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鴿子

徐州叛亂之事完結,劉備自然回返青州,同時也爲了就近敦促拼音的推廣事宜。

“明公治下物阜民豐,百姓安居樂業,真是一派盛世景象。有明公在,漢室何愁不興。”

“長文謬讚了,此皆籍衆人之力,非備一人之功。”

劉備一行人回到青州,由於沒有生存的壓力,加上劉備促進,青州的商業非常繁榮,尤其是劉備他們所在的青州治所臨淄。

陳羣隨劉備來到青州,有心遊覽一番,劉備正好也有興致,便一起逛起了街。

“皇叔!”劉備現在很累,不是因爲買東西提着(即便劉備買東西,也會有親衛幫忙提),而是拱手禮停不下來。

對於帶給他們美滿生活的劉備,百姓非常敬重,隨便到哪裡都有百姓向劉備施禮,劉備也只能一路不停還禮。

“明公,不如且歸。”陳羣也看出劉備的興致已經沒了,上前說道。

劉備點頭,準備帶着衆人回去。但走着走着,劉備總感覺忘記了什麼東西,步伐不自覺的越來越慢。

“明公?”陳羣出言詢問。

“主公?”隨行護衛的陳到也看出不對,來到劉備身邊。

陳到,字叔至,豫州人。下邳之戰後從豫州來到小沛參軍,一路從軍候挑戰到偏將,直到徐盛上場,才和徐盛打的難解難分。劉備得知陳到的存在,便讓陳到做了自己的親衛隊長。

當然從豫州來投劉備的人才不只陳到,還有夏侯纂、劉琰、袁渙(陳郡袁氏,直接放棄袁術跑來徐州投奔)等相繼加入。

劉備站在那裡等了半天,高聲喊道:“鳥!”

這一下不但把親衛嚇了一跳,他們紛紛抽刀將劉備護衛起來,就連隱藏在周圍的繡衣衛也都衝了出來。

“收刀,不可驚嚇百姓。”劉備看這麼大陣仗擺出來了,趕忙安撫衆人。

“明公所言何鳥?”陳羣問道。

“隨我來。”劉備帶着衆人又回到前面經過的一個賣鳥攤。

“咕、咕、咕!”劉備在一堆鳥面前站定,果然聽到了熟悉的叫聲。

“明公欲食此禽乎?”鴿子在漢朝一般和雁、鶉、鴳、雉、鳩一起被稱爲六禽,是王侯家餐桌上的美食。

“皇叔喜愛,儘可拿去。”青州百姓不用愁主食,自然開始廣泛養殖動物,而養殖無需多大面積的禽類、雞、犬、豕、羊等便受到百姓的喜愛。

“壯士高姓大名,養鴿幾年?”劉備問道。

“小人名叫李宮,五年前於泰山遷來青州,蒙皇叔大恩,全家得以苟全性命。近年來仰仗皇叔之威,臨淄未受大災,故而小人得一展養禽之能,現已養禽三年。”

“如此說來,鴿子習性,爾可熟悉?”

“略知一二。”

“備有一職,不知爾願受否?”

李宮瞬間眼睛睜大,一臉驚喜的表情。

“咳!”陳到見李宮一直沒有反應,提醒了一下他。

李宮回過神來,趕忙拜倒,說道:“願爲主公效死力。”

發現鴿子已經廣泛養殖,劉備想到了信鴿。這種快速的通信方式,對比現在就是非常先進的科技。

一行人回到官寺,陳羣也好奇劉備要幹什麼,便跟了過來。

劉備說道:“鴿子遠離飼養之地,會自行歸來,爾可知道?”

李宮說道:“確如主公所言。小人於小兒時,有一日將家中所養花鴿放跑,被家父毒打,不想夜間此鴿自行歸來。小人也甚奇之,主公如何得知?”

劉備沒有回答李宮,說道:“拜爾爲飛禽司馬,專職馴養鴿子。”

“謝主公。”

陳羣問道:“明公,此鴿有何用處?”李宮同樣好奇的豎起了耳朵。

“告之長文亦無妨。若我軍中有此鴿,便能急速傳遞軍情。”有些事一點就透,陳羣馬上明白鴿子的妙用。

“明公奇思妙想,羣不及也。”

李宮也明白劉備爲什麼那麼重視自己一個小民了,同時也爲自己能得劉備重用高興。

晚上李宮回到家中,他的妻子向他問道:“郎君,備子學業有成,可日夜讀書不輟。家中油燈不明,備子之眼時常疼痛,妾欲買數支黃蠟,不知郎君今日得錢幾何?”

