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扶持韓國

各國達成盟約的一月後,各國大軍陸續集結完畢,然後向魏國大梁而去。

另一邊,秦國在各國開始會盟的時候,也再次從國中徵召大軍。

秦國王宮中。

此時,秦國左丞相魏冉沉重的道:“大王,因爲鎮守河東還有韓國宜陽等地的緣故,所以這次我們只從各地徵召了十萬大軍,算上白起手中的十萬大軍,我們應對各國大軍的軍隊只有二十萬。

以二十萬對六十萬,勝算太小了。”

說着,魏冉拱手道:“大王,前方主將白起請求後撤,以避開各國鋒芒。”

秦王蕩一聽白起還沒打就請求退兵,不禁皺了皺眉頭,然後看向右丞相司馬錯,問道:“丞相,若是你指揮此戰,如何?”

司馬錯聞言,同樣沉重的道:“大王,若是韓國全力協助我秦軍,那臣可以依託新鄭拖住各國聯軍三月,只需在這三月內分化各國,讓齊楚趙等國決裂,如此才能擊退各國。

不過,若是不能離間各國,那時間一久,我二十萬大軍就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還有,如果韓國從一開始就懷有異心,那就不用打了,因爲即便是孫吳在世,也可能會在一月甚至半月之內全軍覆沒。”

秦王蕩臉色一黑,怒道:“齊王地實在可惡,當初寡人與他共同出兵伐魏,然後寡人擊敗了魏國,而他卻在濟陽城下碰壁,沒有任何功業,卻寡人的戰果搶走了。

寡人思及秦齊兩國交好,便強行忍下屈辱。

現在,寡人擊敗了韓國,讓韓國屈服寡人。本來,只要寡人一聲令下,在新鄭的大軍就可以東進包圍魏國大梁。

但寡人知道,魏國正在配合齊國攻打宋國,所以才強行忍下出兵魏國的衝動。”

說着,秦王蕩罵道:“可是齊王地這個混蛋是怎麼報答寡人的,他竟然因爲嫉妒寡人的工業,自知不是寡人的對手,竟然鼓動各國聯合圍攻寡人。

厚顏無恥,以至於此,徒爲天下笑耳。

這次,寡人雖然退兵了,但寡人心中不服。”

說罷,秦王蕩立即下令道:“傳詔,立即讓白起率軍退回函谷關。還有,讓白起優先劫掠宜陽的工匠,糧食,金錢,礦石,武器,這些東西寡人都可以不要,但宜陽的工匠,寡人志在必得。”

“唯。”

此時,秦王蕩看向司馬錯道:“丞相,稍後卿親自率領徵召的大軍前往函谷關駐守。寡人只有一個要求,那就是將各國聯軍攔在函谷關之外。”

司馬錯立即拱手道:“唯。”

接着,秦王蕩看向魏冉道:“丞相,有勞卿親自走一趟楚國,重申寡人對楚國的敬意,向楚王表明寡人絕無欺凌韓王之意。

之前一戰,寡人只是想給韓王一個教訓,小勝韓國一陣便可,卻不想戰事打成了那樣。

請丞相務必說服楚王,讓楚國退兵。”

魏冉拜道:“臣領命。”

“傳召,立即派出使者前往趙魏燕宋四國,表明寡人願同四國的交好之意。”

“唯。”

不久後,等各國大軍齊聚大梁之時,秦軍已經在白起的率領下,挾持着宜陽數萬工匠及工匠家人返回秦國。

各國聯軍聽到秦國已經退回函谷關之時,並沒有因此而放過韓國,畢竟,無論是各國之君,還是各國領兵的將領,都不能忍受合縱聯盟就這麼虎頭蛇尾的結束了。

於是,六十萬聯軍在大梁城外休整了五日,協調好各國軍隊,統一指揮號令後,便以十萬楚軍爲先鋒,浩浩蕩蕩的向秦國函谷關殺去。

而後,十萬楚軍走了兩天,來到韓國新鄭。

抵達新鄭後,楚軍主將襄成君疾立即以使者身份前去拜訪韓王幾瑟。

而韓王幾瑟一聽與自己情同兄弟,而且還是楚軍主將的襄疾來訪,當即大喜過望,然後親自到新鄭東門外相迎。

新鄭東門外,當襄疾帶着一百親衛趕到,當襄疾看到人羣中的韓王幾瑟時,不禁一怔。

此時的韓王幾瑟,雙目通紅,面容憔悴,精神不振,已經與襄疾記憶中那個精神煥發,志得意滿的韓王幾瑟完全不同。

見此,襄疾立即快步先前。

另一邊,韓王幾瑟見襄疾獨自一人走來,也拋下羣臣,獨自一人迎了過去。

到了近前,襄疾看着神情略顯激動的韓王幾瑟,張了張嘴,然後強行壓下心中的激動,拱手行禮道:“大王,臣奉寡君之命前來救援韓國。”

韓王幾瑟聞言,愣了愣,然後立即向前,握住襄疾的雙手道:“疾,你我之間何必見外,我與大王情同父子,你我又情同手足,不必如此疏遠!”

