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

爲了促進農民的積極性,也爲了解決國內錢荒的問題,劉備定下兩條紅線後(糧價太高,兌糧處會放低價糧;糧價太低,兌糧處會大肆收糧),放開了糧草一石三百錢的死價格。

同時配合合金銅幣、銀幣、金幣,發行以“內務部優惠券”爲基礎製造的紙幣。說是紙幣,其實它的主材料是麻,次料是木,加上三張壓合一張的技巧,增加了許多跨時代的防僞辦法。由於技術的限制,這種紙幣很大,基本都是大宗交易才使用到,普通買賣還是三種硬幣爲主。

瞭解完國內的情況,陸遜心中分家的想法越來越高。

“伯言!伯言!”門外呂蒙和管統一起來到,“哦,公紀亦在,可曾打擾?”

“我兄弟二人只是聊些家常,言入駐扶南之事。”

“我說怎得有如斯多江東之人至此。”呂蒙說道,“扶南雖有良田,然此地礦產不多,伯言何必如此急切?”

陸遜只是笑笑不說話,呂蒙也不想多問,轉移話題道:“伯言,我與你引見一人。”

“參謀!”

“莫非?”

“正是賈大王,賈將軍。”

賈壹趕忙說道:“我乃繡衣衛區區一小卒,不敢擔將軍重誇。”

“繡衣衛果真藏虎臥龍,如此連環之計賈壯士無半點疏漏,讓人歎爲觀止。”呂蒙說道,“我知賈壹非壯士真名,壯士可願投我海軍,我當保舉壯士校尉之職。”

聽呂蒙光天化日挖牆腳,賈壹笑着後退一步,而隨海軍一起來的繡衣衛隊長上前說道:“密探情報惟有陛下和繡衣衛長官可知,呂將軍若入我繡衣衛,必爲繡衣衛副官之一。”

隊長的意思,呂蒙要想知道繡衣衛具體情報需要先跳槽到繡衣衛。呂蒙看賈壹一副自信的表情,估摸着他的等級可能還不只校尉,和他們寒暄了幾句就結束了這個話題。

陸遜說道:“將軍,扶南既下當先獻捷天子,而後再議其他。”

“善!”

報捷的人走後,張昭的兒子張承帶着一羣二代開始着手處理扶南。中南半島三國戰亂來得快去得也快,強度雖然烈,但對良田沒多大影響。

這羣人出發前,劉備知道扶南的土地肯定比他們所有的土地大,便下詔給這羣人優惠,可以將扶南攻略下來的土地一併治理,但多餘的土地需要上繳百分之五十的稅收(主要田稅,商稅有另外的關稅,主有土地的百分之十不變)。

嚴畯說道:“仲嗣(張承),子布先生可有治扶南決策。”

張承雖然是二代,可年齡和諸葛瑾、步騭、嚴畯等差不多,和他們都是朋友,還娶了諸葛瑾長女爲妻。這次來扶南的先頭部隊,基本是二代,一代在江東看本家,但也有嚴畯這樣本身就不那麼興盛或者自身謹慎的勢力,一代自己來了。

張承說道:“我父不明扶南並無大略,然陛下有言:‘欲亡其國,必先亡其史,欲滅其族,必先滅其文化’,我等可照陛下之言行事,可得奇效。”

嚴畯明白劉備這兩句話的意思,但不明白怎麼施行,向張承詢問,張承說道:“可知‘焚書坑儒’?”

“仲嗣之意……”張承點了點頭。

之後一段時間,張承等人以書籍換糧的政策將扶南國境內百姓家中爲數不多的書籍搜掠一空(大部分在王都,已經燒了),等估摸着差不多了,便開始以各種理由斬殺扶南能書寫文字的“文人”。

其實這些人已經不多了,賈壹是知道怎麼整治這些小國的,賈壹大軍西進的時候,殺的最多的就是這類人。

之後便開始推廣漢字,而且只教說不教寫,爲了方便管理,也爲了給扶南人積極性,張承等人找出一些十分順從的人,教了讀寫,讓他們管理下面的百姓。同時承諾一家上交的稅收達到一定份額就可以上學(沒有一點差錯也需要百多年,五代人的努力),對大漢有突出貢獻的人還能授予大漢之民的身份。

扶南改造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海軍又開始打探周邊國家的情況。

雒陽

扶南捷報傳回的時候,西域的求援令也同時到達了。

劉備說道:“伯苗回報,河西鮮卑集烏孫、疏勒等西域大國,並貴霜帝國,共計二十餘萬大軍出兵東向,于闐、焉耆、龜茲、車師等請我大漢發兵救援。衆卿以爲如何?”

