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一)

八 共和新政

雖然陸明夷估計很快就有調令發來,讓昌都軍上前線,然而他卻估計錯了。豈但是他,連駐守在天水省的戴誠孝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共和二十六年四月起,南北雙方彷彿達成了協議,迎來了一個短暫的和平時期。

這當然並不是鄭司楚提出的和談的功勞,而是雙方在短時間裡都已經無法向對方發起攻擊了。北方是因爲大統制的去世,以及龍道誠和林一木兩人的被下獄治罪。這兩件事對北方軍政兩界的衝擊太大,特別龍道誠的親信,在馮德清成爲正式大統制後,連連挑起事端,稱馮德清無德無能,完全不稱職做大統制,所以必須下臺。馮德情雖然有恬淡之名,但對這些言論打擊卻極其嚴厲。然而事情終究起來了,尤其大統制在日就不甚安份的文校,此時屢屢鬧出罷課的事來。那些年輕學子也宣稱,國家興亡,匹夫有責,共和國的信條是人人平等,人人都有議政的權力,一旦上層有誤,平民也同樣可以按國法將其罷免。這些話已經直接指向業已去世的大統制了,其實是林一木當初埋下的引子。林一木自知沒有兵權,又曾因爲在給大統制的不信任案上署名而被架空,所以想要名正言順的繼承大統制的位置,就必須以否定大統制爲楔入點。雖然他自己因爲召來的陸明夷最終並沒有服從而被下獄,不過先前做的準備卻開始爆發了。同時許多忠於龍道誠的衛戍也因爲龍道誠被治罪而怠工,造成的結果就是學生鬧事沒人管,反過來越鬧越兇。馮德清被搞得焦頭爛額,也只能一個個地安撫。另一方面,之江軍區長傅雁書上了封密報,說明南軍已有鐵甲艦,目前北軍已遠非其對手,只能採取守勢,儘快將北方的鐵甲艦開發出來,否則水陸並進的計劃不能實現,只能被南軍各個擊破。馮德清自知不知兵,兵部司長鄧滄瀾去世後,由魏仁圖補上,魏仁圖看了後卻大爲首肯,說欲速則不達,現在的首要任務就是儘快開發出能與南軍鐵甲艦相匹敵的戰具,否則南方扼守大江,幾乎立於不敗之地,北方根本無法打開局面。所以魏仁圖下的大統制令是要各個軍區繼續休整,儘快恢復實力。

要恢復實力,自然徵兵就是最大的問題。馮德清的共和新政實行後,採取了強制兵役制,一開始立竿見影,新兵大增。但僅僅到了四月底,新政實行還不到一個月,就幾乎徵不到新兵了。上面可以採取強制兵役制,但下面的百姓有手有腳,也可以跑。北方數省,尤其是東北四省和西北三省,地廣人稀,有的是拋荒之地,去那兒開荒,便可既吃飽了飯,也不用讓家中男丁被壓着去當兵。所以實行強制兵役制以來,最大的結果並不是新兵大量上升,而是霧雲城周圍一帶人口大量減少。霧雲城的人口最多時能有八十多萬,據估算,到四月底,已減少到七十萬左右。

僅僅一個月,就有十萬人離開了霧雲城,這讓馮德清大爲震怒。強制兵役制是他發佈的第一條重大決策,造成的卻是如此一個結果,他自然下不來臺,勒令各省太守加強對本地的人口覈查,新遷入的人口一律登記造冊,作爲服兵役的依據,凡是隱瞞者,最重可按叛國罪處理。這一條雖然也有人提出異議,但是當馮德清說若不如此,兵源無法保證,這場戰爭就仍將曠日持久,所以剛恢復的議府也就再沒有反對意見,一致通過了。

共和二十六年的下半年,在這種異樣的和平氣氛中過去了。這一場仗打到現在,兩邊都苦於糧草與兵員的不足,南北兩方都對對方虎視眈眈,卻又都不敢妄動刀兵。隨着冬天的來臨,年關將至。只是這一年年關,明顯比往年要凋敝許多,即使屬於大後方的西靖城裡,市面上糧米油鹽都有些不足,市民們平時說的話亦哀聲嘆氣多了許多。

