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場外大援 弘農楊氏

花開兩端,各表一枝。

暫且不提糜暘想出何種對策,來應對郭淮的半渡而擊,就說被糜暘心心念唸的孟達,當下在何處呢?

或許就連糜暘也不會想到,當下孟達並不在武功縣內。

一心想要攀龍附鳳的孟達,深知富貴險中求的道理,所以在前段時間孟達就離開了武功縣。

而他的目的地,正是曹魏的國都洛陽!

正所謂最危險的地方,有時候往往最安全。

恐怕任曹丕想破腦袋也不會想到,他欲殺之而後快的孟達,竟會在不久前來到他的眼皮底下蹦躂。

別說曹丕不會想到,近些年閒居在府的楊彪,在得知孟達前來拜訪的消息後,連他都嚇了一跳。

得虧楊彪也是見過風浪的人。

孟達突然拜訪雖讓他吃驚,但終究沒有亂了手腳。

可哪怕出於先輩的一些淵源,讓楊彪選擇暫時收留孟達,但在孟達到達楊府的這數日來,楊彪爲了避嫌也一直未曾接見孟達。

連續數日的等待,讓急欲建功立業的孟達,心情變得愈加煩躁。

終於在今日一早用過餐食後,孟達再次向近日來一直負責“招待”他的楊囂提出了求見楊彪的請求。

楊囂是楊修的嫡長子,在當年楊修爲曹操所害後,加上楊彪年老,於是楊囂雖年紀不大,卻也漸漸成爲了楊府的主事人。

少年喪父的經歷,讓楊囂有着不符同齡人的成熟與老練。

聽到孟達的請求後,楊囂臉上並未浮現出明顯的拒絕之色。

他只是用婉轉的語言說道:“大父年老體衰,近年來時常臥病在牀,恐無法接見世叔。”

說完這番話後,楊囂的臉上還適時流露出悲傷的神色。

這神色好似象徵着,楊彪命不久矣了一般。

只是楊囂雖少年老成,但可惜他對面坐着的是比他更爲老道的孟達。

孟達用玩味的目光打量着楊囂。

他記得在他第一次提出類似的請求時,楊囂便是以這理由推脫。

而在後面幾日的請求中,楊囂推脫的理由更是一直沒變過。

若說楊囂第一次以這番說辭婉拒時,孟達心中還覺得有幾分可信,但現在孟達心中的那幾分可信,早就被內心中的強烈慾望所磨滅。

楊囂真以爲自己此番入洛陽,想的僅僅是以晚輩之禮拜問名滿天下的“楊公”嗎?

在注視楊囂許久後,孟達拾起一塊錦帕擦了擦嘴角,然後對着楊囂問道:

“建安二十四年時,公子應當是年方十五。

十五的年紀,足以讓公子記事,可建安二十四年距今不過短短六年時間,難道公子就忘記了殺父之仇嗎?”

孟達問這番話時,語氣中帶着些許長輩對晚輩的問責。

問責的語氣配上“殺父之仇”四個字,對楊囂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

幾乎是孟達話音剛落的那一刻,楊囂的臉色就頃刻間從溫和變爲陰沉。

在漢室統治天下的四百餘年來,“以孝治天下”的理念早已經深入人心。

對於尋常庶民來說,若有旁人敢辱及父母,他都可能暴起殺之泄憤,更何況從小受人倫大道教育長大的楊囂呢?

殺父之仇,楊囂怎麼會忘,又怎麼敢忘!

見孟達提起自己心中最不願回憶的往事,年輕的楊囂心中只感覺有着一股熱血在沸騰,他本來下意識就要用怒吼來表達他心中的憤怒。

但想起這幾年來楊彪的謹小慎微,想起這幾年來楊彪的諄諄教導,楊囂硬生生忍下了心中的這股衝動。

在耗費巨大的心力,讓自己的心情勉強鎮定之後,楊囂看向孟達的眼神早已經不復方纔的禮敬。

數日的拖延,終於讓孟達這位世叔開始圖窮匕見了嗎?

遭逢過大變的楊囂,不是容易哄騙的尋常世家子弟,他一早就猜出孟達冒險前來楊府的目的肯定不單純。

這也是這幾日他一直用虛言矇混的原因。

楊囂原本以爲同爲世家出身的孟達,在得知他的態度後最後會識趣的離去。

可沒想到的是,他的這位世叔比他想象的更爲“不知體統”。

既然孟達有圖窮匕見的意思了,那麼楊囂也不是那麼容易讓人拿捏的。

楊囂並未回答孟達的質問,他只是淡淡地說道:

“世叔今日在楊府,整個洛陽恐怕只有我與大父知道。”

楊囂在話語中雖還稱呼孟達爲世叔,可楊囂當下的語氣讓孟達明白了他話語中的深意。

他的行蹤目前只有楊囂與楊彪知道,那麼要是他突然消失了,那豈不是也不會有人聯想到楊囂與楊彪的身上嗎?

