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

“信而有徵,我等親眼所見。範金生引漢軍入城,若非我等察覺離城而去,早爲其所害。”

範旃控制扶南王都後,便將原本忠於範蔓的貴族全部殺害,賜封了追隨自己的那批人。不過範旃掌權也沒多久,掌權後也沒有完全清洗舊有勢力。範金生在王都前一亮相,便有人在城內響應,海軍輕鬆入城。

“漢軍幾何?”

“有數千上萬之衆!”爲了推卸責任,這些人誇大其詞。

範旃一想不對,賈壹說漢軍也就幾百人,範金生也被燒死,如今漢軍勢衆,範金生也沒死,肯定是賈壹欺騙了自己。範旃怒火中燒,率軍直奔賈壹前軍。

“賈壹,漢軍攻奪王都,範金生亦未死,汝有何話說?”

計策完美進行,賈壹不用說什麼,也不想多說,他抽刀直接率衆攻擊範旃。範旃沒想到賈壹當場發難,手下的侍衛根本不是賈壹身邊海軍的對手。不一會賈壹殺到範旃近前,一刀梟首。範旃到死,兩方的士兵也沒反應過來。

變故徒生,不只是誰帶頭下,兩方士兵拔刀對峙。

賈壹說道:“正所謂,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我早知範旃會對我下手,範氏王位篡奪而來,必防篡位之臣。範金生已據王都,若有願回王都者,我不強留;若懼不得保全者,可隨我走。”

有海軍的震懾,範旃部下不敢對賈壹動手,賈壹所統的前軍也害怕範金生秋後算賬大都隨賈壹一起離開,賈壹有這樣的號召力,離不開他的銀彈攻勢。範旃攻下王都,修繕城防、抄略富戶,都是賈壹負責,同樣上下其手,得到的錢財全被賈壹賞賜給了將士。

跟隨賈壹可以得實惠,回頭生死不知,那些士兵當然和賈壹離開。

有離開的也會有回頭的,而且人還不少,不過他們更慘,呂蒙怎麼可能讓這些人重新聚攏在範金生身邊。他以亂軍攻城爲名,驅兵進攻這些人。範金生也不知道範旃死了,也認爲這些士兵是範旃派回來爭奪王都的,還千恩萬謝呂蒙仗義相助。

兩軍相遇結果顯而易見,毫無防備的範旃士兵被海軍大肆斬殺,這時候範旃士兵之中有人喊範金生要殺光他們報仇,不如投奔賈壹,這人的話給了範旃士兵主心骨,他們紛紛西逃,陸續追上賈壹部隊。

賈壹部隊越來越多,軍中的糧草不足,他便遊蕩在扶南西境,威逼各地民衆再交稅糧。這些民衆哪還有稅糧,賈壹得不到想要的,就驅兵掠奪。民衆沒了生存糧食,賈壹再鼓動一番,這些民衆便被賈壹裹挾了。

賈壹所過之處全是殘垣斷壁,飢餓、疾病等兵災伴生災害讓扶南人口大減,但這人口減少的十分詭異,男性和老人死的最多,婦女和兒童反倒能夠生存,這便是賈壹特別規劃的結果。

掠奪來的糧食都是賈壹和海軍在分配,家屬營的人名義上分的糧少,其實很多,加上家屬營的人不需要勞作和征戰,活下來很多人。

“呂將軍,賈壹亂賊,致使扶南大難,萬望大漢援手,我必當結草銜環,扶南亦當以大漢惟命是從。”

“此事本將自不會坐視不理,國主(得知範蔓死後倉促繼位)可與我等同往討賊。”

“故所願也,不敢請耳。”

接着便是賈壹東奔西逃,呂蒙圍追堵截,但賈壹總能化險爲夷,而扶南西境從北到南全都被禍害一空,甚至西南方的金鄰國也遭了秧。

“大王(賈壹適時自封扶南大王),此乃金鄰國國主之首。”攻下金鄰國王都,賈壹知道扶南戰略可以結束了。

賈壹找到了一處山谷,向一手提拔的那些扶南將領說道:“此山谷險峻,正可伏擊漢軍,此前我等東奔西逃,而今我軍殺個回馬槍,漢軍必然無備。”

“大王英明!”賈壹提拔上來的自然是一羣應聲蟲,多次沒有讓漢軍追上大部隊也讓士兵相信賈壹的話,安心聽從他的指揮,埋伏在山谷之中。

已收到密信的呂蒙率衆來到山谷外,都沒讓斥候偵查便踏入山谷之中。

看到海軍剛進入一些先頭部隊,賈壹就下令扶南士兵進攻。這些人哪裡知道伏兵的時機,見到漢軍入山谷便以爲賈壹說的伏兵之計成功了。

半山腰的扶南士兵衝下山崖後,埋伏在更高處的衆多海軍(早就偷偷混入扶南軍中)扯下外罩露出了內裡的海軍軍裝,將扶南士兵反包圍起來。

扶南士兵殺到山谷之中的海軍陣前,被海軍強硬阻擊,頃刻間前軍死傷大半。已成爲烏合之衆的扶南士兵想要調頭逃跑已經沒有機會了。願意投降的,海軍留了一命,但凡有反抗的,全部被殺。

這一戰扶南士兵全軍覆沒,只留下沒有參戰的家屬營完好無損,最重要的是範金生也死了。

範金生爲了彰顯自己的正統地位一直穿着扶南國王的禮服,也可以說海軍特意不給範金生預備鎧甲,他只能這麼穿。

這次山谷作戰,不知道從哪裡飛來一箭,正中範金生面門,他倒撞馬下,當場死亡。

至此,林邑國、扶南國甚至金鄰國原有的秩序全部打爛,基層和上層統治階層全部喪失,海軍以範金生簽署的稅收文件爲名,代管扶南國和金鄰國政務(林邑國改名象林縣,劃歸交州管轄)。

如此高強度的戰亂也讓扶南國和金鄰國百姓怕了,海軍前期的以工代賑讓這些百姓安定了下來。當然也有漏網之魚不死心,但這些後續工作就不是海軍的任務了,海軍將兩地正式轉交給國內來的一些原豪強、士人。

陸遜說道:“公紀(陸績),緣何至此?”

陸績尷尬地笑道:“我以向陛下求取扶南之地。”

“扶南方定,尚不知其地若何,公紀爲何如此之急。”陸遜參加海軍南征也是有自己的私心,他想就近觀察海外哪一塊土地富庶、容易發展,臨行時還特意關照陸績不用急着向劉備索要當年的承諾。

看着陸績的表情,陸遜感覺不對,沉聲問道:“請公紀實言相告,此事舉足輕重。”

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四百零七章 零傷亡震世第九十四章 白馬消亡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三百八十九章 扶南攻略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二百三十章 江東決戰起第三百七十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一百三十七章 文丑之死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二章 錢糧滿倉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九章 千里奔襲第一百三十一章 廣陵之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二百九十六章 夏侯淵又劫糧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六十章 亞歷山大之死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二十五章 身毒西北形勢第三百六十章 如魚得水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十五章 爲禍一方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四百六十三章 永理會師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一百七十七章 烏丸平第四百五十九章 火神谷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三百一十三章 大勝曹操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二十八章 蒸汽機改良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一百七十一章 袁紹死第二百三十三章 精銳盡喪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三百三十二章 長安之戰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三十五章 劫糧第六十六章 陳宮叛曹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