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7章 倒高風波(四)

“閣老,塗夢桂、程文等高氏門生一連三日夜訪高大學士府,但每出府來,面色懊喪,似有不甘,未知爲何。鄙主馮公知悉,乃遣小人前來相詢,不知閣老有何應對,可需鄙主配合?”

問這話的,是馮保的外府管事徐爵,他所問的對象,是張居正。

張居正面上看似平靜,其實心中早已隱隱有些不安,聞得此言,也沒有立刻回答,而是仔細思忖了一會兒才緩緩開口,道:“請你轉告貴主馮公,就說居正多謝他的關心了。”

徐爵連稱“閣老客氣”,但客套完之後,仍然追問:“如此,閣老可有應對?”

張居正心中暗暗慍怒,面上仍不動聲色,不緊不慢地道:“你所言之情形,我早有預料,不必多慮。我料塗夢桂、程文等人這幾日去玄老府上,必是請命反擊,然皇上龍體欠安,抱恙已久,玄老不願多生事端,是以拒絕了他們。”

“閣老既已有所準備,想必鄙主人也就放心了。”徐爵略微陪着笑,但說出的話卻毫無半點鬆口:“只是小人來時,鄙主人再三交代,須得問明閣老行止……”

張居正暗暗捏了捏拳頭,忍住火氣,森然道:“玄老那裡既然差了些火候,那就再燒得旺些便是……你去回稟馮公,就說張某請他放心,明日便會有奏疏繼續彈劾,斷不會容他高新鄭裝聾作啞。”

徐爵露出滿意地笑容,深深地躬身一禮:“多謝閣老,如此小人就先告退了。”

“慢走。”張居正面色平靜地吩咐道:“遊七,代我送徐管事出府。”

遊七立刻上前,笑着伸手虛引:“徐兄,請。”

“不敢,有勞。”徐爵回道,二人於是聯袂而出。

待他二人走遠,張居正端坐不動,卻說了一聲:“出來吧。”

屏風後立刻轉出一人,朝張居正施了一禮:“恩相有何吩咐?”

“剛纔的話你都聽見了。”張居正慢條斯理地道:“馮保等不及了……”

那人眨了眨眼,問道:“可是因爲陛下龍體愈發不堪重荷?”

“想來應是如此。”張居正微微閉起眼睛,稍稍頓了一頓,道:“馮保此人雖無甚大能耐,然則眼下能於朝政有所匡益的卻也只有他了……你今日且勞一勞神,寫個摺子吧。”

那人心頭激動,忙道:“恩相放心,大埜立刻就寫。不過,此事事關重大,還請閣老親自把關,以免誤事。”

張居正欣然點頭:“善。”

次日一早,戶科給事中曹大埜,上疏《論大學士高拱大不忠十事言》,舉朝震驚。

內閣未置一詞,直接轉呈司禮監,司禮監今日執筆者正是馮保,他拿過疏文看了一眼,心頭大喜,立刻帶上疏文,親自趕往皇帝處。

隆慶正在乾清宮養病,當時正躺在御榻上閉目養神,聽聞有人彈劾高拱“大不忠”,又驚又怒,睜開眼坐起來,盯着馮保問道:“何人彈劾高先生大不忠?”

馮保低垂着頭,目光盯着自己的腳尖,小聲道:“回萬歲爺爺,是戶科給事中曹大埜。”、

曹大埜?隆慶依稀記得這個名字,但記不清他的履歷了,當下深吸一口氣,問道:“他是哪裡人,哪一年的進士?”

馮保道:“回萬歲爺爺,曹大埜是巴縣(今重慶)人,隆慶二年的進士。”

“隆慶二年?”皇帝眼睛微微一眯,語氣不善:“誰的門生?”

馮保心中一咯噔,但也並不是很慌張,沉住氣答道:“是四川巡撫曾省吾的門生。”

隆慶咬了咬牙,曾省吾?他是張居正的門生啊。

過了片刻,隆慶才又問道:“唸吧,朕倒要看看,高先生是怎麼大不忠的。”

他這“大不忠”三字說得格外重些,也不知是何意。

馮保此刻卻不敢多想,也沒空多想,立刻打開奏疏唸了起來:

“拱蒙陛下任用,令掌吏部事宜,小心輔弼,奉公守正以報。乃專肆日甚,放縱無忌,臣不暇悉舉,謹以其不忠之大者略陳之。前者陛下聖體違和,大小臣工寢食不寧,獨拱言笑自若,且過姻家刑部侍郎曹金飲酒作樂,視陛下之疾苦罔聞知,其不忠一也。”

“東宮出閣講讀,乃曠世之盛典,國家之重務,拱當每日進侍左右,乃止欲三八日叩頭而出,是不以事陛下者,事東宮矣,何其無人臣之禮,敢行自尊哉!其不忠二也。”

“自拱複用,即以復仇爲事,昔日直言拱罪如岑用賓等二三十人,一切降黜,舉朝善人爲之一空,其不忠三也。”

“自拱掌吏部以來,其所不次超擢者,皆其親戚卿里門生故舊,如副使曹金,其子女親家也,無一才能,乃超升至刑部侍郎,給事中韓楫,其親愛門生也,歷俸未久,即超升爲右通政。其他任其所喜超用者,不可勝紀,其不忠四也。”

“科道官乃陛下耳目,大臣之所以不敢爲奸者,賴其此也。拱乃欲蔽塞言路,任之所爲,故每選授科道,即先於部堂戒諭,不許擅言大臣過失,此上蔽陛下耳目,以恣其奸惡之計,其不忠五也。”

“今科道官多拱腹心,凡陛下微有取用,即交章上奏,至拱罪惡,皆隱晦不言,故內外皆知有拱,而不知有陛下,此其結黨爲惡,其不忠六也。”

