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沛縣之戰(四)

陳錦不缺乏反應能力,但他和他的嫡系漢旗軍,應變速度有着重大的缺陷。

也難怪,冷兵器時代的練兵,更講究的個人武力和陣形,對於士兵反應幾乎不涉及。

所謂的精銳,更多的是做到根據將領的令旗或號聲,到達預定位置,但主觀靈動性不足。

虎蹲炮的覆蓋區域其實不大,方圓數十丈罷了,這對於千騎所涉及的範圍,比例是很小的。

千騎就算集中並行衝鋒,其頭至尾的距離,也在一、二里地,這還是敵騎撒開了想一舉殲滅北伐軍炮兵陣地的情況下,也就是說橫面很廣。

而雙方的真實距離也就一里半左右,事實上,在敵騎前、中部被炮火覆蓋時,敵騎的尾部還剛從城門前煙塵中衝出來。

也就是說,如果應變反應迅速,陳錦能保住至少三、四成的騎兵,那麼,吳爭想要破沛縣就得想其它辦法了。

北伐軍的能力不在於攻堅,特別是在缺少壓制城牆上弓弩、火炮的情況下,不着甲的火槍兵,根本無法與着甲敵人搏殺。

從某種角度上說,其實火槍兵就是一種弓弩兵的變異,但弓弩兵有輕甲,或皮甲或鍊甲,至少也得有個護心鏡啥的。

可北伐軍沒有,軍服帥氣是帥氣了些,因爲着裝統一嘛,反觀敵人那各種各樣的裝束都有,甚至有些斜掛一條皮毛就當作是遮護物了,天曉得它是用來抵擋刀劍還是箭矢的,或許是準備摔倒時用來減少摩擦的。

所以,陳錦此時的應對出現了巨大的疏漏,他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制止騎兵的繼續衝鋒,反而陳錦在短暫的驚愕之後,下令兩側盾槍兵向前壓上。

或許陳錦認爲,在如此短的距離內,北伐軍想要殲滅千騎,沒有個把時辰是做不到的,想想也對,就算宰千頭髮狂的豬,那也得花時間啊。

將盾槍兵壓上,足以對北伐軍進行威懾,從而化解對騎兵的威脅。

從這方面來說,陳錦的應對也沒錯。

可陳錦沒似乎忘記了,北伐軍每個士兵腰間都裝備有手雷,雖說威力不大,零散使用時最多能當煙霧彈,只有集羣使用纔是一種神器,但真要在近處引爆,炸死炸傷一、二人,那還是可以的。

吳爭此時心中也驚駭着,這樣嚴密的部署,衝入陣地中的輕騎三十餘騎,竟造成了二倍多的傷亡,他不禁爲自己的“魯莽”捏了把汗,要知道,吳爭所處之地太過靠前,最後停下然後被幾個北伐軍士兵拽下馬來,齊齊用刺刀捅死的敵騎兵,離吳爭僅有二、三丈光景。

這個距離,敵騎若縱馬躍起,怕是吳爭至少得狼狽而逃,或許那騎兵還來改寫歷史。

或許那騎兵是不認識吳爭之故吧,誰讓北伐軍的軍服顏色、款式、布料大致一樣,唯有裝飾物有些不同呢。

但吳爭反應很快,立即組織炮兵再次裝填速射。

不但吳爭反應快,炮兵其實在吳爭沒有下令之前,已經下意識地進行裝填了。

這是一種本能,非常重要。

吳爭原本的部署是,炮兵在完成一次齊射後,迅速後退至六百持刺刀搏殺的士兵之後,再進行裝填補射的,因爲敵騎一旦衝過炮火覆蓋區域,炮兵來不及裝填。

事實上,敵騎也確實衝過來了,但數量不多,且被六百士兵一輪火槍齊射,撂倒了三分之二。

隨即持刺刀前衝的士兵解決了剩餘三十多騎,那麼,炮兵已經無所謂向後撤了。

靈動性很重要,有時比令行禁止更重要。

將領命令的傳達需要時間,特別是在這種炮火瀰漫的,戰機稍縱即逝的時候。

北伐軍炮兵不待命令下達,主動原地裝填,待吳爭的命令到達時,就已經只剩擊發了。

那麼,剛剛回過神來,調整好被炮火驚嚇的戰馬的敵人騎兵,後隊的再次衝鋒,等於一腳跨進了鬼門關。

沒有任何意外,飛濺的彈片收割着但凡經過這片區域的任何生物,包括戰馬。

短短一柱香的時間,兩輪炮擊、一輪火槍齊射,幹翻了敵人千騎,這還是當着敵軍主陣的面,不得不令人驚駭,包括始作俑者吳爭。

太不可思議了,僅僅是付出了不到百人的傷亡,殲滅敵千騎,這使得吳爭不由自主地放聲狂呼——炮兵營萬歲!