這一天陸明夷剛從操場上回來,一個親兵過來道:“陸將軍,董太守前來請見。”

雖然軍區長和太守基本上都是平行的,但昌都省由於歷年來幾代軍區長都非常強勢,所以太守基本上成了個輔佐之人。現任西靖太守名叫董秉義,雖然也是個能吏,不過膽子很小,不願出頭,因此雖然他年紀比陸明夷大得多,卻仍是依慣例自居下屬,因此有什麼事,他都是到軍區長府來見陸明夷,而不是請陸明夷過去,措辭也是用的“請見”二字。陸明夷忙道:“快請董太守進來。”

那親兵答應一聲出去了,一會兒,董秉文走了進來。一見陸明夷,董秉義的禮數更是十足,深施一禮道:“陸將軍,下官董秉義見過。”

陸明夷實在有點不習慣他這般客氣,忙還了一禮道:“董太守恕我失禮,請問有什麼指教?”

董秉義猶豫了一下,坐了下來才道:“陸將軍,今日西靖城中三老來過一次。”

三老便是城中年高有德之人,通常民間有什麼事總是由三老出面與官府交涉。陸明夷道:“有什麼事麼?”

董秉義猶豫了一下,說道:“是這樣吧。三老說,前幾年屢生變故,如今方能稍有恢復,正是缺勞力之時。現在實行了兵役制,不問家中情形,一律要去當兵,家中男丁多的還好,少的卻苦不堪言。陸將軍,依下官之見,能不能變通處理?”

陸明夷對這些施政之事並不很熟,而且他是軍區長,本來也和這些無關,大概是因爲涉及兵役,所以董秉義纔來和自己商量。他道:“董太守以爲該當如何?”

董秉義又是遲疑了一下才道:“陸將軍,兵役制乃是馮大統制所定,自當遵從。不過萬事終不能一例,各處有各處的不同。霧雲城人口衆多,謀生也要容易得多。但昌都省土地瘠薄,一戶人家全都靠幾個男丁養活,若是抽走一個,剩下的連活下去都難了。”

這的確是個問題。陸明夷雖然不長於政事,但也明白董秉義說的並不錯。霧雲城裡因爲人口多,商鋪林立,事情也要好找,真個沒辦法了,去哪個大戶人家裡做工友也能維持生計。但西靖城雖是名城,卻不可與霧雲城這種首善之區相提並論,基本上都是靠耕種爲生。而西北也比不得東南土地肥沃,幾個壯勞力在田裡辛苦耕作一年才能保得一家衣食無憂,若被抽走一個男丁,有些人家也真個要活不下去。陸明夷沉吟了一下,說道:“只是兵役制乃是大統制制定,自不能違背,董太守可有兩全之策?”

董秉義頓了頓,聲音低了些道:“陸將軍,兩全之策倒也沒有。現在軍糧儲備綽綽有餘,而服役之人又要關軍餉,因此下官覺得,若能將軍糧以平價摺合軍餉發放給家屬,如此便可解決男丁服役的後顧之憂。等秋後再以同樣價格買回軍糧,軍糧也不會有缺損,對雙方都有好處,”

董秉義說出了這個主意,陸明夷先是怔了怔。軍糧儲備向來有個鐵律,不得移用。糧草爲軍中命脈,這句話可謂盡人皆知,一旦乏糧,再精銳的精兵也將不堪一擊。董秉義這樣的主意,實是觸動了這條鐵律,一旦在秋糧收割之前西靖城又面臨上回五德營攻城這樣的事,那昌都軍區將有可能不戰而潰。陸明夷差點就要脫口而出道:“不行”,但話到嘴邊又頓住了。

董秉義所言,也的確並非無稽之談。兵役制不可違,但百姓更要活下去。董秉義想出了這個主意,自己也是沒底吧。陸明夷看了看董秉義,這個一臉忠厚,年紀也要比自己大得多,一直出奇地謙卑的人,也並不是真個那麼忠厚到不通世事,其實倒是很狡猾地想讓自己挑這付重擔。不過陸明夷也明白,董秉義此舉並非爲了自己,所以他心裡並無不快,便道:“董太守,此事真個可行麼?”

