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痛打落水狗

沛縣失守,可能就在眼前。這是陳錦心中得出的結論。

陳錦顯然不知道,北伐軍此時恐怕還真難找出再一輪齊射的炮彈來,包括虎蹲炮,要繼續作戰,恐怕也只有手中火槍和腰間手雷了。

同時,陳錦缺乏對火炮的認知,在他看來,如此猛烈的炮擊,絕非沛縣城牆能抵擋的,可事實上,虎蹲炮的炮擊,只適合於野戰中殺傷輕甲步兵,對城牆幾乎無用,甚至對城牆上的守軍都效果不佳,因爲射程太近,難以到達射程之內開炮。

說起來,還得怪吳爭“奢侈”,你說兩軍交戰,彈藥不多的情況下還這麼出手闊綽,怎能不讓別人以爲炮彈太多,用之不盡取之不竭呢?

陳錦只能孤注一擲,喪軍失城之罪,恐怕自己是真回不去兗州了。

回去一擼到底算是輕的,搞不好得掉腦袋。

唯一的辦法就是反敗爲勝,取得此戰的勝利,至少也得打出個名目不是,這叫將功折罪。

既然城牆不可能擋住敵人火炮,那不如全軍壓上,與敵拼個你死我活,尚有一線生機。

這個想法,讓陳錦破罐子破摔了。

正如他策馬高喊的那樣,“戰是死,退亦是死,那就戰!”

一場雙方上萬人的野戰,就這麼不經意地在小小沛縣城外,不可逆轉的爆發了。

陳錦的想法沒錯。

至今爲止,他其實只有騎兵,主力並沒有損傷。

但吳爭的“闊綽”,逼得陳錦不得不放棄守城,主動出擊。

吳爭傻眼了,樂得傻眼了。

這不是肚餓送麪包、下雨送傘嗎?

剛還在想着,炮彈打光了,接下去得另想辦法攻城了,否則就得等待補給到來,可這下好了,敵人主動進攻了,要知道此時北伐軍將士正因殲滅敵騎士氣大振呢。

於是吳爭大手一揮,“本王最善打落水狗……攻!”

……。

接下來的戰鬥,自然不可能象吳爭揮手那麼簡單。

陳錦的正藍旗漢軍,也是從山海關外打進來關內的。

控弦之士的技能,也絕非虛名,六十步內,絕對能指哪射哪。

當然,北伐軍的火槍更不是燒火棍,遠高於弓箭的射程,絕對是清軍的惡夢。

可惜的是,沒有連發槍。

一輪齊射,撂翻了數百清軍之後,士兵們迅速端着槍刺前衝。

一切如同訓練般地有條不紊。

雙方的距離迅速接近,沒有多少餘彈的火炮也因雙方膠着在一起,失去了射擊的可能。

但這時,清軍的弓弩手有了施展的機會。

如雨的箭矢隔空向北伐軍射來,可想而知,傷亡是極大的。

在箭矢落地的那一刻,雙方接近的區域,靠北伐軍的那一面,幾乎形成了一片凹坑。

前鋒不下二百人傷亡於這一輪箭矢之下,但隨即,人潮迅速地涌動,將這凹坑淹沒,再也看不出發生過什麼。

戰爭就是這樣,這是觀戰的吳爭,在心中安慰自己時的話。

敵我一旦接近展開肉搏,兵器的優劣就迅速體現出來。

有道是一寸長一分強,一寸短一分險,北伐軍手中的傢伙什,哪是隻比敵軍長一寸,簡直就是翻倍的長度。

在第一波接觸之際,清軍首當其衝的前鋒被打了個措手不及,被北伐軍的槍刺扎翻了整整一排。

這裡要說說北伐軍的槍刺,軍工坊雖然已經用蒸汽機鍛打鍊鋼,堅韌度有了很大的提高,但要鍛造出如後世那般質量的槍刺,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吳爭在檢視了十數種樣品之後,都不滿意,於是,想出了個笨辦法——加重。

刺刀,特別是三棱刺,如果沒有質量過硬的材料,如此細長的刺,一接觸堅硬之物,大概率就會崩斷。

所以,北伐軍的槍刺,說是刺,實際是劍,不,準確地說,更象是矛尖。

槍刺份量重達三斤六兩,幾乎是一柄短劍的重量。

這麼說吧,軍工坊當時試驗過,配上槍刺之後,全力刺向鐵板,“叮”聲響過,刺刀尖鈍了,但刺刀無事。

而量產的仿製燧火槍,木製件用得是貨真價實的榆木和柞木,並經過烘烤、脫蠟、壓制、浸油等步驟,簡單地說,倒提火槍管,砸向敵人,絕對不亞於釘錘。

而軍校的槍兵訓練中,有一個基本動作,那就是在上好刺刀開始衝鋒時,是捏着槍托彎曲部,肘臂儘量後縮,這就使得槍體有近半是在身後的。

這個動作,一方面是爲了前刺時有慣性,可另一方面,在沒有與北伐軍肉搏戰經歷的清軍眼中,這杆槍遠遠沒有那麼長。

這就使得最前面的清軍以爲自己手中的刀,足以夠得着迎面衝來的北伐軍,這種視覺上的謬誤,讓清軍吃了個啞巴虧,前排清軍,幾乎連死都不相信,北伐軍手中的槍轉眼之間,捅穿了自己的身體,關鍵是,他們已經無法發聲去提醒背後的人。

