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破幽州

陽光很好,帶着暖意,今天本來應該是個好天氣。有麻雀在飛舞,成羣結隊,嘰嘰喳喳。

耶律仁先看着城外的宋軍安裝好大炮,軍官在那裡指揮,士卒裝藥填彈。炮彈看起來沉重非常,非要兩個人擡起,才能裝進炮筒裡。

旁邊的契丹重臣,都一起在城頭看着。他們都知道,城牆一旦被宋軍轟塌,幽州立即就要失陷。城中只有一些籤軍,和很少的契丹軍隊,怎麼可能抵擋城外的十餘萬宋軍?

隨着一個軍官的小旗用力揮了下來,各炮點燃炮捻。

天地間忽然一下子靜了下來,一點聲音沒有。耶律仁先甚至覺得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咚,咚,好似戰鼓在擂。所有的人都不說話,看着城外,等着火炮發出怒吼。

突然之間,硝煙升起,巨大的轟鳴聲傳來。沒有看清炮彈長什麼樣子,就感覺到腳下劇烈搖晃。所有人沉默一會,守城的將領蕊奴高聲道:“留守,諸位大臣,速速下城頭!城牆已經有崩碎,看起來堅持不了多久!——衛士,護送衆臣立即回衙門!”

幾十個士卒上前,扶着目瞪口呆的耶律仁先等人,向城牆下走去。

此時城牆上的契丹士卒已經亂成一團,軍官也彈壓不住。只能夠帶着親兵,逼着衆人,緊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只是一時之間,秩序根本組織不起來,做什麼的人都有。

剛纔的一輪炮,威力太過巨大。轟在城牆上,如同天塌地陷一般。外面的牆壁上,城牆已經明顯有了裂痕。很顯然,要不了幾炮,城牆就要塌了。

劉幾放下望遠鏡,點了點頭:“幽州果然是大城,契丹人花了許多功夫。這一輪炮,竟然還轟不塌城牆。不過,城牆已經有了裂縫,估計再要一兩輪,城牆就該塌了。諸位,我們準備進城吧!今夜就在契丹的南京王宮,設酒慶功!”

旁邊的士卒高聲歡呼。攻下了幽州,此次戰事就大局已定,剩下的只是收尾了。

重新裝藥填彈,一聲令下,數十門重炮發出怒吼。炮彈砸在城牆上,突然之間城牆就塌了下來。城牆上的契丹士卒慘叫着在泥土中掙扎,幽州一下亂了。

城外的劉幾屬下向着缺口衝去,沒有遇到什麼阻攔,就衝進了城裡。

劉幾對竇舜卿和劉兼濟道:“依帥司佈置,攻破幽州後,我駐守這裡,你們兩軍南下。現在我們不管是局勢,還是兵力,都佔據了絕對優勢。一二十日後,全殲了契丹大軍,就是完善!”

劉兼濟和竇舜卿拱手稱是。攻破了幽州,契丹在山前的最後一座城池失去,沒有了立足點。南邊的耶律洪基大軍,也沒有了翻過燕山的路線,只能在那裡等死。宋軍四十萬人,圍着契丹僅剩的四十萬軍隊在武清,隨便怎麼打都贏了。

不多時,入城的士卒打開了城門,大軍涌進城中。

劉幾笑道:“走,我們進城!這裡是契丹南京,有皇宮,有衙門,官僚衆多,非其他地方可比。我們進去,會一會他們。這一仗,倒是輕鬆!”

三人上馬,向幽州城門而去。

契丹人知道無法抵擋,城牆一塌,便就放棄抵抗。宋軍進了城,輕鬆控制城門,大軍入城。

到了留守府前,耶律仁先與一衆大臣早已經站在門外。旁邊是的宋軍士卒,緊緊圍住,也不爲難他們。此次進攻實在太過順利,宋軍軍紀又嚴,倒是沒有人到處亂搶。

劉幾三人見前面一堆契丹大臣,相視一笑,各自下馬。

耶律仁先不認識劉幾,卻認識他身上穿的官服。走上前來,拱手道:“罪臣耶律仁先,見過南國劉太尉。太尉大軍前來,沒有及時相迎,還望恕罪。”

劉幾笑道:“兩國交兵,不分出勝負來,終究是不甘心的。留守,以後幽州的事情,還有許多要勞煩你,萬望相助。此番幽州城已經破了,你命城中官員,聽候吩咐就是了。”

耶律仁先道:“本是罪臣,自然聽太尉吩咐。城中的官衙和皇宮我已派人看住,只等太尉安排。”