青州許多百姓爲了紀念劉備的活命之恩,便將家中的小兒幼名叫成備子。而蠟燭也是劉備爲了將來絲綢之路再度連通後準備的,還有很多商品得到了劉備的支持而廣泛開發出來。

“爲夫正有一件喜事告知細君。”李宮拿出軍司馬印,說道,“且看!”

李宮妻子驚喜的說道:“如何得來?”她心中也有一絲擔憂。

李宮向她說明了白天遇到劉備的事,她放下疑慮,夫妻兩開始暢想往後的美好生活。

幾天後,劉備向找到自己的孫乾問道:“公祐此來,所爲何事?”

孫乾在劉備帳下一向是管理各地物資的,劉備還以爲物資有了問題,偷偷試了下編輯,發現沒有問題。

孫乾說道:“主公,青州官道已拓展爲四道,屯田軍無大事,是否將屯田軍散往各地?”

自從水泥在青州興起後,劉備不但用來鋪路,還將青州各城全部擴建了一番,青州的百姓也開始利用水泥建房子。

當然這麼犀利的建造物資,諸侯也注意到了,可水泥工廠是劉備軍方管轄的,有技術的工匠也被劉備保護了起來。諸侯拿不到配方便開始從世面上購買,只是小批量購買沒問題,大批量就要報備了。諸侯沒辦法,只能一點點購入。

孫乾請令讓屯田軍散往各地,劉備也知道爲什麼。官道是劉備需要建造了,各地的小路便是當地官員的責任,而且劉備將基建列入官員效績考覈之中。

肯定是青州各地的人求到了孫乾的頭上,孫乾認爲官道完成,便來請示劉備。

“既如此,便將屯田軍派往各地。”孫乾得了將令正要告退,劉備又說道,“慢着!”

第一百二十七章 呂孫相爭第一百零七章 公孫瓚求援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一百四十三章 呂布入荊州第四百二十一章 王基第二百二十七章 戰機至第一百八十七章 驚變第二百一十七章 三方出兵第四百五十六章 地中海海戰第三百六十八章 徐晃陣亡第八十七章 許都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一百六十七章 驕兵之計第四百四十二章 利益相關第二百一十六章 聯盟抗劉第三百九十九章 貴霜帝國第二百三十一章 火燒江都第一百七十六章 千里遠征第三百五十八章 驚天謀劃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四百五十五章 羅馬海軍第三百五十二章 扶羅韓敗亡第二百五十二章 破局之計第二百五十五章 火燒連營第四百一十五章 爭與不爭第三百五十七章 諸葛瑾與諸葛均第二百六十四章 嶽婿交鋒第三百六十三章 曹軍騎兵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十一章 北海求援第三百九十四章 扶南之地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一百零四章 宛城之敗第二百一十三章 遼東投降第二百一十九章 增援吳郡第二百三十二章 形勢逆轉第三十四章 鄭玄第三十八章 袁紹之謀第一百一十一章 袁術敗亡第四百一十章 大漢海船第四百零二章 鋼炮第四百三十二章 黃金熱第三十九章 袁紹得冀州第九十二章 白馬之殤第五十二章 董卓之死第三百零三章 援軍兵敗第二百章 叔侄交心三百三十九 司馬氏第四百二十章 內監第二百四十七章 趙娥第三百六十四章 反攻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七十八章 劉寵第一百五十章 張飛揚名第二百四十八章 鮮卑之戰第一百二十二章 離間計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二百九十九章 涼州驚變第四百三十八章 楚河大勝第四章 縣吏華歆第一百七十二章 袁氏亂第十三章 董卓入京第四十章 袁紹決斷第四百四十四章 劉理戰略第六十五章 兗州驚變第十章 雒陽風雲第一百零六章 死守第三百二十八章 鄄城破第十二章 武人董卓第一百六十八章 袁紹再敗第二百八十九章 相縣攻防戰第一百二十九章 黃祖慘敗第三百八十一章 曹操兵敗第一百九十九章 叛亂鬧劇第三百七十五章 葭萌內訌第八十四章 農業補貼第二百零五章 察覺第五十三章 王允之謀第二百四十四章 馬超兵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八十六章 曹操迎帝第一百八十三章 遠征漢中第四百一十三章 耽摩慄底守城戰第三百二十六章 嚇退第一百五十二章 獻捷天子第四百三十七章 薩珊之殤第一百九十七章 黑山張燕第三十章 青州變第二百八十章 吳懿投降第三百五十章 毒計頻出第二百九十三 消耗之計第一百四十二章 廬江之難第一百三十八章 顏良陣亡第一百八十七章 劉協離許都第十八章 縣令劉備第二百四十三章 夏侯惇兵敗第一百四十八章 袁紹兵敗第三百零二章 馬超私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