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七章 鄧芝出使西域

漢歷412年,鄧芝爲主使、闞澤爲副使奉詔出使西域,隨行有千人護衛隊(出身陸軍涼州軍),不用一個月就到達了西域。

行軍如此快速,仰仗的就是水泥路和新式四輪馬車。老式四輪馬車用板簧避震,即便是水泥路也有些顛簸。隨着冶金科技的進步,加上劉備的提醒,壓縮彈簧得到發展,使得四輪馬車更加平穩。

鄧芝他們西去時,涼州正在建造第二、第三條州郡馬路,還在不遠處修建馳道(就是鐵路)。

敦煌太守馬艾派郡中功曹張恭爲嚮導,引鄧芝一行人先往西域長史府(原樓蘭城),這裡由漢軍管轄,居民的生活習俗也以漢朝爲主。因爲漢朝對西域掌控力的降低,西域長史府很長時間以來就是當地人推舉有名望的人擔任西域長史。

與西域長史瞭解了一些西域近況後,鄧芝一行人又向戊己校尉府進發。戊己校尉府(WLMQ東南方)臨近車師、焉耆,是西域東部相對興盛的地區,而且兩國也近,鄧芝準備先從這兩國打開局面。

衆人來到戊己校尉府,因爲同樣的原因,戊己校尉也已經沒有了,府中事務是衆人協商共管。

戊己校尉府常年沒有收到國內的重要指示,已經漸漸放低了各國的情報偵查,最主要沒資源再給軍事行動。不過這幾年與車師國互通有無時,也可能以前車師國是西域長史府屬國對他們很有好感,關係不錯。

鄧芝休息了幾天,正式出使車師國。車師國分前後兩部,鄧芝先到了車師前部。前部國王對鄧芝來訪特別重視,尤其是他聽聞劉備登基,原本就準備來年遣使上貢的,他將鄧芝安排在城中休息,自己齋戒沐浴,準備翌日和鄧芝見面。

“鄧郎中,我等於城中探得一情回報郎中。”

“何事?”

“我等探知此城中有一處皆爲匈奴人所據,且問詢城中百姓,言車師國前部、後部皆有匈奴定居。”

“汝等之意,車師國爲匈奴所掌控。”

“不無可能。”

“我道緣何我大漢出使,車師國主竟然不見。”

“鄧郎中,我等該當如何?”

鄧芝踱步思考一會,說道:“可知班仲升故事?”

“班仲升爲我大漢英靈碑名臣,我等自然知曉。”

大漢英靈碑是劉備在雒陽皇宮正前方建造的一座巨型紀念碑,爲了建造這座英靈碑,劉備讓各地人尋找,終於找到一塊長十幾米、寬五米的石料。這塊石料通體雪白,劉備稱之爲漢白玉。

英靈碑設立後,劉備命工匠將漢朝建立以來對大漢有着傑出貢獻的文武大臣刻名其上,還下詔清明節天子會親往祭拜。英靈碑最前面的是漢初三傑加十八侯(蕭何重複),韓信有名在列也給追隨劉備的衆文武發放了一個信號,他不是一個擅殺功臣的帝王。

班超,字仲升,扶風人。作爲東漢有名的軍事、外交家,對東漢掌控西域做出了傑出貢獻,更不用說他貢獻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投筆從戎”等多個典故,他的名字當然在英靈碑之上。

隨鄧芝出使的衆人,做足了前期工作,各種現有資料、前人的應對措施也一一銘記在心。

鄧芝還視一圈,衆人全都神色堅定地看着他,他抽刀在手,帶頭走出住所,隨行漢軍也緊隨其後。

兩國敵對,都想拉攏第三方,怎麼樣才能確保拉攏成功,班超給出了一條可行的辦法,殺了敵方外交使團。顯然鄧芝準備參照班超,再來一次硬核外交。

夜黑風高,大漢使團離匈奴聚集地也不遠,鄧芝一行人很快將這裡包圍,衆人約定舉火爲號,四周一起放火,令匈奴人驚懼,而後驅趕到一起一併殲滅。

“鄧郎中,此間匈奴人並無防備,四周皆是帳篷,亦無外圍。”

匈奴人雖然脫離草原居住,他們還是習慣居住在帳篷裡,此時他們在城中,還是一個個帳篷,也因爲在城中自認爲安全,帳篷外圍也沒有柵欄和哨探等防護措施。

“時辰一到,即刻進攻。”

“是!”

此間部落的首領這天正好吃了一頓好的,半夜撐得睡不着就出來溜達溜達。斥候正要射殺,鄧芝一眼看出首領穿着的不同,準備抓個口舌,他親自率衆將首領包圍。

首領看清漢軍裝束先是一愣,然後他就跪了,沒有一絲猶豫,並焦急地喊道:“漢使切莫動手,我等無害!我等無害!”

“汝乃何人?”

“我爲匈奴呼衍王。”呼衍王又強調道,“漢使切莫動手!”

大漢國內對西域的記載,最後一件事就是匈奴呼衍王攻破伊吾司馬毛愷所部兵將,圍攻伊吾屯城,因爲敦煌太守司馬達救援,引兵退去。

呼衍王的身份讓鄧芝高看了幾分,問道:“營中兵將幾何?”

“營中無有兵將,我等已投車師前部。”呼衍王說道,“我等絕非有與漢朝奪西域之意。”

班超在西域的影響力太大了,他的事蹟廣爲流傳,同爲匈奴人,呼衍王自然知道班超出使時的舉動,他一見鄧芝就明白他的想法,所以立馬下跪求情。

情報不足讓鄧芝犯了慣性思維錯誤,還把匈奴當成西域的大害,其實西域在漢朝撤離西域後依然到漢朝朝貢就是一個很明顯的信號,匈奴勢微,根本不能掌控西域。

其實北匈奴所部大部分都已經西遷,留下少數族羣也與西域合併,堅持在最後崗位的北匈奴部落就是呼衍王的這支部落。

原本他們在車師後部北方草原生活地好好的,沒想到接連受到鮮卑多次入侵,終於扛不住了,一路南逃投奔車師前部國主,前部國主撤去北匈奴刀兵,允許他們在當地生活。

鮮卑出兵搶奪北匈奴也是沒有辦法,馬超所部涼州軍在帶路黨禿髮鮮卑的指引下將河西鮮卑打得東躲西藏,惶惶不可終日。河西鮮卑生活不下去,只能搶劫西面的鮮卑,西面的鮮卑也只能搶劫更窮的北匈奴補充物資。

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五十八章 襄陽城破第四十五章 白手起家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二十九章 連環計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分兵劫糧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四百零一章 戰略等待第三百四十三章 兩路勝第二百二十五章 巴州定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四十五章 劉方策劃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二百六十七章 鞭撻士卒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一百三十六章 劉備之謀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一百六十六章 袁紹再起兵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八十三章 呂布入豫州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三百二十二章 再戰涼州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三百八十六章 扶南與鮮卑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二百九十八章 戰船突現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三百四十二章 詐降計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一百零三章 衆叛親離第二百七十八章 諸葛取蜀中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三百零五章 許都之襲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五十八章 公孫瓚奪幽州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一百九十五章 張遼威名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三百四十九章 先下一城第三百六十六章 萬民之怒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一十八章 雙方驚詫第二百五十六章 陸遜獻城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二百八十三章 樊阿南下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三百六十九章 雒陽攻取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一百七十五章 攻烏丸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三十六章 漢紙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三百五十三章 曹軍出擊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一百四十五章 攻城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