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沛縣之戰(三)

可煙霧籠罩的一剎那,北伐軍迅速撤退的情形,陳錦確實是沒看到,也無法看到。

哪怕陳錦手中也捏着那管昂貴的單筒望遠鏡。

從煙塵揚起到陳錦下令輕騎出擊,這間距其實也就是二、三分鐘吧。

吳爭下令快,將士的反應也快。

北伐軍將士的首訓科目就是跑步,這二、三分鐘的功夫,可以跑出數百步了。

也就是說,在敵騎衝出煙塵籠罩區域時,雙方的間距已經不是五百步,而是一千步以上了。

別小看了這數百步之差,這直接關乎到戰鬥的輸贏。

吳爭自然不會傻到,真就這麼悍然發起進攻了。

他自然是有部署的,以主力前壓,逼迫敵人作出應對,以虎蹲炮激起煙塵,矇蔽敵人視線,造成北伐軍近在咫尺的假象,誘使敵騎出動。

效果很好,但關鍵在於接下去怎麼應對。

宋安帶來的虎蹲炮有三百門之多。

以一百門誘敵出擊,自然還有二百門部署在身後。

虎蹲炮的射程太近,最多打到八百步,這需要強裝填的情況下,對炮管操作極大,且後座力巨大,所以吳爭並沒有想過去強裝填、多裝藥,而是用障眼法,製造些這五百步的距離來。

也就是說,當敵騎追近至五百步距離時,實際上敵騎已經遠離自己陣地五百步以上。

而這,正是吳爭想達到的目的。

打一個時間差,就在敵人眼皮子底下,打出一個時間差。

瘋狂嗎?

是真的瘋狂!

這種戰術,在這個時代,恐怕也只有北伐軍能做到,它包含了三個關鍵要點,一自然是令行禁止;二是跑步速度要快,而且整體配合要好,否則,一半逃離、一半落下,便是輸了;最後身後部署的虎蹲炮炮手的操作要極其熟練,雖然事先已經標定了距離和諸元,但手速的快慢及對敵騎來速的預判,直接影響到該戰術的成敗。

出手稍早些,敵騎尚未進入射程之內,那麼一通齊射打出去,最好的結果就是嚇退敵騎,壞結果是,這一輪齊射之後,已經沒有時間第二次裝填,五百步的距離,輕騎可以要瞬間到達,接下來的事,就是挨宰,沒有肉體能擋住衝鋒中的戰馬慣性。

開炮稍晚些,就更好理解了,敵人已至炮兵陣前,出去的炮彈打了空氣,這就更悲催了。

所以,說這時代只有北伐軍能進行這樣的戰術,一點都不誇張。

事實上,當敵騎前鋒衝過標定線的那一刻,二百門虎蹲炮齊射出的炮彈,生生阻斷了後續的敵騎,將他們炸得人仰馬翻之際,還是有百騎已經衝過了標定界線。

吳爭對此也有一定的後着,其實很簡單,就是留出六百人的預備隊,以防不測。

這六百人就在炮兵身後,手持上了膛的火槍嚴陣以待,他們的火槍都上了槍刺,也就是說,開了一槍之後,不需要再裝填,持槍衝上去,不成功,則成仁!

這確實是個瘋狂的戰術,但這不正是吳爭一貫的作風嗎?

五年以來,這樣的事,他還真沒少幹。

說他瘋狂,其實也不準確,往往他的戰術都具體一定的可行性,至少是理論上可行。

事實也證明,確實可行。

沒有人能在發現身後隊友被爆炸和火光吞沒,還能保持戰意和熟視無睹的鎮定。

要知道,這是支輕騎兵,身上只是普通的皮甲,富裕些的,爲自己的皮甲上增添些鐵片,以護住自己的要害,這已經是很稀少的了。

虎蹲炮發射的開花彈,對鐵甲重騎殺傷力不足,可對於這些輕騎,那是如燒紅的刀尖捅入雪中一般順滑。

鋒利的破片,密集地在爆炸區域四射,幾乎沒有死角地四射,其中之人根本沒有任何地方可以閃躲或者遮避。

這種血腥和殘酷,能讓看見的人迅速失去鬥志。

所以,正常情況下,衝過界線的百騎,此時唯一的優勢,就是胯下戰馬狂奔的慣性。

可他們還得再過一道坎,才能與北伐軍接觸拼命,那就是六百顆正飛速射來的鐵彈,與訓練時所使用鉛彈不同,上了戰場,北伐軍用的都是鐵彈,雖然對槍管損耗很大,但威力一樣增強許多。

這種拇指大的圓鐵彈,重、糙、甚至帶着氣孔,但它能在鐵甲上打出一個凹坑,甚至擊傷、撞斷甲的騎手肋骨,可見其威力。

這顯然不是着皮甲的人能硬抗的。

槍響之後,騎兵紛紛栽倒落馬,百騎僅剩三十餘騎,是北伐軍將士的射擊精度爆表?