說着,韓王幾瑟又以袖遮面,泣道:“疾,你能來就好,我就知道大王不會放任秦國欺壓與我的。”

襄疾一見韓王幾瑟以袖遮面,頓時恨道:“大王,疾來晚了!”

兄弟二人說了一陣話後,然後二人同車返回韓宮。

宮中。

此時襄疾說明來意道:“大王知韓國此敗已經傷及元氣,而且秦國洗劫宜陽工匠的行爲,也讓韓國雪上加霜。

但好在秦軍雖然殺戮甚衆,但還未曾禍及百姓。韓國底蘊猶在,只等修養幾年,韓國實力就會恢復。

所以,大王派我率軍前來,除了是爲韓國報仇,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幫助韓國快速恢復元氣。

這一次,我帶來了劍戈等武器五萬柄,弓弩五萬副,皮甲一萬套,箭矢五百萬支,糧食五十萬石,以及打造武器鎧甲器械的工匠各一百人。”

韓王幾瑟一聽,頓時感動的淚流滿面。

宜陽作爲韓國最重要武器生產基地,這次輕易之間被秦國攻克,城中所有武器還有各類工匠全部被洗劫一空。

誰能想到,一向以打造強弓勁弩利劍出名的韓國,竟然也有一天會爲武器短缺而發愁。

現在楚國送來的這些武器雖然不多,但也解了韓國的燃眉之急。

尤其是楚國還送來了各類工匠。

要知道,宜陽之失,直接讓韓國打造器械的工匠少了近七成。

想着,韓王幾瑟頓時感動的無以復加,然後直接從王位上起身,向東南方向壽春位置拱手行禮道:“謝大王賜。”

此時,襄疾見韓王幾瑟行禮,不禁點了點頭。

第七百二十九章 接子到郢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亡者之音第一千兩百二十三章 劍指子青第九百一十五章 返韓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趙國爭韓第五百六十七章 會稽城中第一千零九章 卒飄如風 下第二百三十九章 秦王崩(上)第四百四十二章 議論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一百零四章 恐嚇韓國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順天應人第六百三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七百零五章 黃泉路上等着第一百九十七章 中山之議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五百零八章 風起吳城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五百九十三章 人選第五百三十八章 決戰 三第三百八十二章 姦情第一百九十八章 楚越聯合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七百六十六章 天殺的曹賊第七百二十三章 利劍出鞘第八百二十章 時空錯亂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一千章 出兵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一百五十一章 太子之師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勢如破竹第三百六十章 高價第一百一十章 連橫之策第三百九十一章 援軍第七百九十八章 成敗得失第三百五十二章 孕第三百一十章 馬政第三百四十一章 石碾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六百八十一章 騎虎難下宋王偃第六十五章 楚魏聯姻第三百五十三章 封君第一千兩百二十一章 拂袖而去第三百七十七章 圍城打援第七百四十六章 獲罪於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援軍至第三百七十四章 伐薛第一千兩百八十三章 破鏡難圓第六百八十五章 外援第四百六十六章 秦國出兵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令尹昭雎第六百七十二章 秦軍來援第四百三十六章 內應第六百一十六章 析邑第七百四十二章 十一月十五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三百零三章 挫敗第一百九十二章 環淵第九百一十一章 主少國疑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四百零二章 建言第一百六十三章 襄成君案第八百九十七章 對症下藥第三百九十九章 使魏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約 下第四百六十五章 楚韓聯軍第二百八十章 抵達第一千兩百七十二章 太子來楚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抵達宛城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欲伐河東第三百三十四章 搶功第二百五十三章 涌動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一百六十章 魏國霸氣第六百零七章 戰和之辯第六百七十三章 丹水夜語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去意第三百九十四章 欺詐第二百四十二章 謀秦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第六百七十四章 投降第一百八十八章 吳城第九百零三章 啓用昭滑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君子之澤三世而斬第九百三十九章 韓相韓辰第四百八十章 戰前準備第八百七十二章 齊國出兵第二百二十六章 連楚伐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