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前線

回到御史臺,杜中宵覺得有些鬱悶。其實葉縣的情況,十幾天時間,自己也瞭解得很不詳細。只是直覺上,覺得工廠的產生,必然會大大改變社會。提出改革,只是想化被動爲主動,掌握主動權。

今天的集議,總的來說,不太成功。杜中宵的想法很難被其他官員認可,最後的結果只是大家承認了存在問題,具體辦法沒有。等過上一段時間想清楚了,再次集議。

有什麼辦法呢?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不經過大量實踐,很難就有什麼萬全之法。但實踐?杜中宵搖了搖頭。現在的官員,有多少人願意去實踐找出辦法?

郭申錫道:“中丞,看今日集議,大臣們多不認爲葉縣有什麼事情。改與不改,若不是有聖上的旨意,在他們眼裡只怕並沒有什麼。”

杜中宵道:“確實如此。罷了,我已經做了該做的,後續如何,不是我們該管的。不必在此事上多花心思,用心朝政上面。現在已是九月下旬,秋高馬肥,到了用兵的時節,多留心西北軍事。”

郭申錫稱是。對於葉縣,御史臺注意的是查出來的大量案子,由此引出來的現在治理不可靠,到底怎麼改革,那是政事堂的事情,郭申錫並不多操心。

郭申錫離去,杜中宵回到案後坐下,閉目沉思。從今日集議看,除了少數官員,大多官員對於工廠瞭解不深,並不覺得要多花心思。葉縣的事情,官員們的意見是升縣爲州,再多派些官員。至於底下各種各樣的改革,他們沒有興趣。

搖了搖頭,杜中宵也沒有辦法。自己入朝爲御史中丞,纔開始跟朝中這些大員接觸得多,很多事情現在纔是個開始而已。急也急不來,慢慢看吧。等慢慢熟悉朝堂,才能真正開始。

現在不是自己在河曲路的時候了,那時自己說了算,只要認準了,立即就能開始。現在,不管什麼事情,只能提建議,可沒有做決定的權力。

鎮戎軍,宋軍帥帳,狄青對案前的劉幾道:“如今天氣已涼,大軍四合,正是出兵的時候。大軍合兵一處,攻賞移口。依鄉導所說,那裡的党項兵馬不多,想來不難攻下。到賞移口後,我們兵分兩路。我帥東路攻韋州,你帥西路攻西壽軍司。這兩處都是山間谷地,雖然有城而守,我們憑火炮,想來並不難攻取。取了這兩處之後,北出葫蘆川的路上再無強敵,可以並兵一處,掃蕩殘敵,合圍敵軍於靈州。”

劉幾道:“太尉,鎮戎軍周圍已經聚集近三十萬兵馬,党項駐軍不值一提。党項人也知道不敵,韋州和西壽兩監司都沒有多少人,而是聚集兵馬於靈州。我以爲當選要地,主力迅速前出,而以側翼兵馬掃蕩四周。三十萬大軍,哪怕左右翼各五萬人,也足以攻破韋州和西壽監軍司。”

狄青道:“部署,大軍作戰,最重要的是陣容整齊,不給敵人以可乘之機。韋州監軍司在東,西壽監軍司在西,一左一右扼守葫蘆川河谷。不攻下這兩處,我大軍前出,党項人突然繞到後背,那時可就麻煩了。我們分兵,攻下這兩處後,掃蕩其餘,再合兵攻靈州不遲。”

劉幾沉默了一會,最後只能點頭:“太尉既是如此決定,我奉命就是。”

宋軍向鎮戎軍聚集兵馬,党項早就得到了消息,針對性地做了佈置。在宋軍炮下,一般的城寨沒了用處,党項放棄很多地方,聚集兵馬,建了幾個堅固大城。最大的兩個就是韋州監軍司和西壽監軍司,分扼葫蘆川穀道兩側,依託堅城固守。宋軍前出,首先要面對的就是這兩地。

劉幾是最早跟隨杜中宵一起練兵打仗的將領,指揮風格帶着營田廂軍的影子。換裝槍炮後,宋軍野戰能力遠強於党項軍。現在軍中馬匹又多,應當大量使用偵騎,先控制整個葫蘆川河谷。而後把大軍分成幾個軍團,去消滅韋州和西壽,掩護主力大軍出葫蘆川。

在劉幾看來,由於失去了野戰機動優勢,党項在葫蘆川穀道佈置的兵馬不多。對付他們,使用偏師即可,大軍主力應該在左右翼的保護下以最快速度前出。

杜中宵指揮營田廂軍,是三分之一騎兵,三分之一炮兵,配合三分之一步兵。出兵之前,先派偵騎四出,控制整體局勢。而後在選定的戰場,與敵決戰。狄青卻不是這樣,還是按照以前的老習慣,整體以步兵爲主。大量的騎兵,編成兩個各三萬多人的軍團,隨着軍隊主力前行。

近三十萬人,聚成一陣,沿河川穀道而行,劉幾想想就覺得頭大。在營田廂軍的時候,杜中宵曾經明確提出,用槍炮的軍隊,一個軍團適合多少人作戰,分成數路。各路單獨作戰,既不相互干擾,又有自己的獨立性。狄青完全沒有這樣的概念,既有的編制被完全打亂了。

離開了帥帳,劉幾嘆了口氣。這次進攻党項,由於狄青的到來,完全亂了。

劉幾離開,狄青坐在案後,閉目思索。說起來,雖帶兵平了儂智高之亂,狄青從軍二三十年,還是第一次指揮這麼多軍隊,單獨作戰,是以格外謹慎。自己的軍隊,對方的党項佈置,反覆思索。應該如何進軍,後勤怎麼保障,怎麼攻敵,都是慎之又慎。

