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

劉備說道:“西域關乎大漢民生絕不可失,我大漢方平戰亂,將士精銳,區區二十萬烏合之衆必定手到擒來。”

“陛下所言甚是,諸侯百萬大軍我等尚且不懼,何況二十萬乎!”關羽說道,“臣願提虎狼之師平賊滅寇,佑我國邦。”

“雲長,小輩求戰心切,當先令彼往戰,若事有不濟再發大軍不遲。”

諸葛亮說道:“陛下曾言:‘獅子搏兔尚用全力’,而今敵情不明怎可輕敵,西域千里之遙,騎兵轉運所耗甚大,臣頗善陸戰,願提三萬兵西征,必奏凱而還。”

“孔明之才朕深知,然此戰朕早有決斷。”劉備說道,“朕有二子,雖長於亂世卻未經戰陣,此戰可由二子領軍前往,再着數將輔之。”

張飛說道:“陛下,臣子苞頗有武藝,願保皇子往戰西域。”

劉備制止了關羽爲關平請戰,說道:“神機營已訓練多時,此時正可爲戰。”

陳羣說道:“神機營惟有兩千人,怎可敵二十萬之衆,陛下不可輕敵,挫動我大漢士氣得不償失。且皇子皆上陣,不可不慎。”

看着一羣勸誡自己的大臣,劉備說道:“天下承平乎,衆卿有多時未曾入軍營?”

被劉備說了一通,有些冷場,張飛笑道:“陛下,三弟我常年夜宿軍營。”

有張飛插科打諢,衆人面上好看了許多,劉備繼續說道:“朕常言不可輕視工匠,大漢戰亂方平便有如斯發展,工匠功不可沒。衆卿可隨朕往神機營一行,再議其他。”

“是!”

神機營一行讓衆人大開眼界,感嘆如果神機營早出現幾年,他們這些大將都不能衝鋒陷陣了。

“槍炮雖利,然轉向遲緩,射擊所需時長,騎兵機動可破之,陛下不可不防。”諸葛亮很快找出神機營的缺點。

劉備說道:“神機營爲前攻主力,仍需騎兵配合不可獨戰。”只要機槍沒有發明出來,騎兵都是戰場上的絕對戰力。

衆人回到皇宮,劉備說道:“我意調孟起所部涼州一軍往助戰,再調魏延、雷銅、吳蘭所部八陣軍與神機營爲正面主力,可得全勝。”

諸葛亮的八陣在步戰中威力非凡(只限平地),受到劉備廣泛推廣,在敵人還沒有裝備大規模槍炮的時代,八陣還是很不錯的應敵戰陣。

魏延所部八陣一共有五軍,只調了其中兩軍,加上馬超那裡一軍,神機營兩千人,劉備還特意調了傅彤和兩千虎賁衛(劉備親衛轉化)專門保護劉封和劉禪,此次出兵西域共有一萬六千人。

出兵西域路途遙遠,輜重耗費嚴重,要不是貴霜帝國二十萬人很咋呼,也不能確定神機營的真實戰力,劉備都不準備派那麼多人。爲了子孫後代的長治久安,劉備有意識地開始減少甚至不使用編輯。

“父皇喚兒臣不知有何吩咐?”

“我(漢朝皇帝平日裡也說我,朕太官方了不利於父子交流感情)常言,爲帝者需掌軍權與財權,而以軍權爲重。”劉備問道,“現在可知我喚爾等前來所爲何事?”

劉封、劉禪對視一眼,劉封說道:“父皇可要兒臣領軍出征?”

“然也。”劉備說道,“據西域可得大利,而今貴霜等國聯軍二十萬來襲。我欲遣軍萬六千人往,爾等可敢出戰?”

劉禪說道:“願爲父皇分憂!”

