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譜編成舞 串聯身體與歷史

編舞家董怡芬舞蹈博士李宗興攜手編創舞作〈我的身體.我的歷史〉,從舞者各自的家族故事出發,表現每位舞者的舞蹈歷史,從中梳理臺灣的舞蹈史。(舞蹈空間舞團提供)

家裡祖譜如何成爲一支舞?編舞家董怡芬與舞蹈博士李宗興攜手編創舞作〈我的身體.我的歷史〉,從舞者各自的家族故事出發,表現每位舞者的舞蹈歷史,她表示,「這是每個舞者個人的身體史,同時也可看見臺灣的舞蹈發展。」

於是,不管是對家中長輩小腳的好奇心,或是關於武術運用力道,以及家中的客家背景等,都形成舞者各自身體舞蹈的模樣。董怡芬說,每個舞者的舞蹈歷程就像是一座檔案櫃,「我們在舞作裡展示這些內容觀衆像是在翻閱檔案室裡的檔案,閱讀到這些訊息時,也會再連結自己的經驗重新整理眼前所見。」

李宗興表示,〈我的身體.我的歷史〉探討身體和歷史的關聯,「在學術上,我們探討歷史、歷史和身體的關係,身體是被保存的歷史,既可以動作,也書寫、表現了歷史。」

董怡芬表示,一開始他們帶着舞者聊基因、談遺傳,並要每個舞者和家人家族史,「這些蒐集而來的家族史,會以AI的聲音作旁白描述,保持一種情感上的客觀,舞者的動作和描述的動作,也不會相互對應,在聽覺和視覺上有兩個不一樣的空間,讓觀衆可保持客觀和理性去看待眼前的作品。」

身體的歷史,包括從羅馬時期神性身體,工業化標準身體,具有個人特色的個人身體,同時融合了舞者們的家族故事,形塑成舞作的內容。

董怡芬表示,7位舞者在外型的差異上較大,身體則是類似的舞蹈科班背景,「在其中可以看見臺灣舞者身體的多樣性,也可以看到臺灣舞蹈史的縮影。」演出將於5月6日至9日,在臺北「舞蹈空間舞團」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