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應有盡有

從外面轉了一圈回來,徐克道:“下官出去轉了一圈,約摸估算了一下,今日當能賣出五千貫的貨物。以兩成利算,可得利息約一千貫。一日一千貫,一年就能得數十萬貫。提舉,這商場賺錢好生厲害!”

杜中宵道:“這兩日初開,賣的貨物自然會多一些。過些日子,等到每日售貨穩定下來,才能知道每日賣多少貨,賺多少錢。而且商場賣貨,如流水一般,日日進錢,與其他生意不同。兩成利息,對一般商人來說,這生意就做不着了,賺不到錢。但對商場來說,是用極少的本錢,賺出這兩成利。不以一日計算,而以一月計算,利可就不是兩成了。以年計算,就更加嚇人。”

徐克點頭:“商場開了,我才知道提舉爲什麼強調這生意與一般生意不同。不只是要看利息與本錢的比率,還要看貨物花多少時間採購,多少時間賣出去。時間越短,縱然利息低些也是值得的。”

零售商業,資金週轉時間至關重要,貨物從採購到賣出時間越短越好。雖然現在京西路採購是以賒欠爲主,終不是長久之計。爲了保證質量,掌握主動權,刺激生產,有一部分可能會付定金。

等到京西路的商業體系形成,有了固定的生產商和進貨渠道,以後的錢會更好賺。這麼大的商業銷售體系,需要的本錢不多,依靠地方官府的支持,可以從生產商手裡賒銷,幾個月後付錢,如此一來算利潤率會非常驚人。有了現金流的支持,對其他競爭者可以碾壓。

看看時候不早,徐克道:“提舉,我們出去用些酒飯。那邊飲食的地方店鋪攤檔極多,許多是我們從前吃不到的,去嘗一嘗味道。”

杜中宵道:“好。那裡的攤子花了心思,不只是開封府和京西路的口味,還有河東路的口味。這樣多的花樣,以前可是沒有過的。等到做的時間長了,還可以廣邀天下名家,各地口味都有。”

徐克搖頭笑道:“這卻有些難。樊城又不是什麼大地方,外地做吃食的如何肯來?”

杜中宵道:“又有何難?你以爲只有樊城這一處地方建商場麼?這裡只是開頭而已。我提舉京西路常平,所有州縣都要建商場。各處聯在一起,統一採購貨物,這些附屬的吃喝玩樂,自然也互補有無。”

一處商場有什麼作用?龐大的採購體系成本高昂,賺錢再多,最後也未必會剩下什麼錢。就是要在全路各州縣,廣泛開起商場,形成網絡,共享採購和物流系統,才能賺出錢來。做得好了,以後還可以推廣到全國,形成遍佈各地的商業網絡。只要採購和物流做得好,把全國商業捏到一塊,讓零售成爲這棵大樹上結的果子,未來前途不可限量。

其中的核心是採購和物流,網絡鋪起來,足以改變整個經濟格局。藉此可以促進生產和消費,可以形成全國統一市場,價值怎麼估計都不過分。杜中宵的精力是在物流體系上,零售並不會花多少心思。

出了衙門,杜中宵和徐克帶了幾個隨從,向東邊而去。

那邊是牛馬大牲口市場,畜禽市場,這些因爲不便統一採購,是租攤販給賣的人。不過與其他貨物一樣,取消了牙人,讓消費者和銷售者直接交易,商場提供一定的保障和服務。

再過來,是肉市和魚市,是商場直接經營的,供應商很多就在旁邊賣活物。有一些珍貴品種,量比較大的,則是由商場直接到產地採購。如名品縮頸鯿,商場甚至有自己的漁場。

此時人口尚稀少,從中原到荊湖,河湖沼澤衆多。太宗時有詔旨,河湖池塘魚鴨之類任民採取,如果販賣則收稅。襄州這裡也是如此,漢江及其支流,加上大量的陂塘,水面廣闊。與後世不同,鴨和魚相差不多,河湖裡到處都是,隨取隨獵,很少有人特意養殖。許多地方的鴨子,都是半放養,需要的時候用飼料或者其他方法聚集起來,綁了之後出去售賣。河湖裡不只是野鴨,還有大量馴化過的鴨子。

住在湖邊江邊的人,往往是一二十里纔有幾戶人家,不需要看住自家的牲畜財產,千防萬防就怕被別人偷了。就那麼幾戶人家,水面沼澤廣闊,完全沒這個必要。不像人口稠密的地方,養只雞也要小心看着,一個防不住,就不知道被哪家吃了。