好在,清軍刀盾兵迅速抵上前,他們的立盾也算是堅固,但要想想,在運動中,立盾無法直接插入地裡,靠得只能是單人的身體硬抗。

這就造成了,當數杆槍刺刺中盾牌時,盾兵會頂不住後退。

這種後退,造成了清軍不小的混亂。

直到清軍後隊長槍兵抵上,才遏止了北伐軍的迅猛推進。

至此,清軍的弓弩也派不上用場了,雙方各有傷亡,陷入了膠着戰。

事實上,一切以正合的戰鬥,看似激烈,卻往往是戰損最少的。

都在明面上,誰也不是長了四條胳膊、八條腿的怪物。

除非此時,有外力介入。

會有外力嗎?

……。

吳爭在等待。

仗打到這份上,已經不需要太多的指揮了。

兵力、武器、策略,都擺在了明面上。

雙方賴以自豪的優勢,清軍的城防、騎兵、弓弩和北伐軍的火炮、火槍,都蕩然無存。

甚至因距離地不斷接近,雙方几乎是面對面的廝殺,槍刺、長槍、彎刀、盾牌,顯然沒有拳頭、肘、膝來得方便和簡單。

拼殺又回到了“遠古”時代,不經意之中,雙方士兵已經開始展露他們的“獠牙”。

第六百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九百七十六章 馬某豈敢開這種玩笑?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坑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愛拼纔會贏第三百八十七章 殺嗎第五百零八章 從未有過的狼狽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二十章 世上焉有不吃腥的貓?第六百零五章 江淮一片混亂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家家有本難言的經第八百十五章 鄭有德被擒第二百零二章 軍議第一千一百八十二章 定是瘋了第二百九十七章 命中該有自然有,命中無時莫強求!第三百章 騙鬼呢!第六百零九章 夜梟第四百六十五章 血戰鎮江城(一)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還敢躲?第八十七章 皮糙肉厚第十二章 還能再巧點嗎?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艱難的選擇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破局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五百九十三章 是火坑也得跳第七十三章 咱幹不出這種不要臉的事第九百七十一章 小心暗箭!第九百七十七章 你從是不從?第六百五十六章 我們得有過苦日子的覺悟第一千六百二十七章 初露端倪第七百十四章 軍心士氣若失,空有疆土何用?第二百二十九章 江陰百姓的大禮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壞人OR好人第一千零五十章 其實本王也有女兒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六百四十三章 英雄不問出處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虛則實之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驅虎吞狼?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杞人憂天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你,盡力了嗎?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我本將心向明月第五百四十一章 那就……走吧。第六百二十七章 有密旨第八百三十四章 反清者榮,降清者恥,賣國者必誅!第一百七十章 惶惶渡海時,哀哀遺民淚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圍城第一千二百十五章 最親密之人第八百零五章 治下有方?第八百十九章 你得聽我的第二百十二章 與錢肅典、夏完淳會師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撲朔迷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老與少的不同之處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比吳三桂更可恨的大漢奸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六百五十一章 將錯就錯第一千五百十章 誰合適?第六百二十四章 最大的軟肋第一千六百二十九章 人一瘦啊,壓不住福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莫等待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人多,力量大?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一千一百十一章 小叔寡嫂,瓜田李下第四百十八章 帝王無情義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七百八十章 蛇鼠一窩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不安份的陳子龍第七百零三章 福臨要建火槍新軍第八百九十七章 誰是雛?第一千二百十三章 做壞人,真的不容易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給誰希望,又斷誰希望第八百七十八章 情勢急轉第一百九十章 這女人有些本事第九百十九章 大戰一觸即發第五百十二章 又現太子蹤跡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茶山海戰(二)第一千六百零一章 殺雞儆猴第一百六十章 大敗多鐸第一千六百十七章 鄭森“病了”第四百三十章 戰爭暴發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我來攪局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撤嗎第四百四十九章 偷襲戰變成遭遇戰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誰入了誰的坑?第七百二十章 不服!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醴陵會盟(二)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鴻門宴第三十五章 密信第五百九十九章 別招惹偏執的女人第六百九十四章 疼得令人發抖、羞得沒臉見人第一千六百八十二章 收復海州(三)第一千三百二十九章 山,就在那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北伐軍的聲威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