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

數日後。

陳軫進宮稟報道:“大王,最近城中士人策士全都在議論齊國的強大,以及齊王地的暴橫。大家都在說,齊國已經拿下趙魏燕三國,並籠絡了兩週,只要齊國再將韓宋兩國屈服,那麼齊國就將成爲天下霸主。

到時,剩下的我們秦楚這個原本齊國的盟友,就將成爲齊國的打擊目標。

士人議論紛紛,已經波及朝中諸多大臣了。”

熊槐一聽,笑道:“之前城中之人還在議論齊國接下來可能會伐宋,現在風向突然轉變,而且還是從士人那裡突然,這應該是廣信君做的吧!

廣信君最擅長的,就是結交說客策士了。”

陳軫跟着笑道:“大王目光如炬,這正是廣信君做的。而且···”

陳軫拱手道:“據我們安插在廣信君身邊的探子來報,田文不僅在壽春城中收買了說客,而且還派人去各國了。

大王送給田文的一萬金,其中有五千金被用來在各國鼓吹大王賢明,而剩下的四千金則用來在各國鼓吹齊國威脅。

看廣信君的打算,他似乎想要聯合各國共同伐齊。”

熊槐搖頭一笑。

這田文爲了能奪回薛地,真的是豁出去了。

之前哪怕他跟齊王地反目,也一直標榜自己是齊國的忠臣。

但現在,卻是徹底不要臉了。

至於田文能否在楚國做好準備前,就鼓動起各國組建聯軍,繼而打亂楚國的既定戰略?

對此,熊槐絲毫都不擔心。

因爲秦國現在還沒有與齊國反目,而趙國還在整頓內政,燕國也積蓄實力,魏國元氣未復。

因此,接下來的幾年間,這天下還是齊王地做主腳的時間。

他這個楚王只需要在這個看着齊王地折騰就好。

想着,熊槐笑道:“對於田文在壽春城中的煽風點火,暫時不必理會。至於在各國的鼓吹,賢卿可以予以配合,一同鼓吹齊國威脅。”

陳軫一聽,立即拱手道:“唯。”

居數日。

田文再次進宮面見楚王。

“大王,臣這幾日從各國哪裡得知,齊王地的殘暴蠻橫已經引起了各國的警惕,三晉燕宋等國,無不對齊國即恐又懼,欲消弱齊國的威脅,以還天下太平。

只是,各國雖對齊國不滿,但現在卻沒有一個德高望重的人能聯合他們。”

說着,田文拱手道:“臣以爲,天下各國之君,論賢明沒有人能比得上大王的,論威望同樣也沒人能和大王相提並論。

現在,只要大王一呼,三晉燕宋等國,必定紛紛響應,團結在大王的身邊。

然後,大王便可號令諸侯,共同舉兵伐齊,一平齊暴,二安天下,這可是不世之功勳,還望大王察之。”

熊槐聞言,長嘆道:“君之言寡人已知之矣。但寡人不肖,屢被各國征伐,又遭遇國中貴族背叛。

德行淺薄如寡人,何敢號令諸侯?”

說罷,熊槐再次拒絕了田文。

不久後,田文回到府中。

門客公孫弘立即上前問道:“君上,如何?楚王是否答應聯絡各國攻伐齊國。”

田文一臉悲傷的搖了搖頭,將楚王拒絕的話一說,悲嘆道:“暴君田地,嫉賢妒能,驅我於薛,我深恨之。

我雖欲報仇,但展眼一觀,魏國元氣大傷,只能在齊國的刀鋒下苟延殘喘。燕國雖敗於齊,根本無力與齊國爭鋒。趙國雖然還算強盛,但趙王年少,威望不足,還得迎娶暴君田地之女以安。

而秦國雖強,但秦國鄙遠,不合諸侯,更不會千里迢迢的攻打齊國,而且我又與秦國沒關係。至於韓宋兩週,國力弱小,自保尚且勉強,更不用說攻打齊國了。

我舉目四望,決定唯一能幫助我討伐齊國的,可能就只有楚國了。

楚國實力強大,面對天下圍攻也能自保,而且楚王威望甚高,曾多次會盟諸侯。最重要的是,楚王賢,待我甚厚,而且還不貪婪薛地之富。

只要楚王願意,擊敗齊國簡直就是易如反掌。

但楚王卻不願出兵,這該如何是好?”

公孫弘聞言,沉默了一陣,然後開口道:“君上,也有可能是楚王謹慎,聽到君上的消息,還要去驗證真假,這才暫時拒絕了君上。

依臣之見,君上等一段時間,等楚王驗證了各國是否都在恐懼齊國之後,再向楚王進言。”

田文沉吟了一下,點頭道:“唉~~,現在也只能如此了。傳令下去,讓各國的人加快鼓吹齊國威脅論,動靜鬧得越大越好。

之前我們在薛地的時候,不是一直在聽說宋國是桀宋嗎?現在我們就鼓吹齊國是紂齊,桀宋配紂齊,這簡直就是絕配!”