劉備一直以爲西域早早就脫離了東漢掌控,其實不然,東漢勢力雖然撤離了西域,但西域長史府一直存在,官兵在當地屯田安家,實際上已經融入西域。

東漢將大軍撤離西域不久,匈奴的勢力也大不如前,實際上西域東部地區都是各國自掌國事,但東部各國也沒有就此斷絕與東漢的往來,反而正常的納貢,還派遣侍子。

當年劉備大軍攻略許都,與張鬆等一干巴蜀原勢力官吏出迎的還有西域侍子,那時劉備才瞭解西域詳情。

靈帝年間,西域各國時常征伐,駐紮在西域的長史府和戊己校尉也會從中調停,也有幾次直接出兵聯合東面各國干預。董卓在熹平年間還擔任過西域的戊己校尉,與車師國侍子關係很好,愍帝(劉協死後的諡號)初平元年(漢歷392年)車師國侍子被殺,董卓還特意爲他報仇。

在建寧五年(漢歷373年)靈帝祭原陵時,西域三十六國侍子俱全,也跟隨靈帝祭拜。甚至在建安七年(漢歷403年)于闐國還上獻馴服後的大象,奉行服屬之禮如常。

只是因爲劉備與曹操爭雄,加上漢朝在西域的掌控力減弱,商貿和道路斷絕,才使得劉備登基前後沒了與西域的聯繫。不過劉備登基後,第一時間選人出使西域,爲打通絲綢之路做準備。當時禮部尚書孫乾推舉鄧芝爲使,劉備也相信鄧芝的才華便認可了。

陳羣說道:“我大漢方與西域通商,少府商隊至西域,其商貨便爲搶購一空,所得稅收何止億萬。若絕絲綢之路(劉備語),是百姓之災也。”

許多年沒了大漢的商品,少府直接送貨上門立刻被西域各國搶購一空,清空了少府的庫存。這筆貿易,少府交稅就有億萬錢,有內務部分紅,也就是現在的少府分紅的衆臣也賺得鉢滿盆滿。現在有人要砸飯碗,他們當然不答應。

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六十章 劉虞去青州第三百七十八章 蒯越謀劃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一百五十七章 龐統之謀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三百四十八章 統一戰開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一百零二章 下邳大捷第三百八十七章 海軍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七十九章 孫策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三十三章 得民二百萬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四十二章 昭姬紡織機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三百三十五章 海上第二十一章 兵敗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四百二十四章 酸柑酸橘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四十三章 太史慈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一百七十九章 關中起兵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二百二十九章 魏延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五十章 劉表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四百五十二章 楚軍南下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四百三十四章 陸遜設略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三百三十三章 長安城破第二百七十四章 水患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東漢物價與度量衡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二百七十章 收縮戰線第一百五十六章 風雲突變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二十七章 南北會盟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一百九十八章 董承密謀第一百九十二章 夏口之戰第二百一十八章 吳郡之戰第三百七十四章 陽平關破第三百三十六章 演員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九十二章 反間連環計第二百四十六章 鮮卑聯兵第十七章 羣雄起兵第二百九十二章 荊州之爭第四百零四章 鋼槍第二百六十三章 風帆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四百三十章 王基再出發第四百六十五章 劉備昇天第二百三十五章 下曲阿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六十一章 陰平道第一百四十一章 孫策亡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四百零五章 狙擊槍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四百零九章 西域礦產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孫權初戰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四百一十二章 等級制度第七十一章 曹呂相爭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