再向南去,養牛也是如此。都是放養在沼澤草地裡。自家牛羣的牛,打上烙印,便就不管。每年固定的時間,把牛引到牛欄裡,選擇合適的去賣。

過了肉市魚市,便是各種水產乾貨,既有遠自海邊來的海魚,更多的是附近產的淡水魚。鄂州是水鄉澤國,產魚極多,鮓也就是鹹魚早就賣遍天下。不過這個地方,鮮魚太多,那些行情並不太好。

過了之後,纔是各種陸上乾貨。如竹蓀菌類,臘肉醃肉,應有盡有。再過去是接着水果市場的蔬菜市場,賣各種本地外地的蔬菜。過了蔬菜市場,是蟲魚花鳥,貓狗鵪鶉。過去之後,味道便就淡了,纔是商場裡的飲食區。

杜中宵和徐克到了的時候,這裡已經非常熱鬧,好多家坐滿了客人。

按杜中宵的規劃,飲食區的旁邊還要建一處遊樂園,一處瓦舍,只是還沒有準備齊全。遊樂場吸引小孩子,有空地,可以讓人踢毬放風箏。瓦舍不用說了,是爲個時代的娛樂場所。

這些全部建起來,就相當於後世的綜合市場了。不過是由官府主辦,商業體系覆蓋全國。

徐克道:“提舉,這裡好生熱鬧。我們吃些什麼?”

杜中宵道:“中午時分,簡單用些就好了。找一家潔淨小店,炒盤冬筍,再蒸條魚。”

徐克應着,當先走進了旁邊的一家小店裡面。店主人看見,急忙上前見禮。

這裡的小吃店,租的是商場的鋪面,商場統一管理衛生和秩序,徐克自然是人人奉承。

在棚子下選了副座頭坐了,主人親自過來問道:“官人,今日要用些什麼酒飯?”

徐克道:“一盤冬筍炒肉片,以嫩一些。再炒一盤藕,一盤青菜,蒸一條縮頸鯿,做個湯來。打一壺竹葉清,在一邊溫了。”

主人答應,急急忙忙到裡面吩咐。襄陽這裡最著名的是宜城縣酒,縣裡有金沙泉,自古以來以酒聞名,號爲“九醞”。以竹葉入酒是這個時代通的做法,許多地方都有,宜城也不例外。

竹葉入酒,其酒極清,故名竹葉清,這時並不是指酒的顏色。此時的酒大多混濁,酒清是了不得的事情,無一不是名品。杜中宵的白酒,在這一帶流傳不廣,主要還是在北方地區。

第125章 党項商人第82章 不甘心第84章 窮途末路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6章 兩軍對壘第65章 胸有成竹第168章 使節第118章 新政失敗第26章 圍點打援第50章 糧草第52章 一敗再敗第96章 免稅第116章 疑惑第215章 常平判官第122章 新的時代第210章 當戰則戰第230章 南下不易第77章 誰買誰倒黴第69章 格外可惡第55章 傳頌天下第63章 獵物第12章 徵役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88章 和爲貴第25章 窮治地方第191章 合圍第184章 兩翼夾擊第104章 安排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135章 不爲他人做嫁衣第64章 形勢逆轉第166章 兵臨高昌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84章 接駕第68章 入城閱兵第150章 陳勤當官第40章 派兵第73章 出門難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118章 賽馬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92章 不買別動第66章 三州賣酒第47章 不念舊惡第260章 內亂第141章 抑配車票第58章 臨行之言第76章 試刀第28章 醉仙釀第22章 釀酒證明第200章 捕虎第147章 前路艱難第264章 大勝第61章 心驚肉跳第253章 斬將奪旗第248章 北上第131章 邊打邊談第192章 全軍覆沒第68章 稀罕物第94章 誰不缺油?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22章 難題第39章 兩難第227章 利器第100章 輕鬆時刻第192章 銀錢兩清第194章 南下人口第97章 重任第75章 自尋退路第22章 大勝?第2章 連夜攻城第61章 物是人非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73章 形勢突變第24章 劫富濟貧第163章 夜議第72章 兵臨靈州第59章 重騎立功第93章 三碗不倒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240章 錢與物第61章 水車第213章 京城第137章 馬車第145章 西域方略第58章 百年計第18章 無路可走第2章 城狐社鼠第39章 順化渡第47章 不念舊惡第213章 京城第230章 大勢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45章 康員外的煩惱第174章 打探第46章 分道揚鑣第70章 試探第72章 進攻第124章 郊外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