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卷_第19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3

“論治國,意在固本強基。論安邦,益於得民心,安民意。常言道,天下若太平,百姓皆安居。當今太平盛世,借鑑古史精華”周唐外重內輕“或”秦魏外輕內重“之國策,已不太適宜,理應與時具進,順國情而定,應當內外並重,兩面兼顧。治國之本,當以德服人,以文治國,以商富國,以武強國。提倡施德會農興水利,扶商促進經濟發展,滿足內需的同時,鞏固國基。對外與友邦搭建溝通橋樑,引商入資,互利互惠,實現雙贏之勢。爲防禦外敵,強兵貴神速,須簡兵精銳,嚴以律己,整裝待發,從而保證國強民富。總之,德之先,人才爲本,重視文,武,商。”月溪山寫完隨手把筆擱下,輕籲一口氣,終於寫完了,坐好靜靜等待着下題。

觀題,凝思片刻,蘸墨,宇文初蘅落筆書之,“周唐二朝,諸藩勢強,而中央之力弱小,秦魏則反之,各有得失,外重內輕,周武王姬發縱連各路諸侯伐紂,因此興國,盛八百載,然,唐以禮信義治國治天下,行府兵之制,沿邊置節度府,四夷來朝,皆爲華夏子民,終,失於藩鎮,由盛轉衰,外輕內重,秦皇掃六合,皆並於秦,一統中原,然,至秦二世,治民苛政厲法更甚,陳勝吳廣起義,秦因外重內輕而滅。賈生有言,君子爲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有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依吾之拙見,世間變化莫測,天意難見,無謂內輕而興內重而興,各有所道,各有得失,應潛移默化,隨機應變,規化大勢所趨,及制以其相對之良策,便不至變時失措,且,大曦現今,國泰民安,乃國家社稷之福,但依需刻刻警銘,未雨綢繆,外重內輕,各臣子王侯拉幫結派,各自爲戰,無法齊心合力爲皇上分憂,爲百姓造福,難免重蹈周代滅亡之覆轍,而內重外輕,無動態之衡,便爲一潭死水,便漸而衰敗,言而歸之,應取國之所需,民之所向,融合互衡,有攻有守,內外合一,纔可保我大曦之社稷。再而,民爲水,君爲舟,水可載舟亦可覆舟,國之強弱,主還歸結於民,觀周唐秦魏之衰敗,民爲之主,秦因*而衰敗,魏因門第而滅亡,此,應以禮法治國,戒驕戒躁,恩威並重,而君,即爲治國監國之人,應對內治國,對外安邦,正其心,修其身,養其性,齊其家。止於至善,言必信行必果,且謂,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爲本,輔佐君之人,也應首修其身,正其衣,嚴其行,慎其言,日三省吾身,盡心竭力,佐君可文能治國得人心,武能安邦平天下,助社稷曠日長久安矣。”置筆與一旁,畢,待墨跡乾透,交卷。

侍者上前耳語一番,言出題時間已至,宇文靜菡擡手輕揮,示意貼出試題。“以‘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擬以七絕一首。”輕叩案几,注意着考場中士子。

“滄浪瑟瑟聞濤聲,塵世濁濁十年燈。浮沉半生向黃昏,不如池中蓮芬紛。”納蘭白芷解題完畢,復而緩緩合上試卷,些許笑意泛起絕色臉龐。試舉就要進入尾聲,殊不知此屆能否高中,亦或者榜上無名。既然未知,便不去設想,放下筆,望向窗外“祥和”之景。

靜待小會,看到幾位同考的友人也陸續交卷,待時辰到時,便出了第三題。看着考題,楚陌顏凝眉,“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其表意並無懸殊,但實質的意義卻有意。記得曾是這樣理解:如果政局清明瞭,就可以出世來做一番大的事業,如果國主昏庸,仍舊可以退而獨善其身。明其意便提筆做答。“舉世皆濁我獨清,衆人皆醉我獨醒。水濁水清由他去,隨波逐流吾不寧。”一氣呵成,胸有成竹遞上案,便行禮拂袖離去。