對於弘農楊氏這底蘊深厚的世家來說,他們想要一個人在他的府中無聲無息的消失,就像從來沒來過一般,是一件容易至極的事。

很明顯,楊囂是在隱晦地威脅孟達。

楊囂想的是孟達軟的不吃,那他就準備來硬的。

可惜楊囂在孟達面前還是顯得過於稚嫩了些。

聽完楊囂的威脅後,孟達的臉上並未流露驚慌之色。

他反而很是輕鬆地說道:“在我來洛陽之前,曾修書一封給我的主上告知我的去向。

在信中我曾稟明過主上,若我有一日無法再侍奉左右,那就必然是爲弘農楊氏所戕害。

另外我孟氏在扶風終究是有些人脈的,我在離開武功縣前,也曾告訴過一些好友,我將要去拜訪的是何人。

若是最後我沒有回到我主上的身邊,試問我的主上會怎麼想?

弘農楊氏,能承受得住我主上的怒火嗎?

或者說賢侄是否要賭一賭,在我沒有按期回到武功後,我的那些好友是否會向曹叡舉告我曾來你們府上拜訪的事呢?

以曹氏一族對弘農楊氏的忌憚,弘農楊氏又是否能挺過這次危機呢?”

孟達的每句話都落入了楊囂的耳中,而楊囂在聽完孟達的話後,他再也抑制不住內心的憤怒。

他的這位世叔,還真是會扯虎皮呀!

世人誰不知道,他的主上乃是那位糜大將軍,現在世人誰敢直面他的鋒芒?

至於孟達另外說的讓人舉告他來拜訪楊彪一事,在楊囂看來更是一個十分狠辣的手段。

以自己的生命設局,來硬要拖弘農楊氏下水,他的這位世叔就像是一條瘋狗。

楊囂直接拍案而起,對着孟達怒目而視道:

“弘農楊氏與扶風孟氏交好已有上百年,弘農楊氏從無對不起過扶風孟氏過,世叔何必要如此處心積慮陷害我楊氏一門!”

楊囂的憤怒只是讓孟達斜了一眼,他動彈都懶得動彈一下。

別看孟達在糜暘面前被治的服服帖帖的,可也只是在糜暘面前而已。

楊囂什麼檔次,他的言語哪裡能擾亂到孟達的心神。

在楊囂宣泄完心中的怒火後,孟達又重複了一遍他的請求:

“帶我見到楊公,我方纔所說的一切就都不會發生。”

說完這句話後,孟達就直接閉目沉思起來。

孟達知道楊囂肯定會沉不住氣的。

果不其然孟達還未沉思多久,一聲無奈的嘆息就從楊囂的口中發出:

“大父已經不理世事許久,爲何還要重新將他拖入這渾濁的世間呢?”

楊囂的這聲嘆息,代表着他已經不像之前那般堅持。

意識到這一點的孟達,立刻睜開眼睛趁熱打鐵說道:“殺子,殺父之仇,難道楊公與賢侄就真的都能忘記嗎?”

孟達的話像是有魔力一般,在這一刻終於敲開了楊囂的心扉。

或許是想報殺父之仇,或許是想不讓孟達的陰謀得逞,楊囂最後做出了妥協。

“世,世叔,請跟我來吧。”

聽到楊囂的這句話後,孟達心中大喜。

可他臉上卻保持着一副如常的神色,起身跟在楊囂的身後朝着一處庭院走去。

楊彪居住的庭院,其實離孟達居住的院落並不遠。

在跟着楊囂度過幾處迴廊之後,孟達來到了楊彪居住的庭院之外。

隨後楊囂便讓孟達在外等待,他自己先進去通稟。

在楊囂進入庭院內沒有多久,孟達就等到了楊囂的歸來。

回來楊囂的臉上帶着慚愧之色,想來剛剛應該是被楊彪訓斥了。

可楊囂最後還是帶着孟達進入了庭院內。

在剛剛踏過庭院之內後,孟達一眼就看見了一位躺在躺椅上的老者。

只見那位老者鬚髮皆白,臉上溝壑縱橫,這一切都象徵着這位老者,已經處於十分高齡的狀態。

在當世處於如此高齡的老者,可以說是隨時都可能去世。

但面對這位隨時都可能去世的老者時,孟達卻下意識地收起了他心中的傲慢。

孟達彎曲着身體,小步趨行着朝着那位老者走去。

在朝老者走去的時候,孟達的心中不斷回想着這位老者的身份。

“弘農楊氏,四世三公!”