吳王地大聲狂呼,引得北伐軍將士的附從,他們以爲,這是王爺一種另類的慶賀方式。

於是,沛縣城外聲勢震天。

而此時,炮兵營指揮陳其材,也就是時任軍工坊督辦陳守節的兒子,大明朝火炮專家陳於階的孫子,這個四年前那個靦腆地小子、名不見經傳的少年,已經成爲了火炮營指揮。

他被這巨大的齊呼聲震驚,臉色蒼白地渾身顫抖,吳王這是要幹啥呢?

然而這不是戰鬥結束,可以歡慶的時候,因爲戰鬥還在繼續。

陳錦此時內心的恐懼,已經無以言表,他麾下軍隊也是如此。

咫尺之間,眼睜睜地看着千騎被炮火煙塵吞沒,還是兩次,前後間距不到一柱香的時間。

可謂是一腳生,一腳死啊。

但戰場嘛,一旦開啓戰鬥,便如開弓沒有回頭箭。

傻子都知道,這個時候退,等於自殺。

陳錦原本想着,如果戰局不利,可以迅速撤回城中,據城固守,可前提是,有騎兵斷後啊。

好嘛,現在用來斷後的騎兵被殲了,誰來斷後?

雙方都是兩腿兩腳丫子,何況北伐軍士兵的奔跑速度遠勝於清軍,這要是倉促撤退,被北伐軍追入城中,那就一江春水向東流了,搞不好,兵敗還是輕的,被活捉了,那就寡婦死兒子,沒指望了。

所以,陳錦的第二道命令是,全軍壓上,主動進攻。

不但是還沒動作的後隊弓弩手前壓,陳錦還將城牆上的弓弩手調下城來,加入總攻。

這就是在孤注一擲了。

陳錦是別無選擇,這支騎兵丟了,沛縣守軍就失去了機動能力,再看到北伐軍大量火炮,陳錦心都涼了,再加固的城牆,恐怕也難敵這麼多火炮的轟擊啊。

第一千零九章 我來代勞!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走過去,便是一片藍天第六百十三章 朕小看你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九百九十四章 廖仲平奇蹟般地生還第一百五十八章 戰局有了轉機第二百十六章 洪承疇親自增援蘇州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四百十一章 黃斌卿來犯第二百七十六章 論功封候第四百七十五章 理念之爭第九百六十九章 帳務凍結第二百三十一章 小人物幹了大事情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結髮夫妻第一百七十一章 風雲變幻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真小人趙史第三十章 你妹!第八十三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三百十七章 救厲如海的老僧竟是馬士英第三百零四章 賺取博洛第四百八十九章 罷免吳爭第四十七章 他無德,我有德。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又當了回“強盜”第五百十八章 再殺一個固山額真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突變第一千四百十一章 背水一戰第一百零四章 不醉無歸第九百十四章 父子連心哪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快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統戰,其實也是武器第八百二十六章 衙門前的血戰第六百四十九章 沈致遠如願以償第二百三十章 大明江陰兩任典史第四百二十二章 生擒李成棟第三百二十四章 馬士英的選擇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錢謙益居然沒死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多爾袞陰魂不散?第一千六百十九章 再落一子第一千六百七十八章 覆盤第五百七十六章 常例,本身就是一種腐朽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荒唐第五百四十六章 兩隻小狐狸第二百五十一章 應天府之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抉擇(一)第六百六十八章 賣天價地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小勝怡情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軍購第一百四十章 方國安不聲不響撤退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得之我幸,失之我命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三百七十七章 後生可畏第二百九十四章 監守自盜?!第九百三十六章 尼堪的如意算盤第三百三十四章 巾幗不讓鬚眉第七百十三章 吳爭想換回沈致遠、錢翹恭二人第九百十一章 君可欺第八百零六章 看來飯中無毒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各有打算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吳爭很忙第七百九十九章 是法治還是人治第三百六十二章 應天府之變(五)第二百三十三章 清軍兵臨紹興第二百八十三章 沈致遠受傷,吳爭暴怒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將計就計(一)第四百九十一章 忠奸難辯第一百三十九章 沒了左腳的和碩豫親王第七百十七章 漢人的血性第七百三十六章 空手套白狼啊第五百九十四章 荒唐!混帳!第六百三十二章 吳爭的抱負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淮安守將祖大弼第三百九十五章 這是我的意思第二百八十四章 真是誤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城破在即第五百四十章 太子要登基了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逼上梁山的匹夫第四百七十章 你就是個劊子手!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誰纔是真正心中恐懼之人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人之將死第八百四十六章 錢翹恭的騎槍兵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鳳陽府第一戰(一)第二百二十二章 無師自通第九百零二章 是你不配!第七百九十八章 殺一人而救百人?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實則虛之第三百三十六章 本候不是伯樂第五百三十章 還能見到哥哥……真好第三百七十一章 妖孽!第二百十八章 來世……好運!第七百九十一章 後世再無旗袍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爲了漢明第六百九十五章 這是晚輩想都不敢想的啊!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一報還一報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你忘了嗎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箇中好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視父子如天敵的吳老爹第三百零八章 命不該絕第九百四十一章 善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