“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原是漁翁暗示屈原,自身應能隨機應變,面對變化的環境需要調節與適應,不同流合污,擇道而行,莫選擇逃避。清者自清,何必畏懼人言?聞末題,深入分析,費神,許久,雲紫娟方揮筆寫道:“曾經滄浪千番洗,不染器塵傲九寰。鶴髮正襟舟上坐,青天碧水自分明。”雖覺詞窮,語不佳,無奈時辰將至,便停筆置於案,重顧卷後上呈,至此題已結,安心待放榜時。

待試題貼出來後,看着那題感到頭暈,這是哪跟哪啊?月溪山搖搖頭隨手寫上:“滄浪獨笑基逍遙,清濁分明天自曉。秋月春風笑談中,是非成敗轉頭空。”寫完擱筆,看看想笑出來,還算工整。看看考場內的佈置,什麼時候才能出去啊,坐在位置上亂想,出去定要去小師弟的酒樓喝他五、六壇,不然對不起自己。

初見此題,倒是歡喜,水清淺“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正是自己最喜歡的一文。其意在窮則獨善其身,富則兼濟天下。那麼這七絕該如何而做呢?沉思片刻,無甚詩意。實在無奈之下,索性執筆疾書下一首打油詩。“吾是紅塵一俗客,煩擾塵世不由我。人生一世無奈多,何不瀟灑任我行。”筆墨落下,萬無修改可能。輕吐舌頭,俏皮地盯着那首打油詩,悶笑不語。

接過下一題,宇文初蘅細細閱來,心中不禁悵然,思,滄浪的水清澈,便用來清洗帽子,滄浪的水污濁,便用來洗腳,漁夫如此這般,隨波逐流,與世推移,看似無憂無慮,卻泯滅了個性,一生無意義,而“我”卻寧願葬身大江之中,也不願讓清白之身蒙受半點世俗塵埃,嗟嘆,以死明志,望世人皆醒。伏案,提筆蘸墨,書下《浪滄吟》:“舉衆陶醉樂逍遙,獨我清醒百不撓。粉身挫骨以明志,換得蒼穹皓白時。”一氣呵成,置筆於一旁,終,最後一題完畢,倏爾,呈上。

