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新軍北上

宣德門城樓,趙禎立於前面,文武百官在後,肅容而立。

今天這支軍隊,是三十餘萬京城禁軍,在兩個月的時間裡選出來的。是上一次集訓的底子,又經過了重新選拔,大量編入了這些年軍校出來的學員,還有原來從河曲路調回京城的將領。嚴格說並不是這一次整訓的成果,只具有象徵意義。

太陽一下子蹦上了半空,霞光照滿大地,京城的建築抹上了金邊。

整條御街,從宣德樓一直到南薰門,全部清空,作爲今天觀軍的通道。第一批兩萬人,從南薰門入城,到宣德樓面聖之後,向西繞過皇城,而後一直向北,走新酸棗門出城。而後乘火車,一路去河北。今天既是檢查最近整訓的成果,也是向京城百姓展示新軍的面貌。

御街兩邊擠滿了人,百姓伸長脖子,看新軍如何。以前禁軍駐京城,每日裡不知多少事情,經常招搖過市,惹出無窮事端。最近幾個月,隨着全軍整訓開始,市面上一下子平靜了許多。百姓看到這種明顯變化,對於新軍有許多期待,都來看一看,整訓完後是什麼樣子。

隨着一聲號角,南薰門外有低沉的鼓聲傳來。御街兩邊的百姓一下子興奮起來,嘰嘰喳喳,說着新的軍隊可能的樣子。州橋下面的汴河裡,各種船隻駐立,上面站滿了人羣。

最先入城的中竇舜卿,與劉永年並排騎在馬上,身後是衛隊。他們走得整齊,緩緩而行。後面是一個指揮使,舉着鋼刀。旁邊是一個鼓手,敲着鼓點。後面則是近千士卒,長槍扛在肩上,面容嚴肅。

過了州橋,見這支軍隊陣容嚴整,走路的步點整齊劃一,百姓一陣歡呼。他們不知道到底什麼樣的軍隊能打,只見到儀仗不俗,便就歡呼不已。

過了州橋,一邊是大相國寺,另一邊是各種官署。街邊擠滿了人,像是節日觀燈一樣,對行進的隊評點。衙門裡的官吏也出來,擠在衙門口,看着軍隊興致勃勃。

wωw ¸ttKan ¸CO

翰林學士歐陽修道:“自真宗皇帝京城閱禁軍,已經幾十年沒有這種大陣仗了。”

趙概點了點頭:“禁軍勝了外敵,才能走過御街而無愧色。定遠軍自在河曲路編成,連立大功,未有敗績。今日讓百姓看一看其軍容,也是好事。”

看見了軍隊緩緩過來,一時間官員們議論紛紛,宣德門城樓有些散亂。

杜中宵站在趙禎的身後,看着過來的軍隊,一言不發。在他的心裡,覺得這樣的軍隊還是缺少了些氣質。既不夠整齊劃一,也沒有凜然殺氣,總覺得少了一點什麼。

宋朝雖然對外多次戰敗,但從根本上說,是這時世上數一數二的大國。軍隊一旦整理起來,補齊指揮機構,戰勝周邊強敵並不困難。這支軍隊,從杜中宵開始整軍,便就沒有敗績。而且,取得勝利總是很輕鬆,缺少鍛鍊。沒有艱苦的戰鬥,培養起百折不撓的氣質,就總覺得他們身上缺了點什麼。

竇舜卿和劉永年到了宣德門下,一起下馬,向城樓上叉手行禮。

趙禎答禮,命賜了酒下去。竇舜卿和劉永年一飲而盡,交還了酒碗,帶着親兵站在城樓對面。後邊的士卒不停,到了城樓下,一起向上行禮。而後過城樓,繞過皇城,徑向新酸棗門而去。

見整個過程有些簡陋,一時間官員議論紛紛。往常閱兵,到了城樓下有許多禮儀,今天一切都省掉了。除了賜兩杯酒,就是大隊兵馬過城樓。

一個兵陣過去,後邊緊跟着的是十門炮。接着就是下一個軍陣,連綿不絕。

看着城樓下肅容而立的竇舜卿和劉永年兩人,知制誥賈黯道:“今日軍隊面聖,本該熱鬧非凡,今日卻有些簡陋了。而且北去將士,沒有賞賜,只怕他們心中不願。”

一邊的趙滋道:“舍人,今日就是不發賞,而派大軍去河北。將士們心無怨言,一有軍令,便就大軍出城,這纔是最重要的。整訓之後,禁軍已經不是以前的禁軍,不能老眼光看。”

幾個官員聽了一起點頭。這纔想起來,此次出京,並沒有發開拔錢,只是一紙軍令,全軍便就立即北上。與以前相比,這纔是不一樣的地方。

太陽高升,兩萬人已經出城。竇舜卿上前,叉手道:“臣等奉軍令,駐防河北。今日大軍出城,必稟聖意,駐守地方,不敢懈怠!陛下,臣等就此出城了!”