公孫弘一聽,立即應道:“請君上放心,臣這就讓各國的人宣揚紂齊之名。”

齊國王宮。

此時,齊王地看着相國周最強烈的不滿道:“相國,最近城中那些議論寡人的人,還有各國議論寡人的聲音,可是愈加猖獗了,他們的議論聲可是都傳到寡人耳中了。

難道相國你就眼睜睜的看着他們非議寡人,甚至說齊國是紂齊,你也無動於衷?”

周最聞言,心中十分爲難。

他倒是也想控制城中言論,但是,他在城中說客羣體中影響力太低,遠遠不及專業鼓吹一輩子,甚至到了天下到處都是他的鼓吹手的田文。

所以,那些遊走四方的說客策士根本就聽他的,無論他怎麼警告也沒用。

他甚至想過下令抓捕或者殺雞儆猴,但是,這也沒用。一則會遭到貴族大臣的強烈抵制,二則是根本抓不到人,臨淄貴族甚衆,他們隨便往那個貴族家中一躲,誰知道那些人在哪?

當年田甲抓不到人,現在他也一樣。

想着,周最沉吟了一下,拱手道:“大王,非是臣沒有盡力,而是田文在國中影響力太高,收買了太多貴族策士說客。

這些人中,宗室貴族還有其他受田文恩惠的大臣,一聽說田文在楚國被重用了,無不奔走相告,紛紛稱讚田文賢能。

然後,這些人稱讚田文的同時,又把大王你帶了進去···”

說到這,周最見齊王地臉變黑了,又道:“而那些說客策士,本來就跟田文親厚,他們聽說又田文在楚國發達了,然後紛紛抹黑大王以及我齊國。

這些人如果沒有朝廷發現,就到處散佈謠言,如果被朝廷發現,又南奔楚國投奔田文。”

說着,周最拱手道:“是以,臣以爲,現在城中的謠言還有各國的非議,乃是叛逆田文在背後鼓動,甚至這後面還有楚國的影子。

若是不能除掉田文,或者限制楚國,則城中謠言終難平息。”

齊王地一聽,露出恨色:“田文,楚國,寡人遲早會將他們一網成擒。”

說着,齊王地厲聲道:“相國,再給龍舒君送一筆錢,讓他加大擾亂楚國的力度,散佈謠言,就說楚王變法,是要消滅所有的楚國貴族,寡人要讓楚王與貴族徹底決裂。”

“唯。”

“還有,密切監視楚國質子公子子鼠。楚王現在已經老了,只要楚王一死,那我們就立即打出公子子鼠的旗號,然後聯合楚國貴族,出兵伐楚。”

“唯。”

第九百零四章 非分之請第一千兩百一十三章 羣臣請命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新法第二百三十四章 宋魏觀望第三百三十五章 籌謀第八百八十五章 水師北上第三百四十九章 封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緩兵之計第二百五十章 牽線搭橋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大水洗地第四百八十三章 定論第五百一十三章 大風起兮 下第五百零五章 昭魚薨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撤軍第五百五十七章 聲傳各國第二百四十七章 議分兵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九百七十三章 遊說第八百四十六章 會稽考覈第九百一十三章 十年之計第一百八十一章 人選第一百六十四章 中央地方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小義第八百三十一章 謠言四起第三百八十七章 刺殺第二百六十一章 好大一個坑第八百八十四章 下定決心第四百六十章 議定婚期第二百六十二章 對策第一千兩百三十一章 將領調動第二百六十九章 進言第五百六十三章 攻城 下第九百六十七章 羣臣第一百六十九章 神鐵第一百四十四章 犀首回都第七百六十章 大火燎原第三百四十三章 借糧第二百九十八章 反制第一百四十五章 抵足而眠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汝墳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烹殺第三百八十六章 強攻第一千兩百九十章 桀宋紂齊第二百一十章 交戰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九百六十四章 朝中第八百二十九章 越地風潮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曲陽君薨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再接再厲第一千兩百三十五章 罷免田駢第四百三十七章 破城第九百七十六章 謠言再起第三百二十一章 離間第二百四十章 秦王崩 (中)第二百八十四章 戰末第九百七十七章 責罰第四百三十五章 離心第一百一十六章 楚謀越國第二百二十七章 孟嘗君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百五十四章 神器重寶第五百五十二章 不服第九百章 人心難得第一百五十七章 奢靡治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準備好了嗎第二百五十八章 籌謀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田文之謀第十五章 靜夜《柏舟》第一百零六章 欲建募兵第八百九十五章 舉賢薦能第一千零一章 佈防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來訪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二百四十九章 增強趙國第一千兩百六十三章 樂極生悲第八百五十二章 頒佈爵位 中第二百七十章 決心第五百六十三章 方城之內第一千三百三十七章 大事能成否第九百六十二章 內訌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媧皇紙第七百一十九章 量產神器第四百六十三章 廣招胡人第七百四十七章 行動第五十三章 景鯉請諡第四百七十章 趙王調停第一千兩百一十五章 四國齊至第一千兩百一十八章 憂思至今第七百七十九章 上庸之戰七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爭辯第一千兩百五十五章 再訓太子第二百九十七章 突如其來第二百一十八章 田需猝死第八百九十二章 深居後宮第九百八十二章 再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 急劇惡變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 出海修仙第四百四十四章 大梁第三章 王佐陳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