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聯盟瓦解

齊國臨淄。

這一日,蘇代進宮面見齊王,笑着行禮道:“大王,臣聽說,函谷關那邊傳來消息,觸子將軍率軍強攻函谷關,已經取得極大的進展,據說攻克函谷關有望了啊!”

齊王地雙目隱隱帶着陰鷙的笑道:“不錯,強攻函谷關四月,秦軍士氣已失,前方戰報,我聯盟大軍已經能撕破秦軍防線,在函谷關上站穩腳跟,甚至佔據小段城牆了。”

說着,齊王地露出一陣期待道:“想來,用不了一兩月,我聯軍就能攻克函谷關,然後殺入關中,沉重的打擊秦國。”

“恭喜大王,賀喜大王。”蘇代拱手賀道:“自從魏國衰退後,六十年來,便再也沒有誰能殺到關中,打擊秦國。五十年前的魏王不行,三十年前的楚王不行,數年前的趙王也不行,但大王卻做到了。

這說明各國之君都無法與大王比啊。

臣要恭喜大王,賀喜大王,這可是威王以宣王都沒有成就的偉業,但現在卻在大王手中實現了。”

齊王地聞言,露出得意的笑容,但嘴上謙虛道:“哈哈哈,賢卿過讚了,寡人的功業與南邊的那個楚王比,還要有所不如,有所不如啊。”

說到這,齊王地卻是想起南邊的那個宋國來。

若是寡人滅掉宋國,那寡人的功業就能跟楚王相提並論了。

可楚王已經垂垂老矣,而寡人卻正值盛年,寡人還有時間繼續建立功業,但楚王卻沒多少時間了。

楚王如何能與寡人比!

另一邊,蘇代卻露出難色,遲疑的問道:“大王,最近臣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臣愚鈍,百思不得其解,還請大王替臣解惑。”

“原來賢卿也有疑惑啊!”齊王地露出好奇之色。

蘇代點了點頭,然後向齊王地拱手道:“大王,三晉之所以臣服於大王,除了大王德行高潔,禮待各國以外,其中,秦國對三晉的嚴重威脅,這也是三晉不得不臣服大王的原因。

可是,如果這次大王嚴重的削弱了秦國,那秦國一定會歸還河東與魏國講和,歸還新城焦地與韓國講和,割曲地與楚國講和。

若是魏韓兩國收回失地,必定會將重心放在經營失地上,如此,不知大王以爲伐秦之後,魏韓兩國還會守諾跟大王伐宋嗎?

若是魏韓兩國不伐宋,那趙國還會越過魏國出兵伐宋嗎?

若是趙國不出兵,那燕國還會越過趙魏兩國出兵伐宋嗎?

若是各國都不出兵,臣並不擔心大王不能滅亡宋國,卻擔心三晉還有燕國會在大王與宋國激戰的時候,會聯合起來對大王施壓啊!”

“嗯?”齊王地臉色一變,眼神變得陰鬱起來。

宋國雖然實力遠不如齊國,但宋國實力也不弱。

齊國要想擊敗宋國,奪取土地城池並不難,但要僅憑一國之力滅掉宋國,要麼拼盡全力攻打宋國,要麼宋國跟燕國一樣,發生子之之亂那樣大的動亂。

否則,齊國滅宋並不輕鬆。

最重要的是,宋國南接楚國,西接魏國,若是齊國拼得元氣大傷滅掉宋國,那楚魏兩國一定會過來搶地的。

那時,以齊國的疲憊之師,可能就要將宋國拱手想讓了。

想着,齊王地猛的一擡頭,然後面色沉重的看着蘇代道:“先生的意思是,聯軍攻破函谷關,殺進關中對寡人不利。”

蘇代一臉正色地點了點頭:“大王,齊國在天下之東,秦國在天下之西,風牛馬不相及也,大王又何必刻意針對秦國。

況且,大王消耗齊國的力量去幫助三晉,但最終的結果卻不是籠絡三晉,反而還會將三晉推開,讓三晉背棄大王。

與其如此,還不如留下一個強大的秦國,逼迫三晉向大王靠攏,然後聯合三晉燕國一同伐宋。

如此,宋之亡,即大王之得也。”

齊王地沉吟了許久,再三權衡之後,緩緩點頭道:“賢卿所言極是!”

函谷關外。

聯軍攻城的第五個月,各國大軍見函谷關已露搖搖欲墜之象,士氣大增,紛紛加強了對函谷關的攻勢,甚至連心中極不情願的魏軍,也在魏將倪良的指揮下猛攻函谷關。

楚趙魏燕四國輪番攻城之後,齊軍又驅使魯衛等附屬軍攻城四日,然後齊將觸子召集各國將領。

“諸位。”

此時,觸子看着各國將領道:“本將剛剛得到消息,不久前秦國丞相魏冉訪宋,並已經成功說服宋王與秦國結盟,並且宋王還送出一名質子去秦國。

據探子來報,宋王有意在東面呼應秦國,出兵伐魏。”

“什麼?”魏將倪良大驚失色,魏國元氣大傷,現在魏國的一半精銳全都在函谷關外,一旦宋國出兵伐魏,那後果不堪設想。

想着,倪良連忙開口問道:“觸子將軍,此言當真,宋國真的要出兵伐魏?”

