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八章 太子

太子橫聞言,想起他行冠禮之後,楚王再也不復往日慈愛模樣,轉而嚴厲異常。雖然母親南後以及身邊的其他人,全都說楚王這樣做是爲了他好,全都勸他按照楚王的要求去做,但是,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心中難受的厲害。

這種感覺自從楚國滅越之後,更爲明顯。楚王就如同一座大山一般,壓在他的肩膀上,讓他喘不過氣來。旁人只知楚王賢名,稱讚楚王發展並擴大了宣威兩代楚王的霸業,卻不知他這個太子壓力山大。

此時,他深深的感受到,繼承楚國容易,但繼承楚國的霸業太難,更別提超過前面的楚王。

曾祖宣王,祖父威王,再加上父王,太子橫心中很迷茫,他不知道能不能挑起這個楚國。

尤其是這一次,他在江漢封君的忽悠下,讓人出面支持伐宋後,肩膀上的壓力更加大了,似乎隨時都有可能將他壓垮一般。

想着,太子橫搖了搖頭:“孤之難,非你所知也!”

景陽聞言呵呵一笑:“太子之難,或許臣無從知曉,但是,太子之樂,臣卻略知一二!”

太子橫奇怪的問道:“景陽,孤何樂之有?”

景陽露出一股意味深長的笑容,然後雙手一拍,發出一聲大響。

接着,便在太子橫驚訝之際,兩位麗人從後室走出,來到太子橫身前,盈盈一拜:“拜見太子。”

“這···”太子橫遲疑的看着景陽。

景陽笑道:“太子,左面的這一位乃是孟嘗君之女,昔日臣隨大王伐薛,蒙大王厚愛,賜其爲臣之妾。右面的這位,乃是越王無疆之女!”

太子橫一怔,急道道:“景陽,父王有詔,越王無疆以及公子玉的家小,一律以禮相待,原地安置,不得欺凌,這···”

景陽搖頭道:“太子放心,大王說的是越王以及公子玉還未出嫁的女兒,這一位已經出嫁,夫家舉族爲公子玉所殺,已是寡居,故而才成爲臣之姬妾。”

太子橫微微鬆了一口氣,然後看着面前的二位佳人,怦然心動,笑道:“景陽,你果真知孤之樂!”

次日上午。

太子橫壓力大減,神清氣爽的從房中出來,洗漱之後,正在用早膳間,景陽一臉沉重的走了過來。

太子橫一聽景陽帶來的消息,得知弟弟子蘭已經在各國的支持下即位爲王,猶如晴天霹靂一般,頓時大驚失色的從席上跳了起來,驚恐道:“這怎麼可能?”

接着,又在原地轉了數圈,喃喃道:“子蘭即位爲王,這該如何是好?”

景陽趕緊道:“太子勿憂,柱國傳來的消息說,公子子蘭此刻正在陳地,司馬肯定不會投靠子蘭,故,柱國請太子暫且留在淮陰,以待變局,切勿返回郢都。

而且,依臣之見,大王英明神武,必然能妥善處理此事,故請太子勿憂,暫且呆在淮陰,靜觀其變。”

太子橫聞言定了定神,先是點了點頭,正欲應承下來,突然想起丹淅之間的封君,想起他們忽悠他支持伐宋一事,頓時面無血色。

若是他此時此刻繼續留在淮陰,無疑是背棄不久前的承諾,置丹淅之間的封君於不顧。萬一丹淅的封君惱怒他這個太子,或者懷疑太子已經明悟,故而呆在淮陰,以示太子與他們沒有關係。如此,他們爲求自保而轉投子蘭,放開道路,引秦韓聯軍入楚,那麼大事皆休。

所以···

太子橫心中一定:看來必須要讓丹淅的封君們牢牢的站在他這一邊才行。

就算不讓它們站在他這邊,那也不能讓他們投靠子蘭。

想着,太子橫打了一個激靈,義正言辭的道:“柱國的好意孤心領了,但是如今楚國有難,孤豈能獨留父王一人在郢都應對危難。所以,孤打算立即放回郢都···”

郢都。

公子子蘭即位爲王的消息,雖然一度讓郢都出現短暫的人心浮動,但是好在楚國控制得力,再加上公子子蘭尚在千里之外,影響力難以波及郢都,故而公子子蘭的消息,很快就從郢都揭過。

