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日暮途窮

雄州帥司,杜中宵把手中公文交給富弼,道:“聖上決定親征,要商量一下,如何迎接。”

富弼吃了一驚,急忙接過公文,仔細看過。對杜中宵道:“現在幽州已下,契丹主力被圍於武清一帶,缺吃少穿,不日就將滅亡。這個時候,聖上爲何親征?”

杜中宵道:“有鐵路來往方便,又是必勝之仗,親征有什麼不對?”

這話問的,趙禎爲什麼這個時候親征?當然是仗要打勝了,幽州也收復了,過來走一趟唄。這一仗戰果太大,僅僅杜中宵和富弼兩人,是承受不起的。不說打下燕雲封王之類的舊話,僅僅是一戰消滅契丹主力,威震四海,就不應該由兩位樞密使獨得這份功勞。

趙禎這個時候來,沒有什麼用處,戰爭結局已經註定了。他來了,這次勝利的光環,就大多披在了皇帝身上。對於提振宋朝士氣,是有好處的。

當然,對於杜中宵和富弼來說,功勞還是功勞,並不會減少半分。只是一些尷尬的事情,比如封不封王,賞賜應該多少,做起來就不那麼尷尬了。

封王除了一些虛名和禮儀,最重要的就是俸祿,實際權力倒沒有太大區別。杜中宵又不靠着自己俸祿過日子,也不重虛名,並不指望着封個王。封了有什麼用?又不傳子孫。經此一戰之後,回去能夠做宰相,仕途更進一步,纔是最重要的。滅了契丹,這官做起來輕鬆許多。

沉吟一會,富弼很快想明白了其中的利害關係。道:“聖上親征,事情不小,要不要把諸軍都指揮使召來,一起面軍?只是現在正圍耶律洪基,怕把他們召來了,前線又出變故。”

杜中宵道:“無妨。契丹大軍已經被圍死,又沒有了糧草,無力突圍。幾位都指揮使來,並不會影響部署。不只是各的都指揮使,最好是師都指揮使也一起來。特別是馬懷德一軍,軍中的師主都是最近提升起來的,未曾面君。這次前線大勝,迎聖上親征,正是該當的事。”

富弼點了點頭:“只要不影響戰事,如此最好。對了,聖上來此,必然要去幽州。”

杜中宵道:“那是自然。幽州是北方重地,非其他地方可比。聖上來了,自然是要去的。張玉的龍衛軍剛剛在雄州集結,還沒有去武清,剛好爲聖上護駕。去過幽州之後,再去武清,殲滅契丹主力。”

富弼聽了不由皺眉:“圍契丹大軍已經有些日子了,不好再等下去。不如聖上到了,先到武清那裡去,把契丹人殲滅,再去幽州豈不是好?”

杜中宵道:“契丹人沒糧,多等一天,便就好打一些。近些日子,已經有一萬餘籤軍投降。再圍他們些時日,估計投降的人更多。契丹人和奚人不降,那些籤軍可不會白白送死。”

富弼點了點頭:“說的也是。契丹人的糧道已經斷了,而且幽州也搜不出糧來。唉,這場戰事沒想到最後是這個樣子。契丹人來的時候氣勢洶洶,戰起來卻潰不成軍。”

杜中宵聽了不由點頭。不要說是富弼,就是自己,也沒有想到兩軍的戰力差距會這麼大。只有河北路整訓的禁軍,由於初期軍官不到位,經驗不豐富,面臨到了一些困難。打了些日子,也很快就成熟了起來。現在馬懷德的十萬人,也是強軍之一,不是契丹人可以正視的。

正在這時,趙滋進來,道:“剛剛得到的消息,前線又有八千籤軍投降。據他們說,契丹軍營中快要斷糧了。契丹人不給籤軍糧草,不管他們死活,只能投降。”

富弼道:“如此說來,契丹軍隊只怕支持不住了。太尉,若是聖上沒來,耶律洪基降了如何是好?”

杜中宵想了想,搖了搖頭:“那沒辦法,投降也不行。聖上未到,這仗就不能結束。哪怕耶律洪基的屬下全部投降,也要把他留在那裡,等候聖上發落。”

趙滋聽了就笑:“這個時候,只怕前線的契丹人沒什麼希望了。大軍圍住,沒有糧草,他們根本看不到出路。聽說,耶律洪基現在對屬下講的,是中京道很快就有援軍到來。可幽州那裡,劉幾防得十分嚴密,哪裡有什麼中京道援軍?耶律洪基大話唬人而已。”

富弼道:“有什麼辦法?難道他告訴屬下死路一條?吩咐包圍的各軍,仔細安排,不要在這個時候出任何亂子。聖上後日便到,我們準備迎接。”

武清城外,耶律洪基大帳。耶律仙童進來,行禮道:“陛下,有八千籤軍,一時看守不嚴,投到宋軍那裡去了。軍中糧草不足,難免人心惶惶。”

