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

吳爭嚮應天府進軍的命令,被立即執行下去,吳爭翻身上馬,衝着張煌言道:“玄著兄,你且至淳化鎮靜候我的消息,若事成你再進應天府,若事不成,我便率軍與你等在淳化鎮會合,咱們一起回杭州。”

說完,策馬飛馳而去。

看着騎兵揚起的煙塵,孫嘉績嘆息道:“我大明,就是亡在了這等事上了。”

熊汝霖也嘆息道:“明知事不可爲,奈何心中還有一絲綺念,如今才明白,這便是妄念啊。若靖海候能起得及阻止,我等或許還可重回朝堂……否則,你我等人,也將是被世人唾棄的逆臣。”

孫嘉績苦笑道:“可如果順從了他們廢黜長平公主殿下,擁立魯王,你我雖居朝堂之上,良心何安?既然道不同不相爲謀,不如早些回家種田,當個田舍翁,或許也能了此殘生。”

熊汝霖道:“不,我不甘心。就算靖海候阻止不及,我也將與靖海候回杭州,以他三府之地,或許也能幹出一翻大事,要知道,靖海候北伐應天府時,麾下僅五千人。”

孫嘉績愕然道:“你的意思……是與朝廷對着幹?”

熊汝霖慨然道:“有何不可,這樣的朝廷,還是我大明朝廷嗎?公主殿下身份何等尊貴,止亭聽從臥子先生之言,說廢黜就廢黜,這哪還是君臣綱常,就算亂臣賊子,怕也不至於如此。”

孫嘉績喟嘆道:“如果真隨靖海候去杭州,怕是此生真坐實了亂臣賊子之名了。”

說到此處,孫嘉績轉頭問一直沉默的張煌言,“蒼水如何選擇?”

熊汝霖也看向張煌言,他們身邊十餘人,也緊張地看向張煌言。

張煌言左右打量了一下,說道:“我等拋家舍業、毀家杼難,究竟爲了何事?”

“自然是爲了抗清復明大業。”

“對。那麼只要靖海候能堅持抗清復明,我等追隨於他,又有何不可?”

孫嘉績突然道:“可如果真象錢大人所言,吳爭篡奪宗廟、謀取天下,我等豈不成了助紂爲虐了嗎?”

張煌言輕嘆道:“當初在紹興府初見吳爭,在張國維張公府上,他曾經說過一句話,讓我思忖至今,他說他要復得不是朱明,而是漢明,漢人之大明。既然是漢人之明,何必糾結于姓氏?這僅是煌言一家之言,各位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必各有選擇。煌言不強求,若是可以同心,那就一路相伴,同心同德,若是所見不同,那便就此拜別,只要還是抗清之士,來日總會相見,聚首時慨然一笑,也不枉你我相攜,從淳化一同行至丹陽之情。”

這話讓隨行十餘名官員有些躊躇起來,包括孫嘉績在內。

他們心裡都明白,如果隨吳爭去了杭州府,那就等於奉吳爭爲主公,將身家性命相托了。

可問題是,他們自恃是明人、明臣,可以因政見不同,輟仕下野,這無可指責,但如果“附逆”,那性質就不同了,會被世人唾棄,被史書記爲亂臣賊子。

十餘人,竟有大部分人,朝張煌言拱手而別。

孫嘉績不捨地看看張煌言,又看看熊汝霖,牙齒一咬,拱手道:“二位仁兄保重,弟雖無法與二位同路,但就算做個田舍翁,也不忘當日抗清復明之誓言。如果還能相見,期待與二位仁兄痛飲。如果二位仁兄真能隨靖海候驅逐韃虜,弟定召集家鄉父老,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張煌言、熊汝霖齊齊長揖倒地。

三人流淚,掩面而別。

人到了每個分岔路口,就會有不同的選擇。

可惜的是,這個選擇,原本可以不做的。

世道如此,徒嘆奈何?

……。

魯王朱以海一行,此時還真沒有進應天府。

原因是,轉進離京的君王復歸京城,禮法上是有講究的。

逃的時候,命不保夕,自然慌不擇路,哪個門都能逃。

可回來嘛,那就得進正門。

何況朱以海一向自恃是正朔,如今又將被擁立稱帝,又怎能不顧及到這事關顏面的一點呢?

應天府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十三個城門,哪個是正門呢?