杜中宵根據營田廂軍訓練和河曲路作戰實際整理出來的那一套,軍校中雖然有教,狄青也認真進軍校學過,還是覺得不習慣。各種各樣的計算,複雜而又龐大的指揮機構,都是以前軍中所無,狄青以四十多歲的年紀,學習起來也分外吃力。數年的時間,狄青知道大概,卻不能完全掌握。

此次進攻党項,狄青最終還是決定,拋開河曲路的做法,還是按照舊的作戰方法來。軍中的將領大量使用舊人,縮減了指揮系統,以使自己的決定能最快速度到達各軍。不過三十萬大軍,還是讓狄青覺得疲憊不堪。這不是簡單的數量增減,人數一多,需要考慮的東西就太多了。

前邊桌子上,是巨幅的葫蘆川一帶的地形和軍情地圖。製做地圖的是軍校出來的人員,畫得非常詳細。不過,狄青還是不習慣對着地圖作戰,他更願意把一切裝進腦子裡,自己思索。

旁邊的偏帳裡,幾個參謀人員無所事事。有的隨手亂翻着桌上的文件,還有的坐在座位上,傻傻看着外面出神。這幾個月,他們這些帥帳的主要人員,實在沒有事幹。

甘興嘆了口氣:“以前在軍校裡的時候,聽教官講起他們在河曲路打仗,最忙的就是他們。帥帳的所有事情,小的帳內佈置,大的命令擬定,都是參謀在做。我們隨着太尉到了這裡,卻終日無所事事,旁邊太尉倒是忙得晝夜不分,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於成越道:“有什麼辦法?太尉是打了幾十年仗的人,什麼都放在心裡,生怕說出來,一不小心就走漏了消息。我們這些人除了送送軍令,也就沒什麼事情了。”

一邊案後的馮強道:“你們知道什麼!如何作戰,都在太尉的肚子裡,需要我們多說什麼!只要軍令無誤,及時送達,便就是做得好了!”

甘興道:“那是,馮將軍是太尉看重的人,事事都要去商議,跟我們可不一樣。軍校裡學的,可不是這樣做事。我們要計算各軍物資,計算進攻路線,分析對面敵人,預估勝敗,要給主帥提供各種作戰計劃。現在這些一概不做,連軍情我們都不知道,實際也做無可做。說到底,軍校裡白學了唄。”

馮強道:“軍校裡學的,是河曲路杜中丞的戰法,我們當然不同。狄太尉從軍已有數十年,什麼事情都裝在他的心裡,哪裡需要我們去做!你們只要安心做事就好,哪來的那麼多牢騷!”

甘興道:“是啊,只要安心做事就好。可現在,我們有什麼事情做?看看大戰將起,我們一個多月來就是在這裡坐着,還不如放到各軍去。”

馮強道:“全軍整訓,是聖上欽定,軍制如此定下來的,你們安敢妄自議論!”

於成越站起身,到了帳門口,看着外面的太陽,道:“是啊,聖上欽定的事情,哪個敢說話。甘將軍,沒事曬曬太陽,看看四周景色,豈不是好?”

甘興聽了,站起身來,到了門口的另一側,看着外面的景色,道:“說的對,不能亂說話。沒事了看看風景,多歇息歇息,如何不好呢?”

馮強看看其餘不說話的人,又看看門口的兩人,氣鼓鼓的,不好再說什麼。自己是狄青特別看重的人,許多事情都一起商量,跟這些人當然不同。

狄青看重馮強,是因爲他吏事精熟,做事麻利,是個好幫手。說到底,狄青雖然識字,但無法親自處理軍中的文書,需要這樣一個人。現在馮強,更像是以前軍中主帥倚重的吏人,而不是一個參謀。

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115章 該裁軍了第154章 投奔第10章 模範部落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6章 生意興隆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20章 燒成白地第41章 試探第195章 畢昇後人第33章 舊人重逢第221章 賈逵出兵第177章 分岐第66章 屬官第13章 不知道自己幹嗎的第191章 于闐路口第133章 兩件大事第64章 形勢逆轉第50章 糧草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212章 通車了第8章 兩難第21章 眼見爲實第154章 避風驛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44章 閒情第41章 試探第30章 兵臨城下第231章 大不一樣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213章 京城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27章 再留無益第68章 看中了你的資質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46章 初戰告捷第32章 收網第17章 言過其實第119章 一定要做好第121章 迴歸第55章 上下相制第30章 僥倖第91章 大勝惹大禍第118章 投降第118章 韃靼人第104章 賞識第113章 迎接第20章 燒成白地第23章 全力應戰第218章 用盡全力第48章 高朋滿座第116章 重臣雲集第12章 徵役第122章 豈能饒過!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53章 分兵第57章 喜事第100章 要不要也降?第130章 香布的改變第80章 另起爐竈第83章 衆官請客第18章 買空賣空第21章 員外請客第37章 錢的問題第34章 大勢第28章 難題第164章 戰還是降?第159章 琳琅滿目第223章 軍制暗合第20章 莫多管閒事第123章 不要鬧事第22章 分別對待第126章 故人敘舊第47章 隨你喜歡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52章 一敗再敗第110章 三岔口第121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101章 陛下,降不降!第113章 虧了第24章 新知縣第137章 主僕矛盾第52章 建節第82章 亂起第38章 試槍第91章 同年閒談第203章 不期而遇第268章 備戰第169章 你有手段嗎?第64章 曲線前進第158章 準備進軍第34章 大勢第100章 不同心思第160章 實戰第一第126章 細作第147章 大亂將起第64章 形勢逆轉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103章 杖斃第102章 這是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