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實戰第一

杜中宵看着趙禎,身軀肥胖,面色威嚴,說話凌厲,與自己初回京的時候大不一樣。一邊喝着酒一邊想着此事。慢慢想明白,隨着滅了党項,前段時間對契丹戰事佔了上風,這個皇帝已經變了。

趙禎幼年登基,劉太后執政,一直到二十多歲,劉太后故去,才真正執掌政權。這個過程中,趙禎一直與劉太后保持着很好的關係。而劉太后故去,得知自己的生母是李宸妃,一時衝動,也曾想過夷滅劉太后一族。最後還是收手,對於劉太后的家人,非常照顧。此次北去的定遠軍副都指揮使劉永年,便就是劉太后家的人,自小一直受趙禎喜愛。

從趙禎的經歷來看,這是個非常能忍,做事有度的人。對於國家、朝廷、官員,有自己的看法。爲了贏得人心,會刻意規範自己的行爲。趙禎見大臣,一直遵循冬天不生火、夏天不打扇的規矩。因爲臣子見皇帝的時候,冬天沒有火盆,夏天不會有扇,皇帝這麼做,意思是與大臣一起感同身受。

元昊叛宋,對趙禎是非常大的刺激。開始的時候,調集大軍,意欲攻破党項。結果天不遂人願,連番戰敗,舉國上下束手無策,讓趙禎非常失望。慶曆年間,調范仲淹入京,行慶曆新政,很顯然那時候還想着有一番作爲。但慶曆新政除了在教育和官員任免上有所作爲,其他的方面讓趙禎失望,便快便就偃旗息鼓了。從慶曆新政後,趙禎便就死心,不再有大的改革。

嘉祐元年,趙禎病重,很長時間神志不清,經常說胡話。多虧文彥博等大臣,維持朝政,一直等到半年後趙禎重新清醒過來。所以現在朝中,文彥博地位很重,非他人可比。

趙禎病好,正是杜中宵攻下了西域後。緊接着,狄青和韓琦帶大軍滅了党項,又在契丹滅耶律重元時取了朔州、德州等地,宋朝佔了上風。這一系列事件刺激,趙禎又慢慢有了少年時的志氣。特別是杜中宵主持的軍改,趙禎一直參與,對於軍隊的事務,瞭解得比以前更深。現在趙禎眼裡,重新整訓禁軍好似也不是多難的事情,只要按部就班,應該不難。

趙禎這個人,不是意志堅定的雄才大略式人物,也不是能辦好具體事務的人,一旦有困難,往往就會退縮。如果他估計事情辦爲成,那就得過且過,維行而已。朝中的事務,如果官員做不好,他也不知道應該怎麼辦。他的長處,是能約束自己,能夠用好官員。當然前提是,有官員讓他用。

隨着軍事的上連續勝利,特別是這次整訓,第一支軍隊編成,給了趙禎極大的信心。從杜中宵回京來的一年,趙禎也學了許多軍事知識,現在對於整訓禁軍,信心非常足。與此相伴,趙禎的身體也好了很多,精神健碩。相應地,對於朝中事務過問得多。

上了酒來,趙禎舉杯道:“今日第一支整訓完的軍隊北上,換回河北禁軍。此是天大的好事,用兩三年時間,禁軍全部整訓一遍不是難事。且飲一杯,今日我們君臣說些閒話。”

衆臣飲了酒,一起謝恩。

那邊趙禎和幾個翰林學士說些詩詞文章,杜中宵與趙滋、楊文廣等將領一起,說着閒話。

喝了幾杯酒,杜中宵對趙滋道:“此次竇舜卿北上,你覺得,現在的定遠軍如何?”

趙滋道:“原來的定遠軍,我回京的時候,就全部拆散了。現在的軍隊,是後邊重編,雖然也有舊人,但大多數是新召入。實話說,在我眼裡,一時之間難以與舊軍相比。”

楊文廣道:“你原來的舊軍,自我們救唐龍鎮,幾乎是無戰不與,立了無數軍功,新編的如何能夠相比?不過,我與竇舜卿談起,現在的將士,訓練嚴格,而且軍中將領齊全,指揮極是通暢,也不是原來的禁軍可以相比。他們這支軍隊,算是禁軍整訓完成之後了。”

杜中宵點了點頭:“不錯,現在的禁軍,難夠整訓成這個樣子,就算合格了。能夠兩個多月整訓完畢,是因爲本來就整訓過一次。雖然那次整訓很多事情不盡如人意,但士卒大都嚴格訓練,很多人是適合在新軍中的。再加上這幾年軍校培養的人才,基層將領不缺。”