但是,受此影響,再加上各地封君議論伐宋的上書,陸續傳到郢都。

此時,整個郢都在這兩件事的推波助瀾之下,一時間風起雲涌。

十月十五日。

楚國大朝。

整個朝議圍繞伐宋展開,令尹景鯉與左尹昭常等人針鋒相對,江漢封君的代表與江淮封君的代表相互攻訐,整個大殿吵成一團,一直從清晨吵到夜間,直到所有人都精疲力竭,這才暫時停止爭論。

散朝後。

熊槐從大殿中出來,長長的吐出一口氣,這一天可把他憋壞了,整整一天,都在聽羣臣的爭論,直到現在都沒有緩過來,耳中一直嗡嗡作響,吵個不停。

熊槐晃了晃腦袋,然後露出一絲笑意。

一切都在掌握之中,江漢封君有了江淮封君的牽制,楚國羣臣想要爭個高低,分出勝負,短時間內就別想了。

伐宋?

熊槐搖了搖頭,然後露出嘲諷之色。

宋國這麼好的盾牌,他怎麼可能會親手破壞呢!

回到後宮中,熊槐用膳之時,突然發現這一段時間來,因爲公子蟣蝨的緣故,而極力討好他的韓美人突然不在身旁伺候,不由奇怪的問道:“司宮,韓美人哪去了?”

李秋笑着應道:“恭喜大王,賀喜大王,秦夫人與韓美人今日同時查出有孕,故而韓美人已被王后送回她的宮中。”

“嗯!”熊槐一怔,隨後露出大喜之色。

李秋接着問道:“大王,是否請韓美人來伺候大王?”

熊槐搖了搖頭:“不必了,稍後寡人親自去看望夫人與美人。”

說着,熊槐看着案上擺滿的飯菜,頓覺胃口大開,好像心中的煩亂都消散了一般。

次日。

熊槐在韓美人的伺候下,美滋滋的用完早膳,還未從韓美人殿中離去,就見李秋來報:“大王,太子回都,正在宮中求見大王!”

“嗯?太子怎麼回來了?”熊槐一怔,笑臉頓時凝固,應道:“讓他來見寡人!”

“唯!”

第六十一章 再議巴國第二百四十五章 離間第一章 楚國懷王第一百七十二章 朝議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五百九十八章 再辭第四百一十八章 順勢而爲第八百零六章 惠盎來楚第四百六十九章 北境風雲第一千兩百九十六章 如瘋似癲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四百六十一章 韓國響應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漸進第三百三十二章 難易第一千兩百二十二章 殺人誅心第九百八十九章 請罪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五百零九章 別無選擇第一千零八十章 盟成第六百九十章 條件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兩百四十七章 公子憲章第二十六章 寡人有疾第四百四十六章 面見太子第七百二十四章 味同嚼蠟第三百零七章 這很犀首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相約決戰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五百五十九章 再幫一把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詛咒起誓第一千零一十三章 主動散佈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重罰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一千三百三十一章 心亂而退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八十三章 親自救援第一百三十九章 大舉借債第三百二十三章 親臨第九百八十六章 暫留第六百二十二章 再次會盟第一百二十四章 美人有孕第八百八十六章 樓緩使燕第六百章 心傷第八十九章 速成浮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三百六十七章 使者第七百一十七章 楚宋講和第九百一十六章 逼迫第一百三十七章 包子石磨第三百八十章 對策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強攻堅城(二合一)第六百章 心傷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二百九十三章 實施第一千兩百零六章 晴天霹靂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未竟全功第三百零九章 議單騎第一千一百九十六章 稷下王蠋第五百五十四章 建言第八百一十一章 人潮涌動第一千兩百六十五章 淳淳教導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在齊 下第五百四十八章 善道第五百七十七章 楚宋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步步緊逼第二百零六章 攻魏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合縱救韓第九百二十三章 改弦易轍第三百八十九章 廣而告之第八百二十七章 封城抓捕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聚衆第九百三十四章 在陳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竹鳥之飛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發現第五百四十九章 勸降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三百零四章 “孫子”第一千一百五十四章 混亂第五百一十二章 大風起兮 上第二百三十五章 秦國動向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齊國滅亡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心冷第九百八十四章 逃亡第四百二十章 新任魏相第二百四十一章 秦王崩 (下)第二百三十七章 扣留蘇代第二百五十四章 接見第一千零一百零二章 匡章死第五百七十九章 巡視淮水第八百一十章 公佈石磨第一百五十二章 始築襄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