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二)

高務實出了內閣,往鍾粹宮而去。

他雖有隆慶帝的特旨,可以後宮行走,但以他的謹慎,平時一貫只去三個地方:內閣、文華殿、鍾粹宮,特殊情況下會隨太子一同前往拜見皇后和李貴妃。

當然,不論去哪,都肯定有小宦官引路,決計不會亂跑。

去鍾粹宮也有兩個小宦官前來引路,一人在前開道,一人隨行走在高務實旁邊略靠後一步的位置。

高務實才剛走不遠,轉過一扇宮門,原本走在他身側靠後的小宦官忽然伸出手在高務實面前,高務實面色不變,也伸手一搭,兩個人雙手一交。

且不說這裡沒有外人看見,就算有,在外人看來也只是小宦官伸手讓高務實扶了一把,沒有人會發現有一張紙條從小宦官手中轉到了高務實手中。

高務實拿了紙條卻也並不着急打開,他兩手背在身後交疊着,一副信手閒遊的模樣,卻將那紙條塞進袖口的暗袋中放好了。

到了鍾粹宮,太子卻不在,高務實一問才知道,朱翊鈞是陪着李貴妃一道探望皇帝去了,而且不光是他們母子,皇后也去了。

高務實倒也沒怎麼驚訝,畢竟這樣的情況近來不算罕見。他徑直來到鍾粹宮的東暖閣,對外號稱是休息一會兒,等太子殿下回來之後,他要陪太子論史。

不過這也就是說說罷了,他和朱翊鈞的所謂論史,基本是以他說爲主,朱翊鈞的狀態大致在聽課和聽故事之間。

這其實也是高務實想出來的主意,因爲論史就可以悄悄夾帶私貨,一方面影響朱翊鈞的思維模式,一方面加深兩人之間的友情——如果君臣之間多少也能有點友情這種東西的話。

鍾粹宮的東暖閣基本上相當於太子的書房,尋常人自然是不能隨意進入的,但高務實這個太子伴讀顯然不是尋常人,他不僅能進來,而且幾乎把這裡當做自己書房使用,這裡甚至還有專門供他使用的書案等物。

說起來,他也是每天坐在皇宮大內辦公的人物了——幸好不是受過宮刑的那種。

在自己的書案後坐好,高務實先左右打量了一下,確認暖閣之中只有他一人——這很容易,因爲鍾粹宮的東暖閣不算大,而且不知是爲了防止有人行刺還是什麼別的原因,這暖閣之中的陳設非常有特點:一覽無餘,絕對沒有給人藏身的地方。

他從衣袖裡摸出剛纔收到的那張紙條,攤開來看。這張紙條並不算大,但上頭用蠅頭小楷着實寫了不少字。

高務實細細看去,時而蹙眉,時而展顏,最後面無表情地拿起一個火摺子,走到香爐邊把紙條點燃燒了。

然後他便開始在暖閣中踱步,仔細思索着紙條上的幾條信息,宮內宮外的都有。

其中涉及宮內的,有以下幾條:馮保重新調整了皇后和李貴妃所居宮殿的內宦和宮女,分別至少塞進去三到五個他的親信手下,我方趁機也有安排;孟衝、馮保、陳洪等人各自暗中向乾清宮安插人手,具體情況不詳,我方亦有安排;李貴妃小恙,召御馬監太監李文進近侍,得聖允;鍾粹宮內侍調整,孟衝、馮保、陳洪等均安插了人手,我方亦然;馮保近來多往東廠,東廠諸大璫近來頗爲活躍,但我方難以查探;錦衣衛都督朱希孝近來三次蒙召面聖,其兄成國公朱希忠亦蒙召面聖一次,但二者均爲單獨面聖,所爲何事無法查明……

涉及宮外的信息也有幾條:張大學士府每夜均有人拜訪,或一人或多人,其府上管事遊七則每日出府,尤其與馮保外府管事徐爵密會多次,幾乎每日一晤;戶部給事中曹大埜連續三日拜訪張大學士府,時間均爲深夜;高大學士府外常有東廠番子出沒;東廠外派於開平調查的第三撥番子回京,馮保已親自接見;東廠外派大同的番子回京,同樣獲得馮保親自接見;內閣中值班內侍調整,其中或有馮保親信,具體不詳……

這些信息的來源並非一處,是在被彙總之後才送到他手裡的。

消息頗有些雜亂無章,有些地方有重複,有些地方有矛盾,當然更有些地方模糊不清。

不過高務實並沒有顯出任何不滿,他知道這些情報多麼來之不易,畢竟他手頭既沒有東廠,也沒有錦衣衛,只能靠着一些別的手段來獲知這些消息,能有現在這樣的情報水準,已經是一些人冒着生命危險在爲他辦事的結果了。

所以高務實不僅沒有不滿,相反還覺得自己的“投資”頗有價值。

散財童子?

