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

“董國舅,天子秋獮,怎會令帝后前來?”面對董承帶來的烏泱泱一羣人,曹洪非常疑惑。

“天子與帝后久居深宮,今日難得爲閒,欲與帝后同獵,我等身爲臣子,自當從命。”

曹洪雖然有疑慮,不過董承一直在曹洪身邊,而且帝后帶來許多侍女,也走不遠,曹洪便又放鬆了。

另一位國舅伏完,見林中的繡衣衛,問道:“汝等何人,怎可至此?”

“陛下已出許都,望帝后速行。”

伏完大怒道:“汝等劫天子,欲謀反乎?”

“國舅勿疑,此皆陛下之謀。”

伏完還要多說,被繡衣衛軍候一下擊中後腦,暈了過去。

軍候說道:“事急從權,請帝后恕罪。”

伏皇后已經驚呆了,不知所措,不過董貴妃卻很鎮靜。伏皇后不知道劉協要逃跑的事,但董貴妃卻有所察覺,爲此董貴妃也常常和劉協一起訓練馬術。

繡衣衛讓伏皇后從地道離開,又讓一個繡衣衛換上曹軍禁衛服裝,去叫董承。

“國舅,陛下召見。”

“子廉將軍,承去去便回。”

董承離開沒多久,就有數名士兵向曹洪彙報:“報將軍,林中有一人身受重傷,看穿着乃是陛下親衛。”

曹洪聽罷霍然起身,說道:“不好!速隨我面見天子!”

曹洪很快見到史護衛,此時史護衛已經被救醒,他對曹洪說道:“陛下……欲離……”邊說邊吃力的指了指樹林。

原來,史護衛是繡衣衛特地沒有殺死的,爲的便是曹洪能追殺上來。當然繡衣衛不是要讓曹洪追殺劉協,而是要讓曹洪追殺帝后和國舅一行人。

怕劉協不願意走,繡衣衛是承諾帶着帝后他們一起離開的,當然也爲了安撫董承他們,繡衣衛也是以同樣的說辭說給蔡谷聽的。

不過簡雍在派出繡衣衛的時候就已經關照繡衣衛了,對劉備有用的只有劉協,其他人都可以捨棄。

既然簡雍這麼說了,繡衣衛在謀劃奪取劉協的時候,便沒有把劉協的家屬列爲目標。而且繡衣衛還計劃用這些家屬吸引追兵,爲劉協離開爭取時間。

最後一名繡衣衛進入地道,軍候以眼神詢問他,他也點了點了。

這名繡衣衛進入地道的時候,沒有把地道的入口關閉,反而敞開着入口,還在入口放了劉協打獵時使用的弓箭。

而這條地道自然不是劉協走的那條,繡衣衛在一年多的時間裡挖了兩條隧道,兩條的入口都在差不多的地方,但一條通向東方,一條通向北方。

劉協和蔡谷先走,便走的東方隧道;帝后、董承等人走的另一條,向北的隧道。

“將軍,我等發現一條隧道,天子獵弓便在附近。”

“速領本將前往!”看着隧道,曹洪下令道,“傳令將士整軍,汝等沿隧道追擊!”

曹洪不敢親自下隧道,他還怕劫走劉協的人燒燬隧道,將他壓死在隧道里。

許都城中,荀彧處理完一些政務,準備取皇帝行璽封印下發,卻發現皇帝行璽不見了。隨後荀彧又尋找傳國玉璽,發現包括傳國玉璽在內的七枚璽印全部不見了。

“來人!”荀彧叫來平日保管玉璽的黃門詢問,黃門解釋這些璽印全部被劉協帶在身上。

“不好!”聯想到今天,劉協特意要求的秋獮,荀彧有了不好的預感。

“報尚書令,天子爲他人所劫,現已往北去,曹將軍正率軍追趕。”

“令曹洪務必追回陛下,不可使陛下受驚!”曹洪弄丟天子,讓荀彧很生氣,連表字都不稱了。

“是!”

帶着一羣侍女,加上伏皇后又不會騎馬,北面的一行人自然走不快。很快,曹洪的追兵便抓住了這羣人的尾巴。

繡衣衛向董承和伏完說道:“追兵已近,請速上馬舍衆而去。”

伏完說道:“劉玄德往迎天子,怎無妥善安排!帝后不擅馬術,怎騎馬而去!”

