412章 主動出擊 夜郎自大章推第389章 匍匐如犬 劍削頂冠第284章 雲長用意 三虎同帳第615章 洞悉人心 引火燒身第475章 斬山爲梯 引發營嘯第587章 赤龍翻滾 以快打慢第139章 東三動亂 援軍已到第343章 雙重考驗 陛下小心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483章 二人相疑 風雪仗兵第267章 北伐戰略 關公病情第446章 攻守易勢 慈不掌兵第369章 人生抉擇 喊殺震天第243章 擊芴衆喝 嗣武二祖第13章 糜暘一計三成第263章 以步克騎 奔潰無方第405章 人定勝天 丞相親征第589章 惶恐瀰漫 雙壁相會第4章 父子對質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6章 幼時情誼第387章 辨壓羣臣 形勢扭轉第99章 愧疚的朱桓 (無食言,求追讀!)第175章 執政以公 捉拿周羣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468章 以命換命 一箭入體第六百八十章 首倡徙戎 劉禪求教第291章 第二戰場 以身爲餌第451章 坦誠布公 青山埋骨第203章 慈不掌兵 申儀出城第286章 當年千里 風起雲涌第306章 同御一馬 傳承不息第577章 前往上邽 帶漢還鄉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第171章 糜暘警陸 意欲抱殺(5000字!)第210章 天不祚爾 漢統斷絕第253章 優勢明顯 夏侯請戰第440章 執意出兵 神威再臨第584章 大才入網 孔明遺憾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427章 兵分兩路 交州兵至第六百九十九章 衣食共享 全國皆兵章推第246章 左將軍暘 夜論孫權第189章 殺身以報 申儀心思第442章 天下強軍 致命錯誤第381章 通敵賣國 成都沸騰第269章 天子擔憂 關羽教暘請假一天,調整心態第227章 訓斥諸將 緩兵之計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