高務實心道,我只是做了一些不同尋常的生意罷了,時間自會證明我這些生意的價值。

不過眼下,面對這些東一榔頭西一棒槌的情報,哪怕是高務實,也顯得有些頭大。

這裡頭除了“我方”之外,還涉及了至少五方:馮保一方,張居正一方,孟衝、陳洪等內廷大佬一方,李貴妃、李文進一方,以及……皇帝一方。

這五方,有相互合作的,也有相互仇視的;有相互利用的,也有相互提防的;有謹守門戶的,也有四處佈局的。

“與人鬥,其樂無窮。”高務實嘴裡嘀咕了一聲:“太祖誠不欺我。”

他靜下心來,仔細捋了捋。

孟衝、陳洪之流所作的這些動作,主要目的都是着眼於萬一皇帝駕崩,自己如何保住權勢。他們這種人,未見得有什麼政治節操,但高務實認爲,至少從目前的形式來看,他們此刻應該還是更傾向於高拱這邊,所以他們的動作雖然不少,但暫時可以放一放,不用去管。

李貴妃一方,算是頭一次在沒有懷孕的情況下把弟弟調到身邊,但這一次應該不是爲了保護自己,而是調他來身邊給自己出謀劃策,或者還兼保護太子。

值得注意的是,沒有消息說李貴妃與馮保加強了聯繫,反倒是馮保安插了人手在李貴妃身邊——這意味着他們之間的聯繫可能並沒有自己之前想象中那麼緊密,李貴妃在宮中最親近的人,除了丈夫和兒子之外,只有弟弟李文進。

皇帝的動作很有意思,他最親信的大臣是高拱,最親信的宦官是陳洪。而在當前這種局面下,他把朝政丟給高拱,這可以理解,但他並沒有給陳洪什麼特別的指示,反倒是連續召見了朱希忠、朱希孝兄弟,這就很有意思了。

朱希忠是靖難系勳貴第一人,理論上還是京營一把手,皇帝召見他,不論說了什麼,根源上都應該是從穩定京師局面考慮的。高拱不可能造反,皇帝也不會認爲高拱有這樣的意圖,因此這一條不必太在意。

朱希孝是錦衣衛都督,既有部分軍權,也有很大的獨立監察權,其中尤以獨立監察權更加重要。但東廠也有監察權,皇帝不召見離自己更近的馮保而召見朱希孝,顯然是更相信朱希孝。看來朱希孝手頭可能有些特殊任務,估計多半是監視着誰,但成國公府雖然和高務實來往密切,高務實卻絕不會去找朱希孝問這件事——畢竟只要朱希孝腦子沒坑,他就一定不會說。

問他還不如問朱應楨,只可惜朱應楨多半會被矇在鼓裡。但不管怎麼說,高務實不太相信皇帝對高拱有什麼疑心,所以皇帝和成國公府兩兄弟這邊,高務實認爲基本可以不管。

最值得關注的,還是馮保和張居正。

第103章 高文正公(中)第009章 安陽之行(二)第187章 葉赫女婿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13章 籠絡陳矩(上)第131章 御前閣議(上)第072章 磨刀霍霍向安南第150章 我是來援助安南的?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第277章 逆轉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18章 香皂廠址(上)第126章 俺答求封(一)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060章 不勞而獲第010章 優劣利弊(上)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109章 公侯滿堂(上)第235章 臨別第022章 輕取案首(下)第141章 誰的雷霆第109章 公侯滿堂(下)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15章 務實回京(下)第154章 將至第068章 輿論造勢(下)第032章 少年劉綎(下)第016章 李代桃僵(上)第062章 潭裡風光媚第035章 根源何在第039章 靠山吃山(上)第285章 兩個女人的戰爭第224章 朱翊鈞的理想與現實第004章 就仰仗高修撰了(第4更)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052章 引蛇出洞好危險第122章 蒙疆風雲(四)第122章 覆滅第029章 遭遇響馬(下)第109章 糧在湖廣第018章 甥舅論隱憂第122章 鹿鳴之宴(上)第4更第079章 拉下帷幕?第022章 花廳議事(下)第040章 紓驛路疏(下)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225章 三策(下)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049章 誰種的蠱?(四更破萬)第191章 副總兵人選第158章 借勢用勢第122章 蒙疆風雲(六)第123章 俺答封貢(五)第141章 沒轍了第086章 麻桿打狼第082章 庫裡臺大會(中)第110章 兩個倒黴蛋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045章 三寸不爛之舌第036章 戚繼光的彩虹屁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120章 己卯鄉試(上)第121章 首席特聘顧問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三)第122章 蒙疆風雲(九)第159章 會元之爭(中)第071章 影帝隆慶(下)第130章 開平潛流(下)第057章 帷幕拉開第183章 你來,還是我去?第080章 布日哈圖的殺招第037章 別院隱富(下)第108章 關鍵在糧?第008章 在宮中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116章 推辭第067章 決戰沙城(五)第066章 喜得貴子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202章 西班牙並不無敵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55章 分道揚鑣,圖們西進(2更破萬)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140章 雷霆之前第273章 倒臺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144章 這是在針對誰?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279章 王儲之死第104章 權貴子弟(下)第157章 鄭鬆的決斷(4更破萬)第120章 私人秘書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二)第054章 翻雲覆雨等閒間第007章 張氏例錢(上)第174章 南掌國又咋了?第006章 老將凋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