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

高務實走進高拱值房的時候,高拱正拿着一紙文稿看得出神,此刻他的面色似乎有些陰鬱,更有些失落,連高務實叫他,他都沒有反應。

有些訝異地走到高拱身邊,高務實探頭看了一眼,卻見那紙上的字跡頗爲眼熟,鐵劃銀鉤,清雅中暗含剛勁。

高務實來了興趣,仔細瞧了起來,只見那上頭寫着:“今天子基命宥密,孰與成王賢?其委任公,不在周公下,薄海內外,皆蹻足抗手,歌頌盛德。即餘駑下,幸從公後,參預國政,五年於茲,公每降心相從,宮府之事,悉以諮之,期於周、召夾輔之誼,以獎王室,此神明所知也。”

他纔剛看到此處,高拱已發現他的存在,忽然出聲道:“這是去年我六十大壽時,張太嶽爲我寫的《門生爲師相中玄高公六十壽序》,當時你已回新鄭考試,沒看過吧?喏,你看看。”

高務實心中一動,接過文稿看了起來。不多時,他便放下文稿,展顏一笑:“張閣老把三伯比作周公,把自己比作召公?有意思……”

高拱感到侄兒話裡有話,微微蹙眉,問道:“周、召二公輔佐成王,立不世之功,千載稱頌……怎麼,你以爲不妥?”

高務實伸手輕輕彈了彈那稿紙,道:“周、召二公之功績,世人皆知,而去年那時節,內閣又碰巧只有你們二位輔臣在任,他有此一比,原也尋常,只不過嘛……”

高拱心中一動,問道:“不過什麼?”

“只不過,《尚書》有云:‘周公爲師,召公爲保,相成王爲左右,召公不說(通悅)’……”高務實輕輕挑眉,露出一抹難以言喻的笑:“昔日之召公不悅,今日之召公恐怕更加不悅吧?三伯何以只想着二公輔佐成王之功業,而漠視召公對周公之不滿?”

高拱沉默了一會兒,忽然嘆了口氣,道:“我最近一直在想,我和太嶽交好經年,互以相業相期,那是何等金石之交……我二人究竟是從什麼時候起,逐漸走到今天這一步的呢?”

其實對這個問題,高務實心中早有答案,不過他不想表露出來,裝作想了想,才道:“三伯記得徐華亭公爲先帝所擬的那份遺詔麼?”

高拱面色一沉,冷然道:“自然記得。”

“那道由華亭公擬就的遺詔,一反大禮議時先帝之所爲,將因爲大禮議被貶竄之人全部恢復起用,後來三伯起復當政,又把這件事反轉了回去……三伯,您可不要忘了,當時擬詔之人,不止是徐華亭,還有他張江陵。”

高拱恍然,繼而悵然。

昔年世宗因爲大禮議,曾經貶竄許多人,世宗駕崩之後,徐階用遺詔起用了這批人,後來高拱當政,反對徐階的處置,對他們又再來了一次罷黜。

當時高拱疏稱“明倫大典,頒示已久,今議事之臣,假託詔旨,凡議禮得罪者,悉從褒顯,將使獻皇在廟之靈,何以爲享?先帝在天之靈,何以爲心?而陛下歲時入廟,亦何以對越二聖?臣以爲未可。”這裡的獻皇,指的是嘉靖之父、隆慶的爺爺,乃是嘉靖追封,大禮議所謂的大禮,就是這件事。至於先帝,自然是指嘉靖。

高拱這話說的事情,是世宗駕崩之前,因爲相信王金、陶仿、陶世恩、劉文彬、高守中這一羣方士所提供的所謂仙丹神藥,讓他們一個個升官。世宗死後,徐階公佈所謂的嘉靖遺詔,歸罪於他們,於是這羣人一齊入獄,等待執行死刑。

從隆慶元年到隆慶四年,事態遷延了下來,一直到高拱複閣以後奏稱:“人君隕於非命,不得正終,其名至不美。先帝臨御四十五載,得歲六十有餘,末年抱病,經歲上賓,壽考令終,曾無暴遽。今謂先帝爲王金所害,誣以不得正終,天下後世視先帝爲何如主?乞下法司改議!”

意思是說,先帝雖然寵信方士,可他又不是年紀輕輕就死,當時都年過花甲了,誰能證明這是吃仙丹吃死的?如果按你們的說法,那先帝就必然要揹負一個污名,你們這樣做,是何居心?

疏入,隆慶一如既往的相信高拱的判斷,雖然他心裡對自己的父皇沒什麼感情,但再沒有感情,這也是自己的老子,平白無故地讓自己父親的名聲被臣子們壞了,對自己有什麼好處?沒有。於是,隆慶立刻批准了高拱所說,王金等因此免死,改編口外爲民。

高務實見高拱明白了自己所指,又道:“三伯,遺詔這種東西,咱們都知道其實只是大臣們的主張,但是當初主持世宗遺詔的,除了徐華亭之外,還有他張太嶽。這道遺詔後來被您推翻了,那時徐華亭是什麼感受,我們姑且不論,但張太嶽的感受,想來是不大好的。”

他說着,微微一頓,又指着手中的文稿,道:“您看他這文章怎麼說,‘肅皇帝(世宗廟號)憑玉幾而授顧命,天下莫不聞,而論者乃罪及方士,污衊先皇,規脫己責,公爲抗疏分辨之,君臣父子之義,若揭日月而行也’——這可是站在您的立場上,打他自己的嘴巴!三伯,您是最瞭解張閣老爲人的,在您看來,他可是個能夠忍氣吞聲之輩?”

