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真假難辯

上千人的調動,恐怕瞞不了任何人。

清軍自己很快就感覺到身後人少了許多,雖然不明白究竟是怎麼回事,可越是這樣,心中越發寒。

猜疑,如同瘟疫一般,會迅速地傳播和漫延,直接影響到前方膠着激戰處清軍的士氣。

清軍陣線開始鬆動,連北伐軍士兵引爆手雷與敵同歸於盡都無法輕易撼動的清軍陣線,就這麼因猜疑而鬆動了,當然,也只是鬆動,遠不到潰散的地步。

其實這一切,落在吳爭眼中,迅速意識到了城內發生了什麼。

自然是期待已久的小安子,終於不負所托率軍入城了。

明白戰機一縱即逝的道理,吳爭下令壓上了他的預備隊和親衛隊,也就是三百門火炮的炮手,九百餘人。

此時北伐軍前方正在勉力拼殺的士兵,無由地發現正面壓力一輕,所謂此消彼漲,將士們見生力軍加入戰場,士氣一振,開始反擊。

……。

戰場上猶豫,往往是一個將領的天敵。

陳錦兵力並不比北伐軍少,就算折損了千騎,但清軍主力猶在。

這個時候如果陳錦調千人入城直接肅清宋安部,其實完全做得到。

可惜陳錦猶豫了,他猶豫的原因是,如果從東城來的北伐軍戰力強悍,阻擊不成,反倒失了先機,這就會造成腹背受敵,不如上城牆,以一千弓兵阻截來犯之敵,應該是可行的。

所謂不求有功,但求無過,有一道城牆做爲屏障,城內敵人就會被分割開來,那麼,以清軍體力和搏殺技能勝於北伐軍,城外戰場還有可爲之處。

理論上,陳錦的方案也沒錯,但陳錦忽略了一點,那就是城牆上的大弩、火炮的方向全衝城外,根本不可能調過頭來向內阻擊。

這就造成了城牆上守軍只能用弓箭來阻擊,這在尋常是沒問題的,可此時面對的是北伐軍,那就完全不同了。

北伐軍裝備的是經過改良的燧火槍,射程在一百五、六十步,而宋安同樣攜帶着三十六門虎蹲炮,其射程在五百步距離。

這樣一來,形成了對守軍非常不利的局面,由於無須擔心被城上火炮、弩箭威脅,北伐軍可以逼近至五百步外,就開始以虎蹲炮仰射城牆上的守軍,再逼近一百五十步內,用火槍朝城上射擊。

但守軍只能拿頭頂,就算北人弓技卓越,也沒聽說過能將箭射至一百五十步的,那隻能存在於傳說中。

所以,陳錦錯了,錯得一塌糊塗,錯得無法補救。

戰場上,將領的一念之差,決定着一場戰鬥的成敗,就如同逆水行舟,不勝,就是敗!

想要周全,幾乎沒有可能。

陳錦敗了!

當聽到身後城牆上搏殺的嘶喊聲響起時,陳錦就明白,敗了。

廝殺聲從城牆上傳來,表示着城內北伐軍已經攻上城牆,那麼,只要北伐軍出現在城頭,哪怕是一個士兵,對城外戰場的士氣都是毀滅性的。

陳錦開始考慮另一種可能……投降。

可他依舊在猶豫,因爲城外大軍,並非完全都是他的嫡系漢軍正藍旗(陳錦所率的只是正藍旗一部,並非全旗),還有貨真價實的滿旗軍。

這些滿旗軍是之前從清河潰退時挾裹來的,在多爾袞已經無心整肅時,一直留在陳錦軍中,受陳錦指揮。

陳錦想要投降,那就要先過滿旗軍這關,可以想象,一旦陳錦下令投降,這支滿旗軍會迅速反戈相向,那時就是玉石俱焚的結局。

陳錦在驚惶之中,作了個決定,他悄悄召來心腹將領密議。

……。

這場戰鬥,已經持續了近三個時辰。

敵我雙方士兵已經精疲力盡,而且脖子開始餓了。

眼看着天色將黑,雙方士兵不由得同時期待起鳴金之聲。

說起來不可思議,這兩個多時辰的激烈拼殺,雙方的傷亡不大,遠不如此戰剛開始時,北伐軍“坑殺”清軍千騎那般利落。

在膠着前,有不少北伐軍士兵勇敢、果斷地引爆手雷,爲後續戰友淌開通道,可到膠着後,雙方士兵能做的僅僅是互砍、招架,更多的是推搡。

這個時候,想要殺死一個人,真的很難,自然不會有太大傷亡。

此時吳爭心裡急啊,宋安在城裡四百多人,這要是城外沒有進展,勢必影響到城內孤軍。

可急也沒用,仗打到僵持這份上,已經不是靠心急能解決問題的。

就在吳爭渴望變局的時候,變局就真的來了。

……。

吳爭從望遠鏡裡,看見了一幕怪異。

非常古怪!