城樓上的趙禎點頭,看着竇舜卿和劉永年兩人上馬,押着大軍,向酸棗門去了。

回過頭來,趙禎道:“今日後苑設宴,城中凡待制上以上文武官員,俱都一起飲酒。”

見趙禎沒有廢話,衆官員急忙一起謝恩。趙禎離去,隨在後面下了城樓。

京城裡的百姓議論紛紛,本來今天要看一場熱門,誰知卻這麼冷清。一切乾淨利落,沒有任何拖泥帶水的事情。有的人說是軍隊煥然一新,是好事。還有的人嫌不夠熱門,白等一場。

到了後苑,衆官入席,趙禎道:“今日定遠軍編成,出城去河北路,衆官看着如何?”

文彥博道:“看定遠軍軍容整齊,一得軍令,全軍沒有二話,立即出城。這纔是打仗的樣子,臣以爲是朝廷之福。以前作戰,俱是開拔前發撥錢,一旦戰敗,又沒有懲罰,不如現在樣子。”

杜中宵道:“軍隊就是打仗的。朝廷有錢他們要打仗,沒錢也要打仗,這是軍隊的本分。今日定遠軍北上,軍容整齊,而且士氣,臣看着也充足。整訓之後,就要這個樣子。士卒可以爲賺錢參軍,這沒有什麼,人活在世上少不了吃喝拉撒,當然就要賺錢。但是軍隊不可以爲了錢作戰,是兩回事。軍中將士的俸祿賞賜,是朝廷所發,是念他們辛苦。而軍隊本身,卻不可以爲錢打仗。”

聽了兩人的話,一衆官員心中大致明白了,今天觀軍的主要目的。以前的禁軍開拔,可沒有這麼容易。先要發賞賜,士卒滿意了一切都好,一個不滿,就容易鬧事。軍令發下去,軍中執行不執行,還是不一定的事。越到緊急時候,軍隊越是要價高,指揮起來實在是不容易。而新編的定遠軍,樞密院軍令下到軍中,立即全軍出發,沒有任何阻礙,這纔是最重要的。

趙禎點了點頭:“不錯,今日竇舜卿一軍,得樞密院軍令,立即整軍北上。軍隊能夠如此,纔是朝廷之福。以後整訓後的各軍,俱都要如此!”

第263章 初勝第97章 大刀闊斧第37章 接待第83章 衆官請客第83章 霹靂車來了第1章 平安是福第165章 皇子案發第103章 大開眼界第1章 壚邊人似月第87章 先利其器第108章 賞功第110章 笨蛋,是人民!第217章 是東是西?第135章 事發第54章 崇政殿演武第92章 育種爲主第164章 過去不須提起第43章 示之以恩第106章 慶功第64章 不嚇你們第216章 三策第82章 日暮途窮第102章 坐車第3章 官制第245章 越次入對第113章 虧了第10章 不賣給你第166章 調兵遣將第69章 南線出兵第92章 杖責第9章 上元觀燈第199章 軍校第43章 自有人買第8章 麟府路援軍第98章 必死之局第32章 世交第228章 奇怪的軍隊第96章 免稅第119章 使節第272章 諸使慶功第107章 商機第82章 亂起第2章 腳店和酒樓第136章 走向遠方第131章 不同的聲音第124章 衝突第84章 兄弟相見第13章 殺良冒功第71章 關鍵第一戰第41章 阻力重重第6章 從河曲到河曲第92章 舊人去向第24章 劫富濟貧第117章 苦寒之地第48章 高朋滿座第79章 破幽州第6章 兩軍對壘第200章 捕虎第75章 自尋退路第247章 劉淮相親第47章 你去葉縣吧第180章 勸君熟讀封建論第182章 軍中封建第98章 只取朔州第94章 武都第27章 知己知彼第64章 不嚇你們第13章 聲東擊西第50章 好酒第69章 格外可惡第15章 人多官少第17章 破城第184章 文武殊途第1章 驚天大案第180章 戰於龜茲第233章 錢帛動人心第28章 當要大變第70章 知識是財富第172章 先下手爲強第39章 壟斷漲價第199章 能放手則放手第34章 似是而非第161章 就近買茶第158章 人贓俱獲第80章 各有前程第225章 新與舊第139章 打探消息第90章 十三郎第179章 典型的賀大第3章 同行是冤家第75章 一潰千里第114章 重兵出擊第219章 兩府聯手第42章 故交第73章 舊人第222章 戰事關鍵第135章 準備出擊第204章 赴考第131章 受不了了第94章 錢堆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