“昔日嚴嵩止是總理閣事,未嘗兼吏部之權,今拱久掌吏部,不肯辭退,故用舍予奪,皆在其掌握中,升黜去留,惟其所欲。在外撫按之舉剌不計,在朝之清議不恤,故其權之重過於嵩,而其引用匪人、排斥善類,甚於嵩,此其專權效恣,不忠七也。”

“昔日嚴嵩止其子世蕃貪財納賄,今拱乃親開賄賂之門,如副使董文采饋以六百金,即升爲河南參政,吏部侍郎張四維饋以八百金,即取爲東宮侍班官。其他暮夜千金之饋,難以盡數,故拱家新鄭屢被盜劫,不下數十萬金,贓跡大露,人所共知,此其因權納賄。更有拱侄高務實,以十歲伴讀,經營商賈,歲入百萬,區區頑童,何以得此巨利?實拱私下爲之交通不法耳,此不忠八也。”

“原任經歷沈煉論劾嚴嵩,謫發保安,楊順、路楷乃阿嵩意誣煉,勾虜虛情,竟殺之,人人切齒痛恨。比陛下即位,大奮乾斷,論順、楷死,天下無不稱快。拱乃受楷千金之賄,強辯脫楷死,善類皆忿怒不平,此其不忠九也。”

“原任操江巡撫吳時來,在先帝朝抗疏論嵩,所謂忠臣也,拱以私恨借一小事黜之。原任大學士徐楷,受先帝顧命,古所謂元老也,拱以私恨乃多方害之,必欲置之死地。至於太監陳洪之間,往出自陛下獨斷,天下皆仰其明,拱思昔致仕時,私與洪密,常諷令言官,欲爲報復,是黨洪而謂其不當去也。俺答歸順,惟陛下神威所致,拱乃揚言於人曰‘此非國家之威,乃我之力也。’此其歸功於己,不知上有陛下。設使外夷聞之,豈不輕視哉!其不忠十也。”

“請如先帝處嚴嵩故事,特賜罷黜,別選公忠之臣,以掌吏部,以協理閣事,則陛下雖靜餋宮中,而天下有泰山之安矣。”

馮保唸完,不敢多置一詞,默默垂手肅立一邊。

皇帝那邊一時也沒有聲響,過了一會兒,才聽皇帝開口問道:“朕記得,前次高先生曾提到,朕賜他的宸翰(無風注:皇帝賜給高拱的御筆墨寶,都是各種讚揚的條幅),他因住所逼仄,一直都沒能好好安置,常常引以爲憾?”

馮保一怔,不知皇帝爲何提到這一茬,下意識答道:“這個……許是有的吧。”

皇帝點了點頭,淡淡地道:“備紙,研墨。”

馮保不知皇帝意欲何爲,但不敢多問,忙照辦了。

皇帝走到御案之前,寫下兩個條幅,每幅只有兩個字。

寫好之後,他一邊命馮保吹乾墨跡,一邊放下御筆,淡淡地道:“賜大學士高拱尊藏宸翰樓堂,樓曰寶謨,堂曰鑑忠,內府賜銀千兩建之,以酬其功,以賞其忠。欽此。”

馮保聞之,面色大變。

第127章 善後安排(4更破萬)第220章 流爵,世爵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103章 好,朕信你第014章 務實讀書(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072章 緊急磋商第054章 挖角應節(上)第065章 無恥之極(4更1W1)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074章 朱翊鈞的煩躁第046章 脫脫願爲欽使驅馳第126章 安得倚天抽寶劍第122章 覆滅第054章 挖角應節(下)第055章 缺朝第098章 高務實的決斷第110章 高夫人第175章 莽應龍是有點莽啊第258章 被劾事件第053章 君臣相商第155章 升龍,我的升龍第093章 口蜜腹劍(下)第061章 謎底揭曉【爲盟主單騎照碧心加更第二章】第163章 臺吉快走!第043章 威逼(4更破萬)第026章 河海並行(上)第047章 未雨綢繆(上)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03章 隆慶天子(下)第080章 燕京歡聲動第023章 華亭舊事(下)第161章 三路圍清化!(4更)第209章 加銜第070章 逐保倒張(四)第134章 朝局變化(中)第069章 新君即位第144章 工匠學堂第005章 無關道理(下)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001章 輕車簡從(上)第003章 這是唱哪出?第126章 俺答求封(七)第217章 臺灣島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52章 邊市秘聞(上)第244章 千帆覆海(下)第148章 謗君案(中)第154章 太原,我的太原第163章 冠絕京華(下)第070章 欽使來也第044章 四分土默特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075章 追擊第067章 倒高風波(一)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055章 霧裡觀花(下)第062章 陷城還是獻城?第107章 罷了,皇帝宸斷吧第073章 無奈應對(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三)第252章 兄妹第162章 廷爭狀元第126章 所爲何來(上)第082章 寧夏之變(中)第119章 又是一年第067章 決戰沙城(一)第060章 異變突生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130章 開平潛流(上)第056章 太嶽燒竈(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六)第189章 安南太上皇(4更破萬)第008章 在宮中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46章 商政相連(下)第118章 鎮暹羅第106章 圖們的遠慮近憂第103章 全面攻勢第154章 將至第063章 病榻交心第034章 高欽差再臨大同(3更破萬)第050章 擔當第007章 申閣老之廟算(上)第024章 政績量化(下)第069章 何爲實力(下)第095章 破虜(中)第005章 禁衛軍!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047章 有詔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九)第020章 世界局勢第075章 各家子弟(下)第051章 參將牽馬第095章 破虜(上)第164章 艦隊接戰第061章 山中狼兵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