趙滋道:“幾個月的時間,也可以看出來,禁軍整訓就只能如此。按着河曲路大軍的要求,是合實際的。沒有幾場大戰,軍隊終究無法練成。”

“是啊,軍隊是打仗的,不打仗終究是空中樓閣。”杜中宵點了點頭。“禁軍整訓,換到沿邊駐防之後,其實還有一段太平日子。如果將帥不注意,要想保證戰鬥力,也並不容易。”

說完,杜中宵舉杯,與兩人飲了一杯酒。

軍隊的戰鬥力,制度和裝配當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在實戰中鍛鍊。不經過實戰,軍隊的戰鬥力就是空中樓閣,紙面上再好,也不能落到實處。杜中宵講的,全軍整訓完畢之後,要立即與契丹進行大戰,便就是這個原因。只有經過一場大戰,整訓過程中的想法纔會落到實處。

想起前世,不知道有多少國家的改革等國之大計,用那些理論高手操盤,大多效果不好。理論並不是真理,不是天然正確的,只是對正確經驗的總結。只有結合實踐,理論隨着深入,才能夠獲得成功。不與實踐相結合的理論,只能做爲教材,而不能指導實踐。

這麼多年,重新整訓編練過的禁軍,戰鬥力都比不上當年杜中宵在隨州練的營田廂軍。這有各種各樣的原因,但最重要的,是那時候並沒有理論,而是從實踐中總結理論。後續的禁軍,要經過大量的實踐才能達到當年的效果。這樣的效果,只能經過長時期的戰爭,才能夠獲得了。

後苑飲宴比較隨便,有願意圍在皇帝身邊的,也有喜歡獨處的,還有幾個人圍在一起自飲自樂。宮中禮儀這時失去效力,飲酒過程中,各種各樣的人都有。每次不喝倒幾個人,不會結束。

杜中宵不習慣這種場合,也與趙禎身邊的官員說不到一起,便與幾位相熟的人一起喝酒。反正此時不會說什麼政務,完全就是飲酒玩樂。

幾個人一起,一邊喝酒,一邊說着最近整訓中遇到的事情,倒也其樂融融。整訓最難的,是原來禁軍中的基層將領。他們大多就只有當兵這一項本事,除役之後生活無着,又有人不願到兩湖去營田,事情非常複雜。雖然說用教與練淘汰不符合的人員,實際執行起來,哪裡有那麼清清楚楚?

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29章 再次自薦第90章 十三郎第109章 新式菜餚第95章 秋收第38章 兵臨渡口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15章 我要考進士第35章 怎麼切換?第55章 上下相制第258章 出首第75章 自尋退路第17章 通判要來了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02章 投降第125章 遊街第140章 拒絕第159章 大軍西進第80章 長嘯卻胡騎第51章 三本冊子第175章 帶兵叔侄第17章 自尋出路第97章 公事私事第38章 進山第67章 安排第220章 生活不同了第98章 必死之局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37章 錢的問題第129章 提拔第80章 洞房花燭夜第3章 破城第113章 分岐第32章 危機第58章 糧草到了第69章 什麼都要基礎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186章 蠢蠢欲動第140章 拒絕第63章 文臣論兵第177章 分進南北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09章 不必書生意氣第124章 千頭萬緒第4章 新的形勢第176章 重設帥司第59章 兩軍會師第113章 創業維艱第14章 準備進攻第76章 試刀第148章 願不願一起走?第120章 不問從前第214章 繼續修路第69章 打出去第39章 兩難第201章 只去拿人第73章 舊人第187章 關鍵一戰第102章 投降第51章 有錢還不賺?第1章 蒸汽車船第146章 貢品第76章 試刀第50章 如釋重負第227章 一天一杯果汁第115章 國之重器第127章 南下第46章 人心惶惶第193章 分岐第127章 該讓而讓第63章 欠債還錢第20章 結冰了第78章 党項來人第106章 草市飲酒第56章 人多糧少第9章 初戰第11章 未雨綢繆第30章 僥倖第209章 編制第79章 得償所願第122章 見面第52章 禁地第31章 兩手準備第161章 兩輸戶第181章 封建與削藩第91章 爭鬥第56章 一碗麪而已第41章 差強人意第63章 脫胎換骨第56章 莫名其妙的黨爭第76章 偏頭寨第175章 張岊東來第97章 大刀闊斧第53章 無主之地第142章 商路第134章 趙滋述職第80章 新婚第131章 京城來使第113章 虧了第51章 進逼甘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