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

“哀哉奉孝!痛哉奉孝!惜哉奉孝!”

“主(明)公請節哀。”

“諸君年皆孤輩也,唯奉孝最少。天下事竟,欲以後事屬之,而中年夭折,命也夫!”

郭嘉和曹操兩人關係親密,亦君臣亦朋友,郭嘉的死讓曹操倍感傷痛。不過郭嘉已死,再多的傷痛也於事無補,想到劉協的變故,曹操安定了心神。

徐州

劉協說道:“皇叔治下果與他處不同,百姓安居樂業,全不似戰亂景象。”

“皆仗陛下之福,長文等勞心費力。”

“皆是陛下信任皇叔之故,臣等不敢居功。”

坐着劉備特意準備的馬車(四輪馬車,加青銅板彈簧,再加水泥路,非常舒適),在彭城國的時候還不是那麼明顯(經過曹操屠城,還沒有緩過勁來),到了下邳縣,劉協就明顯感覺當地百姓精神面貌的不同。

莊稼長勢良好的田地;於路中成羣結伴,一邊朗誦論語,一邊歸家的學子(小);可以和曹操手下士兵相比的屯田兵;當然還有護衛在劉協身邊的精銳騎兵。

讓陳羣和簡雍帶着劉協繼續瀏覽,劉備對求見的臧霸問道:“宣高,有何急事?”

關羽常年在外征戰,徐州的事務大都是臧霸在管,而且管理的非常好,劉備正準備在劉協回到鄴城後,提升臧霸爲徐州牧。

“主公,近日軍中戰馬數量似有差錯。末將多番查驗,發現非軍中之人所爲。”

“可是有人偷盜軍中戰馬?”

“非也。”臧霸說道,“乃是軍中馬肉不足。”

爲了軍中士兵作戰能力和營養補充,劉備軍士兵每天都能吃到肉食,差別只是純燉肉和肉炒菜。而由於治下肉類養殖還沒有那麼興盛,士兵大部分時間吃的都是馬肉。

不過這段時間,臧霸發現軍中有很長時間吃的是豕、羊、雞、犬等,甚至有好幾次吃到了牛肉。

劉備雖然沒有禁止宰殺牛,但民間還是自發的不食用牛,因爲牛耕地比馬耕地深,牛耕的地糧食產量比馬耕的地多。

軍中吃到牛肉雖然讓士兵們歡欣鼓舞,可臧霸卻有疑問。於是他查詢了軍中火夫的記載,發現一切正常。臧霸不死心,他又讓吳敦向軍中提供肉製品的郡縣查詢,終於發現了端倪。

徐州士兵大都集中在下邳縣,但肉製品是徐州各地收上來的。而有許多肉製品,下邳縣中明明沒有記載,可還是到了士兵口中,相反原本應該從馬廄到屠宰場的一批戰馬不見了蹤影。

劉備想了一會,認爲有可能是某些貪心的官吏將戰馬替換成其他牲畜,而後將戰馬販賣了。

劉備說道:“許是某些貪官污吏,宣高可尋憲和,我令繡衣衛配合宣高行事。”

“是!”

“皇叔。”劉協叫來劉備,說道,“望遠鏡果如其名,朕甚愛之,不知皇叔可否割愛?”

“陛下,此非臣下之物。”劉備不但沒有順勢應承下來,反而從劉協手中拿走望遠鏡遞還給陳到,陳到也不猶豫,直接放入懷中。

“劉備,爲一死物,你敢忤逆陛下!”董承因爲被繡衣衛當作誘餌的事一直對劉備心存怨恨,劉備不當的舉動正好讓董承借題發揮,同時董承也想試探一下劉備心中對待劉協的想法。

劉備沒有理會董承,而是向劉協說道:“此物臣早已贈與叔至,陛下若愛,待回鄴城,臣另制一柄奉上。”

在董承繼續發怒以前,劉協說道:“既是皇叔送與將士之物,朕不便搶奪。可皇叔應承之事,切莫忘卻。”

“臣不敢。”

劉備治下沿途歡天喜地迎接劉協,曹操這裡的氣氛就不好了。剛回到襄陽縣的曹操,便收到荀彧的傳信,因爲劉協被劫的事搞得人心動盪,豫州的黃巾又有復起的跡象。

當然,豫州的黃巾是真的黃巾,還是某些心懷不軌之徒假借黃巾之名,就不得而知了。

曹操交代了留守荊州的曹仁幾句後就準備率軍返回許都,幫助曹仁管理荊州事物的徐庶上前,說道:“明公,而今鳳雛早夭實乃天大憾事。人常言‘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明公可往求臥龍,以助明公成霸業。”