耶律洪基擺了擺手:“那些籤軍全無用處,現在只是徒耗糧食而已。情況艱苦如此,從明日起,便就停了籤軍的糧草吧。讓他們自生自滅,不必去管了。”

耶律仙童有些猶豫:“這些籤軍若投了宋軍,終究是後患。戰陣上不中用,運糧還是有用的。宋軍在這一帶,有五六十萬大軍,糧草供應也不容易。投去的籤軍多了,只怕宋軍用他們運糧。”

耶律洪基聽了,沉默一會,微眯又目,冷聲道:“那就告訴耶律乙辛,把籤軍全部殺了!”

耶律仙童嚇了一跳,急忙道:“陛下,微臣不是這個意思。他們吃糧不多,可以減半給糧,讓他們不逃到宋人那裡就好。現在戰事不利,若是殺自己的兵——”

“什麼自己的兵?這些漢人和渤海人,宋軍一來便去投敵,殺了乾淨!”耶律洪基面沉似水。“現在諸事艱難,只能儘量保證軍食。等情況有變,脫圍出去。”

耶律仙童還要再講,耶律洪基擺手,讓他出去。

出了帥帳,耶律仙童嘆了口氣。籤軍雖然是從附近的州軍召來,但契丹大軍,可不把他們當作自己人。下令去殺,真下得去手。現在四面被圍,外無援軍,如果殺自己的籤軍,會是什麼後果?

耶律仙童不敢想。擡頭望天,只見太陽慘淡。風不大,卻份外寒冷。看旁邊兵士,都是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不遠處,有幾個士卒正在殺馬,空氣中瀰漫着淡淡的血腥味。

對於遊牧民族來說,馬本來是自己的夥伴,平時照顧有加。可戰事打到現在,糧道斷了,馬便就開始成爲食物。最開始是有人吃死馬,接着就是殺那些瘦弱或有病的馬。再過幾天,可能軍中所有的馬都會成爲軍食。殺了馬之後,怎麼跟宋人打仗?誰管呢,總要先活下去。

張岊已經佔領了平州,留五千人鎮守,大軍回到武清。現在武清北面,有賈逵、晾泰、竇舜卿和劉兼濟四軍,加上張岊的四萬五千人,二十五萬大軍。南邊是十三郎、劉渙十萬人,加上馬懷德十萬人,二十萬人。一共四十五萬大軍,把契丹人團團圍住。

這些日子,契丹人不斷突圍。試了無數次,最終明白,他們全部軍隊出擊,也無法擊破任何一軍的防線。周圍的所有道路,都已經被封死了。

所謂日暮途窮,契丹軍隊已經到了末路。數十萬人,都在等着宋軍發起進攻,結束這一切。

第108章 教科書式失敗第81章 故人來第146章 圍城第157章 不可鬆懈第59章 重騎立功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69章 各有算盤第27章 知己知彼第129章 提拔第111章 不降立斬第25章 此何人哉第105章 面對第122章 倒黴鬼第71章 錯位第45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15章 攻城第33章 各個突破第42章 債券第38章 民豈能與官鬥第112章 對牛彈琴第78章 錢來了第2章 夜襲第88章 何去何從第205章 人才難題第41章 阻力重重第243章 百鍊鋼化繞指柔(下)第65章 介紹進學第129章 慢用第62章 追查第47章 隨你喜歡第77章 先關起來第139章 你想什麼第155章 販魚第60章 目標黑水城第28章 也是狗官第33章 悔不當初第93章 恩威並施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10章 工廠傳聞第193章 會員制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55章 西壽軍司第29章 奏對第105章 寶貨第20章 威力盡顯第4章 三項任務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27章 要開拓市場第43章 兄弟之爭第54章 逃散之人第92章 杖責第79章 破幽州第149章 人員安排第24章 秘密回京第108章 商業旺地第105章 不戰而降第183章 收網第111章 石州第36章 收錢第147章 兩軍齊出第269章 斃敵城外第96章 出陣第155章 兩難第216章 集結葉縣第81章 故人來第89章 賺錢第一第108章 無本買賣第117章 襄洛鐵路第6章 御史之論第67章 我來了第20章 燒成白地第108章 賞功第69章 格外可惡第82章 契丹要害第48章 邀賞第92章 舊人去向第215章 軍校第77章 小社會第94章 武都第154章 避風驛第18章 互相推諉第50章 糧草第207章 慶賀第160章 出人意料第85章 會計天才第171章 主戰第26章 文還是武?第226章 霹靂車第90章 狼狽爲奸第196章 專賣店和儲蓄所第83章 自相殘殺第35章 風雨欲來第213章 京城第2章 入宮第124章 衝突第56章 買書第5章 生意人家第225章 新與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