“他自然不是。”高拱已經完全明白高務實的意思了,嘆息一聲道:“你說得不錯,看來我反遺詔之時,他對我便已經心生怨恨了……現在想來,我倒是有些驚訝,以他的爲人,居然能忍我這麼久。”

誰知高務實此時卻搖頭道:“侄兒以爲,這不是性格使然,而是大局使然。三伯有皇上不遺餘力的支持,張閣老自問毫無勝算,自然不會輕舉妄動,他寧可自掌耳光,也不會跳出來自尋死路的。”

“那現在呢?”高拱露出一抹譏笑,從旁邊拿起一道奏疏,道:“劉奮庸這等人,若無人指使,焉敢有這般對着我指桑罵槐之舉?”

劉奮庸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進士,也是裕邸出身。早年授任兵部主事,不久改任於禮部,兼翰林侍詔,侍從穆宗裕邸,晉升員外郎。隆慶即位,因裕邸舊恩,提升他爲尚寶卿。此後,藩邸的舊臣相繼被授予權柄獲得重用,唯獨劉奮庸長期沒升遷。

劉奮庸沒有什麼升遷,一則是能力一般,皇帝對他印象不深,二則是他資歷實在太淺——連張居正都是嘉靖二十六年的進士,他卻只是嘉靖三十八年的進士,晚了足足四科之多,簡直是小字輩裡的小字輩,所以沒有什麼升遷其實也是很尋常的情況。

但劉奮庸自己心裡很不滿意,尤其是高拱掌銓之後,也沒有提拔他,他就更加不滿了。

高務實估計,張居正之所以花了三四天時間,才把劉奮庸說動出面找高拱的茬,也是因爲劉奮庸算是有縫的蛋,但卻有些畏懼高拱的緣故。

對高拱不滿,所以叫有縫的蛋;有些畏懼,所以張居正才需要花幾天的時間來說服他。更何況到了最後,劉奮庸也沒敢指名道姓——雖然這沒有意義,明眼人都知道他疏文中所指便是高拱。

高務實心道:以小博大,還這般畏首畏尾,看來果然是個不成器的。

不過高務實現在懶得評價劉奮庸,面對高拱這一問,高務實只是回答道:“現在麼,張閣老大概是覺得皇上龍體欠佳,恐怕不久便有不忍言之變,因此打算先掀起風潮。”

他見高拱聽見“恐怕不久便有不忍言之變”之時,身子微微一顫,不由得也略微一頓,然後才繼續道:“他賭的是皇上現在沒精力管這些事,而三伯擔心皇上……有所不虞,也不敢在此時有太多反制。如此,他便可以逐漸轉變立場,把自己頭上的‘高黨盟友’這頂帽子摘掉,轉而站到三伯的對立面,把那些對三伯不滿之人團結在身邊,形成一個可以與三伯抗衡的集團。”

高拱目中精芒一閃,森然反問:“我不敢反制?”

高務實笑了笑:“敢自然敢的,不過侄兒還是堅持那晚的看法:可以,但是沒必要。”

“爲什麼?”高拱凝眸盯着他:“你也說了,皇上龍體欠安,未見得有精力去管。而我,呵呵,對付區區劉奮庸之流,一言可決矣。”

高務實搖頭道:“只是一個劉奮庸而已,殺雞焉用牛刀?似劉奮庸這般指桑罵槐,連光明正大的叫戰都不敢,哪裡能成事?所以侄兒以爲,張閣老的手段絕非這麼簡單——我們還是再等等,最好……引蛇出洞。”

第093章 改革鹽務的契機第010章 新鄭高氏(中)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201章 黃芷汀到來第049章 努爾哈赤的命脈第118章 駕臨凌雲城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004章 捉拿訟棍(上)第068章 萬曆一式威天下(下)第092章 忽悠,又見忽悠第129章 回鄉之前(中)第147章 天亡我莫氏啊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27章 高拱出題第094章 貴妃相召(下)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122章 覆滅第170章 他們的船有妖術!第056章 漠南之戰(二)第263章 密議第138章 戰爭賬(4更破萬)第246章 前鋒之戰第094章 請你迴避第238章 暗流第145章 《取用疏》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一)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10章 創造需求第085章 讓麻貴跟我走第100章 別有所圖第171章 大汗,臣確有一計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15章 說岑凌(4更破萬)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69章 辛愛成擒!第009章 你的面子不小啊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41章 脫脫恭請聖安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38章 你還是有點用的第082章 莫做寒號鳥第035章 潞王背後有太后第122章 蒙疆風雲(十)第114章 獨家代理(下)第089章 一支穿雲箭第242章 神兵天降鐵壁關第233章 謙之不讓第012章 母子談商(上)第117章 桂南女王第030章 萬曆一式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11章 交接第116章 進軍瓷器第068章 隆慶託孤(四)第019章 高黨的底蘊!第002章 翰林清貴(中)第024章 政績量化(上)第239章 麻城劉,松江徐第090章 請按臺主持公道第225章 三策(中)第040章 必有隱情(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22章 天壽山第046章 冰底潛流(上)第149章 朕知道了第134章 萬事開頭難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上)第193章 女真局勢第015章 切蛋糕第058章 微服巧遇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41章 激戰諒山(下)4更1W1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78章 太子伴讀(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223章 皇帝的關愛第067章 茶樓聽報(下)第191章 爭做狗王莫茂洽第123章 準備回京(下)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下)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43章 聖眷無雙[第4更]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065章 派系之爭(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057章 戚李出兵第023章 連中三元(中)第071章 晴天霹靂啊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008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248章 超級誤會第016章 李代桃僵(下)第110章 高夫人第205章 政策第103章 高文正公(上)第081章 內廷行走(下)第156章 馬氏昆仲能救第030章 勇父悍子(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