自然是正陽門。

它正對洪武門,可以直達大明皇城。

但問題是,魯王一行,從淳化至應天府後,所到的是聚寶門,也就是世人傳言,沈萬三捐助修建的那個城門。

聚寶門外不遠是越城,也就是錢家叔侄編練新軍的地方。

Wωω★ ttκǎ n★ C〇

而選在從聚寶門進城,也是錢肅樂特地思忖過的,畢竟是弟弟、兒子統率的大軍,安全些不是?

在錢肅樂看來,只要安全進了應天府,然後與陳子龍一衆匯合,擁立朱以海,去太廟祭過之後,往龍椅上一坐,這事就算是成了。

木已成舟,是虎也得蹲着,哪怕吳爭再不樂意,敢與天下爲敵嗎?

真要翻臉刀兵相向,錢肅樂也不懼,弟弟、兒子編練的新軍,加上興國公麾下三、四萬人,足以與吳爭相抗。

所以,在錢肅樂的考慮中,只要朱以海稱帝,吳爭也鬧不起來,大不了之後恩賞有加,撫慰吳爭,那麼天下依舊是這天下,朝廷依舊是朝廷,只不過變了個君。

這事要真按錢肅樂的計劃,吳爭就算是插上翅膀,恐怕也趕不及了。

可天意難測,人意其實也很難測。

想煞登基稱帝的朱以海,偏偏就在進哪個城門的問題執拗起來了。

他一定要從進正陽門進,以示他正統的身份。

這就非常麻煩了,從聚寶門至正陽門,如果不從城裡橫穿,那就需要繞非常長的路,繞過丹陽郡城,至東府城南,然後渡淮河方可至正陽門。

可錢肅樂這時,已經無法作主了。

被他率羣臣倡議擁立的朱以海,此時已經不是魯王,而是監國,是君,並且一進城就將在羣臣的擁戴下登基稱帝。

這種情況下,錢肅樂能強硬阻止或者命令朱以海立即進城嗎?

不能,錢肅樂做不到,也不敢做,做了,就是他最鄙棄的逆臣,這與他自己一貫堅持的道義有悖。

第一千四百八十章 連橫合縱(一)第四百六十章 作戰方略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二百十四章 三反之政,烏乎不亡?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七星島海戰(八)第四百六十九章 同赴黃泉吧!第六百十章 因爲怕他,所以要滅了他第一百八十四章 興國公王之仁來了第六百八十七章 北城失守第八百三十章 吳爭及時趕到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柳如是是個奇女子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九百八十九章 天子劍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二百三十九章 紹興防禦戰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瘮人第五百五十章 你不能攔我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一百三十章 打伏擊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一門忠烈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以強擊強,最能摧毀敵人的意志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三百零一章 沒完沒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情淡如水第二十二章 升百戶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七十六章 無情未必真豪傑,憐子如何不丈夫第一千二百五十九章 亂拳差點嚇死老師傅第四百三十三章 方國安欲歸明第八百四十二章 四九式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作出抉擇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一百三十五章 主弱臣強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薑是老的辣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七百四十五章 度量衡第五百十六章 ……哭了。第一百零六章 官帽批發第一千六百十六章 歷經磨難的東藩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四百八十五章 “名士”錢謙益第二百八十七章 君臣解開心結第九百十七章 同牀異夢?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恐嚇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四百九十五章 有奸細第六百十六章 雜碎也能成爲勇士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第九百零三章 生擒博洛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老馬識途第四百零五章 霸道第四百六十六章 血戰鎮江城(二)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緊追不捨第三十三章 愛死不死第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劉放的功業(一)第五百二十九章 今日不妨再辭官一回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九百四十二章 因爲吳家……累了!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殿前之血腥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南北三個戰場(一)第九百五十四章 換你的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朱媺娖提了個條件第九十三章 借題發揮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一千三百二十七章 算有遺策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六百五十七章 衡陽鎮狙擊戰(三)第八章 勝利,是種毒藥。第八百二十章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第九百章 博洛的應對策略是夜襲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九十四章 你敢死,我……不敢!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有女不愁嫁第九十七章 求仁得仁,何怨?第一千五百八十六章 戰爭的帷幕被撕開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驅虎吞狼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一千六百四十九章 匹夫殺人第五百零六章 他就是想殺死吳爭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七星島海戰(七)第二百七十一章 吳老爹吐露秘密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誰苟延殘喘?誰休養生息?第七百七十五章 虛與委蛇第四百八十四章 只要人敢送,他就敢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