劉封問道:“神機營可曾出戰?”爲今後兒子掌軍權,火器的發展劉備全程讓幾個兒子參與,可以說他們是第一批鑽研火器戰術戰法的人。

“怎的,神機營不戰,汝便不敢戰乎?”劉備特意詐了劉封一下。

“神機營戰否關乎戰略戰術,必要先知。神機營戰,兒臣請全殲來犯之敵;神機營不戰,兒臣請力退東向之軍。”劉封說道,“神機營新創,雖有演習然未可知其真實戰力,望父皇遣神機營往西域,一觀其成敗。”

“汝所言不差,神機營確實在列。此戰關乎大漢國家大略,爾等需仔細應敵。”劉備拍了拍兩人說道,“將遠征西域,爾等當與母親拜別。”

“是,父皇!”

兩人走時,劉備又說道:“若事有不濟,亦不可強求。絕不可逞匹夫之勇,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

“謹遵父皇教誨!”

姑臧縣(武威郡治所)

馬超說道:“西域有險,涼州相近,怎得陛下只令我涼州出一軍,反而從關中抽三軍至。”

馬岱說道:“據聞大皇子、二皇子皆在軍中,會否陛下以爲我等不能護皇子周全,故而令虎賁衛出戰。”

“敵軍詳情已由繡衣衛傳回,其大軍整頓數月尚不曾出國境,軍中甲士亦不多,如何是我涼州軍敵手,陛下多慮耳。”

“我兒不可猖狂,陛下自有決斷。”馬騰先教訓了一番,又和聲細語說道,“據聞陛下有意丈量新軍神機營戰力,故而如此。”

“是,父親教訓的是。”

馬超最初十分高傲,以爲憑藉自己的勇猛便能傲視羣雄,結果被現實狠狠地打擊了一番。尤其是涼州一戰,被諸葛亮正面擊敗,讓他在劉備軍序列很長時間擡不起頭來。加上他前期不顧親身父親死活的舉動,就是涼州軍內部都得不到支持。

大漢以孝治天下,周圍的所有人都講孝道,馬超也不得不屈服,磨平了棱角,這讓他一度很抑鬱。幸得馬岱開導和勸誡,馬超重新振作起來。在劉備登基封賞衆臣時,馬超主動將大部分功勞讓與馬騰,這才使得沒參加多少大戰的馬騰官位比馬超整整高一品。

馬超這個舉動效果很明顯,改善了自身在衆人眼中不孝的形象。之後進攻河西鮮卑的征戰中,馬超也以馬騰指揮的名義作戰,將功勞分與馬騰一份。在家族內部,馬超向馬騰承諾,不會覬覦幾個弟弟繼承馬騰的爵位,他會自己爭奪功勞。

多管齊下,馬騰又想起馬超的好,對馬超有了改觀。馬超帶領涼州軍連戰連勝,不侵佔將士功勞,心念將士生死,最終取得涼州軍的信任。

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三十七章 截擊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二百五十三章 陸遜之謀第二百二十三章 圍城打援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二百七十九章 吳懿兵敗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九十六章 陳宮大略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四百四十七章 安息羅馬合約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六十章 二虎競食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七十三章 毒計第三百五十九章 街亭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三百零四章 斷糧之危第一百一十章 周逵第三百五十六章 傷筋動骨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一百六十九章 趙、太史至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七十五章 皇叔第二百四十九章 軻比能敗逃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二百五十七章 孫紹的野望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七章 初戰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一百五十九章 夏侯氏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二百二十章 詐降第三百九十三章 扶南內亂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三百七十六章 巴蜀投降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一百四十四章 疲於奔命第十九章 虎牢關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三百二十四章 李樂之難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八十八章 高歌猛進第四百六十四章 小亞細亞之戰第二百七十七章 治河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四百二十二章 金蝦港第三章 駿馬成羣第二百五十九章 孫權投降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百九十一章 賈壹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四百五十八章 羅馬分裂第二百八十六章 大戰再起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三百九十五章 飛速發展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