顯然不是,驚惶失措的敵騎兵,從爆炸中慶幸死裡逃生,還沒回過神來,就遭遇當面一輪火槍齊射,甚至連反應都沒反應過來。

許多騎兵大都是胸部中彈,直接向後仰倒摔落馬下。

他們連下意識地低頭,都做不到。

這種射擊精度,不可複製。

在於正面戰場上,是不太可能發生的,事實上,如果兩軍以正合,就算火槍射擊再密集,也無法造成這樣的傷亡,騎兵只要有意識地伏於馬背,就能規避至少一半以上的傷亡,何況這些騎手,甚至可以藏身於馬肚下,這叫倒掛金鉤。

可惜他們沒有這機會了,在炮擊突然發生之後,十成中有九成,回頭張望,這就造成了他們無法迅速回身、低頭、伏於馬背,而在剛剛回身的那一刻,被飛來的彈丸擊中。

但剩下的三十多騎,還是造成了近百北伐軍的傷亡。

哪怕他們已經如驚弓之鳥,哪怕他們已經喪失戰意,可只要人還在馬上,他們還是騎兵。

北伐軍不着鎧甲的弊端被放大出來。

往往士兵是端着槍刺捅出去,手還抓着槍把,卻被戰馬強大的慣性撞飛。

直到不斷地撞飛人體,戰馬才漸漸地降速,然後……就沒有然後了,失去速度的騎兵,就是死路一條,如同沒有子彈的火槍,不如一根燒火棍。

這不是一場完勝,戰鬥也沒有進入尾聲,相反,戰鬥纔剛剛開始。

都說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戰場其實也一樣。

考驗着雙方將領、士兵的反應能力和速度。

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茶山海戰(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我的子女只姓吳第一千五百八十一章 事有反常第二百六十三章 停戰談判開啓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晉爵令第八百五十六章 買櫝求珠!第三百八十四章 針鋒相對(二)第九百九十七章 責罰陳勝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滴水不漏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擴大戰果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一拍即合第七百七十六章 爾虞我詐第一百四十三章 世家底蘊第二百七十九章 總有刁人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這樣的人只會陣亡,不會降敵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刮目相看第七百七十四章 臉皮夠厚的沈致遠第六百二十一章 “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第一百九十五章 顛覆了自己的認知第四百四十一章 合圍紹興府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口舌如簧第九十八章 以正合,以奇勝第二百零八章 兵臨松江城下第八百六十二章 話都被你說了第九百八十六章 兩面受敵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誰是好人?第一千一百十三章 片葉不沾身?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擇才而用第五百二十二章 老實人的瘋狂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與我何干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風雷騎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什麼人哪?第一千五百四十九章 法無禁止皆可爲?第七百九十六章 與張煌言起了爭執第一千六百三十五章 被權力污染了的親情第四十三章 我若食言,猶如此盞!第七百九十三章 王爺救命!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殺雞儆猴的戲碼第四百八十三章 陪你一起等天明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人心之變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聰明人第一千三百十五章 世事總不盡如人意第七百九十章 給妹妹想轍賺份嫁妝第六百六十五章 財政困局第四百三十七章 猜忌是顆見風就長的種子第九百六十三章 騙局第六百八十八章 危在旦夕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二百零五章 如同玄著兄的人品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犧牲第六百七十八章 老夫不如你第一千四百十九章 談判(二)第一千六百八十四章 收復海州(五)第一百零七章 魏某是揚州人第二十三章 真會來事。第六百零七章 陰謀才露尖尖角第一百三十三章 完勝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廬州、安慶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情報傳遞受阻第一百五十四章 抗清少年夏完淳第五章 就知道急喉喉的,沒點兒眼力見第二百四十九章 吳家祖宗牌位有秘密?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七星島海戰(三)第六百五十二章 想吃牢飯了不成?第四百六十四章 幹掉了李國翰第五百章 夏完淳指揮有誤第一百五十九章 城外漢人軍隊臨陣倒戈第一百八十二章 國事還是家事?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施恩太重反是禍?第三百二十五章 黨爭泥沼中爬出來的小人第三百十五章 人在其位,身不由己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能贏的,其實不算賭第七百十一章 令人討厭的錢謙益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三百十九章 吳爭欲救奸倿第六百五十九章 你的媳婦,自己看着辦!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柳如是勸錢謙益反正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家產之爭,也無骨肉之情第一百零八章 不孝有三,無後爲大第三百零六章 三界被阻第二百八十九章 他只能答應!第五百九十八章 山風欲來風滿樓第二百零三章 北伐第四百二十七章 “拿”錢的法子第一千五百三十一章 這笑話不好笑第六百八十三章 雄風清角勁,落日大旗明第二百四十四章 常州光復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舊縣之戰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逼宮?第六百七十九章 你也太狠了!第四百九十三章 與虎謀皮第一千五百七十一章 服從,是一種態度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人的名,樹的影第九百二十九章 一場本不該發生的民亂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不識趣第四百六十三章 殲滅清騎第六百九十八章 南蠻子,好大的口氣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躲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