眼見計劃完美進行中,繡衣衛也不再管伏完他們,加快速度向北面撤退。只是讓繡衣衛詫異的是,董承和董貴妃一直能跟上他們的腳步。

“軍候,二人相隨,我等不如……”繡衣衛說完還比了一個斬首的手勢。

軍候搖了搖頭,殺了董承和董貴妃會影響劉備名聲,他們不能那麼做。董承和董貴妃隻身到劉備治下,相信也不能翻起什麼浪花。

軍候向董承說道:“追兵遠離,我等當速往東。”

董貴妃問道:“陛下往北,我等何以向東?”

“想必陛下早已往東而去,我等皆爲魚餌。”董承說道,“劉備……”

董承很想罵劉備一通,但他們父女兩人還要仰繡衣衛鼻息,董承忍住了。

“可曾追回陛下?”荀彧向回城的曹洪詢問道。

“只有帝后與伏國舅,未見陛下蹤影。”

荀彧兩眼冒火的看着曹洪,不過荀彧沒有罵他,因爲荀彧知道罵他也於事無補。

荀彧說道:“陛下卻往北去?”

“所獲之人皆言陛下在北。”

“傳令兗州各郡縣,嚴守大河渡口。令河內太守整軍,以防劉備出兵河內。”荀彧又向曹洪說道,“子廉將軍即刻分兵往河內與濟北,定要迎回天子。”

曹洪問道:“可要告之主公?”

“彧自會傳信曹公,汝速去。”

“是!”

——————

“報主公,郭祭酒病亡。”

曹操撤軍途中,郭嘉又一次病倒了。郭嘉這些年縱情歡愉,早就被酒色傷了身體,他本人還不知道愛惜。這次進攻漢中,郭嘉途中受風寒,病體一直沒有痊癒。

曹操不敢再帶着郭嘉趕路,便讓郭嘉留在上庸縣養病,只是上庸縣沒有神醫,郭嘉的身體也抗不過去了。曹操大軍離開上庸縣沒多久,郭嘉便死了。

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一十章 曹操撤兵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三百四十四章 諸葛謀劃第四百三十六章 後裝線膛第一百一十五章 拼音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四百一十四章 百人開疆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二百九十章 陳、雷之死第四百一十八章 白手起家第四百四十九章 鱷魚村之戰第八十二章 劉協東歸第二百二十二章 八陣初顯威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北方勝負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八十章 渭水之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第一章 高唐令第二百零三章 周瑜戰敗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一百八十六章 龐統死第二百三十四章 海軍渡江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三百零七章 猶豫不決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二百二十六章 蜀中震動第二十八章 孫堅的奮鬥第八十章 呂布入徐州第四百三十五章 身毒內亂第十四章 董卓霸京師第一百七十八章 曹操攻漢中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一百三十三章 曹操定略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三百章 直襲陳倉第一百五十一章 烏丸之敗第三百七十二章 石陽城破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四百二十九章 真理機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張任戰死第四百三十一章 抵達東洲第二百八十二章 劉璋投降第九十三章 易京第七十四章 大旱第四百二十七章 原始蒸汽機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一百三十九章 甘陵之變第四百二十三章 白牛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五十四章 騎兵初敗陣第二百零七章 水師叛亂第三百一十六章 權衡利弊第二百四十一章 木鹿城破第七十章 昌豨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第一百一十四章 又見玉璽第一百一十三章 周、曹、許亡第四百五十章 東征西討第三百八十五章 登基第三百九十八章 西域商貿第四十一章 趙雲第十六章 穿針引線第二百零二章 諸葛之謀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一百四十章 袁紹強援第七十二章 典韋第六十八章 劉備留軍回青第一百七十四章 冀州歸屬第三百九十六章 扶南大略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二百六十章 臥冰求鯉第三百三十章 奸雄曹操第三百八十二章 天下平復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四百一十七章 百年大計第二百一十章 劉備討江東第三百三十一章 魏延獻計第四百四十三章 軍事貿易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三十二章 青州黃巾第三百六十五章 反攻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一十七章 無功而返第八十八章 江東之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九品官人法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七十六章 蝗蟲第十一章 士宦戚之爭第一百六十二章 荊州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