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建言:讓認證認可助力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

新華社上海6月8日電 由質檢總局發展研究中心、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上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新華社中國經濟信息社聯合主辦,上海市浦東新區檢驗檢測認證行業協會協辦的中國質量發展圓桌會議高端對話日前在上海舉辦。對話活動以認證認可助力國產大飛機C919首飛成功爲切入點,立足中國(上海)自貿試驗區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好水平和主動服務一帶一路”的經驗和需求。

此次高端對話是“世界認可日”系列活動之一,由國家認監委指導,得到了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和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政府的支持,由新華絲路網提供媒體支持。與會專家就“認證認可助力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進行了深入而全面的討論。

圖爲中國質量發展圓桌會議之高端對話活動現場(陳偉 攝)

助力質量提升:對行業發展、政府管理及經濟社會發展作用明顯

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趙越讓提出,企業通過認證認可,既可以掌握世界最佳實踐,也節約了企業資源, 是企業發展“診斷與改進”的過程,爲企業持續改進和提高提供了機會。他認爲,認證認可是確保C919的安全成功首飛的重要基礎,對民用飛機制造企業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發揮着至關重要的作用。

中國電子信息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黃子河指出,認證認可對電子信息產業的應用和應用主要體現在:信息技術設備音視頻設備等信息化產品強制性產品認證,起到了最基礎的保障人身安全和環境安全的作用;信息技術服務管理體系、軟件過程能力成熟度評估等管理體系認證對整個信息行業的質量提升發揮了重要的基礎性作用。

必維國際檢驗集團銷售及市場執行副總裁Marc Boissonnet指出,從30年前首個國際化通用標準ISO9000管理體系認證的誕生,到現在成千上萬的產品認證、體系認證乃至服務認證的發展,認證認可已經成爲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爲消費者提升了信心。

談及認證認可國際化發展趨勢時,Marc Boissonnet認爲,作爲促進產品質量、加速國際貿易便利化的國際通行手段,認證認可在歐洲發揮的作用非常明顯,且呈現出認可的範圍不斷擴大、服務認證及人員認證需求激增以及對從事醫療分析的實驗室認可要求愈來愈嚴格等三大發展趨勢。

認證認可既推動創新發展又在創新中發展

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副主任許增德引用了倫敦大學兩位教授的研究成果,其研究報告中用“認證對生產力存在着顯性的相關性,認可對認證甚至質量技術基礎設施其他要素具有倍增效應或者乘數效應”來描述了認證認可與創新的關係。

他還指出,隨着國家供給結構性改革的不斷深化,認證認可的改革也成效明顯,管理的創新正在激發行業發展活力。管理體系認證專業化、分級化發展,認證認可+互聯網的探索;建立國家統一的綠色產品認證體系;實施國內外產品“同線同標同質工程;配合國家簡政放權要求進行的認證認可審批制度改革等,國家認監委出臺的一系列改革舉措都推動了認證認可的創新發展。

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管理委員會副主任李兆傑認爲,認證認可制度的創新既推動了自貿區的建設與發展,同時又在與自貿區制度結合過程中不斷深化認證認可的創新。例如:對外資認證機構的改革創新體現了政府簡政放權,彰顯全面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的決心;CCC認證制度改革在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促進新興功能業態發展、優化跨境電商產業環境等方面,推動了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成立“一帶一路”技術貿易措施企業服務中心,豐富了自貿試驗區的合作發展模式。

Marc Boissonnet提出歐洲認證認可工作創新有三大方向:一是正在積極探索更多新的認證方案,用以緩解主要因數字化迅速發展的趨勢給社會和企業帶來的新風險;二是充分利用最新的數字化創新成果來提升認證機構服務品質;三是關注認證證書的管理改進,確保證書真實有效。

發揮認證認可作用應重點關注三大問題

首先,鼓勵認證機構自主研發認證產品的首創精神

黃子河提出,目前認證機構從事的強制性產品認證遠大於自願性產品認證,認證認可要創新發展就是要站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角度,主動適應信息化技術產品和行業的需求,結合信息化產業發展的特點去創新。應當鼓勵認證機構自主研發認證產品的首創精神,通過大量運用物聯網、雲計算和移動通信技術改造認證技術。信息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質量的核心要素是過程控制和產品測試,需要認證認可機制和檢驗檢測方法從這兩方面適應信息化特點,同時加大對認證認可、檢驗檢測適應產品產業研發的投入。

李兆傑指出,認證認可應從三方面加大創新改革力度:一是加大認證認可採信力度,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二是探索服務領域認證創新,提高投資貿易便利化水平;三是聚焦重點功能,加強認證認可改革的系統集成,以此更好服務自貿試驗區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

其次,互認及認證機構能力和主體責任問題亟待解決。

趙越建議,要進一步解決互認問題,實現“一處認證,多處互認”;要進一步加強認證機構管理,提升認證機構能力;要進一步加強獲證組織管理,強化獲證組織主體責任。

Marc Boissonnet給出了可供借鑑的三點歐洲的做法經驗:一是啓動新認證之前的準備階段至關重要,認證各方要有充分的準備;二是明確認證各參與方的責任,認證、檢測機構不是企業的保險公司;三是進一步加強相互認可,降低認證認可成本,促進國際貿易。

第三,以服務認證爲突破。

許增德指出,服務認證雖是短板,但前景廣闊。他特別提出認證認可助力質量提升有八大發力點:一是對管理體系認證制度全面升級,打造管理體系認證的升級版;二是整合綠色產品認證體系;三是進一步推動“三同”工程;四是打造高端品質認證;五是服務“一帶一路”建設,推動認證結果互認;六是做好檢驗檢測認證綜合示範區建設;七是深化行業改革;八是打造行業領跑者。(孫璐

(原標題:專家建言:讓認證認可助力創新發展和質量提升)