“歷任中外,人臣之巔!”

“門生故吏,遍佈天下!”

一句句形容,都代表着他眼前這位名爲楊彪的老者,在天下間擁有着怎麼樣的能量,哪怕他當下垂垂老矣。

想想當年同爲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吧。

雖說孟達也是扶風名門的子弟,可縱算他的父親在世,遇到楊彪時恐怕也要向他行禮。

因爲在世人之中,世家也是有分等級的。

弘農楊氏與汝南袁氏,便是世人心中無可爭議的,那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世家!

弘農楊氏百年積累的門楣威望,讓孟達在來到楊彪身前後,心中不免重重的提了一口氣。

在提起心中的這口氣後,孟達十分恭敬地對着眼前這位老者深深行了一禮:

“晚輩孟達,拜見楊公。”

悠閒地躺在躺椅上的楊彪,似是才察覺到孟達的到來,他慢慢睜開渾濁的眼睛,看了一眼站在身前的孟達。

數年的時間,不足以讓孟達重新長出飄逸的長髮。

在看到孟達頭上那明顯過短的頭髮後,楊彪的鼻間重重地發出了一聲冷哼: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你卻爲功名而削髮誘敵,扶風孟氏的家風便是如此嗎?”

楊彪的言語之間,帶着很明顯的不滿。

只是性格一向驕橫的孟達,在聽到楊彪對他的嘲問後,他的心中卻不敢升起半點不滿。

一部分原因是孟達出於對楊彪的敬重,另一部分原因也是出於他此番前來的目的。

“忠孝二字,乃是人倫大道。

然忠在孝前,達之所爲雖有違孝道,卻無愧忠之一字。”

孟達的解釋,讓楊彪的臉色好了些。

“當年你爲伱的主上糜暘斷髮誘敵,今日你不顧危險深入洛陽前來拜訪於我,想來爲的也是糜暘吧。”

楊彪篤定地說出了這句話,而面對楊彪的這句話,孟達也並沒有再隱瞞真實目的的意思。

“今我皇漢大軍壓境,克復長安計日可待。

值此風雲變幻之際,達願邀楊公與我一同共謀大事!”

在說這句話時,孟達大着膽子微微擡頭看向了楊彪。

孟達本希望從楊彪的臉上看出意動之色,可惜他看到的始終是一副古井無波的神色。

或許對旁人來說,高官厚祿是打動他們的上佳誘惑。

但對楊彪來說,高官厚祿只要他想,只是唾手可得之物而已。

“你方纔對囂兒說的話,吾都知道了。

只是你能欺瞞的了囂兒,卻不能欺瞞得了吾。

吾弘農楊氏在世間有怎樣的聲望,這是你心知肚明的事。

糜暘有超世之資,他想要當匡扶漢室的英雄,有此志向的他是不會因爲你一人,而對吾弘農楊氏下手的。

至於你說的讓扶風世家舉告一事。”

說到這滿臉皺紋的楊彪,臉上流露了一些不以爲意的笑意。

“在關中,吾不認爲會有世家敢舉告吾楊氏一門!”

楊彪說這句話時,身上爆發出一股強大的自信。

楊彪能有這番自信,不是他妄自尊大,他只是在闡述一個事實。

天下世家不少,可基本遵循着一個規律,那便是會以地域來劃分相應的世家利益集團。

而在以關中爲基本盤的關西世家集團中,弘農楊氏有着如首領一般的地位。

這種地位,是經過史書認證的。

楊彪的曾祖父楊震,曾有過一個非常響亮的名號——“關西孔子”!

孔子在儒家士人心中的地位不必說,而關西士人能將楊震比作“關西孔子”,這足以體現楊震當年在關西有着怎樣的聲望。

而那巨大的聲望在經過上百年的沉澱後不僅沒有消失,反而隨着弘農楊氏的發展,早已深入關西每位士子的心中。

以當下的情況來說,將弘農楊氏稱之爲關西世家的執牛耳者絕對不爲過。

既然如此,楊彪會擔心扶風世家舉告他嗎?