董秉義見他來問自己,心想軍糧在軍中,只要你一句話,那總好辦,順口道:“只消及時被倉位補齊,便無大礙。”

陸明夷暗自好笑,心想這董秉義倒是死活不肯擔責任,他道:“若董太守認爲此舉必要,小將便將太守之意向馮大統制請示,想來馮大統制應該能夠理解。”

卷三:地裂之卷_三  玄蓋門人(4)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2)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5)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1)(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3)卷一:風起之卷_九 斬草除根(3)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1)卷一:風起之卷_二十 天下雷行(3)卷二:海嘯之卷_十七 知彼知己(4)卷三:地裂之卷_尾聲(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1)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2)(二)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二:海嘯之卷_十五 磨刀霍霍(1)卷二:海嘯之卷_七 瞞天過海(4)(二)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一)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五:天舞之卷_六  大江東去(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1)卷五:天舞之卷_七  良機錯失(2)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2)(一)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一:風起之卷_十 知我心憂(1)卷四:雲飛之卷_十八  大開殺戒(3)卷四:雲飛之卷_一  得不償失(3)卷五:天舞之卷_十六  疾風驟雨(1)(二)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3)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1)卷二:海嘯之卷_二 我命由天(5)(二)卷二:海嘯之卷_十二 殺機四伏(3)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1)(二)卷三:地裂之卷_四  絕境逢生(5)卷五:天舞之卷_八  共和新政(1)(三)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2)卷三:地裂之卷_十八  狂風烈火(4)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2)卷一:風起之卷_八 黑眚槍(4)卷五:天舞之卷_十八  血火激戰(2)(一)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五:天舞之卷_一  內亂將起(4)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4)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四:雲飛之卷_五  風雲際會(1)卷四:雲飛之卷_十七  當機立斷(3)(二)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1)(一)卷五:天舞之卷_九  三箭齊發(2)(三)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3)卷五:天舞之卷_十五  鋌而走險(1)(二)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5)卷一:風起之卷_五 功虧一簣(4)(二)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4)卷二:海嘯之卷_五 險死還生(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一 誘之以利(1)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2)(一)卷一:風起之卷_四 天網之漏(2)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4)卷五:天舞之卷_十四  亂命不從(1)(三)卷一:風起之卷_尾聲(1)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5)卷一:風起之卷_十八 血洗刀兵(5)卷四:雲飛之卷_四  一飛沖天(3)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下)(二)卷四:雲飛之卷_七  人生至痛(4)卷四:雲飛之卷_十五  恩斷義絕(4)(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五 兵不厭詐(4)卷二:海嘯之卷_一 迫不及待(3)卷五:天舞之卷_十九  快刀亂麻(2)(二)卷四:雲飛之卷_二十  掌握民心(4)(一)卷二:海嘯之卷_十三 再造共和(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3)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1)(三)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4)卷一:風起之卷_二 勢弱用奇(下)(三)卷三:地裂之卷_十一  強中之強(4)(二)卷一:風起之卷_六 歃血爲盟(2)卷四:雲飛之卷_十九  牆邊血戰(1)卷一:風起之卷_七 紀念堂(2)卷四:雲飛之卷_九  生死有命(3)卷四:雲飛之卷_六  國事爲重(2)卷一:風起之卷_十七 蓄勢待發(2)卷三:地裂之卷_一  南北決裂(2)卷三:地裂之卷_十二  咫尺天涯(3)(一)卷一:風起之卷_十九 決死突擊(1)卷一:風起之卷_三 燎原之火(上)(三)卷三:地裂之卷_二  火漸燎原(2)卷二:海嘯之卷_十八 決死衝陣(5)卷三:地裂之卷_十  中分南北(4)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2)卷三:地裂之卷_九  十一長老(3)卷五:天舞之卷_十  絕後之計(2)(三)卷四:雲飛之卷_十  捲土重來(4)卷三:地裂之卷_十七  各出奇謀(1)卷五:天舞之卷_三  大局已定(1)卷五:天舞之卷_十二  以死報之(2)(一)卷五:天舞之卷_十三   鐵甲艦(3)(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