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加徵 38.1% 關稅,中歐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啓動磋商

據商務部消息,6 月 22 日,商務部部長王文濤應約與歐盟委員會執行副主席兼貿易委員東布羅夫斯基斯舉行視頻會談。雙方商定,就歐盟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案啓動磋商。

據IT之家此前報道,歐盟委員會 6 月 12 日發表聲明,擬從7 月 4 日起對從中國進口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聲明特別提到了加徵關稅比例(目前歐盟對所有進口純電動汽車徵收 10% 的普通進口稅):

對比亞迪加徵 17.4%

對吉利加徵 20%

對上汽集團加徵 38.1%

對配合調查的其他電動車生產商加徵 21% 的關稅

對所有未配合調查的其他電動車生產商加徵 38.1% 的關稅

面對歐盟委員會的調查,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 6 月 13 日迴應稱:

中方注意到,6 月 12 日,歐委會發布關於對華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的初裁披露,擬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歐方罔顧事實和世貿組織規則,無視中方多次強烈反對,不顧多個歐盟成員國政府、產業界的呼籲和勸阻,一意孤行,中方對此高度關切、強烈不滿,中國產業界對此深感失望、堅決反對。

歐方裁決披露中的認定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歐委會罔顧中國電動汽車優勢來自開放競爭的客觀事實,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罔顧中國相關企業對有關調查的全面配合,人爲構造並誇大所謂的“補貼”項目,濫用“可獲得事實”規則,裁出畸高的補貼幅度,是赤裸裸的保護主義行爲,是製造並升級貿易摩擦,是以“維護公平競爭”爲名行“破壞公平競爭”之實,是最大的“不公平”。歐方此舉不僅損害了中國電動汽車產業合法權益,也將擾亂和扭曲包括歐盟在內的全球汽車產業鏈供應鏈。

歐委會一手高舉綠色發展大旗,一手揮舞“保護主義”大棒,將經貿問題政治化、武器化,不符合中歐領導人關於加強合作的共識精神,將影響中歐雙邊經貿合作氛圍,不利於歐盟消費者自身的利益,也將破壞歐盟自身綠色轉型和全球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的大局。

6 月 20 日,有記者提問:有消息稱 6 月 18 日中歐新能源汽車企業在商務部開了一個閉門會,會上中歐車企都反對歐盟對華加徵關稅,部分企業還表示歐委會在調查中額外要求企業提供其他信息,借調查之名窺探中國技術內幕,請問發言人對此有何評論?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何亞東表示:

據企業反映,歐委會在對中國電動汽車反補貼調查中,索取中國電動汽車及電池企業生產經營、發展規劃、技術工藝、產品配方等方面的大量信息,比如要求中國企業詳細提供電池成分和配方,還要求企業提供電動汽車生產成本、所有電動汽車零部件和原材料逐筆採購信息、銷售渠道和定價方式、在歐客戶信息、供應鏈佈局信息等等,歐方蒐集信息的種類、範圍和數量前所未有,遠超反補貼調查所需。歐委會在調查過程中多次稱不合作就將面臨不利裁決結果,強制要求企業提供上述信息,在中國企業盡最大可能配合調查提供信息後,歐委會仍無端指責中國企業未充分合作,對企業裁決懲罰性高額稅率,中國企業對此非常震驚和失望。歐方有關做法缺乏事實和法律基礎,罔顧世貿組織規則,破壞公平競爭,破壞全球綠色轉型和開放合作,對此中方堅決反對,將採取一切必要措施堅定捍衛中國企業的合法權利。

本文源自:IT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