而就在楊彪的那句話落下之後,庭院之中登時閃現出數十位護衛,將孟達給團團包圍了起來。

這突如其來的一幕,嚇得孟達愕然失色。

但就在包圍上來的護衛要帶走孟達的時候,情急之下的孟達破罐子破摔,對着楊彪喊道:

“設使地下有靈,德祖若問‘我仇可報?’,楊公將何辭以答!

再設使地下有靈,楊氏先祖若問“吾等關西世家如何”,楊公又何辭以答!”

孟達的兩句高喊,宛若兩把尖刀一般插入了楊彪的心中。

下一刻楊彪佝僂的手陡然爆發出巨大的力量,緊緊握住了躺椅的把手。

何辭以答?

他無言以對呀!

第336章 一勝一敗 張溫到來第93章 就是出兵幹(求追讀!求票!)第578章 非死不退 劍履上殿推兩本書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358章 棄市震懾 馬謖阻奏第179章 虎賁校尉 劉禪心思第374章 火燒塢壁 梁州大變第333章 隨軍南下 交換日子第247章 天子有難 臥龍出聲第520章 當頭棒喝 不按章法第198章 殺伐祥瑞 今日獵狐第546章 街亭守備 料敵於先作者的話,請進來觀看第六百八十七章 敲打劉封 誓殺吳狗第242章 順天行誅 遍觀戰報第118章 火燒公安 (十更,求首訂!)第416章 驚弓之馬 糜暘引誘第125章 張昭謀國 孫權入荊(5000字!求票,第36章 麋鹿破槽第593章 郭淮計策 聯吳抗漢第419章 公安舊人 老而不死第183章 治政六術 是否佳徒第161章 那年初見 攔馬自薦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638章 姜維定計 潼關告破第626章 忠臣多多 楊儀咆哮第391章 風雨將來 陣陣悲泣第489章 曹真咆哮 劉曄黯然第191章 河谷練兵 笑裡藏刀第312章 桃花劍舞 一眼千年第467章 置之死地 自有風骨第112章 刀兵圍府 (十更,求首訂!)第153章 劉備應約 二王相會第241章 陸續撤軍 董允失態第507章 親征關中 二吐鮮血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361章 雖強必戮 開府治事第81章 先破鹿鳴,再梟羽首 (求追讀)第613章 最後一步 張郃詭計第331章 不斷討好 嚴詞警告第160章 士載之恨 漢水交接(求追讀,衝精品第567章 三人密謀 請敵赴死第49章 徐晃,來了(求追讀,求票)第192章 申耽猜想 大軍編制第117章 請君入甕 (十更,求首訂!)第583章 連殺敵將 趙雲神威第342章 虛實相封 伐吳前奏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章推第143章 雙壁合兵 十萬俱滅(5000字!)第207章 子午奇謀 不歡而散第322章 又愛又忌 何人鎮宛第270章 張遼心思 三拜問安第37章 魏王吐血第654章 滑稽稱帝 請殺孫權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172章 恪之心思 鄧芝威脅第205章 窮途末路 坐血拜謝第661章 劉曄悲喊 元旦終至第641章 內裡赤紅 丕之末日第651章 逃難之馬 孫問荊州第26章 早知道不去公安了各位書友,新春快樂第609章 棄械跪伏 曹真之死第94章 三日已過 (四更求追讀!不要養啦!第450章 謀攻祁山 吳懿憤慨第426章 邛都陷落 孟獲臣服第571章 盪滌污穢 只爭朝夕第六百九十四章 姜維跨步 追求幸福第502章 萬鈞漢水 齊灌魏營第597章 驚人喜訊 世家鐵拳第646章 防備江東 提議封王第422章 多智雍闓 上元夜襲第102章 孫權要睡不着了(再來追讀!)第417章 各取所需 糧草危機第90章 太子四友(四更求追讀!)第18章 荊州不能丟第449章 呂乂提醒 武街失陷第254章 老臣文和 關羽集將第202章 文長心思 無畏丁奉第501章 兩軍會師 死戰如雷第六百九十二章 以此爲樂 敢爲前驅第151章 劉封生死 曹仁之憂第89章 糜芳的進擊(四更求追讀)第456章 不顧一切 速援陽平第630章 後發制人 出兵追擊第296章 玄色洪流 西涼鐵騎第181章 禁軍在手 家人提點第266章 宗親無用 另擇大將第676章 全城悲痛 上定廟號第627章 伏擊魏軍 日月重開第665章 跪地千世 遺臭萬年推書《三國之銀狐》推書《三國之銀狐》第235章 岌岌可危 司馬挫敗第531章 明光熠熠 漢胡重沓第409章 全境皆叛 葛公定策第636章 夏侯黯然 朱靈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