側眸望侍香,宇文靜菡轉身示意侍從收卷。起身,環視考生,勾脣淺笑。“時辰已到,各位辛苦,請到科舉院外靜候佳音。”言罷,轉身現行離場,步出殿門。

約莫數日後,攬勝閣揭榜公示,元興七年文舉榜單,狀元:宇文初蘅,榜眼:楚陌顏,探花:雲紫娟,進士:水清淺。

下卷_第118章 納蘭、宇文世家之爭上卷_第19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3上卷_第23章 淚奔險峰 遇晗茜阻下卷_第106章 納蘭燁幸 遇人救治下卷_第191章 毅軒卓晟 父子初見下卷_第151章 指桑罵槐 鶴立雞羣上卷_第22章 繾綣眼簾 孽緣惡夢上卷_第5章 冰卿出嫁風波2上卷_第16章 登浮煙山 論劍心得下卷_第178章 遇刺之事 化解隔閡下卷_第129章 元渢紫蘇 美滿萬千下卷_第129章 元渢紫蘇 美滿萬千下卷_第181章 憶遇定王 回京面聖下卷_第106章 納蘭燁幸 遇人救治上卷_第47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1下卷_第92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3)上卷_第25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1上卷_第44章 紫娟墨雲 擦肩而過下卷_第188章 郡主出嫁 衆人來賀下卷_第66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3)下卷_第138章 中伏遇襲 殊死搏鬥2上卷_第48章 夜探殘雲門 豐息念恩2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下卷_第152章 刁難互掐 誰來圓場?下卷_第110章 沛林寧生 初懷情緣上卷_第37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1下卷_第129章 元渢紫蘇 美滿萬千上卷_第44章 紫娟墨雲 擦肩而過上卷_第18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2下卷_第179章 憶談貢品 造船之術下卷_第157章 官員獻貢 后妃爭寵下卷_第168章 王謝助教 一番交談下卷_第64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1下卷_第167章 罨畫池邊 雪天借宿上卷_第22章 繾綣眼簾 孽緣惡夢下卷_第197章 碧落流光 天女月姮下卷_第89章 夜陵結拜 緣至惜緣上卷_第42章 誠約初蘅 欲讓雲璃調職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上卷_第46章 向元卿討藥 解救豐息2下卷_第156章 菡萏嬌憐 花落誰手?下卷_第117章 心繫安危 聞訊趕來下卷_第75章 任職翰林學士 開導皇子下卷_第141章 奉旨回京 途經繩金塔上卷_第8章 冰卿出嫁風波5下卷_第89章 夜陵結拜 緣至惜緣下卷_第165章 聖上心悅 封官有賞上卷_第32章 紫娟隱覺 晗茜心事2下卷_第150章 百官同慶 衆妃獻藝2下卷_第97章 滿堂喜慶 賀聲連連下卷_第112章 毅軒擒賊 遇殊清風下卷_第192章 納蘭喜宴 賀客衆多1上卷_第18章 元興七年 文舉入仕2下卷_第108章 看望寧生 由心憐惜下卷_第190章 納蘭喜宴 迎娶郡主2上卷_第20章 元興七年 早朝面聖1上卷_第22章 繾綣眼簾 孽緣惡夢下卷_第136章 監查隴佑 貢品落實下卷_第88章 得沛林慰 告知真相上卷_第37章 封戰隱退 卻將魂殤1上卷_第41章 奉旨侍讀 疼惜瑩兒下卷_第65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2)下卷_第187章 郡主待嫁 隨心探訪下卷_第143章 容止山莊 宓若出嫁下卷_第106章 納蘭燁幸 遇人救治上卷_第60章 暗中保護 灕湘護糧賑災上卷_第56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1上卷_第3章 探訪冰卿 被勸入仕下卷_第151章 指桑罵槐 鶴立雞羣下卷_第65章 湯頭溫泉 撞納蘭燁(2)下卷_第131章 阿燁媚姝 歸心歡喜下卷_第75章 任職翰林學士 開導皇子下卷_第90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1)下卷_第144章 道明心結 秋水情義上卷_第54章 元興九年 早朝封官2下卷_第150章 百官同慶 衆妃獻藝2上卷_第4章 冰卿出嫁風波1下卷_第72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4)上卷_第2章 閒聚玲瓏坊下卷_第139章 僱傭搶掠 棋差一着下卷_第107章 媚姝得救 衆說紛紜下卷_第148章 左顧右盼 陛下駕到下卷_第146章 借題發揮 明嘲暗諷下卷_第74章 豐息共商 科舉人選下卷_第141章 奉旨回京 途經繩金塔上卷_第42章 誠約初蘅 欲讓雲璃調職下卷_第140章 一路奔逃 毅軒得救下卷_第159章 貢品獲贊 帝賜明珠上卷_第57章 毅軒夜訪 意在入仕2上卷_第1章 楔子 大羲朝野 名門江湖下卷_第80章 早朝復又 風起雲涌(1)下卷_第153章 拋磚引玉 別有用意上卷_第26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2上卷_第41章 奉旨侍讀 疼惜瑩兒下卷_第174章 遠跪天牢 革職返鄉下卷_第70章 元興十年 早朝風雲(2)下卷_第91章 納蘭宇文 聯姻喜宴(2)上卷_第26章 秋水赴約 道不明理2上卷_第4章 冰卿出嫁風波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