城外敵軍與北伐軍的膠着部,開始變薄了。

這是什麼陣?

吳爭不由得疑惑起來。

陣線變薄,自然是有人在撤,難道是敵人還要調兵入城圍剿宋安部?

可這不對啊,管了城內,就不管城外了?

這迷茫,只是停留在吳爭腦海裡一瞬間的功夫。

吳爭迅速下令,“將所剩的炮彈全部打出去,目標,雙方膠着部靠城門方向。”

這命令迅速被執行,一百多顆開花彈呼嘯而出。

隔斷了雙方膠着部靠清軍背後,使得清軍陣形出現了一條丈許的空間,並瀰漫起滾滾煙塵。

吳爭的本意是,敵人想做的,絕對阻止,就這麼簡單。

想要調兵入城圍剿宋安部?沒那麼容易!

可吳爭絕對想不到,自己的這百餘發炮彈,幫了陳錦的大忙。

……。

最狠的箭,往往來自背後,是爲暗箭。

暗箭防不勝防。

背叛者,對“曾經的自己人”下手永遠比敵人狠,或許是爲了自保,亦或者是爲了撫平心中殘存的一絲歉疚。

沒錯,就是歉疚,正因爲歉疚,所以更兇狠、暴虐。

曾經有人說過,只有手上沾了親人的血,才能狠絕天下,其道理異曲同工。

吳爭下令打出僅剩的虎蹲炮炮彈,本意是敵人反對的我贊成,敵人想做的須阻止,就這麼簡單。

炮彈傾泄爆炸之後,激起了滿天的煙塵,不過這煙塵相較於之前的那次齊射,場面顯然要小許多,之前是伸手不見五指,可此時,總還是依稀可見人影的。

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樹欲靜風不止第一千一百十五章 漢室是哪室?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鄭森來援第一千六百九十二章 三蹶名王第八百六十五章 吳爭在不斷地落棋第八百九十三章 又一個畜生第七百十八章 那就讓人家聽聲響唄第九百八十八章 閹豎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九百十八章 感覺有些不對第十六章 人不可貌相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落子不慍不火第一百四十六章 賭運第三百五十八章 應天府之變(一)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柳如是是契機第七百九十四章 一樁滅門血案第五百六十二章 射殺金聲桓第九百十三章 婉拒鄭成功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三百十二章 不知來路的援軍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妥協第五百七十五章 江南軍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吳爭入局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戰略迷惑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第二百十五章 吳勝兆在猶豫第四十章 盡人事,聽天命。第七百五十七章 欲善其事,先利其器第八百六十八章 孝莊與多爾袞第一千三百十二章 終將匯流成河第四十四章 我給你找了五千兩第六百五十七章 追贓助餉纔是大順朝的敗亡原因?第四百四十五章 改勸降爲逼降第八百六十六章 十艘新式戰艦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實話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契機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老馬想當漢奸?第七百五十九章 聽者有意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能奈我何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以何賞不世之功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打蛇打七寸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一百五十三章 吳爭的意圖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萬事皆有因第八百三十九章 若再敢擅作主張,後果自負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怪我嘍?第五百三十三章 這理得說明白嘍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迫降第五百三十五章 種子終於發芽第四百十章 鎮國公好氣派!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下馬威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錢肅樂幸運逃脫第八十二章 你想謀反嗎?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父子之情第九百二十四章 王之仁壯烈殉國第一千六百三十三章 欲擒故縱第七百五十二章 決定研發新火器第五百六十七章 救三次那就是非份第二百七十八章 誤會引起的騷亂第九百十六章 要不試試?第八百零九章 蛇鼠一窩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一千四百八十五章 東藩海戰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五百四十五章 堅拒吳王爵第七百七十三章 假戲真做?!第一百二十九章 六萬敵軍逼近嘉興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判斷失誤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最擅長陽謀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錢肅樂被追殺第五百九十五章 利高者疑第五百八十二章 越來越難騙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一次已是罪過,何況再來一次?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漢明半月談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抉擇(二)第二章 與韃子爭,其樂無窮第三百五十一章 酒醉纔有真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無心插柳第五百八十九章 劍,有了自己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七百八十五章 你放心,本王就是隨便問問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五百五十七章 又至淳安鎮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三姓家奴罷了第四百零八章 當救!第六百十二章 相煎何太急?第五百九十一章 往哪突圍第九百三十二章 援兵及時趕到第六百三十一章 收官大捷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將在外第一千七百零三章 多爾博的遲疑第五百八十四章 皇帝的新裝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一百六十八章 方國安投敵第二百六十九章 恐嚇多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