劉幾點了點頭,對身邊的劉兼濟和竇舜卿道:“我在京城的時候,還與留守的兄長飲過酒。耶律義先在唐龍鎮時被擒到京城,這些年不問世事,在京城倒也快活。留守爲人儒雅,類其兄長。”

說完,命人把大部分契丹官僚帶走,只留下了耶律仁先、韓運吳湛等幾個大臣。對他們道:“這一戰不容易,今夜借留守府,備些薄酒,以爲慶功。諸位都是契丹大臣,一起與我們飲幾杯。”

耶律仁先等人連連推辭。宋軍慶功,讓他們幾個俘虜陪酒,不是故意羞辱嗎。只是劉幾堅持,幾個人如何推辭得掉?只能夠答應了。臉色都不好看。

劉幾三人進了留守府,一邊的耶律仁先強行在側,講解着府裡建築。劉幾甚有興致,裡裡外外把留守府看了一遍。最後到了客廳,才各自落座,吩咐士卒到後面備酒菜。

一會上了茶來,幾個人一起飲茶。

劉幾對耶律仁先道:“幽州已經破了,留守今天寫一封書,告知你們國主。明日派人,送到武清城去。現在大勢已定,你們再掙扎,也已經沒有意義。不如降了,還有富貴。”

耶律仁先道:“聖上春秋鼎盛,即位之後,又有重元叛亂,歷盡千辛萬苦才登位大寶,哪裡聽得進去這些話?太尉,信我可以寫,不過想來沒有多少用處。”

劉幾笑道:“只要留守寫了就好。耶律洪基能聽進去多少,看他造化了。幽州城破之後,我軍四十萬大軍,把他包圍在武清附近。現在他軍無戰力,又缺糧草,能堅持幾時?”

耶律仁先無語,心中悲苦。當年耶律宗真被杜中宵一輪火炮轟死,自己帶着二十萬大軍,撤到了上京道。這二十萬大軍的支持,對耶律洪基最終戰勝重元,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本來以爲,耶律洪基成爲新的皇帝,自己前途無量。哪裡想到,剛剛起步,就面臨到了這種局面。

耶律仁先清楚,幽州一破,契丹完了。耶律洪基被封住了撤退的道路,打又不打不過,還能夠怎麼樣?以他的脾性,也不會投降,估計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不一會,酒菜上來。旁邊炭火正旺,劉幾與竇舜卿、劉兼濟舉杯,談笑風生。同座的幾個契丹大臣如坐鍼氈,心中說不出的滋味。

幾個月前,契丹人還自命不凡,認爲一旦南下,宋朝必然無法阻擋。哪裡想到,只過了不到三個月的時間,就到了這個地步。

現在不是勝利或是失敗的問題,而是契丹很可能就沒有了。

第59章 兩軍會師第97章 重任第19章 齊射最好第39章 兩難第113章 迎接第138章 查糧第116章 如何安置第119章 臨別之言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28章 奪權第60章 無商不富第40章 模範村莊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255章 殺人滅口第10章 攻守易勢第128章 做多吃多第82章 霹靂車第201章 兩隻老虎第56章 身邊人第140章 用人換地第103章 只開一路第163章 夜議第1章 疾風暴雨第5章 舊人第191章 集議第208章 基礎不牢第183章 專業化第16章 生意興隆第81章 出鐵第143章 拉攏第71章 何去何從第35章 風雨欲來第88章 隨你們打去第56章 身邊人第142章 迷惑行爲第47章 不念舊惡第47章 致命的一里路第189章 必須稱臣第93章 三碗不倒第19章 齊射最好第254章 畏敵如虎第79章 剪羊毛第20章 官哪第52章 分岐第1章 疾風暴雨第67章 意外第128章 伊州來使第58章 糧草到了第197章 新式印刷術第54章 贊助者第56章 依山而陣第34章 面比肉貴第76章 靈州城第95章 特區第76章 靈州城第32章 火炮對決第21章 契丹來客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73章 出門難第45章 葉縣改革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27章 南下第92章 大戰將起第54章 爭端第171章 主戰第96章 貨物有別第123章 超期不贖第229章 軍制變了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134章 懼其不來第136章 堅守原地第27章 回城第74章 兩個拳頭第244章 緊急進京第19章 各有門路第70章 試探第101章 各懷心事第106章 自來火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156章 審問第200章 何不參軍第152章 裝車的辦法第68章 別出心裁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02章 投降第76章 無冕之王第111章 首告第33章 舊人重逢第52章 除夕第113章 迎接第190章 進佔疏勒第73章 內部牽制第7章 糟白酒第151章 裝車如打仗第171章 快刀斬亂麻第29章 波及部族第73章 內部牽制第265章 使節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211章 分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