觸子肯定的道:“絕對不假,這是我齊國在宋的內應傳出的情報。”

說着,觸子又安慰道:“不過請將軍放心,我齊國是絕對不會容許盟友被人偷襲後方的,之前秦國伐韓迫魏,然後有了現在的戰事,現在,宋國欲偷襲魏國,我齊國也不會坐視不理的。

所以,在下提議,我們立即移師東向,先教訓宋國,再教訓秦國。”

此言一出,帳中各國將領頓時一片譁然。

楚將襄疾率先反對道:“不可,如今函谷關即將被攻克,此時豈能退兵。而且,這次我楚國是爲了韓國而來,至於宋國,宋無罪,我楚國師出無名。”

觸子搖頭道:“襄成君,我們已經強攻函谷關近半年,函谷關已經堅不可摧,而且宋國出兵伐魏,城中秦軍士氣必定已經恢復。

而宋國則不然,宋國無險可守,我聯軍人數優勢可以全部發揮出來。

所以,我提議,先易後難,宋國一破,秦國必定驚恐,那時我們再攻打函谷關必定易如反掌。”

襄疾聞言,冷冷的道:“我同意,我楚軍也不同意,我楚國更不同意。”

觸子見狀,沒理會襄疾,而是轉頭看向魏將倪良道:“將軍以爲如何?”

“···”倪良看了看觸子,不禁沉默了。

現在他幾乎已經確定觸子剛剛說的宋國伐魏的消息是假的了,但是,現在齊軍已有退意,只要佔據聯軍數量一半的齊軍不攻打函谷關,那聯軍就不可能攻克函谷關。

更重要的是,對魏國而言,攻打函谷關與攻打宋國,明顯攻打宋國對魏國有好處。

想到這,倪良立即應道:“我同意先攻打宋國。”

觸子一聽,笑了笑,然後扭頭向燕將李愧問道:“將軍意下如何?”

李愧聞言,點頭道:“伐宋!”

接着,觸子又向魯衛趙三國詢問,得到三國的點頭後,觸子再次看向襄疾:“襄成君,如何?”

襄疾見狀,冷笑一聲,然後一甩衣袖,徑自離去。

襄疾一走,剩下的人相互看了一眼,然後從他人異樣的神色中,全都知道合縱伐秦聯盟算是破碎了。

第八百七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四百五十章 提議換人第五百九十九章 說庸第四百二十六章 向前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聚兵第二百五十七章 謠言第三百八十五章 正名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六百零二章 殺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火爆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圖窮匕見第九百零二章 時局艱難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一百五十九章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目標 下第六百二十三章 圖窮匕見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成第九百五十四章 激戰第一千零六章 下落不明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燕國請罪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九百五十三章 守備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尊淮陰君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齊國之亂第九百五十九章 烈焰阻敵第八百六十四章 大雪紛飛第九百六十九章 進諫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大義第八百五十三章 頒佈爵位 下第九百七十一章 定音第七百零九章 揭開序幕第七百七十五章 上庸之戰 三第九百九十四章 送禮第四百九十九章 壽縣之外第五十五章 秦國之憂第七百八十五章 兵臨南鄭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以示其能第七十九章 兵貴神速第一百五十五章 季子接子第十章 絕交齊國第四百三十一章 演武第一百一十七章 定策秦晉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盟成第四百一十四章 借相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陰陵族滅第四百九十六章 甘茂來楚 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徵糧第一千零一百章 緘默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走別人的路第一百七十九章 滅越之議第五百三十七章 決戰 二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出征大軍第八百二十二章 得失之間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七百四十九章 範環使秦第四百五十六章 趙國使者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不遲第一千零五十章 逃亡第五百九十七章 請辭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五十章 苦獲已齒第九百五十八章 城破第九百九十八章 中山亡第三百一十一章 定議第一千零三十六章 前奏第一百二十二章 圍攻秦國第二百八十五章 大破秦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百五十六章 主動來降第一千零二十章 異變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撤退第八百七十八章 決議救燕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登上神壇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進退之間第七百三十二章 自薦之策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萬事俱備第三百零二章 虛實第七百八十四章 秦軍大崩第八百零二章 棄我去者第二百一十九章 疲楚之策第一百零八章 楚墨之助第四百七十四章 相約伐魏第七百九十五章 怨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宛城第一千兩百四十三章 寡人十六第八百九十九章 圓形方孔第五百五十一章 仇恨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觸手可及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魏棄河東第七百三十三章 農家墨家第一千零七十四章 十年樹人第四十三章 昭陽和泥第三百三十三章 霸業根基第五百八十一章 來者不善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巧婦難爲無米之炊第四百四十七章 遊說第一千零三十章 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