龐統突然死亡不但讓龐家措手不及,就是整個荊州士人都有些慌亂。徐庶在好友的勸說下,再次提醒曹操臥龍的存在。

不過,此刻曹操沒有心思陪荊州士人玩名望遊戲,豫州的動盪已經表明劉協丟失的嚴重後果已經開始顯現。

更何況,龐統的表現讓曹操認爲,所爲臥龍、鳳雛都是一路貨色,全是紙上談兵的人。

“子孝治荊州,元直可引臥龍來見子孝。”曹操說完,不等徐庶的反應,便離開了。望着曹操的背影,徐庶只能嘆氣。

曹操帶兵離開,不過他沒有馬上回許都,而是轉向了豫州。曹軍以狂風掃落葉一般殲滅了豫州叛亂的黃巾軍,並且曹操還將汝陽縣屠戮一空。

曹操屠汝陽縣是有目的的,不是爲了泄憤。自從袁紹兵敗,袁氏一門一落千丈,爲了家族延續,許多袁氏族人回到汝陽老家耕讀,以期東山再起。

而曹操屠汝陽縣,便是借袁氏四世三公的名聲向治下的人表明,他還是那個強勢的英雄,劉協的在與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

至於袁氏一門受到的無妄之災,只能說他們懷璧其罪了。

治下以極快的速度平定下來,也讓曹操有些詫異。而劉備因爲劉協到來,治下許多事情都需要調節整頓,也讓他想起當時劉曄的諫言。

曹操向劉曄說道:“悔不該當初,未聽子揚之言。今尚可攻蜀否?”

“突襲之勢已喪,巴蜀未可速定,而陛下北去,必有人窺伺,明公未可遠離。”

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二百一十四章 黃月英之謀第五十一章 袁術之敗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三百二十三章 冀縣之戰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二百六十六章 重騎死傷第三百七十三章 張魏奇襲第一百六十一章 呂布兵敗第二百零六章 事敗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二十四章 麴義奔劉第二百六十八章 一勝第四十九章 界橋之戰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二百三十八章 吳郡之變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二百五十四章 中暑第三百五十五章 諸葛連弩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七十七章 瘟疫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三百一十九章 取夷陵第二百四十二章 馬超再起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一百九十章 劉協見聞第二百六十五章 重裝步兵第二百四十章 西征薩珊第六十七章 呂布入兗州第三百四十一章 雍闓、高定死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二百三十六章 破城第三十七章 遼東第三百四十章 南中反叛第二百五十章 鄭陽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九十一章 孫權出兵第四百章 封禪西征第三百一十二 戰局明朗第三百八十八章 馬鈞與吳輔第二百六十一章 方士葛玄第三百零九章 關中決戰第二十二章 遷都第一百三十四章 曹操復攻淮南第一百八十九章 郭嘉亡第九十七章 袁術稱天子第六十九章 臧霸第三百零一章 隴右援兵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五章 練兵與開荒第一百五十四章 張繡終降第八十五章 郭嘉第三百九十章 以百敵千第一百九十四章 廬江之戰第四百零八章 運河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二百零九章 孫權復起兵第四百五十三章 曹真請戰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四十六章 中原混戰第二百六十九章 一敗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二百三十九章 周瑜他謀第四百三十三章 堅實後盾第三百三十四 荊州停戰第七十三章 濮陽之戰第四十八章 袁紹的膽略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二百四十一 劉備大軍至第一百四十六章 噩耗第一百八十四章 武都氐人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零四章 陳氏密謀第一百零一章 重騎之鋒第三百零八章 決戰定計第一百六十四章 江夏之戰第一百八十一章 關中平定第一百二十一章 北境戰端起第二百一十一章 遼東之戰第一百九十三章 赤壁之火第六十一章 曹操舉兵第二百九十七章 再擒夏侯淵第一百七十章 叛亂第一百四十七章 劫糧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七十章 昌豨第三百五十一章 大義滅親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四百六十一章 阿爾達班五世之死第四百零三章 身管自緊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三百三十七章 王雄謀劃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一十六章 曹賈鬥智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三百七十七章 劉協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